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戰列巡洋艦第二型主炮:炮彈567公斤,海戰中瘋狂「挨揍」

2021-01-10 網易

2020-12-28 19:25:02 來源: ALEX俊赫

舉報

  【話說軍世】在戰列巡洋艦稱為了新銳戰艦之後,英國皇家海軍建造建造了無敵級和不倦級兩型,並在戰列艦進入了超無畏艦後,開始建造裝備更大口徑主炮的戰巡,也被不少網友調侃為「動物園」。

  

  英國戰列巡洋艦第二型主炮:13.5英寸主炮,炮彈567公斤

  1909年,英國開工了獅級戰列巡洋艦的首艦,雖然這型戰巡的設計中,出現了「要速度還是要裝甲」的爭論,但是主炮口徑的提升,還是沒多少爭議,獅級裝備的是Mk-V型艦炮,四座雙聯裝主炮塔,口徑為13.5英寸(約343毫米),身管45倍徑。

  

  這型艦炮的長度為15.43米,重76噸,炮彈重567公斤,炮管壽命為300至350次全裝藥射擊,在20度仰角時,發射穿甲彈最遠射程達到23.8公裡,射速為每分鐘2發,不過實際戰鬥中,發射兩發炮彈,需要1分20秒的時間。

  

  Mk-V型13.5英寸艦炮裝備了英國皇家海軍多型戰艦,其中包括戰列艦獵戶座級(又譯為俄裡翁級)、英王喬治五世級、鐵公爵級和埃爾林號,以及戰列巡洋艦,獅級(獅號、皇家公主號、瑪麗女王號)和虎號。

  

  日德蘭海戰中:英國戰列巡洋艦瘋狂「挨揍」

  雖然一戰中,在1915年1月的多格爾沙洲海戰中,獅號戰列巡洋艦一馬當先,追擊德國艦隊,帶領小夥伴擊沉了德國布呂歇爾號裝甲巡洋艦,並擊毀賽德利茨號戰巡兩座主炮塔,差點將其擊沉。

  

  但是在稍後發生的日德蘭海戰中,作為英軍第一戰列巡洋艦中隊主力(獅號、皇家公主號、瑪麗女王號、虎號),這些裝備了13.5英寸的戰巡們,卻在面對德國戰列巡洋艦時,瘋狂的「挨揍」。

  

  當時由英軍由獅號、皇家公主號、瑪麗女王號、虎號,外加紐西蘭號和不倦號六艘戰巡,對戰德國五艘戰巡,結果明明數量火力都優勢的英國戰巡,上來就被德艦一頓「好打」。

  

  皇家公主號直接挨了兩發305毫米炮彈,射擊指揮儀被毀,總計被擊中9發大口徑炮彈, 獅號無線電被摧毀又被命中Q號炮塔,差點引發殉爆,總計挨了12發大口徑炮彈,虎號被命中17發大口徑穿甲彈,有兩座炮塔被擊穿。

  瑪麗女王號則是同級艦中最慘的一艘,總計挨了5發大口徑炮彈,遠少於同級姐妹艦,卻還是由於被兩艘德國戰巡齊射命中,主炮塔殉爆而沉,同樣殉爆而沉的,還有不倦號。

  

  在英國全是新銳戰列艦的第五戰列艦分艦隊加入到這場海戰互射之前,德軍戰艦平均命中英國戰列巡洋艦四彈,自己在會被英國戰巡擊中一彈,不過戰巡雖然主炮很猛,但是在真正的戰列艦面前,還是顯得十分脆弱。

  德國的毛奇號和馮德坦恩號被戰列艦連續命中,馮德坦恩號兩座主炮塔迅速報廢,不過得益於損管及時,德國戰列艦並沒有發生殉爆。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最大戰艦」之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使用13.5英寸主炮的戰艦中,1914年完工的虎號戰列巡洋艦,以3萬5710的滿載排水量成為了一戰中英國皇家海軍服役的最大主力艦,即便是當時服役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也沒能超越。

  

  1915年首艦完工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滿載排水量為3萬3000噸,而二戰中二號艦厭戰號的3萬6300噸滿載,是在1939年進行現代化改裝之後才達到的。

  而虎號一直服役到6年後的1920年,「花瓶」胡德號服役,英國最大戰艦的名號才易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戰列艦主炮最遠命中紀錄:厭戰、馬薩、沙恩誰是最強者
    1942年11月8日,盟軍發動登陸北非的「火炬行動」,當時法國讓·巴爾號戰列艦停留在卡薩布蘭卡,不過尚未完工,雖然此時的讓·巴爾號只有一座炮塔可以使用,但是四聯裝380毫米主炮火力還是很強大,在自己無法動彈的情況下,與美國麻薩諸塞號戰列艦展開炮戰,不過,停著不動的戰列艦顯然更容易中彈,讓·巴爾號被麻薩諸塞號戰列艦命中了5發406毫米主炮彈,直接坐沉船塢,最遠命中距離達到約
  •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共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比較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數次大海戰,如珊瑚海、中途島、雷伊泰灣的航母大戰,戰列巡洋艦對戰戰列艦的北角海戰,戰列艦對轟的丹麥海戰和蘇裡高海峽海戰等,而一戰中,規模較大的只有日德蘭海戰,其他時候,雙方的水面艦艇都較少出戰,那英德之間戰艦的數量差距有多大呢。
  • 東方行動:德國「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的覆滅之旅
    「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口徑雖然和「德意志」級裝甲艦一致,但是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加了炮管的長度和發射藥室的容積,從而提高了主炮的威力和射程,主炮以40度射擊時最大射程可以達到41公裡,18公裡上的穿甲厚度為291毫米,理論射速3.5發/每分鐘。
  • 同是戰列巡洋艦:為何德國更扛打,英國愛殉爆,一點最重要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德國戰列巡洋艦,英國戰列艦在幾次海戰中,發生殉爆的情況比較多,總會被提及的胡德號,日德蘭海戰中的無敵號、瑪麗女王號等。一點最重要,英國和德國戰列巡洋艦在設計思路上的差異:英德戰列巡洋艦在防護能力的表現上有著極大的差別,這一點,在英國與德國各自的第一艘戰列巡洋艦的設計上的體現也尤為明顯,戰巡的「開篇之作」,英國無敵級首艦無敵號,和德國的馮德坦恩號。
  • 重要部位裝甲被一炮擊穿,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這麼弱麼
    【話說軍世】戰列巡洋艦作為曾經大型水面艦艇中的一個特殊分類,專門為獵殺巡洋艦而誕生,同時還具有單獨執行遠洋破交戰的能力,不過二戰德國著名的戰列巡洋艦,最終也沒能逃過被擊沉的命運。水線附近的主裝甲帶厚達320毫米,加上德國的表面硬化裝甲技術,實際防護能力相當於125%厚度的美國哈維裝甲和208%厚度的英國裝甲,就理論上來說,可以直接擊穿其主裝甲帶的戰列艦主炮不多。
  • 一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一共擁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日德蘭海戰時,英國大艦隊中共有10艘戰列巡洋艦,英艦在火力等性能上也要比德艦優秀一些,那麼同時期的德國公海艦隊中有多少戰列巡洋艦,在一戰時期德國共建造了多少艘,與英國的造船能力對比有什麼樣的差距。
  • 被稱為29節納爾遜,扛著祖傳15寸炮,火力羸弱的聲望級戰列巡洋艦
    一直以來,在很多人看來戰列巡洋艦都不是海軍戰鬥力的體現,其中以二戰時期被德國俾斯麥一炮幹掉的胡德號戰巡就成為人們談論中的典型對象。其實,戰列巡洋艦是特殊時代建造的特殊軍艦,就只有在一戰時期英國和德國建造過,一戰結束之後隨著動力系統的革命也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二戰最弱的新式戰列艦:主炮口徑最小,裝甲不如戰巡
    【話說軍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列艦在技術層面走上了巔峰,不過在戰術層面卻走下了「神壇」,說到二戰時最「弱小」的戰列艦,很多人會想到德國袖珍戰列艦,不過該艦定位很特殊,1940年2月就被變回重巡洋艦了,因此,實際上應該是法國的敦刻爾克級戰列艦。
  • 為何有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後,還產生了戰列巡洋艦?
    為了展示英國海軍的實力,英國國王喬治三世送給了乾隆皇帝一個裝有110門炮的君主號戰列艦模型——那不但是英國,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大的戰列艦。當時清朝所有艦船火力之和,都比不上這艘君主號戰列艦。戰列艦為什麼這樣厲害?有兩點原因。一是火力大,二是裝甲厚。
  • 德國戰爭海軍的第一級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而當希特勒上臺後,英國和德國籤訂了《英德海軍協定》。此舉促成了德國海軍第一級主力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於是德國在1935年開始建造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這也成為了德國海軍的正式崛起之路。一、沙恩霍斯特級的研製《英德海軍協定》籤訂後,德國海軍的主力艦噸位徹底解禁,雖然噸位有限,但也足以和各國對抗。
  • 二戰時期,兩艘巡洋艦能像遊戲那樣,高爆彈硬剛並擊沉戰列艦?
    請注意「硬剛」這個詞,這個詞是面對面在海上排成隊列進行線性炮戰,縱觀世界海戰史上這樣的案例是沒有的。但是巡洋艦「擊沉」戰列艦的案例還是有的,只不過並不是硬剛,而且也不是巡洋艦用炮彈擊沉的,而是戰列艦迫於政治壓力下選擇自沉的,不過這個功勞也可以算在巡洋艦身上。
  • 巨炮大艦的誕生:戰列艦410毫米主炮,炮彈重達1.02噸
    【話說軍世】在一戰後期,海軍強國們開始發展主炮口徑更大,火力更強的戰列艦,其中美國率先於1915年開工了裝備406毫米艦炮的科羅拉多號戰列艦,日本也不敢落後,1917年開工了主炮口徑更大的長門號,成為了「海軍假日」期間巨炮大艦中的數據最強者。
  • 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以大欺小」:3分鐘擊沉重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艦炮當道的時代,在除去航空母艦以外的海軍水面艦艇戰鬥力排行中,戰列艦作為主力艦,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把交椅」,面對戰列艦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不論是火力還是裝甲防護,都更高一籌,在二戰中,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曾經「以大欺小」,僅用了3分鐘,就用主炮擊沉了義大利2艘重巡洋艦
  • 美國的萬噸輕巡洋艦,為抗衡日本巡洋艦而生的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
    但是在巡洋艦噸位的劃分上則出現了巨大的分歧,這是因為其餘四國對於英國要求的45萬噸巡洋艦噸位十分不滿,所以當時對於巡洋艦的噸位劃分也就不了了之。 當時在巡洋艦方面的唯一的成果是對巡洋艦噸位做了限制,比如說噸位不得超過1000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8英寸。
  • 北角狂鯊,《戰艦世界》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重新上架
    但為對抗法國正在進行的敦刻爾克級戰列艦的造艦計劃,德國於1935年在英國的默許下開工建造沙恩霍斯特級。沙恩霍斯特級最終採用3座三聯裝280毫米口徑主炮,該級艦的防禦性能較德意志級大幅度增強,排水量也增加到32000噸,一般將這種高速、主炮口徑較小的戰艦稱為戰列巡洋艦。
  • 人類歷史上,唯一被戰列艦擊沉的航空母艦
    據記載:「該級戰列巡洋艦裝備9門280毫米口徑主炮、12門150毫米副炮、14門105毫米高射炮和16門37毫米機關炮,艦上主機功率16.6萬馬力,最高航速達32節,全艦總排水量達37303噸。」雖然只是戰列巡洋艦,但「沙恩霍斯特」與「格奈森瑙」的裝甲防護超過了當時的巡洋艦。
  • 二戰中實力最懸殊的海戰,護航航母對戰列艦,結果卻出人意料
    深度摘要:這是二戰中實力最為懸殊的海戰,護航航母竟然和堅船利炮的戰列艦不期而遇,海戰的經過可謂跌宕起伏,充滿戲劇性,最終的結果卻出人意料。這場被譽為美國海軍歷史上最輝煌篇章的海戰究竟是怎麼回事情樣?這是二戰中實力最為懸殊的海戰,護航航母竟然和堅船利炮的戰列艦不期而遇,海戰的經過可謂跌宕起伏,充滿戲劇性,最終的結果卻出人意料。這場被譽為美國海軍歷史上最輝煌篇章的海戰究竟是怎麼回事情樣?
  • 日本超甲型巡洋艦,可攜帶3座三聯裝310炮,火力遠超美軍阿拉斯加
    其中於1941年的「第五次艦艇補充計劃」裡就編列了2艘超甲型巡洋艦,編號「795號」和「796號」,其設計的初衷就是通過更強大的火力和防護對付美軍條約型重巡洋艦,從噸位和設計上與一戰時期的戰列巡洋艦非常類似,與美國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是同一類型的艦艇。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長期佔據海權國家主力艦霸主地位。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以下列舉二戰中戰力最為強勁的十一型戰列艦,以供網友賞鑑。
  • 講真:裝甲巡洋艦與戰列巡洋艦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話說軍世】在戰艦的發展過程中,裝甲艦(又譯鐵甲艦)是一個重要的時代,其實現了由木質船體向鋼鐵船體的轉變,廣義上的鐵甲艦發展出的裝甲巡洋艦,也曾在海戰史中佔據重要的地位,一戰中前德國著名海軍將領斯佩中將,曾率領裝甲巡洋艦打敗英國海軍,不過後來遇到了更加強大的新生戰列巡洋艦而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