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學習087:七年級下冊,杜甫《望嶽》

2020-12-22 語易讀書

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釋

①選自《杜詩詳註》卷一(中華書局1979年版)。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齊、趙(今山東、河北一帶)漫遊,故有此作。

②〔岱宗〕指泰山。

③〔齊魯青未了(liǎo)〕泰山橫跨齊魯,青色的峰巒連綿不斷。齊魯,春秋時的兩個諸侯國,在今山東一帶。泰山以北為齊國,泰山以南為魯國。青,指山色。未了,不盡。

④〔造化鍾神秀〕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於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鍾,聚集。

⑤〔陰陽割昏曉〕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陰陽,古人以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割,分。

⑥〔蕩胸生曾雲〕層雲生起,使心胸震蕩。曾,同「層」。

⑦〔決眥(zì)入歸鳥〕張大眼睛遠望飛鳥歸林。眥,眼眶。

⑧〔會當〕終當,終要。

⑨〔凌絕頂〕登上泰山的頂峰。凌,登上。

譯文

東嶽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齊魯,山色仍然歷歷在目。神奇自然,會聚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黃昏。層層白雲,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賞析

《望嶽》前六句從多個角度描寫泰山之高大、壯美。正是這壯麗美景引發了詩人的攀登欲望,詩人觸景生情,以展望的姿態,想像「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而其中蘊含的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積極進取的精神,直到今天仍值得我們借鑑。

古人認為五嶽中泰山最高大。這首詩扣住「高大」二字進行描寫,前六句寫望中所見,直接描寫泰山的景物,表現了泰山高大雄奇之美,後兩句用眾山的「低小」進一步反襯出泰山之「高大」。

詩的題目是《望嶽》,「望」貫穿全篇。一二兩句仰望泰山整體,中間四句仰望泰山周圍,後二句把「望嶽」轉向「嶽望」,表現出青年詩人遠大的志向和廣闊的胸懷。「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開篇以問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齊魯廣大區域內都能望見,表現泰山雄偉闊大的氣勢。從空間看,泰山橫跨齊魯;從時間說,泰山鬱鬱蔥蔥,千古常青。這是從遠望的角度寫泰山的高大與歷史悠久。

中間四句寫仰望泰山所見。「造化鍾神秀」,大自然特別鍾愛泰山,一切神奇秀美的景色都集中在這裡。「陰陽割昏曉」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山南是晴朗的,山北仍是黑沉沉的。「昏」和「曉」兩個天地是泰山「割」開的!「割」字寫出了泰山參天矗立的雄姿,使靜止的山峰充滿了活力。

下面兩句由靜景轉為動景。「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泰山上面層層白雲湧現,變化多端,詩人望之,感到自己的胸中雲氣迴蕩,無比開闊,詩人還目不轉睛地欣賞泰山上空歸鳥迴旋,飛還山林。鳥的翱翔,勾勒出泰山「天高任鳥飛」的廣闊背景,「決眥」將詩人極目仰望時的神態描寫得活靈活現。寫望時的這種全神貫注,浮想聯翩,襯託出泰山的雄偉壯麗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

詩人仰望泰山極頂,層雲變幻,歸鳥翱翔,不禁產生了一種登山的渴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青年杜甫決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絕頂,俯視群山而小天下。「會當」「凌」表現出登臨的決心和豪邁的氣概,貼切傳神。這是詩人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精神的形象體現。

相關焦點

  • 古詩文學習026:二年級下冊,杜甫《絕句》
    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賞析《絕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閒居時所寫。在此期間,詩人共寫絕句4首,本詩是其中的第三首,描繪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色。同時,詩人舒暢愉悅的心情也蘊含於寫景之中。
  • 古詩文學習:一年級下冊,孟浩然《春曉》
    001一年級下冊古詩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目標藉助拼音,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受雨後清晨的美麗春光。過程1.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自己讀古詩《春曉》,爭取讀正確。2.通過教師範讀、同學互讀等方式進行正音。
  • 記憶法記憶古詩詞—杜甫《望嶽》
    望嶽[ 唐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說文解字在記憶古詩文時,第一步是理解古詩文的意思。如果不了解其作者情況、產生背景、特殊文字等意義,那麼想要記憶古詩文就無從談起了。1、作者介紹杜甫,唐朝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
  • 七年級下冊《望嶽》詩詞解說
    望嶽杜甫原文: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遠觀)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近望)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一、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世尊稱為詩聖,其實被稱為詩史,他為後人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詩篇,這些詩廣泛而又深刻的反應了唐朝有盛到衰的真實面貌。
  • 初中生必背古詩文背後的故事:杜甫《望嶽》
    《望嶽》是唐代詩人杜甫在736年山東漫遊時登泰山而作。我們的故事從下面說起:730年,學業有成的杜甫,準備出遊了。730年,十九歲的杜甫就跑到了山東臨沂短暫的玩了一圈。731年,杜甫開始了真正的遠遊,下江南。我們都知道大唐的繁榮昌盛,杜甫就出生在這樣繁榮的開元盛世。
  • 二年級下冊古詩文與句子專項複習,硬核知識點不要錯過
    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文、句子專項複習,硬核知識點不容錯過,評論區附有圖片,可列印!!!再說一遍:圖片可直接列印!!!我們一起來看看古詩文的知識盤點。第一題連線題,本學期學過的七首古詩都出現了,連線題題型比較簡單,如果出現古詩名讓學生寫出詩人,題目就難了。所以,希望同學們能熟記古詩名和對應的作者及朝代。第二題填空題,有的學生出現了錯誤。夏的中間框裡是兩橫,有的學生寫成了一橫。
  •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文言文知識大全,學習語文好資料!
    古詩詞和文言文一直都是語文學習的重點版塊,尤其是進入初中之後,對古詩詞和文言文的考察也會進入到一個新的層面,與此同時,只有不斷的紮實好了自己的基礎,才能更好更清晰的對相關的古詩詞考點進行理解。就拿古詩詞鑑賞這個考點來講,需要對古詩文全文理解透徹並清晰的認識到自己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其次就是默寫的時候,一定不能出現字詞上面的基礎錯誤等,最後對文言文的理解,也是如此,紮實的基礎才是學習的王道。
  • 學了老子的智慧,再來看杜甫的《望嶽》,就知道老子真高明
    詩聖杜甫的《望嶽》,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很多人脫口就能吟誦,在《唐詩三百首》、《唐詩鑑賞詞典》、百度百科、古詩文網等眾多資料上,都有對《望嶽》的詳細翻譯和賞析。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湊熱鬧似的也來講解這首《望嶽》呢?
  • 三年級下冊語文:形近字+多音詞+課文填空+古詩,尖子生人手一份
    三年級下冊語文:形近字+多音詞+課文填空+古詩,尖子生人手一份!轉眼間,已經來到五月中旬,正常這個階段,同學們都已經期中考試了,上半學期也是是收穫慢慢,學到了不少新知識。但現在呢,很多學校都才開學,雖然之前在家裡已經上了網課,我們也知道,網課的學習效率有多低,如果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監督,同學們可能已經玩得找不到北了。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重要轉折時期,在能夠正常上課的情況下都需要十分注意,才能保證能夠平穩銜接,更何況是現在這種緊要關頭。
  • 望嶽(杜甫)
    [詩詞古文]望嶽(杜甫)(本文約370個字)望嶽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 《望嶽》:杜甫躊躇於華山
    《望嶽》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安得仙人九節杖,拄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秋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這首詩也叫《望嶽》。杜甫有三首《望嶽》詩,以望岱宗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最為有名。此《望嶽》,是西嶽華山。然意甚獨特。望岱宗,杜甫主寫嶽勢之高,所謂「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一望之下,登臨之意甚切。
  • 古詩文學習061:六年級下冊,杜甫《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賞析公元761年春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寫下了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文章中雖沒有一個喜字,但四處洋溢著作者的喜悅之情,抒發了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的喜愛讚美之情。
  •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試卷及答案,在家學習檢測,開學得高分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安排了《古詩二首》《找春天》《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四篇課文和「口語交際」及「語文園地一,重點是讓學生感受春天,了解春天,在興趣閱讀中識字、寫字。一、學習目標1. 會認本單元要求會認的字,會寫本單元要求會寫的字。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段落。默寫古詩,積累好詞佳句。
  • 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編排思路與教學建議
    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編排思路與教學建議摘要:統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第一、四、七、八單元的編排思路如下:引導 學生感受人物品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藉助關鍵語句,初步體會課文表達 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表達;培養學生根據童話特點閱讀童話的能力。
  •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複習檢測題!共兩套,練熟期末輕鬆穩居前三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複習檢測題!共兩套,練熟期末輕鬆穩居前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相信這是不少家長一直以來的夙願,可是畢竟能有傑出成就的還是暫少數,大部分人還是以普通人的姿態在生活著,就像學習成績一樣,成績好的同學始終暫少數,而大部分同學就會將這部分同學作為奮鬥的目標。
  •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內文言文知識大全+練習題,現在練習剛剛好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內文言文知識大全+練習題,現在練習剛剛好初中文言文的學習難度較大,同學們一定要從初一就開始打好基礎才行。小編老師建議,小同學們學習文言文一定不能死記硬背,因為考察默寫的地方會很少,因此不少老師都是要求同學們已帶讀為主,然後在結合實詞、虛詞這些文言詞彙來進行翻譯。下面針對於同學們的學習情況,老師將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內文言文知識大全+練習題整理好了,非常值得同學們列印收藏下來勤加練習。
  • 當我們學習古詩文時,我們學習的是什麼?
    當我們學習古詩文時 我們學習的是什麼? 一個人的一生將要學習許許多多的知識,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這些知識和經歷會不斷造就一個人的成長和性格。
  • 最新PEP版:七年級下冊英語期末總複習,現在給孩子複習剛剛好
    最新PEP版:七年級下冊英語期末總複習,現在給孩子複習剛剛好剛上初中,部分同學會因為小學英語的印象覺得知識特別簡單,自己都會,就不夠認真對待,靠自己小聰明應付,但初中課程特別是英語小編老師建議,英語學習不是比誰學得快,而是要看誰的學習效果好,建一個「期末複習」將會事半功倍。接下來,小王老師就將整理好的最新PEP版:七年級下冊英語期末總複習分享出來,請一年級的小同學們認真學習吧。
  • 二年級語文下冊複習: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易考題預測(附答案)
    昨天於老師已經將二年級下冊詞語以及句子更新完畢,不知道您的孩子完成的如何?錯誤的地方家長要及時讓孩子訂正,不建議大家讓孩子抄寫很多遍,有家長認為孩子抄寫多遍後,記憶加深,下次不會再出錯。二年級語文下冊複習: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易考題預測(附答案)易考題預測:一、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吧?
  • 《望嶽》杜甫
    《望嶽》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此詩是杜甫早期作品,杜甫赴洛陽應試,結果落第而歸,於是漂遊於齊魯大地。"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詩人以問句開頭,出語即抒發驚嘆仰慕之情,獨出機杼,引人入勝。泰山到底怎麼樣呢?詩人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它蒼翠的山色無窮無盡,橫亙在齊魯大地,美不勝收。"岱"是泰山的別名,又因泰山是五嶽之首,故曰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