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紅薯粉條製作過程

2021-02-26 一米陽光 點亮生活

  從記得事起,在我家門前麥場的一角,就有個小房子,那裡就是紅薯作坊。一進門左邊有一個盆架,上面放著一個直徑約50釐米的大盆子,最右邊有一口很大的鍋,鍋的右邊呢,連著一口更低的鍋,再右邊又是一口鍋,右邊是一個架子,上面放有有很多小細棍。房子外面,有幾個長方形的大池子,還有一個很大的架子。

做紅薯粉條,可以分為兩個過程:一是做粉面;二是下粉條。

把紅薯從地裡拉回家,挑撿出一些不適合做粉條的留著自家吃,然後洗紅薯,接著用機器把紅薯打碎,這時有泡沫和渣子,再用清水經過幾遍過濾,把紅薯渣剔除,剩下的漿水靜置4小時,把上層的水放掉,下面的塊狀粉面鏟起來,再用細鑼再次過濾,之後的漿水靜置20小時後,放掉上層水,下層塊狀鏟起來放到粉包裡(正方形細布,四個角有繩子),吊起來晃動,直到不再滴水,再晾曬到晚上,把粉包取下,裡面的塊狀粉面我們叫粉袋(一個粉袋近50斤重),把粉袋碼在通風的地方晾曬。第一階段就結束了。因為過程複雜,需要靜置的時間又比較長,所以一般早晨3點就開始忙碌了。

等氣溫比較低了,晴天,把粉袋錶面的浮塵輕輕掃去,用刀破成小塊兒,放在乾淨的地方再次暴曬,使它幹透,再磨成細粉狀,第二階段的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等氣溫零下了,開始上凍了,就可以下粉條了。這個過程是在作坊裡面完成的,一般是4家合作,一家出一個壯勞力,一家一天輪流下粉條。早上4點,到了作坊先把缸裡水打滿,火生起來,大鍋添滿水,然後開始和面,用那個直徑50釐米的大盆子,這個最費力氣,幹起活來穿個毛衣就夠了,脖子裡搭把毛巾擦汗用,3個人袖子輪起來,6隻拳頭在盆子裡用力推麵團,3個人腳下轉起來,有時為了鼓氣,還喊著號子。和面的過程至少1個小時,粉條勁道不勁道,就看面和得好不好了,所以,偷不得懶。

面和好了,大鍋裡的水也燒開了,取下牆上掛的鐵瓢(底部是圓形小孔的做出來是常見的圓粉條,是長方形小孔的做出來是扁粉條),左手手腕穿過瓢上的帶子,截一塊兒麵團放進去,不多不少剛好一滿瓢,右手握成拳狀,用力捶打瓢口,從側面看,很多細細的「麵條」落進沸騰的大鍋裡,到一定長度,就要截斷,另一個人用筷子撥動著鍋裡的粉條,不讓粘連,引著粉條滑落到下面的小鍋裡,小鍋是涼水,過一遍後,又引到最下面的鍋裡,再過一遍涼水,這時從架子上取一根小細棍,把粉條盤在棍子上,這叫一桿粉條,暫時掛在架子上。

一盆面下完,夜也深了,接下來,要看天氣給不給力了,夜裡1點,起床看看外面上凍了沒有,如果有凍,趕快把粉條拿出來,一桿一桿地掛在室外的架子上,早上天不亮再收到小拉車上。天亮了,如果是晴天,就最好了,把幾道長繩子綁在樹上,繩子上早備好無數的小布圈,把凍得硬邦邦的粉條一桿一桿的掛上,小棍兒的兩頭分別穿在布圈裡,整齊的粉條排起來,像是一條長龍。曬了一會兒,就要把粉條擻得散開了,用手輕輕的揉開,不能用力,不然就把粉條弄斷了。這可是個大工程,也是一家老小都要竹針的,搬個小凳,慢慢弄,臉曬得紅撲撲的,手凍得紅通通的。有時一天曬不透,晚上收到屋子裡,下個晴天再曬一遍。把曬乾的粉條每3桿或4桿捆在一起,地上擺上木板,上面鋪了乾淨的布,把一捆捆粉條垛起來,上面再蓋上布,就好了。等粉條都下好了,有空了,就可以拉到集市上賣了。

記事起,冬天最暖和的地方就是粉坊(粉條作坊)了,早上穿好衣服,媽媽遞來一個小桶,去粉坊提熱水,因為小鍋裡的水粉條過久了就變溫了,就要換掉,而大鍋的沸水也不時要換,所以粉坊總有熱水。提來熱水洗好臉,飯還沒好,還能去粉坊溜達一圈,給和面的爺爺擦擦汗,或者去拿著小棍撥一下粉條,不過很快就被搶走了,因為速度太慢跟不上。下午放學,拿幾個小紅薯去粉坊燒上,和媽媽一起提熱水,不僅能洗腳用,連我家的小豬都要享福了,豬食兌了熱水熱乎乎的小豬砸巴得可香了。吃過晚飯,寫完作業,帶著我家的小黑去粉坊,紅薯燒好了,我吃瓤,它吃皮,吃完了我回去睡覺,它留在粉坊外的棚棚裡看場兒,因為屋子裡架子上還掛著粉條呢。

我還喜歡和爺爺一起去集市上賣粉條,下坡我坐在拉車上,上坡我在後面幫忙推。一路上聽爺爺講著以前的事,以前啊,粉條的地位很高嘞,過年時候可以用粉條換肉,兩斤粉條換一斤肉,還可以換豆腐,一斤粉條換兩斤豆腐。還有啊,我們景灣的粉條遠近有名,供不應求呢!這應該是真的,我幫爺爺賣粉條,也遇到有人問我們是哪個村的,還要看身份證確認呢!

可惜後來,爺爺身體不行了,幹不了做粉條這種力氣活兒,爸爸忙著跑車拉活,我家就不做粉條了。初二那年,爺爺查出食道癌晚期,一年多後,於2006年4月23日永遠地離開了我。這兩年,爸爸車上活兒少些了,弟弟也20了,上大學,結婚都是不小的開支,已50出頭的爸爸又開始下粉條了。前一陣兒,回去剛好遇上做粉面,也目睹了爸爸早上3點起床的辛苦,張先生跟著幹了一天,就說累得渾身疼,遠嫁的我滿是愧疚和心疼。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

手工粉條很費功夫,價錢卻很低,很早就提議說村子裡做粉條應該系統起來,做商標和包裝袋,正規起來,也都是想想吧,身在幾百裡外,也手無餘力。我們村子的粉條信譽好,真正無添加,可以自信得說,比得上市場上包裝好的任何一種。如果你信得過我,如果你剛好需要,歡迎選購。

最後,說一個辨別真假紅薯粉條的技巧,首先是顏色,發白的那種肯定不是,紅薯粉條顏色有點深;其次,可以多煮一些,下一頓熱一熱,如果熱了之後坨在一塊兒,那也不是紅薯粉條,紅薯粉條再次回鍋翻炒,也會變短,但不會坨著。

相關焦點

  • 百分百純正,手工製作真正無添加的紅薯粉條!(量小)
    #小黑話.美食# 百分百純正,手工製作真正無添加的紅薯粉條!
  • 臨潁:又到了手工粉條製作的季節,小編來揭秘紅薯是咋變成粉條的
    進入寒冷的冬季,臨潁縣傳統手工粉條製作又迎來了加工生產銷售的旺季。今天,小編就帶你去揭秘紅薯是怎麼一步步被加工成粉條的。製作粉條的第一步,當然是要先種植紅薯了。臨潁縣這裡一般都是從五月份的時候開始種植紅薯苗,看,生機勃勃的小紅薯苗正在紮根,努力結紅薯呢。田地裡,農民朋友正在彎著腰辛辛苦苦的種紅薯苗。幾場大雨之後,紅薯地裡雜草多了起來,我們還要去田間拔草。經過精心的管理,紅薯長勢旺盛。
  • 臨潁老鄉堅持手工製作粉條60年
    12月15日上午,記者在臨潁縣固廂鄉四村看到,71歲的韓德銘正帶著6名工人忙著生產手工紅薯粉條。紅薯粉攪拌好後,一位漏粉者操起漏勺,將紅薯粉放在裡面,一隻手端著漏瓢,舉高后,另一隻手開始均勻地敲打漏瓢,粉條就會源源不斷地漏進下面的熱鍋裡燙熟,經過涼水冷卻後,被挽好搭在竹竿上定型。
  • 純手工製作粉條,見過嗎?
    12月9日,在沙河店三灣村,正一邊嘮叨、一邊指揮村民下粉條的68歲村民侯大川告訴記者說,每年的大雪節氣前後,他們就開始在院子裡砌好灶臺,架好鍋,開始正式製作粉條,完全是純手工製作。」
  • 製作純紅薯粉條拓寬致富路
    駐馬店網訊(記者 李旻)大雪已過,天氣漸寒,正是手工製作粉條的好時機。12月9日,驛城區沙河店鎮山灣村一戶農家院門前,一口直徑約1.5米的大鍋冒著騰騰熱氣。一團團白色的澱粉經過一個特殊的裝置,變成一縷縷白色的絲線緩緩滑入滾水之中,頃刻間變成淺褐色的粗細均勻、頗具韌性的粉條。緊接著,這些冒著熱氣、帶著黏性的粉條被挑入大鍋旁邊一口冷水缸中,在師傅嫻熟均勻的舞動下,粉條在水中劃了幾道漂亮的弧被穿進木竿。早已守候在旁邊的人接過掛上粉條的木桿,轉身放入冷水槽中不停搖擺、揉搓,徹底滌去黏性,那一條條泛著青光的淺褐色的粉條被均勻地分布在木桿之上懸掛在一旁。
  • 南溪鄉下紅薯澱粉純手工製作過程,有好多人見過?
    現在正是到了農村挖紅薯的時節,挖了紅薯出來就可以製作紅薯粉和澱粉。你們見過紅薯澱粉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
  • 行唐農村純手工紅薯粉條竟是這樣漏出來的!
    小編有幸拍到行唐紅薯製作的全部過程,行唐紅薯粉條漏制後,需經過夜間上凍、曬乾等過程才能成型!在農村,寒冬臘月夜間凍粉條很折磨人的一個活兒,凍過後,還要挑選陽光充足的日子,在自家地手工揉粉解凍,晾曬至幹才能成型!
  • 農村紅薯加工前途廣!農家人是如何將紅薯手工做成紅薯粉條的呢?
    你吃過湖南雙峰正宗農家手工做成的紅薯粉條嗎?從外觀上看,紅薯粉條有稍黑一點的,有稍棕黃一點的,有稍黃白一點的(這是由於紅薯粉條中含的酚類物、蛋白質、胺基酸、糖類、維生素a、b、c、e、薯渣及熟透度等有關),它的顏色很神奇,吃起來筋道爽口。那麼,農村人是怎麼將紅薯做成紅薯粉條的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 手工粉條和機械粉條有什麼不同?粉條機優勢在哪裡?
    但是相比起粉條機製作粉條,大多人還是會採用傳統手工的方式去加工粉條,認為手工粉條的味道比機械粉條的好,這是為什麼呢?手工粉條和機械粉條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機械粉條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加工過程中能保證全程零添加,不會使用明礬之類的增白劑、增稠劑之類的添加劑。很多人認為手工紅薯粉條更勁道,肯定是純紅薯粉條。
  • 親,過年你家買粉條嗎?你知道怎麼辨別純紅薯粉條嗎?
    徐州博翔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純紅薯粉條,全部採用優質紅薯澱粉為原料,純手工製作,不含洗潔精,抗粘劑和明膠等非法添加劑,是居家美食和企事業單位食堂的佐餐佳品!一,如何通過顏色鑑別粉條的好壞。正宗紅薯粉條顏色通常為淡黃色或灰黃色,略有發白,目前市場上有些假冒紅薯粉條,顏色為要麼是黑色,或者黑青色,那是因為添加了食用色素調製的結果,正宗的紅薯粉條沒有黑色或者黑青色的。
  • 年貨之紅薯粉條
    文\趙秋民 來源:韓城電視文學前一陣子朋友從合陽捎來一梱四斤左右的紅薯粉條,老婆聽說是手工粉條,馬上泡了些炒著吃,並頗內行地說:「是地道的手工粉條,筋、光、滑、味正。」記得有一年入冬,母親帶我到十裡外的範家莊村買粉條,是在做粉條的人家事先訂好的。那戶農家院子也大,滿院子搭著架子,曬著不少粉條,還有不少人忙碌著做粉條。母親又在討價還價、稱粉條裝粉條……我轉了一圈,了解到手工粉條加工的大致情況。
  • 各種粉條機製作的粉條如何辨認?
    但如今隨著科技發展,時代技術創新,各地演變和現代化機械的生產多種多樣的粉條粉絲、粉皮成品,顏色和透明度各不相同,消費者在購買前都會疑惑哪一種粉條更好或者哪一種粉條是純正的,如何能分辨出是哪一種設備製作出來的粉條,下面小編為你講解下:1、手工粉條:現在手工粉條大致可分為仿手工機械化和純手工製作,兩者區別並不大。
  • 揭秘杞縣正宗紅薯粉條製作全過程,大開眼界!
    欲下粉條,先制粉子。粉子即紅薯澱粉,俗稱粉芡、芡粉或芡。將清洗乾淨的紅薯剁成塊,用石磨磨成糊,稱粉糊。過去有一種砂制大缸,口徑2尺多,稱砂缸。  把一面特製大籮放在缸口上,倒入粉糊,加入清水,粉漿流進缸內,剩餘的殘渣稱紅薯渣,是餵豬的好飼料。用清水衝,還不足以讓澱粉徹底分離出來,人們發明了一種工具,在一圓木片上釘一長柄,手握長柄,反覆擠壓粉糊。
  • 農村手工粉條製作,一定要等到天氣足夠冷,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導語:農村人手工製作粉條,都選在冬天,大致是年前一兩個月左右,就是為了等到天氣足夠冷。因為氣溫是能否製作出一份好粉條的關鍵之一。真正的手工粉條是用紅薯粉直接加工而成的,裡面不含任何添加劑,吃起來全是紅薯的清香,而且非常筋道,深受大家喜愛。所以這些年,大家寧願多花點錢,也願意購買純手工粉條。而農民們,能自己做的,更是自己做了。農村自製粉條都是在冬天製作的,這個在農村待過的應該都知道。
  • 郟縣這個村的紅薯粉條,到底有多牛?
    入冬以來,該村140多戶粉條加工點就忙碌起來了,村民們採用傳統方法,手工製作紅薯粉條,所產粉條綠色天然,口味純正,頗受消費者青睞,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粉條品種繁多,如紅薯粉條、綠豆粉條、豌豆粉條、蠶豆粉條、魔芋粉條,但更多的是澱粉制的粉條。最常見的粉條,當屬紅薯粉條。紅薯粉條的主要原料是紅薯,具有久煮不爛,清香可口、食法多樣的特點,是中國大部分地區群眾喜愛和常見的食品。
  • 想吃到純正的紅薯粉條~這裡有!
    手工製作紅薯粉條已有百餘年歷史,從清末紅薯傳入我國不久,這門手藝就在民間流傳。手工製作紅薯粉條工藝比較複雜,主要工藝流程大概分為:澱粉原料→制芡糊→合粉揣揉→捶打漏粉成型→煮粉糊化→冷卻撈粉→切斷上掛等~
  • 推薦|久煮不糊的粉條,30道工序手工製作,爽滑超勁道
    甚至很多超市裡的粉條買回家,失敗的總是相似的:要麼煮到後面斷成蚊香灰一樣,撈都撈不起來;要麼看起來軟滑,中心根本就咬不斷;還有的煮到最後脹大無窮倍,撈到碗裡都裝不下,更別說口感了! 要想吃到真正好吃又健康的並不容易,粉條的製作配料、方法不同,在口感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 紅薯粉條怎麼辨別真偽?學會4招,輕鬆認出假貨,享受勁道爽滑
    紅薯粉條是靠紅薯內的澱粉來製作的,因此,真正的紅薯粉條具備紅薯的多數營養價值。二、泡發法將粉條用熱水浸泡片刻再聞它的氣味,純紅薯粉條的無任何異味,還會散發出澱粉或者紅薯或者豆類的香氣,並且水是不變色的;而假的紅薯粉條常帶有黴味、酸味及其它外來味道,水易變渾濁。朋友告訴我,要吃到口感好的紅薯粉條,還是要吃純手工製作的。
  • 紅薯粉條|湯紅軍【薦讀】
    大雪節氣,拉開了仲冬時節的序幕,氣溫驟然下降,提醒農閒的村民,一年一度的紅薯粉條又可以開始加工了。  紅薯粉條,是老百姓常見和喜愛的食品,生產紅薯粉條也成了俺們老家近幾年興起的一種副業。三裡五村的鄉親們,大車小車地到俺們村加工粉條。廠外寬敞、平整的空地上,一架架、一桿杆的粉條晶瑩剔透,不僅照亮了大伙兒脫貧致富的廣闊路,也照亮了他們溢滿幸福的笑容。
  • 紅薯粉條也有假的,購買的時候多注意,假粉條立馬「現原形」
    紅薯粉條的製作我們知道紅薯粉條的主要原料就是紅薯或者是紅薯粉,有些是用新鮮的紅薯做成澱粉之後再進行加工粉條,也可以直接使用紅薯澱粉為原料來加工粉條,一般就是手工或者是工業化的模式來做,手工的紅薯粉條相對更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