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英國在經歷了三年僵局、兩次大選、三任首相後,終於結束了其47年歐盟成員國的身份,正式脫離歐盟。自此英國將進入為期11個月的「脫歐」過渡期,直至12月31日。
英國首相詹森在正式脫歐前發表演講稱,英國既是歐洲強國,又是一個真正全球化的國家。脫歐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始。而在另一邊,布魯塞爾的氣氛則稍顯陰沉。29日歐洲議會批准「脫歐」協議後,在場議員們手拉手唱起了蘇格蘭經典歌曲《友誼地久天長》,以此表達對昔日成員離開的惋惜,並送別在歐洲議會服務多年的英國議員。英國國旗從此將從歐盟組織中消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讚揚英國過去47年對歐盟的貢獻,她期望英國「脫歐」後仍與歐盟保持緊密關係,但直言不認為新關係會比英國留在歐盟時更有益。
CNN稱,在過渡期內,理論上有很多變化;但實際上,對民眾的影響有限,更多是象徵意義。例如,過渡期間英國仍受歐盟規章制度約束,雙方貿易關係維持現狀;英國人不再是歐盟居民,但在今年12月31日前仍暫時享有自由移動和工作的權利;英國仍將支付歐盟財務,但英國議員將離開歐盟議席。
英國「脫歐」大事記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公投,52%的投票者選擇「脫歐」。2016年7月13日,特雷莎·梅接替卡梅倫就任英國首相。2017年3月29日,「脫歐」程序正式啟動。根據英國與歐盟的協議,英國將在2019年3月29日正式「脫歐」。2018年12月12日,特雷莎·梅在保守黨議員舉行的不信任投票中過關,得以繼續擔任保守黨領袖與首相職務。2019年3月13日,英國議會下院投票決定,反對英國在任何情況下「無協議脫歐」。2019年3月21日,歐盟同意英國提出的推遲「脫歐」申請,並為「脫歐」最終期限提供「二選一」時間表:如果英國議會下院能通過「脫歐」協議,將允許「脫歐」期限延至5月22日;如果英國議會下院未能通過協議,則英國必須在4月12日前做出新抉擇。2019年4月8日,英國議會正式通過一項法案,要求特雷莎·梅再度向歐盟尋求推遲「脫歐」,以防止4月12日出現英國「無協議脫歐」的局面,法案經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籤署後正式生效。2019年4月10日,歐盟成員國領導人舉行特別峰會討論英國「脫歐」問題,最終同意將「脫歐」期限延長至10月31日。2019年5月24日,由於英國「脫歐」僵局難破,特雷莎·梅宣布將於6月7日辭去英國執政黨保守黨領導人一職,並留任首相至保守黨選出新黨首。2019年7月24日,英國保守黨新黨首鮑裡斯·詹森正式就任英國首相。2019年10月2日,英國政府正式向歐盟遞交了新「脫歐」方案。2019年10月17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宣布,歐盟委員會與英國政府就英國「脫歐」達成協議。2019年12月13日,英國保守黨以絕對優勢贏得大選,取得議會下院絕對多數席位,詹森成為這場英國百年來首次聖誕月大選的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