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2020-12-15 火器營營長

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幾款前無畏艦,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鐵甲艦和前無畏艦的區別,這期就給大家講講無畏艦的一些相關知識。無畏艦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戰列艦的基本特徵但跟後來「衣阿華」級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裡為了便於區分將其劃分為無畏艦和戰列艦兩個模塊來講。

無畏號無畏艦

如果說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戰」刺激了前無畏艦的發展,那麼1905年的日俄「對馬海戰」則推動了無畏艦的誕生。「對馬海戰」中日本的「敷島」級前無畏艦兩種不同口徑的主炮彈道、射速、彈著點都是不同的,在緊張的戰鬥中往往就會忽略這些影響射擊精度的關鍵因素從而導致主炮命中率會有所降低。英國看到這種情況之後決心發展一種大口徑主炮統一的戰艦,大口徑主炮用於進攻,小口徑副炮用於自衛,1906年「無畏」號的出現標誌著新時代的開始。

「無畏」號滿載排水量2.1萬噸,4臺蒸汽輪機提供動力可使其最大航速提高到了21節,新式動力可以保證「無畏」號以20節航速連續行駛13個小時,而之前的戰艦最多以15節左右的航速行駛8個小時。武器方面「無畏」號搭載了五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最大射程17.2公裡)、27門76毫米副炮、405毫米魚雷發射管5套,而且「無畏」號還取消了船頭的撞角,這又反映出了英國開始將造艦重點放在遠程火力打擊上。防護力方面「無畏」號跟前無畏艦相比並沒有太大提升,其甲板裝甲厚度為76毫米,炮塔裝甲厚度為278毫米。

這一時期英國海軍採用的是「小步快跑」的策略,一型軍艦最多造八九艘,少則只造一艘就開始升級換代了,比如「無畏」號同級別的就這一艘。緊接著英國就按照「無畏」號改進出了3艘「柏勒洛豐」級無畏艦,「柏勒洛豐」級將27門76毫米副炮換成了16門102毫米副炮、魚雷發射管也由5套減少為了3套。「無畏」號及其改進型迅速出現讓其他國家看到了軍艦發展的新勢頭,德國也抓住機會在1907年前後打造了4艘「拿騷」級無畏艦。

德國戰敗之後大量軍艦自沉

由於當時德國對蒸汽輪機技術還沒有完全掌握,「拿騷」級無畏艦依然用複式蒸汽機提供動力,最大航速20節、滿載排水量約2萬噸。武器配置為12門280毫米主炮(最大射程18.9公裡)、12門150毫米副炮、16門88毫米炮和6套450毫米魚雷發射裝置,從火力上來講「拿騷」級要比「柏勒洛豐」級強悍一些。防護方面「拿騷」級無畏艦的主炮裝甲厚度為280毫米,與「柏勒洛豐」級幾乎一致。

之後英國和德國兩國繼續進行軍備競賽,到一戰前英國又建造了包括2艘「巨人」級、4艘「獵戶座」級等多型無畏艦,德國也建造了4艘「赫爾戈」級、5艘「凱撒」級、4艘「國王」級無畏艦。儘管德國海軍由於起步較晚整體實力弱於英國海軍,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德國公海艦隊還是與英國皇家海軍艦隊進行了一次「日德蘭大海戰」,這也是大炮巨艦時代人類最大規模的海戰。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奧匈帝國等國組成的同盟國集團和英國、法國、俄國組成的協約國集團為了勢力劃分大打出手,1916年時地面戰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且勝負未分,德國和英國都需要一場海上決戰實現戰略上的突破,「日德蘭海戰」就在此背景下打響了。1916年5月31日德國16艘無畏艦、5艘重巡洋艦、6艘前無畏艦、11艘輕巡洋艦及61艘雷擊艦共99艘軍艦組成的公海艦隊在日德蘭半島附近海域遇到了英國皇家海軍28艘戰列艦、17艘重巡洋艦、26艘輕巡洋艦、78艘驅逐艦、1艘布雷艦和1艘水上飛機航母共151艘軍艦組成的艦隊。雙方都採用派出誘餌艦隊搜尋敵人而將主力艦隊放在後面的戰法,因此雙方的誘餌艦隊先進行交火,但由於主力艦隊沒能及時趕上來導致英國誘餌艦隊損失慘重只能加速脫離尋求主力艦隊的支援。

日德蘭海戰雙方都先派出巡洋艦吸引對方

德國公海艦隊從下午追到晚上終於發現了英國海軍主力艦隊,但是德國海軍深知英國海軍實力強悍便沒有匆匆進行決戰而是派出驅逐艦對其進行襲擾。與此同時英國海軍主力艦隊卻悄悄繞到後方在德國公海艦隊回港的必經之路上擺成「一」字等待著他們的到來。「T」字形戰術是當時海戰最常用的戰術,一旦德國公海艦隊整體上成為了「T」字上的那一豎即便不全軍覆沒也會損失殆盡,見此情況德國公海艦隊選擇了集體180度掉頭後撤。後來德國公海艦隊又趁著夜色突破了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的封鎖於6月1日回到了母港,英國皇家海軍在得知德國艦隊返回之後也選擇了回家。

「日德蘭海戰」中雙方都是試探性交火,主力艦隊甚至都沒有接觸就選擇各回各家了,兩支艦隊15萬人同時出動也創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海戰的記錄。此戰中英國海軍有14艘軍艦被擊沉,死亡近6100人。德國海軍有11艘軍艦被擊沉,死亡不到2600人。從戰術上來講德國海軍取得了這次海戰勝利,但德國公海艦隊自此也打消了進一步冒險的念頭,從那以後就一直被英國皇家海軍封鎖在港口直到德國投降。一戰結束之後大批德國艦艇按照協議自沉,德國費盡心思打造的艦隊就此煙消雲散。

鳳翔號航空母艦

一戰結束之後各國歐洲經濟亟待恢復,多國又想避免軍備競賽帶來的惡果,所以在1922年於華盛頓召開的相關會議上美國、英國、日本、義大利、法國這五個海軍強國就按照各自需求籤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條約限制主力水面艦噸位為3.5萬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406毫米,並規定五國海軍總噸位比例為5.25:5.25:3.15:1.75:1.75。這一條約出現後對於一些新興國家如日本的限制非常大,比如1910年前後服役的2艘排水量約2萬噸的「薩摩」級無畏艦就被迫按照條約在1924年被當成靶子擊沉。1922年到1936年間這幾個國家的海軍沒有出現太大的發展,新興的日本也比較老實。但在1936年之後由於德國實力快速復甦和日本冒險主義抬頭之前籤署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也成了一張廢紙,大家紛紛開始突破限制建造噸位更大、火力更強悍的軍艦,第二次世界大戰已是一觸即發。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1922年籤署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裡面主要是對戰列艦、巡洋艦進行了限制,而對於新興的航空母艦限制則不是很大,這也為航空母艦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可能,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制海權的爭奪就逐漸由平面走向了立體,大炮巨艦的時代接近尾聲,航母之間的對決即將上演。

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識科普小站,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火器營營長,謝謝!

相關焦點

  • 戰列艦進化簡史: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的時代變遷
    戰列艦發展期:前無畏艦、無畏艦1889年,英國君權級戰列艦的首艦「君權」號開始建造,前無畏艦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這種設計排水量為1萬4150噸,雙聯主炮塔的布局為前後各一座,擁有4門343毫米主炮,10門6英寸(152.4毫米)副炮,舷側主裝甲帶最厚處達457毫米的戰艦,成為了前無畏艦的模板,整體設計思想成為後來各國效仿
  • 以「無畏」之名,引領時代的偉大戰艦——「無畏」號戰列艦
    截至1913年,已有32艘無畏艦業已或即將入役。1889年生效的《海軍防務法案》對「兩強標準」作了部分修訂,該法案要求英國皇家海軍具備同時對抗世界第二及第三強海軍的能力,新一輪的造艦熱潮遂由此而始。首先問世的是「君權」級戰列艦,該級艦設計頗為成功,其航速在當時無可匹敵。至19世紀90年代,英國皇家海軍已發展出一種後來被稱作「前無畏艦」的全新標準型戰列艦,並迅速為其他海軍大國所採納。
  • 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
    「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是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和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傳奇,夾雜著爭議更讓英國人懷念和尊敬。雖然這級戰列艦一開始建造就有落伍之嫌,但在它的服役過程中也為英國海軍做出不小的貢獻。描寫納爾遜接受法國投降的油畫二、時代變化了,海軍也出現了變化隨著科技的發展,世界改變了。對於海軍,這種改變來得更加劇烈更加快。
  • 日爾曼無畏艦的先行者——淺談「拿騷」級戰列艦
    1906年2月10日,英國樸斯茅斯海軍造船廠,一個巨大的船體下水,它就是英國在吸取了對馬海戰與美國提出的「全裝重型火炮」的經驗後,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無畏」號。「無畏」號的出現,受到影響最大的是以追趕英國海軍為目標的德國。這意味著德國在過去的努力和心血幾乎全部付之一炬。
  • 德意志海軍無畏艦的鼻祖——淺談「拿騷」級戰列艦
    1906年2月10日,英國樸斯茅斯海軍造船廠,一個巨大的船體下水,它就是英國在吸取了對馬海戰與美國提出的"全裝重型火炮"的經驗後,建造出的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無畏"號。"無畏"號的出現,受到影響最大的是以追趕英國海軍為目標的德國。這意味著德國在過去的努力和心血幾乎全部付之一炬。
  • 超無畏戰艦的標杆,劃時代的產物:"俄裡翁"級戰列艦四姐妹
    由於俄裡翁獨特的設計,造船廠幾乎到達了極限,俄裡翁的性能足以讓其他國家的任意一艘戰艦都甘拜下風,全面超過了無畏艦,所以"俄裡翁"級也被稱為"超無畏艦"。"俄裡翁"級的服役很快成為了其他國家的建造標杆,超無畏艦時代到來了。
  • 裝甲厚457毫米:開始戰列艦的前無畏艦時代,北洋水師可惜錯過
    【話說軍世】在無畏號戰列艦出現,戰列艦正式開始進入無畏艦時代之前,世界各國的戰艦發展相當「異彩紛呈」,試圖設計建造站在時代大潮之上的海軍戰艦,但是處於晚清時代的我們,也成立了北洋水師,不過實際上真正引領當時戰艦技術發展的還是當時海上強國:英國,直到海軍假日以前,世界各國造艦大多以英國為參照
  • 為何有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後,還產生了戰列巡洋艦?
    他們所倚仗的力量,主要就是戰列艦。那時候的戰列艦,是國家力量的象徵。1793年,著名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所乘坐的最大一艘艦船,就是裝有64門火炮的獅子號戰列艦。為了展示英國海軍的實力,英國國王喬治三世送給了乾隆皇帝一個裝有110門炮的君主號戰列艦模型——那不但是英國,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大的戰列艦。當時清朝所有艦船火力之和,都比不上這艘君主號戰列艦。
  • 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戰列艦炮塔發展歷程(上)!
    很多軍事愛好者對二戰時期戰列艦大口徑艦炮的熱愛達到了痴迷的程度,一些人甚至對艦炮的各種型號都了如指掌。但是你知道戰列艦的大口徑艦炮是如何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的嗎?本文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大口徑艦炮的炮塔發展歷程。
  • 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攻擊艦、潛艇如何區分?
    在世界海軍發展史上,出現過很多種類的海上/海下作戰平臺,有的依然活力四射,而有的已經退出舞臺。如果要對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攻擊艦、潛艇艦種追根溯源,恐怕要洋洋灑灑寫成一本書,簡單說說目前這些艦種的區別吧。
  • 逐鹿全球角逐四海,舷側對敵設計,吹響戰列艦復興號角的君權
    君權的射界 前無畏時代的局限性 前無畏艦時代已經確立了側舷對敵的優勢,但是交戰距離依舊在10公裡以內, 343毫米火炮結構圖 在前無畏艦時代,撞角設計並沒有被淘汰!在法國所建造的最後一級前無畏艦,丹東級戰列艦之上,依舊採用了撞角設計。
  • 前無畏艦有哪些技術突破?為何能欺負一眾鐵甲艦
    19世紀是軍艦技術大發展的時代,在世紀初期水兵們還在費力地拽著繩索駕馭風帆戰艦,到中期就已經開始擺脫風力的束縛,中後期鐵甲艦馳騁於大海,如此神速的技術進步還不夠,在1890年,海軍進入前無畏艦時代,新式艦艇對鐵甲艦形成完全碾壓的性能優勢,那麼前無畏艦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1)英倫血統
    但1906年下水服役的英國「無畏」號戰列艦開啟了戰列艦的新紀元,令兩艘河內型準無畏艦尚未開工就已經落伍,「金剛」號的建造計劃也被取消(日本海軍習慣用「型」而不用「級」,比如大和型戰列艦)。
  • 「多炮塔神教」與太空時代星際戰列艦幻想
    日後,這場人類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海戰(僅次於雷伊泰灣大海戰)和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決,以「日德蘭海戰」之名,成為海軍史上最耀眼的篇章之一,也成為大艦巨炮時代最標誌性的戰鬥與頂峰。 從日德蘭到衝繩:戰列艦時代的終結 在日德蘭大海戰之後的二十餘年中,世界各國海軍列強,無不以大艦巨炮作為海軍建設的核心,其最終代表便是排水量高達70500 噸的日本海軍「大和」級戰列艦。 然而,正所謂盛極而衰。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兩級戰艦作為大艦巨炮謝幕時代裡壓軸出場的核心CP,代表了戰列艦的最高水平。考慮到戰績原因,就先說美制依阿華級戰列艦。依阿華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建成的噸位最大的一級戰列艦,也是世界上最後一級退出現役的戰列艦。標準排水量44560噸,滿載排水量:55710噸(改裝前),57265噸(改裝後)。
  • 被坑的希臘人:無畏艦時代的萊姆諾斯號和基爾基斯號前無畏艦
    被坑的希臘人:無畏艦時代的萊姆諾斯號和基爾基斯號前無畏艦(1914-1941)萊姆諾斯號前無畏艦前文介紹過希臘的鐵甲艦、裝甲巡洋艦和防護巡洋艦,這篇文章繼續介紹希臘海軍的戰艦。戰爭結束後,奧斯曼帝國不甘心丟失愛琴海的制海權,決心向英國購買2.2萬噸級的無畏艦,命名為雷沙迪耶號,希臘海軍不得不跟進,向德國購買薩拉米斯號無畏艦,和土耳其展開一場比較小的海軍競賽。財力雄厚的奧斯曼帝國在1913年12月向英國購買為巴西建造的七炮塔的阿金庫爾號戰列艦,財力緊張的希臘海軍為應對奧斯曼帝國,只好再次尋購戰艦。
  • 如今技術飛速發展,現代化的反艦飛彈,能否擊穿二戰頂級戰列艦?
    隨著技術的發展,反艦飛彈的制導與抗幹擾模式也在不斷地發展與進化。從最初的主動雷達制導到現如今的複合制導,反艦飛彈的命中率得到了一個極快的提升。許多的反艦飛彈可以從各種各樣的武器系統中發射,包括最為普遍的水面艦艇與作戰飛機,此外反艦飛彈也擁有岸基型號,同樣也可以在直升機上發射。
  • 定遠艦裝甲板重現人間,重18噸!怪不得被稱作鐵甲艦而不是戰列艦
    由此可見定遠艦當時被稱為鐵甲艦絕非浪得虛名,雖然這塊鐵甲在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海水侵蝕後,早已鏽跡斑斑,但依舊難掩其敦實的厚度以及在它誕生的那個年代堪稱一流的防禦能力。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正是戰列艦興起的時代,而鐵甲艦就是當時海戰裡特殊的存在。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戰已經告別了大艦巨炮時代,轉而進入了航空為王的時代。海戰的勝負不再拘泥於海面,天空成為了主戰場,真正意義上的死從天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各國還是投資興建了戰列艦,畢竟當時航空母艦還沒有實際的海戰戰果,所以戰列艦還是得接著造。
  • 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的區別是什麼?
    問 網友提問: 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的區別是什麼? 專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