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裝甲巡洋艦與戰列巡洋艦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2020-12-15 騰訊網

【話說軍世】在戰艦的發展過程中,裝甲艦(又譯鐵甲艦)是一個重要的時代,其實現了由木質船體向鋼鐵船體的轉變,廣義上的鐵甲艦發展出的裝甲巡洋艦,也曾在海戰史中佔據重要的地位,一戰中前德國著名海軍將領斯佩中將,曾率領裝甲巡洋艦打敗英國海軍,不過後來遇到了更加強大的新生戰列巡洋艦而覆滅。

講真:裝甲巡洋艦與戰列巡洋艦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裝甲艦(又譯鐵甲艦)大多也被直接稱為戰列艦,逐漸發展為現代戰列艦,其誕生年代較早,1859年的法國光榮號和1860年的英國勇士號,外敷裝甲的他們已經擁有了更強的防護能力,兼具蒸汽機作為輔助動力的它們,也擁有更強的機動能力。

而從裝甲艦重裝大炮簡化而來的裝甲巡洋艦,因此也成為「鐵甲巡洋艦」,最早是由俄羅斯在1870年開始建造的,其本身的用意是以裝甲巡洋艦兼做主力艦,不過為了保證航速的機動能力,在火力和防護上都做了不小的削弱,實際戰力遠弱於同時代鐵甲艦;不過其火力和防護遠強於普通的巡洋艦,於是逐漸發展為後來的重巡洋艦.

而裝甲防護相對較弱的防護巡洋艦,則逐漸演化為後來的輕巡洋艦,至於戰列艦巡洋艦,則是由戰列艦的火力與巡洋艦的艦體「兼容」,發展而來的「綜合體」,而裝甲巡洋艦與戰列巡洋艦的共同點,就是都是從同時代的戰列艦簡化而來。

而裝甲巡洋艦和戰列巡洋艦之間的主要區別有幾點:

1、前後錯開的發展時間段

裝甲巡洋艦主要發展於1870年到一戰之前,而戰列巡洋艦的起始則是在1905年的無畏艦之後,屬於現代戰列艦的「簡化版」,而戰列巡洋艦出現後,在裝甲巡洋艦面前,可以做到幾乎與戰列艦同樣的威懾存在。

1915年的多格爾沙洲中,裝備了8門210毫米艦炮的德國布呂歇爾號,這艘航速不夠而掉隊的裝甲巡洋艦,遭遇了英國皇家海軍戰列巡洋艦的追擊和沉重打擊。

2、戰列巡洋艦戰鬥力的全面提升

裝甲巡洋艦裝備了接近同時代裝甲艦(戰列艦)的艦炮火力,不過英國發展戰列巡洋艦時,直接使用了同時代戰列艦的艦炮,另外在面對戰列巡洋艦25節以上高速時,裝甲巡洋艦處於「打不過也跑不過」的尷尬境地。

在1914年12月8日的福克蘭群島海戰,德國海軍裝備了8門210毫米艦炮,水線裝甲帶最厚處150毫米的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裝甲巡洋艦,在英國皇家海軍最新的戰列巡洋艦面前顯得十分脆弱。

無敵級戰列巡洋艦裝備著與無畏艦相同的8門305毫米艦炮,在射程和穿甲能力上遠超裝甲巡洋艦,這也是無敵號始終將德艦保持在對方射程之外打擊對方,最終成功「一打二」擊沉對方的主要因素。

3、設計與戰鬥理念的不同

裝甲巡洋艦和戰列巡洋艦本身的作戰職能,有不少相似之處,都具有實施破交戰、破襲戰的作用,不過不同之處在於,俄羅斯當年建造裝甲巡洋艦時,主要目的就是用相對低廉的成本「代替」鐵甲艦,直接「勇敢」的當做主力艦使用。

而戰列巡洋艦在設計建造時,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獵殺巡洋艦」,因此其航速較高,不過早期發展戰列巡洋艦時,並沒有「兼職」主力艦的這項屬性。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前後相依的關係

而實際上,裝甲巡洋艦和戰列巡洋艦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發展聯繫,最直接的聯繫就在於無敵級戰列艦,其首艦無敵號1908年竣工後,其實都是「頂著」裝甲巡洋艦的名號,直到1912年,這種新興艦種才被歸類為戰列巡洋艦。

而在無敵級設計的早期階段,其實也是以「英國未來裝甲巡洋艦」的思路去發展的,包括執行艦隊的偵察警戒任務、海戰時的迅速集中於機動、保護海上交通線,同時在戰爭時可以輕鬆擊退和獵殺對方的巡洋艦,因此從這一點上看,戰巡也像是從裝甲巡洋艦本身,經過創新而發展出的新艦種。

相關焦點

  • 「簡裝」重騎兵:裝甲巡洋艦與防護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前幾期內容中,我們簡單講過巡洋艦的發展,戰列巡洋艦的戰績,戰列艦的輝煌,有朋友問我,關於「穹甲巡洋艦」的介紹,今天做了一下簡單的整理,大家一起粗略看一下。在這一時期,大清王朝開始了「中興」嘗試,洋務運動的興起,讓大清海軍開始嘗試緊跟世界潮流,擁有從英國訂購的,世界上第一級,完全擺脫風帆時代的裝甲巡洋艦,兩艘「超勇」和「揚威」於1881年加入北洋水師,但船身為木包鋼板,基本屬於無防護的巡洋艦。而此後的定遠號鐵甲艦,屬於戰列艦級別,1886年和1887年的致遠號、靖遠號,兩艘穹甲巡洋艦服役於北洋水師。
  • 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的區別是什麼?
    問 網友提問: 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的區別是什麼? 專家解答:
  • 為何有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後,還產生了戰列巡洋艦?
    他們所倚仗的力量,主要就是戰列艦。那時候的戰列艦,是國家力量的象徵。1793年,著名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所乘坐的最大一艘艦船,就是裝有64門火炮的獅子號戰列艦。為了展示英國海軍的實力,英國國王喬治三世送給了乾隆皇帝一個裝有110門炮的君主號戰列艦模型——那不但是英國,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大的戰列艦。當時清朝所有艦船火力之和,都比不上這艘君主號戰列艦。
  • 重要部位裝甲被一炮擊穿,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這麼弱麼
    【話說軍世】戰列巡洋艦作為曾經大型水面艦艇中的一個特殊分類,專門為獵殺巡洋艦而誕生,同時還具有單獨執行遠洋破交戰的能力,不過二戰德國著名的戰列巡洋艦,最終也沒能逃過被擊沉的命運。防護其實並不弱,被一炮擊穿純屬「點兒背」就裝甲防護數據上來說,德國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的防護其實並不弱,作為採用「全面防護」設計理念製造的全新戰艦,其裝甲重量達到了1萬4000噸,佔到了沙艦標準排水量3萬1053噸的45%。
  •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共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而同時產生的還有戰列巡洋艦,第一艘戰列巡洋艦,無敵級的首艦無敵號與1906年開工,不過此時的無敵級還頂著裝甲巡洋艦的「馬甲」,直到1912年才獲得戰列巡洋艦的正式名稱。 而德國的首艘戰列巡洋艦是馮·德·坦恩號,該艦於1908年開工,此後英國和德國開始不斷建造可以壓倒對方的新式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雙方實際建造了多艘戰列巡洋艦。
  • 東方行動:德國「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的覆滅之旅
    「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主要戰艦性能對比德國「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是「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一號艦,於1939年1月正式入役,二號艦是「格奈森瑙」號。「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31500噸(滿載38900噸),裝甲帶厚度330毫米,甲板裝甲厚度110毫米,最高航速33節,裝備三座三聯裝280毫米主炮、12門150毫米副炮、14門105毫米高射炮、16門37毫米高射炮、16門20毫米高射炮和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 《巔峰戰艦》強大戰列巡洋艦「天城」號,改建開放在即
    在對馬海戰中,因為戰列艦數量太少,日本人就曾經把裝甲巡洋艦編入主力艦隊。結果日本人反而發現,好用!因為航速夠快,在海戰中能夠更方便地搶佔優勢陣位,而足夠強大的火力,也能夠給對方戰列艦造成足夠傷害。從這時起,日本人對高速重火力戰艦,就變得極為痴迷了。
  • 巔峰戰艦強大戰列巡洋艦天城號 改建開放在即
    在對馬海戰中,因為戰列艦數量太少,日本人就曾經把裝甲巡洋艦編入主力艦隊。 結果日本人反而發現,好用! 因為航速夠快,在海戰中能夠更方便地搶佔優勢陣位,而足夠強大的火力,也能夠給對方戰列艦造成足夠傷害。從這時起,日本人對高速重火力戰艦,就變得極為痴迷了。而日本人從國外訂購的最後一種主力戰艦金剛級,也是當時整個世界最為強大的戰列巡洋艦。
  • 德國戰爭海軍的第一級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海軍在凡爾賽條約體系下受到了嚴格限制,基本上不存在什麼主力艦,德意志級裝甲艦的建造才解了燃眉之急。而當希特勒上臺後,英國和德國籤訂了《英德海軍協定》。此舉促成了德國海軍第一級主力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於是德國在1935年開始建造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這也成為了德國海軍的正式崛起之路。
  • 同是戰列巡洋艦:為何德國更扛打,英國愛殉爆,一點最重要
    一點最重要,英國和德國戰列巡洋艦在設計思路上的差異:英德戰列巡洋艦在防護能力的表現上有著極大的差別,這一點,在英國與德國各自的第一艘戰列巡洋艦的設計上的體現也尤為明顯,戰巡的「開篇之作」,英國無敵級首艦無敵號,和德國的馮德坦恩號。
  • 英國戰列巡洋艦第二型主炮:炮彈567公斤,海戰中瘋狂「挨揍」
    英國戰列巡洋艦第二型主炮:13.5英寸主炮,炮彈567公斤  1909年,英國開工了獅級戰列巡洋艦的首艦,雖然這型戰巡的設計中,出現了「要速度還是要裝甲」的爭論  Mk-V型13.5英寸艦炮裝備了英國皇家海軍多型戰艦,其中包括戰列艦獵戶座級(又譯為俄裡翁級)、英王喬治五世級、鐵公爵級和埃爾林號,以及戰列巡洋艦,獅級(獅號、皇家公主號、瑪麗女王號)和虎號。
  • 巡洋艦和驅逐艦有哪些差別?
    無論在火炮時代還是現代,巡洋艦和驅逐艦的區別在於,除了噸位外,還看是否有裝甲。另外,根據我國海軍對巡洋艦的定義,巡洋艦是「噸位大,裝備大口徑火炮、飛彈,並有垂直裝甲」的戰艦,所以,新型驅逐艦055雖然排水量多達萬噸,但之所以仍被稱為驅逐艦,就是因為沒有裝甲。
  • 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攻擊艦、潛艇如何區分?
    如果要對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攻擊艦、潛艇艦種追根溯源,恐怕要洋洋灑灑寫成一本書,簡單說說目前這些艦種的區別吧。航空母艦:是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手段、並為艦載機提供起降和停靠空間、彈藥油料補給的艦船。航空母艦從外觀上來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擁有面積巨大的全通式飛行甲板,同時作為艦船主要結構之一的艦島卻佔比較小。通常來講,航空母艦是現代艦船中體積和噸位最大的一類。
  • 海軍條約時代的產物,薄皮大餡的英國巡洋艦,肯特級重型巡洋艦
    而且更為要命的是因為美國開始興建新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日本也有了連鎖反應,如果按照這一情況發展,估計世界大戰也就真的是不遠了。 故此,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義大利五國在1921年11月21在華盛頓展開談判,目的是對海軍軍備進行控制,探討出一個海軍軍備條約出來。
  • 大洋上的巨無霸 深度解析: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
    需要噸位、尺寸介於戰列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之間,並且能夠有效的對抗潛在的敵人—重巡洋艦。新的軍艦被命名為「大型巡洋艦」,它將是重巡洋艦分隊的領艦,也可以編入航母戰鬥群中,使航母免遭敵方重巡洋艦的攻擊,同時還能用艦炮為航母提供對空防禦。 1940年,大型巡洋艦方案定型,代號為CB。1940年9月,美國海軍向紐約造船廠發出訂單,建造6艘大型巡洋艦。
  • 二戰時期,兩艘巡洋艦能像遊戲那樣,高爆彈硬剛並擊沉戰列艦?
    但是巡洋艦「擊沉」戰列艦的案例還是有的,只不過並不是硬剛,而且也不是巡洋艦用炮彈擊沉的,而是戰列艦迫於政治壓力下選擇自沉的,不過這個功勞也可以算在巡洋艦身上。 在歐戰爆發後,德國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的3號艦「斯佩伯爵號」就遊弋在大西洋隨時對海上的英國商船進行洗劫,而英國第一個倒黴的是5000多噸的商船「克萊門特號」,遭到襲擊之後英國的商船感到十分的恐懼
  • 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以大欺小」:3分鐘擊沉重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艦炮當道的時代,在除去航空母艦以外的海軍水面艦艇戰鬥力排行中,戰列艦作為主力艦,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把交椅」,面對戰列艦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不論是火力還是裝甲防護,都更高一籌,在二戰中,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曾經「以大欺小」,僅用了3分鐘,就用主炮擊沉了義大利2艘重巡洋艦
  • 胡德號戰巡:被戰列艦炮火擊中沉沒,甲板裝甲難擋500磅航彈攻擊
    「胡德」號,改造以後成了一艘滿載排水量高達4.8萬餘噸的戰列巡洋艦,實際上已於二戰時期戰列艦的噸位和火力沒有什麼區別了,因此,可將其以視為一艘最大航速32節的戰列艦,是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引以為豪的大型水面主力艦艇。
  • 一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一共擁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日德蘭海戰時,英國大艦隊中共有10艘戰列巡洋艦,英艦在火力等性能上也要比德艦優秀一些,那麼同時期的德國公海艦隊中有多少戰列巡洋艦,在一戰時期德國共建造了多少艘,與英國的造船能力對比有什麼樣的差距。
  • 戰列艦,巡洋艦等大型水面艦艇被淘汰,海軍主戰艦艇是否會小型化
    戰爭巨獸無非是戰列艦以及戰列巡洋艦。 第1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戰列巡洋艦的生命走向了尾聲,各國海軍中新造的戰列巡洋只有胡德號,1948年全世界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聲望號走進了拆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