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思考》|如何高效利用「五星筆記法」找到思維模型

2020-12-13 楊帆的花

當我們剛剛步入一個行業的時候,我們會覺得一切都是新鮮的,每天都要學習新知識,所以只要努力學習,成長就是很迅速的。可是過了一階段,我對環境和任務都比較熟悉了,能學到的東西變少了,成長的速度慢了很多。我很苦惱,因為隨著社會形態和制度的變化,上一輩人嚮往的「穩定」越來越難了。無論在哪個行業,不學習、不進步都意味著被淘汰。

職場的年輕人

一個知名公司的CEO說,他們投資的策略之一,就是用最牛的團隊殺入最落後的行業。比如拾破爛這個行業裡,他們會找一流的創業團隊,帶著先進的思想和方法進入。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來落後行業競爭弱,後來者勝率更高;二來提高了落後行業的發展水平,造福了社會。

聽完這個故事,我不禁感慨,如今連撿垃圾都不能歲月靜好了。積極角度來看,這麼做確實提高了優秀人才在社會各個行業的流轉程度,對社會提高效率有很大幫助。可是,從個人角度來看,這就意味著每個人遇到的競爭對手也會越來越強。

這個問題,就連首富巴菲特也會遇到。可能我們會覺得,首富一定不會愁。沒想到,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卻說,「巴菲特的壓力其實很大。因為現在賺錢的生意等到十年之後,就不一定能掙錢了。他必須一直學習,讓自己不斷進步,比別人更早地洞察先機、看到本質。」

換句話說,未來的競爭,對我們洞見問題的本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那麼,我們如何提升洞見問題的本質的能力呢?

在《好好思考》這本書中,我找到了答案——熟練運用「五星筆記法」,建立思維模型。

《好好思考》——成甲

一、什麼是思維模型

在課堂上,我的老師Dr. Martin曾經對我們說,「在中國學生的身上,問題不是缺乏知識,而是知識太多了。但是可惜, 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知識,缺的是能夠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並且用其獨立思考的人。 」

當時我並不明白這句話,學習不就是學知識嗎?記東西、 背課本、做卷子,把分數刷高一點,再高一點。畢業之後,我發現在一個行業中,做一段時間,就沒有進步的感覺了。一開始入行,所有的東西都是新的,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學習。可一階段之後,仿佛就到了瓶頸期,能學到的東西少了,成長的速度也慢下來了。

在我過去的經驗中,成長就要學習,學習就是要掌握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而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認為,「學習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識,而是尋找更好的決策方式。而這個決策最好的依據,就是那些經過廣泛驗證的原理和規律。」

這大大顛覆了我對學習的理解。思考過後,我發現這個世界上的知識是學不完的,隨著遺忘曲線的延伸,一個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識。何況是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的現在,獲取知識輕而易舉。然而,想要學會靈活運用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隨著電子閱讀的發展,「碎片化」閱讀逐漸取代了深度閱讀的地位。短文章、快資訊從手機上一頁一頁划過去,我們看似攝入了大量的信息,他們的可利用價值卻小之又小。刷一個小時手機,我們能記住多少呢?沒有經過大腦思考和加工的知識,是留不下痕跡的,我們能夠再次利用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說過:「學習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識,而是去尋找更好的決策依據。這種更好的決策依據,就是那些經過廣泛驗證的原理和規律,查理·芒格稱之為「思維模型」。在查理·芒格的思維模型中,不再以知識為單位,而是以各個學科的原理、規律作為知識管理、思考問題的基礎。

當我第一次聽到「思維模型」時,感到一頭霧水,到底什麼是思維模型呢?

作家成甲在《好好思考》一書中,提到自己對於思維模型的理解,「芒格提出思維模型所帶來的變化,無異於在化學領域發現了元素一樣。過去,人們只是模糊地知道,很多知識背後的道理是相通的,但是究竟如何想通,卻是模糊的。當我們以思維模型為知識的管理單位時,就找到了打破學科界限的工具,能讓一個人超越具體經驗,站在全人類積累的偉大原理基礎上成長進步。

隨著思考,我發現思維模型可以是針對某類事情的流程,或者對某個問題的思考過程,也可以是習慣性的一種套路。總之,就是深刻思考之後得到的一種方式放法。

二、如何開始尋找思維模型

查理.芒格說:「想要變聰明,你要不斷地問: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 你必須將答案聯結到深奧的理論架構,你要去了解這些主要理論,雖然有些難度,但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樂趣。」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要掌握更深刻的思維模型,就要把自己分析問題的答案,從表面、現象的層次不斷追問深挖,用更具有普遍解釋力的原理來思考遇到的具體問題。

在作家成甲長期的學習方法研究中,他發現人的學習能力是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的:

第一個階段,人們側重於學習具體知識。學習者會花大量的時間任理制概念。練習家握知識方面,然而,這個過程可能並不愉快,也不得要領。想要享受學習的樂趣,還要進入第二個階段:

探索問題,研究結局問題的思考方式。知識已經不是我們學習的對象了,而是在解決問題時自己創造或拿來使用的工具

也就是說,學習的初期,我們往往會關注「具體答案」,而更高級的階段關注的是「形成答案的思路」。在我們上學的時候,一開始總是去關注「我做對了嗎?」「我考了多少分?」。後來,老師總會教育我們,「重點放在怎麼做出的來的。對的題看看是不是真的會,做錯的題看看是怎麼錯的,是沒有思路,還是思路錯了,還是粗心的低級錯誤導致的。」往往比答案更重要的,是尋找答案的過程。明白答案是怎麼來的,下次遇到類似問題時還會做。

這與查理·芒格提出的思維模型是一樣的,只不過我們在生活、工作中,往往忘記了最初的思維模型。功利心讓我們偏向於去注重結果。

有人進步飛快,有人卻幾十年如日地默默重複著昨天。這是為什麼呢?這裡面或許有崗位的差異、個人性格差別,甚至是機遇的差異,更重要的因素是,進度快的人往往善於在工作中學習,尤其是向比自己優秀的同事學習,加速自己的成長。

可是,很多人工作很長時間,並沒有特別大的進步,他只是看到別的同事很厲害,但這一切和自 己沒關係。為什麼明明身邊有好老師,但是自己學不了呢?

這個現象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別人工作中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往往是以「隱性知識」的方式呈現的。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如何把工作中別人甚至自己的「 隱性知識」挖掘成幫助我們進步的有效策略。

三、思維模型奧秘:主動尋找隱性知識

畢業後我進入一家公司,發現一起進入公司的同事A成長迅速。當我還在為不熟悉的業務焦頭爛額的時候,她卻成為了組長,漸漸接管一些重要的事情。每次開會的時候,同事A都會主動做會議紀要這個勞神費力的事情。

有一次,老闆講了兩個多小時,而且思維十分跳躍,我看著同事A一直在忙碌,心裡還覺得奇怪。

第二天,我們的郵箱裡都收到了一份郵件,同事A把會議紀要的內容要點提綱挈領地整理出來,在關鍵地方標黑,在要點底下又列出次級要點,讓人看起來一目了然。同事A還把會議紀要提煉成一份郵件正文摘要,這樣別人收到會議紀要郵件時,不用下載附件也可以知道這個會議講了什麼。

老闆對同事A的工作十分讚賞,邀請她為我們做分享。

原來同事A做了那麼久的會議紀要,不僅僅是因為細節內容多,還因為她沒有像別人一樣,簡單地羅列領導開會時講的內容,而是對著看似很散的會議紀題思考,「老闆為什麼要說這句話?他為什麼又從這個話題跳轉到新話題,這個背後的邏組是什麼,他真正想麥達的是什麼?

他總結道:「寫會議紀要這件事不僅是為上級服務,而且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身就是一種學習。整理、提煉、反思、深人思考別人思考和決策的方式,這本身就是一種思考的過程。」

在這種反覆推敲和打磨的過程中,同事A逐步梳理出了老闆沒有直接說出來的邏輯,也摸索到了老闆的思考過程,對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同事A做會議紀要的過程,有的人覺得這是個浪費時間的體力活兒,但其實是一種「以慢為快」的進步方法。我們很多人看不起做會議紀要,關鍵是在人們說出來觀點之後,理解不同人思考問題的方式。

「隱性知識」是麥可·波蘭尼提出的概念,除了書面文字、圖標、數學公式等符號加以表述的顯性知識之外的一種形式。往往是這種隱性知識,蘊藏著深厚的道理。

這是一種沒有被表述的隱性知識,比如在做事情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經驗。在工作與生活中,我們能夠學習進步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把隱性知識變成顯性的思維模型。

在工作之中,我們除了被安排的任務之外,比拼的就是挖掘優秀同事身上的「隱性知識」。你和同事的每一次談話、交流、任務布置,甚至是同事遇到問題的微妙的細節反應。「他們是如何安排工作的?」「他們是如何思考問題的?」「他們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決策?」「這些決策背後的思維模型又是什麼?」

如果能在工作中逐一弄明白這些問題,我們的進步速度會快很多。可是,優秀的同事和前輩也很忙,我們如何別人沒時間專門教自己的情況下,高效向他們學習呢?

作家成甲對公司新入職的員工往往會提一個硬性要求:要主動在個團隊開會時做會議紀要。 為什麼這麼做?難道是讓新員工多幹苦力活兒嗎? 並非如此。他這麼做是想幫助員工快速成長,融入公司。

其實,雖然工作中人們的經驗和智慧並沒有寫成文字,但汶並不代表這些知識沒有展現。雖然我們不能像讀書、看報-一樣輕鬆地把別人的智慧「閱讀」出來,但是我們留心做一一個「智慧格式轉換」的工作,也能把優秀同事的智慧轉化成文字,反覆閱讀思考。而這個方法就是做會議紀要或工作筆記。

四、利用「五星筆記法」挖掘隱性知識

那麼,我們該如何高效做工作筆記呢?作家成甲在《好好讀書》這本書中,也為我們清晰地展示了方法。他提到,「做筆記之後,要問自己這五個問題,回答完這五個問題,筆記才算是做完了。」

五星筆記法

這個方法背後的核心原理是,別人說出來的東西,你就算記下來,也還是別人的知識。我們只有對別人說出來的東西進行二次深加工,把別人的知識放在自己的知識體系裡,把那些啟發和收穫與自己的經歷、接下來的行動相聯繫,才能真正從別人的做法中提取精華。

筆記

而五星筆記法中的五個問題分別是:

1.預判對方要講的核心內容是什麼,為什麼這個內容值得討論。

其實,無論是一本書的主題還是工作會議要討論的議題,我們往往是提前知道的。因此,在讀書或者開會之前,可以想想,如果我是作者或演講人,我會如何討論這個主題?等到打開書或聽完演講,我們就可以看看自己的思維和對方差異在哪裡。

在一場會議中,我們不可能按下暫停鍵,或是讓老闆放慢速度,等著我們記筆記。遇到重要的點的時候,我們在大腦中可以提前預判老闆將要說什麼,他的思路、他的對策,順著預判去記關鍵詞。

2.記錄對方講解的邏輯是什麼。推理邏輯往往比具體結論更重要。

在做筆記的時候,不僅要留心他說了什麼,而且關注他講述的邏輯,在對方講的時候,就嘗試畫出關鍵詞之間的邏輯圖,推測對方的思考過程。

3.這次討論中,我有什麼疑問和啟發?

對方講的內容我有疑問嗎?他的想法有什麼局限性嗎?有哪些觀點給自己很大啟發?

在討論中,我還聯想到了哪些相關的案例和經驗?

..........

這些靈光一現的啟發點與疑問點,要及時記錄下來,之後要再花時間加工分析。

4對方的做話想法或者給我的自發點,可以提練為哪些有效的策略(思維模型)?

這個策略略為什麼有效? 這個方法是解決什麼問題的?這個策略的來源和依據是什麼?我們要儘可能把獲得啟發點與自己過去學習過的其他原理聯繫起來。用新道理解釋舊道理,這樣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這個啟發。

5.這次討論中給我的啟發,哪些可以立刻變成下一步的行動?我如何把它們運用到自己的生活裡?

啟發不能僅僅停留在想法中,還要變成自己日程表中的行動計劃,改變自己的生活。學到了理論並不等於掌握,只有在實踐中從刻意練習到熟練作用,才算真正學會了。

這五個問題就是五星筆記法的核心內容。

你有沒有發現,這種做筆記的方法,其實不僅能用在工作中,還能用在所有給你啟發的場合,它的作用就是幫你挖掘隱性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思維模型。

賈伯斯曾在一次訪談節目中說: 「學習任何一一個領域,都應把它看作思考的鏡子,我認為這是學習思考最大的價值:學習如何思考。例如,學習編程教你如何思考,就像學法律-一樣,學法律的人未必都成為律師,但法律教你一種思考方式,同樣,編程教你另一種思考方式。」

賈伯斯說的學習思考的方法,就是我們提到的研究問題要從答案追問到思考方式上。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五星筆記法」都在引導著我們去思考。埋頭一直做事,只會讓你成為一個優秀的職員,只有學會思考,才有可能成為老闆。

在生活中留心積累,可以找到很多「套路」,也就是查理·芒格所說的思維模型。能夠靈活運用它們,就是在為我們的學習過程裝上一個加速器,快速成長。

「五星筆記法」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要掌握,還需要大量練習。不妨現在就利用「五星筆記法」操練起來,讀一本書,或者聽一個講座。嘗試用這種方式來帶領我們思考,從而建立自己的思維模型。

相關焦點

  • 《好好思考》:告別「門外漢」,從掌握正確的五星筆記法開始
    學得都不夠深入,導致沒辦法解決自身困境,《好好思考》書中有個學習方法能讓我們很好的解決學不透的問題——五星筆記法:預先設想對方需要講的核心主旨,有什麼內容是我們值得學習和討論的?那是因為借鑑別人解決問題的思路,把別人的知識升華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才是特別高效的學習方法。2、記錄關鍵詞,從而推理對方的思維規律及推測出思考過程。
  • 《好好思考》讀書筆記
    3,知人論世――看到思維方式和策略的局限性了解作者個人,及所處時代背景。二,在工作中學直接向行業一流高手學,利用「五星筆記法」提煉思維模型。五星筆記法,即五個自我提問:1,對方要講的核心內容是什麼?2,對方講解的邏輯是什麼?3,討論中,我有什麼疑問或啟發?4,對方的想法,做法,或者給我的啟發點,可以提煉出哪些有效策略?
  • 薦書│《好好思考》:你一定要知道的「思維模型」的4個層次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叫《好好思考》,副標題是「如何練就高超學習力」。很顯然,這是一本講提升學習力的書。同年,出版《好好思考》,系統介紹基於多元思維模型的學習方法。李善友教授稱讚道,作為國內第一本研究如何用多元思維模型培養深度思考力並提供落地方法的書,它為人們訓練自己的深度思考力,理解和掌握多元思維模型,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經驗和方法。所以這本書是一個很龐大的體系,那這次我們先一起了解思維模型的4個層次!
  • 康奈爾筆記法:讓你的思維模塊化
    因此我們想要高效地輸入,那麼就需要藉助高效的學習工具,即輸入管理工具。 談及輸入,一般有幾種形式,讀書、與人交流、行走於世界。在這些方式方法中,效率最高的無疑是第二者,其中包括與人談話學習、講座學習,社群學習,這些都屬於與人交流範疇的學習方式。 在與人學習交流的過程中,要為自己構建一套知識的輸入管理模型。
  • 高效筆記法:如何用一張普通的紙將學習效率提高10倍?
    核桃學員筆記之前介紹過思維導圖筆記法,《8種思維導圖,讓孩子的編程學習更有邏輯》。今天我為大家再介紹一種將記與學、思考與運用相結合的筆記法——康奈爾筆記法。康奈爾筆記法,又叫做5R筆記法,是美國康奈爾大學通用的筆記方法。是課堂筆記和讀書筆記的最佳首選,也被公認是最高效的筆記法。它主要有以下5個步驟組成,分別是:1、記錄(Record):在聽講或閱讀過程中,在右側筆記欄記下課程的重點。這一步,孩子可以在頁面頂端寫上課程名稱、日期、授課題目。這樣會讓筆記更加系統,複習的時候也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內容。
  • 《好好思考》,你有幾種思維模型,成甲告訴你他的思考
    讀本書我有兩點深刻體會,一是要從積累經驗的學習走向深度思考型學習,構建思維模型,搜集實用工具,快速解決問題;二是學習不同學科主要是學習學科的思維模式,豐富看待問題的視角,能夠調用大腦分析利弊,得到最優解。
  • 《好好思考》實戰之一通過讀書尋找思維模型
    好好思考實戰之一通過讀書尋找思維模型今天學習的是用讀書來尋找思維模型。作者提供了三個方法:1.查字典法——快速發現有效的經驗策略和方法論掌握知識的關鍵在思考、練習有價值的解決策略。這一節,我們要學的不是作者的讀書法,而是他的這個思維方式。所以其實讀書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應用及如何應用。
  • 100個實用的思維框架模型,聰明人的高效工作方法,值得你擁有!
    歡迎來到《100個思維框架模型》專欄當你點開這個專欄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意識到「效率」這件事,你也想,掌握這些聰明的工作方法,也想,像那些精英們一樣,高效地工作,快樂自在地生活。在往期的文章中,我已經零零散散地分享了很多的思維模型、工作方法、工具模板。借著這個專欄,我將重新整理這些思維模型,把實踐經驗、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專欄的素材內容,如,PPT、思維導圖、工具模板等,也會一併分享給大家。
  • 好好學習就能天天向上?不,比起好好學習,你更應該《好好思考》
    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其實在工作中也一樣,如果一味地埋頭工作,不去思考,很容易陷入職場瓶頸期。既然思考這麼重要,我們該如何培養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呢?為此,成甲專門寫了一本書《好好思考》,了解成甲的人都知道,他曾寫過一本書叫做《好好學習》,被羅輯思維評選為中國最會學習的人。
  • get康奈爾筆記法,學霸們的科學筆記法,學習更高效~
    就像有人說「不加以思考的學習都是假勤奮」,只有當筆記變成我們思考過的內容,孩子才能從被動填鴨式的接受,變為主動學習。怎麼記好筆記?康奈爾筆記法了解一下自己上學那會,很多筆記記過之後就的確再也沒有打開重看過。
  • 一元化筆記法丨如何讓靈感不再流逝
    自由度高,能夠隨意調整一元筆記法將複雜的方法化繁為簡,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輕鬆記筆記,提高效率的同時,還能幫助我們自身更好的提高。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曾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多年,在利用新聞出版的經驗從事網絡工作以外,他獨創的信息整理術「一元化筆記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五種讀書筆記法 選擇適合姿勢縫知識
    今天為大家介紹五種筆記法,把筆記融入到讀書生活,可以解決讀書最大的疑問——讀完就忘怎麼辦?02 「蔥鮪火鍋式」筆記利用「圓圈」和「五角星」將筆記分開,「圓圈」的部分為摘抄原文,「五角星」的部分為自己的評論,摘抄和評論交替進行,趁著讀書過程中印象鮮明的時候寫下自己的當時的所思所想。這種方法能夠及時記錄讀書過程中的想法,保存當下的思考。
  • 《好好思考》:你想充分利用你讀過的書嗎?你需要學會深度思考
    這種機械式的閱讀方法可以稱為「死讀書」,也就是說,不用思考就可以閱讀。這種學習模式沒有思考,所以沒有辦法獲得靈感和靈感,從這種學習中沒有任何收穫。最好的學習模式是將過去的機械閱讀轉變為深度思維。那麼,什麼是深度思維,我們如何實現深度思維呢?程佳在《好好思考》中給出答案。作者成甲被羅繼石選為「中國最會學習的人」。
  • 六種超實用筆記法,專升本必備
    備考專升本的小夥伴們,最近你們的備考狀態如何,小編看到後臺有很多小夥伴在留言說,怎樣複習更有效,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高效記筆記的方法,助你衝刺專升本考試,轉給備考的小夥伴。1康奈爾筆記法康奈爾筆記法也稱為「5R」筆記法,康奈爾筆記法將筆記本的一頁分為三部分,左邊4分之一處的線索欄(發現點),右側大部分的筆記欄(板書),底部的總結欄。這種筆記法可以自然而然地幫你養成順序記筆記的習慣。
  • 如何才能高效地記筆記?
    到底該如何做筆記呢?有什麼高效的工具、方法呢?為什麼要做筆記?華羅庚先生極力推薦的一種讀書方法是: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更多的數學學習方法,請購買專欄如何做筆記?那麼數學該如何做筆記?數學內容多公式、圖像,而它們本身足夠簡潔和概括,同時要求理解和運用,所以做筆記需要長期堅持專注、深入思考。而數學的筆記更有效的方式是題目收集,或者說做題。為應試可以分門別類地收集易錯題目、難度題目;為提高數學素質,可以記錄精巧的數學方法和技巧。如果是手寫筆記的話,建議使用活頁筆記本,利於將類似的問題集中分類。
  • 學霸最喜歡的三種筆記法,任選一種都是實用又高效!
    俗話講「學海無涯」,無論何時何地,掌握一門高效且高質量的記筆記方法,對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大學生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正確的記筆記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發散整合思維、提高學習工作效率甚至是能夠提升自信!大學裡的學霸最喜歡這些高效的筆記製作方法!
  • 小K帶你逐一擊破康奈爾筆記法、東京大學筆記法…
    但是裡面提到的方法只是教你如何快速記下上課時老師所講的要點,記錄一下初步的筆記。 接下來這個視頻,這位學醫的小哥會和你聊到如何將複雜的筆記整合成這麼整齊又好看的筆記。 視頻來自油管 總的來說,將筆記整合是一個複雜,同時也是重新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過程。
  • 這本書教你如何高效解決問題
    比如:父母是沒有經驗教我們如何在抖音、今日頭條這樣的平臺建立自己的影響度。所以,依據經驗作判斷、做決策已過時,我們需要掌握新的思維和方法,對未來人生做出正確的決策。那麼究竟什麼才是這個時代最厲害的思維方式呢?作者成甲在《好好思考》書中,來深度解答。
  • 好好思考,是終身成長的利器
    01.擁有多元思維模式什麼是多元思維模式?通俗來講,就是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查理芒格一直試圖在問題上尋找答案背後的普世規律是什麼,然後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可以去複製答案,踐行終身成長。讓他們有能力主動去思考、去探究一個問題背後的本質是什麼。
  • 財富高效能學習筆記
    財富高效能學習筆記:一、高效學習方法:康奈爾筆記法學習五環法(學會提問,想是問題,做是答案,做最重要)復盤法(學習了什麼新知,改變什麼舊的認知,如何做)二、財富高效能的定義財富:事業,金錢,人脈。三、模型認知模型,通過現象看本質操作模型,通過時間積累,拿到結果決策模型,通過本質做決策思維決定行為,思維提升:原生家庭,學歷背景,自主學習,人脈升級四、人際關係 3圈6關係 (1)你與自己的關係(2)你與家人的關係:與大人的關係,與伴侶的關係,與孩子的關係(3) 你與社會的關係:與比你勢能高的人的關係,與比你勢能低的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