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年裡,全球運動鞋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有數據表明去年市場規模超過了1680億美元。雖然,運動鞋市場中,耐克和阿迪兩個品牌的運動鞋營收規模仍然佔全球比重居前列。但隨著國內體育用品行業進入穩定增長的成熟期,在我們國內有不少運動品牌崛起了,包括像是安踏、李寧、匹克,在海外市場開始有了自己的知名度,在產品方面不比其它國際大牌子差。
隨著時代的進步,高科技運動鞋備受消費者的青睞,匹克也順勢推出了態極科技等系列新品。從最初的不被看好,到如今態極系列年銷量超250萬雙,匹克成功打了一場翻身仗。
曾經的國內第一運動品牌,匹克經歷經業績下滑、關店、退市等一系列暗淡時刻後,似乎用銷量宣告回來了!2020年在電商平臺618活動啟動當日,匹克成交量暴漲近2000%。
簡單給大家梳理下品牌的發展:匹克(PEAK)創立至今已經走過30餘年,主要從事體育運動產品的設計、開發、製造、分銷及推廣。在國內擁有近6000家零售網點,在海外擁有上百個經銷商,打造了產銷結合的國際品牌運營體系。2020年初,態極科技第二代旗艦款態極2.0發布,開賣12小時銷量就超過了1萬雙。
上個世紀80年代,國內市場開放,各地民營企業開始冒頭,服裝鞋帽等輕工業小工廠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生於福建泉州的許景南,高中畢業後販過魚、拉過板車,創辦過包裝廠、拖鞋廠,有著非常豐富的創業經驗。在那個時期,他非常看好體育用品產業的發展前景,正式切入該領域。
跟眾多小工廠一樣,許景南最初也是在為大牌做代工,隨著生意越來越大,漸漸萌生了打造屬於自己的運動鞋品牌的想法,匹克應運而生。憑藉過硬的產品質量和精湛的製鞋技藝,匹克在九十年代一躍成為南方市場最暢銷的運動品牌,與北方的雙星品牌形成「南北雙雄」的市場格局,這也使得其獲得90年代中國運動鞋之王的榮譽。
值得一提的是,匹克與國內其他運動品牌不同,它很早就將自身品牌定位為籃球鞋,並獲得眾多球迷的認可,塑造了專業籃球運動鞋的品牌形象。進入新世紀後,公司開始和NBA合作,成為國內第一個進入NBA賽事的運動品牌。而此舉也讓公司迎來發展的轉折點,讓品牌走到海外,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安踏、李寧、361度等眾多品牌迎來迅速崛起。匹克的地位也因此受到不小的衝擊。大概在十年前,全球大部分鞋服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匹克也不例外,公司業績日趨下滑。
為了扭轉頹勢,匹克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國內市場上,並積極開拓新品和線上渠道。通過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思想,提前洞察了消費者的內心需求,對產品不斷的研發改進,態極系列由此誕生。
據相關的介紹,匹克製造出一種基於力學狀態轉變原理的凝膠材料P4U,其具有獨特的動態力學性能,可以根據不用使用場景進行調整和反饋,給消費者帶來最為舒適的產品體驗。新品的出現使銷量迎來爆發,時隔多年又做到線上銷量第一,這讓安踏、李寧、耐克等對手措手不及。
匹克創辦人許景南曾經對外表示:不可否認,耐克、阿迪達斯這些品牌國際化步伐邁得比較早、比較成熟,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經驗。但是我們的品牌、產品不怕比較,也不怕競爭,甚至比它們更具有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