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有一個負責思想教育的道學家,五十歲二婚,他的學生都送錢隨份子。因為這老先生平時總道貌岸然,學生們夜裡就潛入他臥室門外偷聽,心想他在床上該不會也那麼虛偽吧。沒想到,老先生竟穿著官服進洞房,先把一對燭臺移到床前,請新娘子雙手扶著床沿,坐著,然後慢慢把她的褲子脫了,又把她兩腿高高分開,湊近前去,一邊欣賞一邊點頭讚嘆:真是水靈啊!接下來,老先生退後三步,拱手對著他欣賞過的地方行了三個大禮,恭恭敬敬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老了,今天難免要唐突夫人您了,特別是對您的私處失禮,還望多多包含。」
那些偷聽的學生,笑得當場大小便失禁。
其實,這些道學家們的所謂「彬彬有禮」,才是最大的失禮。因為道學家們的「至聖先師」是孔子,孔子的偶像是周公,周公制定了男女從交往到婚配的所有禮節,最後一步叫「敦倫」,意思是夫婦交合,乃是在完成人倫之禮。所以,夫婦之間做愛做的事,也叫「行周公之禮」。
也就是說,這種事,該做就做才合乎禮節;該做不做,就是非禮。
但是,「敦倫」也好,「行周公之禮」也好,聽起來都很高大上,國學含量滿而溢,卻從沒有聖賢之書教人怎麼「敦」,怎麼「行」,似乎默認人人都是天生的老司機。
事實呢?
來看清代筆記《耳食錄》裡面的一個故事。
話說某地有一富二代,姓陳名著,從小家裡很有錢,後來全家染上瘟疫,只他一人活了下來,還有一老僕照顧他。
陳著上過幾年私塾,瘟疫過後,老僕勸他繼續讀書,陳著問讀書有啥用,老僕說書中自有黃金屋,陳著說錢我有的是;老僕又說書中自有顏如玉,陳著問顏如玉是啥,老僕說,世間最美妙的東西,你只管讀書,將來自然就知道。
陳著這才來了興趣,就讓老僕帶著錢買書去。老僕到了市上,找了一家書店,把所有的聖賢之書一樣買一本回來。
從此,陳著終日閉門苦讀,整整一年幾乎足不出戶,讀過的書不知凡幾。偶爾走出去,也低頭默誦,根本不看路,頭經常撞到牆,痛得大呼小叫。只是,有人聽他念出來的東西,亂七八糟,讀錯的很多,就笑話他,他也不在意。
就這樣到了二十多歲,陳著從沒跟外界溝通過,更不用說什麼社交應酬了,真正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連牛和馬都分辨不清。
一天,陳著捧著書,不知不覺走到門外。這時有一少婦路過,陳著一直低頭看書,竟跟那少婦撞了個滿懷。少婦尖叫一聲,陳著才發現撞了人,情急之下,竟伸出手去摸她的胸,一邊還念念有詞:「阿彌陀佛摸摸噠,不痛不痛哦。」
少婦哪曾受過這樣的侮辱,滿臉通紅,一把推開他,痛斥一聲「你有病啊」,罵罵咧咧而去。
陳著一臉懵逼,站在那裡,拉住一個圍觀者問:「她腫麼了,氣成這個樣子。」圍觀者可憐他是個呆子,就解釋說,男女授受不親,你剛侮辱她了。
陳著就愣了,自言自語道:「難道這就是書中所說的女子嗎?」圍觀的人都笑著點頭說是啊是啊,那就是女子啊。陳著高興地說:「難怪孔聖人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頓時覺得自己好聰明,終於能把聖賢書跟現實結合起來了。
眼看著三十歲就要到來,老僕擔心陳著絕後,勸他說,公子還是趕緊娶妻成家吧。陳著又愣了,娶妻做啥子?老僕耐心解釋,說聖賢書裡說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陳著又瞪著大眼睛問,這跟娶不娶妻有啥關係?
老僕快吐血,想起之前勸他讀書時說的話,就說:「公子還記得『書中自有顏如玉』嗎,妻子就是那個顏如玉啊。」陳著這才動了心,那就娶唄。
老僕趕緊求鄰裡找媒人,很快就談妥一門親事。婚禮那天,陳著被儐相指揮得團團轉,還哈哈大笑說,原來娶妻這麼好玩。
入了洞房,陳著好奇地盯著新娘看了又看,「你也是書上說的女子吧」?想起之前撞了少婦的事,吸取教訓,對新娘恭恭敬敬的,連手都不敢碰一下,更不用說胸了。
就這樣,新郎新娘像兩條鹹魚,直挺挺在床上躺著,硬是躺到了三更。新娘實在忍無可忍,三兩下把自己扒光,縱身上馬,不待揚鞭自奮蹄。
陳著一開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一陣慌亂過後,但覺暢美無比。沒多久新娘鳴金收兵,陳著如在雲端,豁然開朗,感嘆道:「如此美妙的人間樂事,書中竟然一句都不說,讀聖賢書有個屁用!」
第二天,便命老僕把家裡書一把火燒了。
講完故事,作者說了幾句陳著真蠢的話後,話鋒一轉說:「然乃知衣裙之下,有此珍妙,卒易其所嗜,亦天性之絕特也。此公不愚!」說陳著在嘗到甜頭之後,立刻將對聖賢書的嗜好轉到美色上,也是天性使然,他可一點都不傻。
二程說:「滅私慾則天理明矣。」朱熹說:「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可陳著嘗到「人慾」的曼妙之後,徹底拋棄了「天理」,雖矯枉過正,卻是用啪啪啪的實際行動,對道學家們啪啪打臉。
想起「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年代,還出了《新婚夫婦必讀》這類書,書中甚至會這麼悉心教導:「××之後,男同志要照顧女同志的情緒,要××、××,不要倒頭就睡。」
所以,不教人怎麼行周公之禮的聖賢書,就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