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後,還產生了戰列巡洋艦?

2020-12-15 勇哥讀史

在航空母艦出現之前,戰列艦是廣袤海洋裡至高無上的霸主。

從16世紀到20世紀,整整4個世紀裡,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等海洋強國輪番登場,在全球範圍內跑馬圈地,掠奪殖民地。他們所倚仗的力量,主要就是戰列艦。那時候的戰列艦,是國家力量的象徵。

1793年,著名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所乘坐的最大一艘艦船,就是裝有64門火炮的獅子號戰列艦。為了展示英國海軍的實力,英國國王喬治三世送給了乾隆皇帝一個裝有110門炮的君主號戰列艦模型——那不但是英國,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大的戰列艦。當時清朝所有艦船火力之和,都比不上這艘君主號戰列艦。

戰列艦為什麼這樣厲害?

有兩點原因。一是火力大,二是裝甲厚。

在火力上,戰列艦以裝備有密密麻麻的大口徑火炮聞名。

從數量上來說,每一艘戰列艦都擁有幾十門到一百多門火炮。美軍依阿華級戰列艦有139門火炮,一分鐘齊射能頂3個陸炮營的火力。從口徑上來說,戰列艦上的火炮口徑動不動就是300、400毫米,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建造的大和號戰列艦,主炮口徑達到了460毫米。大和號460 毫米炮在2萬米距離上能打穿560 毫米的裝甲鋼,或者8米厚的鋼筋混凝土。

基於如此強大的火力,戰列艦相當於一支在海洋上自由行動的陸軍部隊。

在裝甲上,戰列艦使用了厚重裝甲防護。

「船在海上飄,怎能不挨炮」?戰列艦不光是火力大,其厚重的裝甲保護,意味著它的抗打擊能力也很強。

戰列艦的保護裝置,從木製船體,逐漸變成鐵甲、鋼甲,鋼甲的厚度越來越大。世界上第一艘採用蒸汽輪機驅動的英國無畏號戰列艦,裝甲厚度最高為280毫米;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日本大和號戰列艦,裝甲厚度最高達到了410毫米。

日本大和號戰列艦抗打擊能力有多強?這樣說吧,在二戰進入尾聲時,大和號戰列艦遭到美國海軍58特混編隊300多架飛機2個多小時的狂轟濫炸,依然挺立在海洋上。直到主炮彈藥庫發生爆炸,這才緩緩沉沒。

那麼,戰列艦如此厲害,有沒有軟肋?有的。

由於戰列艦排水量很大,有如一座龐然大物,必然就會顯得機動性不足。戰列艦的航速一般不會很快。英國無畏號戰列艦的最高航速只有21節,美軍依阿華級戰列艦最高航速為31節,日本大和號戰列艦的最高航速為27節。

同時,戰列艦的造價昂貴,不能輕易出動。所以,必將將巡邏、偵察、警戒、護衛、追擊等普通任務,交給其他艦船來完成——這就有了巡洋艦。

所謂「巡洋艦」,就是在海上巡邏的意思。

既然是巡邏,航速低了可不行。巡洋艦的航速遠高於戰列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巡洋艦的最高時速就達到了30節。二戰中美國的阿拉斯加級巡洋艦最高航速則達到了33節。日本的部分輕巡洋艦甚至達到了37節。

當然,時代在發展,巡洋艦也在根據戰場變化不斷升級換代。到19世紀中期,巡洋艦出現了一種「奇葩」,叫裝甲巡洋艦——它在普通巡洋艦上增加了鐵甲防護,使之具有一定的抗打擊能力。裝甲巡洋艦介於戰列艦和普通巡洋艦之間,對於沒有實力裝備大型戰列艦的國家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

20世紀初,在裝甲巡洋艦的基礎上,又演化產生了一種新的艦船——戰列巡洋艦。戰列巡洋艦的產生,與英國海軍上將費舍爾有關。

費舍爾是英國皇家海軍歷史上最傑出的改革家和行政長官之一,在1906年設計建造成功了無畏號戰列艦,淘汰了所有的舊式戰列艦,在全世界範圍引起了模仿的狂潮。然而,費舍爾的最終夢想卻不是無畏號戰列艦。1909年,費舍爾設計出了無敵級戰列巡洋艦,這才體面地從海軍大臣任上退休。

戰列巡洋艦擁有強大的火力,能夠與任何一種艦船進行決戰。當戰況不利時,戰列巡洋艦又能夠利用比對手更高的航速,迅速逃離戰場。

在英國的帶動下,德國、美國、日本、俄國、法國紛紛效仿,建造了一批戰列巡洋艦。戰列巡洋艦的火力、防護能力也在不斷提升,逐漸向戰列艦靠攏。英國在一戰後建造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擁有四門雙聯裝381毫米主炮、31節的航速和最高305毫米的裝甲,已經超過了當時的任何一艘戰列艦。

有意思的是,隨著二戰時航空母艦的異軍突起,戰列巡洋艦和戰列艦一樣,都日暮西山,雄風不再了。

相關焦點

  • 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的區別是什麼?
    ▲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歷史上,這三類艦曾有明確的界限劃分。戰列艦在航母問世之前是各列強國家的海上主戰裝備,從噸位上講是最大的,按美英法日意在一戰後籤署的《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應不超過35000噸。該條約到期後,1936年列強國準備續籤《倫敦海軍條約》,但因日本當時判斷與美國交戰需要建造噸位更大的戰列艦,所以談判破裂,日本和義大利退出,只有美英法三國在條約上簽字。條約規定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不得超過3500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4英寸。
  • 講真:裝甲巡洋艦與戰列巡洋艦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而裝甲巡洋艦和戰列巡洋艦之間的主要區別有幾點: 1、前後錯開的發展時間段> 裝甲巡洋艦主要發展於1870年到一戰之前,而戰列巡洋艦的起始則是在1905年的無畏艦之後,屬於現代戰列艦的「簡化版」,而戰列巡洋艦出現後,在裝甲巡洋艦面前,可以做到幾乎與戰列艦同樣的威懾存在。
  •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共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比較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數次大海戰,如珊瑚海、中途島、雷伊泰灣的航母大戰,戰列巡洋艦對戰戰列艦的北角海戰,戰列艦對轟的丹麥海戰和蘇裡高海峽海戰等,而一戰中,規模較大的只有日德蘭海戰,其他時候,雙方的水面艦艇都較少出戰,那英德之間戰艦的數量差距有多大呢。
  • 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攻擊艦、潛艇如何區分?
    如果要對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攻擊艦、潛艇艦種追根溯源,恐怕要洋洋灑灑寫成一本書,簡單說說目前這些艦種的區別吧。航空母艦:是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手段、並為艦載機提供起降和停靠空間、彈藥油料補給的艦船。航空母艦從外觀上來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擁有面積巨大的全通式飛行甲板,同時作為艦船主要結構之一的艦島卻佔比較小。通常來講,航空母艦是現代艦船中體積和噸位最大的一類。
  • 《巔峰戰艦》強大戰列巡洋艦「天城」號,改建開放在即
    而日本人從國外訂購的最後一種主力戰艦金剛級,也是當時整個世界最為強大的戰列巡洋艦。日本人對高速主力艦的痴迷,讓他們在從國外購買先進戰艦時,選擇了金剛級戰列巡洋艦,而不是更常見的戰列艦接下來嘛,就是八八艦隊的故事了。1919年,日本人終於下定決心,建立一支擁有8艘新式戰列艦和8艘新式戰列巡洋艦的艦隊。
  • 巔峰戰艦強大戰列巡洋艦天城號 改建開放在即
    1919年,日本人終於下定決心,建立一支擁有8艘新式戰列艦和8艘新式戰列巡洋艦的艦隊。而此時,日本人手中的新式主力艦呢,包括4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兩艘扶桑級戰列艦、兩艘伊勢級戰列艦以及兩艘長門級戰列艦。也就是,6艘戰列艦和4艘戰列巡洋艦。
  • 德國戰爭海軍的第一級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而當希特勒上臺後,英國和德國籤訂了《英德海軍協定》。此舉促成了德國海軍第一級主力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於是德國在1935年開始建造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這也成為了德國海軍的正式崛起之路。一、沙恩霍斯特級的研製《英德海軍協定》籤訂後,德國海軍的主力艦噸位徹底解禁,雖然噸位有限,但也足以和各國對抗。
  • 東方行動:德國「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的覆滅之旅
    「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主要戰艦性能對比德國「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是「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一號艦,於1939年1月正式入役,二號艦是「格奈森瑙」號。「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口徑雖然和「德意志」級裝甲艦一致,但是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加了炮管的長度和發射藥室的容積,從而提高了主炮的威力和射程,主炮以40度射擊時最大射程可以達到41公裡,18公裡上的穿甲厚度為291毫米,理論射速3.5發/每分鐘。
  • 二戰時期,兩艘巡洋艦能像遊戲那樣,高爆彈硬剛並擊沉戰列艦?
    但是巡洋艦「擊沉」戰列艦的案例還是有的,只不過並不是硬剛,而且也不是巡洋艦用炮彈擊沉的,而是戰列艦迫於政治壓力下選擇自沉的,不過這個功勞也可以算在巡洋艦身上。 在歐戰爆發後,德國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的3號艦「斯佩伯爵號」就遊弋在大西洋隨時對海上的英國商船進行洗劫,而英國第一個倒黴的是5000多噸的商船「克萊門特號」,遭到襲擊之後英國的商船感到十分的恐懼
  • 一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一共擁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日德蘭海戰時,英國大艦隊中共有10艘戰列巡洋艦,英艦在火力等性能上也要比德艦優秀一些,那麼同時期的德國公海艦隊中有多少戰列巡洋艦,在一戰時期德國共建造了多少艘,與英國的造船能力對比有什麼樣的差距。
  • 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以大欺小」:3分鐘擊沉重巡洋艦
    為了阻止英軍馳援希臘,實現「新羅馬帝國」夢,義大利海軍出擊攻擊英軍從埃及到希臘克裡特島之間的運輸線,義大利海軍22艘各型艦船與英軍32艘各型艦船在龐大海域上爆發了海戰,其中義大利有1艘戰列艦和8艘巡洋艦,英軍有戰列艦3艘、巡洋艦10艘和1艘航空母艦。
  • 同是戰列巡洋艦:為何德國更扛打,英國愛殉爆,一點最重要
    一點最重要,英國和德國戰列巡洋艦在設計思路上的差異:英德戰列巡洋艦在防護能力的表現上有著極大的差別,這一點,在英國與德國各自的第一艘戰列巡洋艦的設計上的體現也尤為明顯,戰巡的「開篇之作」,英國無敵級首艦無敵號,和德國的馮德坦恩號。
  • 重要部位裝甲被一炮擊穿,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這麼弱麼
    【話說軍世】戰列巡洋艦作為曾經大型水面艦艇中的一個特殊分類,專門為獵殺巡洋艦而誕生,同時還具有單獨執行遠洋破交戰的能力,不過二戰德國著名的戰列巡洋艦,最終也沒能逃過被擊沉的命運。但是概率這東西,寫出來是數據,發生了就是事實,1943年12月的北角海戰中,沙恩霍斯特號被英國約克公爵號戰列艦356毫米主炮彈,在20公裡的距離上一發擊穿側舷,並報銷了鍋爐房,沙艦失去速度優勢無力逃脫後,最終被擊沉。
  • 奠定德國戰艦設計布局的戰艦——「德弗林格」號戰列巡洋艦
    「德弗林格」號戰列巡洋艦與她的姊妹艦「興登堡」號及「呂佐夫」號一道成為了同時代最優秀的主力艦,縱使這一點仍存在爭議,但毋庸置疑的是,該級艦的布局可謂奠定了日後德國戰艦的設計基礎。「德弗林格」號的艦名來自於17世紀布蘭登堡公國陸軍元帥喬治·馮·德弗林格男爵。
  • 英國戰列巡洋艦第二型主炮:炮彈567公斤,海戰中瘋狂「挨揍」
    ,英國皇家海軍建造建造了無敵級和不倦級兩型,並在戰列艦進入了超無畏艦後,開始建造裝備更大口徑主炮的戰巡,也被不少網友調侃為「動物園」。  英國戰列巡洋艦第二型主炮:13.5英寸主炮,炮彈567公斤  1909年,英國開工了獅級戰列巡洋艦的首艦,雖然這型戰巡的設計中,出現了「要速度還是要裝甲」的爭論
  • 「簡裝」重騎兵:裝甲巡洋艦與防護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前幾期內容中,我們簡單講過巡洋艦的發展,戰列巡洋艦的戰績,戰列艦的輝煌,有朋友問我,關於「穹甲巡洋艦」的介紹,今天做了一下簡單的整理,大家一起粗略看一下。在這一時期,大清王朝開始了「中興」嘗試,洋務運動的興起,讓大清海軍開始嘗試緊跟世界潮流,擁有從英國訂購的,世界上第一級,完全擺脫風帆時代的裝甲巡洋艦,兩艘「超勇」和「揚威」於1881年加入北洋水師,但船身為木包鋼板,基本屬於無防護的巡洋艦。而此後的定遠號鐵甲艦,屬於戰列艦級別,1886年和1887年的致遠號、靖遠號,兩艘穹甲巡洋艦服役於北洋水師。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1)英倫血統
    該方針規定日本海軍最低限度應以艦齡不滿8年的8艘戰列艦和8艘裝甲巡洋艦為核心,保持東亞地區的海上優勢,這就是一直延續至今的「八八艦隊」概念。 在當年的海軍規劃中,將建造伊號戰列艦「河內」號、呂號戰列艦「攝津」號和伊號裝甲巡洋艦「金剛」號。
  • 人類歷史上,唯一被戰列艦擊沉的航空母艦
    6月8日,「光榮」號在納爾維克港完成任務後,在「熱心」號和「阿卡斯塔」號兩艘驅逐艦的護衛下,返回英國本土。「光榮」號航空母艦,建造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原為勇敢級戰列巡洋艦。一戰後,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她被改造為航空母艦,並於1930年服役。
  • 被稱為29節納爾遜,扛著祖傳15寸炮,火力羸弱的聲望級戰列巡洋艦
    一直以來,在很多人看來戰列巡洋艦都不是海軍戰鬥力的體現,其中以二戰時期被德國俾斯麥一炮幹掉的胡德號戰巡就成為人們談論中的典型對象。其實,戰列巡洋艦是特殊時代建造的特殊軍艦,就只有在一戰時期英國和德國建造過,一戰結束之後隨著動力系統的革命也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幾款前無畏艦,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鐵甲艦和前無畏艦的區別,這期就給大家講講無畏艦的一些相關知識。無畏艦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戰列艦的基本特徵但跟後來「衣阿華」級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裡為了便於區分將其劃分為無畏艦和戰列艦兩個模塊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