最近,我國本土運動品牌「李寧」市值破千億了。
今年恰好是李寧創牌的 30 周年,經歷了大起大落,如今的李寧成為了「國潮」代表,登上了國際時裝周。
李寧作為運動品牌,今天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李寧本人的名人效應,也離不開正確洞察市場的運營策略。
大家都知道,李寧被稱為「體操王子」,職業生涯中為中國奪得 106 枚獎牌和 14 個世界冠軍,對自己的品牌盡心盡力。
但是鮮少有人知道,李寧品牌可以壯大,靠的是職業管理人的努力。
李寧起步階段的第一代經理人,叫陳義紅。
當時李寧創牌不久,李寧幾乎把公司的全部日常管理交給陳義紅,幾乎不親自參加公司的項目。
這是基於李寧對陳義紅極大的信任和賞識。
陳義紅確實沒有辜負這份信任,在陳義紅的帶領下,1997 年在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李寧依舊保持了 6.8 億元的營收。
成為李寧公司 CEO 的陳義紅並沒有滿足,他的目標是——創業。
陳義紅不甘心只當「打工人」,創業同時還做起了投資人。
2011 年陳義紅曾入股雲峰基金,投入 1 億美元,巧合之下投資了阿里巴巴和螞蟻集團。
如今螞蟻集團上市,有說法稱,陳義紅從這筆投資裡獲利數十億,眼光真毒!
陳義紅家裡並沒有經商的傳統,父親是國內第一代飛行員,母親是醫生,從小在軍隊大院生活。
長大以後當兵 5 年,退伍後被分配到鞋廠當工人,然而生產線按部就班的生活無法滿足他。
陳義紅主動提出當鞋廠銷售員,沒想到迅速成為了鞋廠的「銷售冠軍」。
從此,陳義紅髮現了自己的經商天賦。
對普通人來說,出任李寧這種國際品牌的公司總經理,已經是職業生涯頂峰。
但陳義紅的目標更為高遠,曾公開表示:「不想當老闆的經理人,成不了好的職業經理人」。
恰好 2002 年,李寧公司獲得 Kappa 在中國的獨家使用和經營權,北京動向正式成立,李寧公司持股 80%,陳義紅私人持股 20%。
李寧的本意是滿足陳義紅的創業欲望,讓他負責 Kappa 品牌,開拓市場,獲得經濟效益。
陳義紅不負眾望,Kappa 品牌直接拉升北京動向銷售額。
2004 年北京動向扭虧為盈,銷售額 1.05 億元,這都是陳義紅做出的成績。
陳義紅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認識和信心,所以決定和李寧品牌剝離,讓北京動向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自己當起了老闆。
李寧雖然覺得可惜,但是尊重陳義紅的決定,選擇「和平分手」。
李寧在運動賽場上無疑是體操霸主,但是在商場上,不一定是陳義紅的對手。
離開李寧的陳義紅,藝高人膽大,豪氣籤下可轉債協議和對賭協議,並完成年增長率高達 480% 的業績目標,這個比例我看呆了,真厲害!
2007 年,中國動向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是繼李寧、安踏之後在香港上市的第 3 家內地運動服飾品牌。
李寧看人真準,賞識陳義紅,他果然做出了中國第 3 大運動品牌。
當時中國動向公開發售 13.75 億股獲得超額認購 123 倍,比螞蟻集團股票的 113.8 倍還要多,意思就是市場反響更加熱烈。
中國動力上市首日市值超 300 億,遠超老東家李寧,當年陳義紅在胡潤富豪榜排名第 50 位。
從一名普通的鞋廠工人,到中國第 3 大運動品牌的老闆,陳義紅一路走來,不安現狀,不斷突破,真有點華為任正非說的「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