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長風
流程編輯 | 劉博鈺
猶太人開的餐館貼著這樣的一首歌謠:我喜歡你,你要借錢,我不能借,怕你借了,以後不再上門。
這其實說的就是做生意中的賒銷,有買賣的地方就會有賒銷,生意和賒銷猶如孿生兄弟,經常如影隨形。那麼,對賒銷的分析就顯得至關重要,賒銷反應在企業的財務報表裡,就是應收帳款。
關於應收帳款,這裡還是需要多囉嗦幾句解釋下。
應收帳款是指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包括應由購買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負擔的稅金、代購買方墊付的各種運雜費等。
應收帳款同現金、銀行存款、存貨一樣都屬於企業的流動資產,但區別在於應收帳款是一種債權,無實物形態。
作為企業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收帳款的可回收性是衡量其資產狀況優劣、盈利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現金流量、經營實力、償債水平及周轉能力。
應收帳款伴隨著收入的確認而產生,而壞帳準備的計提也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營利潤,所以應收帳款的真實性便成了舞弊識別的重要關注點和突破口。
那麼,如何分析企業的應收帳款是否正常,從哪些方面著手呢?各位客官別急,且看風雲君對其抽絲剝繭,詳細解說。
判斷應收帳款餘額是否正常的方法有縱向分析和橫向分析兩種,其中縱向分析又可分為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
首先來說下縱向分析方法裡的靜態分析,可以通過企業各年度資產結構分析,看應收帳款佔流動資產、淨資產或者總資產的比重,來分析資產結構構成情況、資產質量優劣及變動情況,也可以看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該比重應控制在合適的比例,比例越高,說明賒銷佔比越大,營業收入取得的回款狀況並不好,有可能企業的財務狀況在變差。
比如該比例達到50%以上的企業,表明其有一半以上的收入是賒銷創造的,企業的盈利質量就相對較差,這種情況比較難通過銀行的風險評估而取得外部資金支持。
需要說明的是,期末應收帳款的減少可能並非實際回款,比如應收帳款進行保理、轉換成商業承兌匯票,或者虛構款項收回等情況造成的非正常減少。
接下來來看縱向分析方法裡的動態分析,通過各年度應收收入的增幅和營業收入增幅的的比較,以此來判斷是否存在異常變動,正常情況下,這兩者的增幅應該是同比例變動的。
如果應收帳款增幅遠高於營業收入增幅,說明企業的應收帳款回收越來越困難了,經營現金流淨額在惡化。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企業放寬了客戶的信用結算周期,當然也可能是虛構交易,虛增收入造成的應收帳款掛帳,特別需要關注與關聯方相關的應收帳款有增無減的情形。
最後來看橫向分析,可以找同行業其他企業、行業平均進行各方面的比對分析,看是否存在明顯異常。
一般來說,有資金實力的企業客戶欠款一般回收風險比較小,比如國有銀行、證券公司、知名企業等。這就需要對債務人的構成進行分門別類的分析,包含債權人的所屬行業、性質、區域、信用、規模和產品市場等方面。
另外需要重點關注的是,企業的應收帳款所涉及客戶集中度狀況,如果客戶過於集中,可能企業的生產經營存在潛在的經營風險,一旦某一客戶生產經營發生惡化,會對企業業績造成很大衝擊。
比如風雲君前段時間分析的樂視壞帳對普路通業績的影響以及金立壞帳對維科精華的業績的影響。
通過帳齡分析、信用期分析、單獨分析等來判斷應收帳款的可回收性。
一般來說,帳齡越長,回收風險越大,超出信用期仍未收款,回收風險變大,可能與客戶存在合同糾紛或產品質量問題等情形從而款項無法及時收回,或者客戶財務狀況惡化支付不起所欠的貨款,當然,如果是虛構的交易,那麼就不存在實際現金回款的原始支撐,只能長期掛帳,通過壞帳來逐步消化掉。
具體從帳齡上來看,一年以內的應收帳款佔比越大越好,三年以上的越小越好。
年限越長,說明企業的應收帳款質量越差,可回收性越不好,如果以前年度的營業收入是有水分的,這將對企業今後的盈利產生潛在的衝擊。
長帳齡也可能跟企業所在的行業性質相關,比如一些收入與款項結算不同步的企業,帳上確認的是暫估應收款,與客戶正式結算取得發票後才形成正式的應收帳款,在這種情況下,因為暫估應收款項和正式的應收款項在財務報表裡無法區分,所以,長帳齡的應收帳款特殊情況下的可回收性風險可能也並不大。
總體來說,時間越長越容易形成壞帳,壞帳計提的比例越高,而壞帳的計提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利潤。
再從信用期上來看,信用期是公司與合同談判的結果,關鍵在於信用期的可控性,期後回款情況可以充分反映應收帳款的可回收性風險的大小。
最後從關聯方上來看,這裡主要是說應收大股東和相關關聯方的應收款項,有個別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凌駕於上市公司之上,利用其控制權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侵佔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絕大部分企業採用帳齡分析法計提壞帳準備,並參考信用期標準,信用期內的不提或少計提,超出信用期的再按照不同帳齡來加大計提。一般企業一年以內的計提比例普遍採用5%的計提比例。
計提比例的高低可以比照同行業內的其他企業,一是不同帳齡段內的計提比例,二是計提的壞帳佔應收帳款餘額的比例,看計提比例是否明顯偏離可比企業。
除此之外,對某些風險特徵明顯不同的應收帳款應該單獨計提壞帳準備,但風險特徵無法量化,無統一可控的標準,實際運用上,除基於回收風險很大而全額計提外,其他的計提比例常常缺乏充足的支撐依據。
企業應收帳款中如果包含了大量的關聯方交易,則要重點關注交易是否具備經濟實質,交易價格是否公允,以此判斷企業是否存在利用關聯交易來調節收入和利潤。
另外,有些企業與關聯方串通編造虛假合同糾紛或者讓關聯方有序的經營困難並破產清算,並利用法院的判決結果全額計提壞帳,來給關聯方輸送利益。
通過對應收帳款的分析,或多或少能夠發現一些利用應收帳款進行財務舞弊的蛛絲馬跡。
有的企業混淆應收帳款的核算範圍,與其他應收款等其他科目來回混用,使核算內容失真;有的企業已取得銷售款項但仍列為應收帳款,將款項挪作他用;有的企業發生了應收帳款業務但不進行核算,虛減營業收入,以逃避繳納稅金等。
在選擇核算方法時,有些企業並沒有按照規定選擇正確的核算方法,例如,在存在現金折扣的情況下,應收帳款應採用總價法,按未抵減銷售折扣的總額來入帳,但實際上部分企業卻採用淨額法入帳,少計銷售收入而逃避納稅。
較為常見的是虛構銷售交易,如虛構客戶,虛擬購銷合同等來虛增營業收入,以此達到虛增業績的目的。有的企業通過離岸公司,或者與海外客戶聯合勾結實施跨境造假,這種情況較為複雜,不易識別;
也可能存在提前確認應收帳款的情況,主要集中在期末,特別是年末,通過提前確認營業收入的完成,來達到扭虧保殼目的或者營造企業運作良好的表象,以欺瞞不明真相的外部融資方來提供資金支持。
一般應收帳款應在信用期到期前收回,但有些企業信用期到期後因經辦人私下收受好處而不積極催收,或者已經收回財務卻不入帳。
在計提壞帳損失時,並沒有按照一定的比例計提或者計提比例明顯不合適,人為縮小或者擴大計提範圍或計提比例,來少記或者多提壞帳準備,隨意性比較大。
有的企業發生壞帳時並沒有計提壞帳,造成應收帳款和利潤的高估,有的企業將預計可收回的款項作為壞帳處理,造成應收帳款低估,有的企業收回已轉銷的壞帳時,不增加壞帳準備,而作為應付款項處理或乾脆不入帳,私自佔用。
透過應收帳款的舞弊方式,可以看出舞弊行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通過應收帳款造假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用以美化企業形象,謀求企業相關者利益;二是挪用、佔有企業資金;三是偷逃稅金。
知曉了應收帳款的舞弊方式,那麼下面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下面列舉個提前確認收入和應收帳款,銷售退回不衝銷收入和應收帳款的美國上市公司舞弊案例。
美國女王真空吸塵器公司是一家以生產耐用吸塵器著稱的上市公司,希蘭是該公司的執行長。希蘭及其管理小組草率地決定開發新一代真空吸塵器來提高公司的利潤。
為了籌措新生產線的資金,希蘭授意財務經理去人為虛增利潤,利用股價上漲拋售股票來獲取資金。財務經理指示銷售經理將期後的銷售發票提前到會計年度結束前開,安排倉庫將貨物的發運提前,將積存的商品發運他處,帳上確認銷售收入和應收帳款,隨後期後並未衝回。
新一代的真空吸塵器銷售業績飈升,但消費者不久後發現吸塵器的質量存在嚴重問題並要求退貨,其原因是希蘭將吸塵器原先堅實的金屬部分替換成了塑料裝配,導致產品不耐熱。
於是,最初的利潤轉變為狂怒的抱怨聲,大量退回的產品積壓滿了倉庫,而且還租用了較遠的倉庫來存放退回的產品,並銷毀所有與退貨相關的記錄,包括發運單、存貨盤點表和存貨退回清單等,而且銷售退回也並未衝銷原確認的收入和應收帳款。
由於產品的口碑變差,公司的名聲一落千丈,銷售嚴重滑坡。巨額的銷售退回和銷售額的銳減,希蘭和財務經理最終感到束手無力,紙終究包不住火,謊言無法繼續編造下去,他們最終在律師的建議下主動認罪。
關於國內上市公司利用應收帳款進行盈餘操縱或財務舞弊的案例,請查閱風雲君發過的有關涉及應收帳款的歷史文章,這裡不一一列舉。
新準則下,採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來計提減值準備。對於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形成的應收帳款,採用簡化處理,換句話說,不需要判斷初始確認後信用風險是否顯著增加,而是按照相當於整個存續期內預期信用損失的金額來計量其損失準備。
熟悉上市公司年度報告附註的小夥伴們是不是感到小驚訝,傳統的應收帳款計提壞帳準備突然消失了。
應收款項減值的分類,單項計提和組合計提將退出歷史舞臺,企業所有應收帳款應看作一個整體,根據不同的風險等級、帳齡等來預計不同的概率,不同的未來現金流,進而加權算出不同的現金缺口折現額,即為計提的減值金額。
壞帳準備計提從傳統的已減值模型變為預期信用損失模型,從計量來看並沒有實質性區別,均是按照未來現金流缺口的折現值作為信用損失金額,由發生減值時才計提變為沒有減值時就預計概率。
常用的帳齡分析法計提壞帳準備其實質也是預期信用損失模型,在沒有客觀證據表明其發生了減值時,通過不同的帳齡預計損失金額。
新準則下的壞帳準備披露簡單了很多,但壞帳準備的計提變得更加複雜、隱蔽,如何去確定應收帳款在初始確認後整個存續期內的信用損失金額,如何界定壞帳計提的合理性,目前來看是個技術活,所以通過壞帳準備進行盈餘操縱會變得更為隱蔽。
2018年6月15日財政部下發《關於修訂印發2018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8〕15號),對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進行了修訂。
將原先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兩個項目進行歸併為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項目,用以反映資產負債表日以攤餘成本計量的、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應收取的款項,以及收到的商業匯票,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
該項目應根據應收票據和應收帳款科目的期末餘額,減去壞帳準備科目中相關壞帳準備期末餘額後的金額填列。
應收帳款是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利益驅使是應收帳款舞弊的直接動因,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就會有人鋌而走險,因此對應收帳款進行分析研究來識別舞弊、把控風險的工作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END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雲APP原創
未獲授權 轉載必究
郵箱:mvlegend@163.com / 微信:yangfeng562933
市值風雲APP
買股之前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