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給兒子請帝師,帝師問:皇子調皮能打嗎?朱元璋霸氣回4字

2020-12-21 騰訊網

如今的小孩子學業壓力真的很重,從小學開始就被各種補習班跟興趣班塞滿,遊泳、繪畫、編程、鋼琴、第三外語等等,將原本應當快樂玩耍的時間壓榨的一乾二淨,因此有不少小孩子羨慕起了古代小孩,可以到處去玩耍。

但古代小孩真的就能天天玩樂嗎?並不是。那些農家孩子基本上幾歲起就得開始做農活,到了十多歲就要撐起一個家;士族子弟更是逃不過,從兩三歲起就被各種學習課程安排的滿滿當當,連皇子皇孫都不能例外。

帝師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的老師,在古代這些老師們還有一個專門的職位,叫做太傅。太傅一職從周朝開始設立,《大戴禮記》有云:「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這裡的周公指的是周旦,乃是比孔子更早有聖人之名的「元聖」。

太傅位列三公,具有直接參與國家政事跟軍事的權利,還負責掌管禮法的制定和頒行,尤其是如果登基的皇帝尚且年幼的時候,太傅更是能夠直接代為治理國家,權勢非常之大。太傅一職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權力跟古代尊師重道的思想脫不開關係。

不過由於太傅之職實在太為重要,如果太傅強勢而小皇帝弱勢,很有可能太傅能夠控制小皇帝顛覆統治,因此之後太傅多為虛職,雖然依舊擔任著教導未來皇帝的重任,但不再在朝中擁有那麼大的權利。

為什麼上面要花這麼多口舌來介紹太傅一職?因為這個職位的確很重要,尤其是對於一些生性多疑的皇帝來說,對於太傅的人選就更為慎重,比如說明太祖朱元璋。我們都知道老朱是一個能力很強的皇帝,他草根出身卻能夠改朝換代,不論是在軍事上還是治理國事上都很有一手,但他有個毛病那就是實在太多疑了。

朱標是朱元璋的長子,也是陪著朱元璋一路走來的原配馬皇后的兒子,對朱元璋而言,這個孩子一出生就是註定要作為自己的繼承人的,於是在135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登基後立刻就開始操心起了朱標的教育問題。

給太子找帝師肯定是要找最為優秀的人才,因此朱元璋盯上了宋濂。宋濂是誰?與高啟跟劉伯溫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在文學、歷史、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朱元璋甚至稱其為「開國文臣之首」。

其實宋濂一開始是不願給太子當老師的,俗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他不想淌這趟渾水,更何況皇子是那麼好教的嗎?但君命難為,宋濂無法,於是只能提前問朱元璋:「小兒頑劣,可訓乎?」翻譯過來就是你的孩子如果調皮不聽話,能教訓他不?

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哪怕是皇帝也跟普通人沒啥兩樣,朱元璋當場就霸氣回了4個字:「不死即可。」意思就是只要沒打死,你愛咋教咋教,只要能教成材就行。宋濂當然不會鬼迷心竅到真的對皇子動輒棍棒相加,他這麼問也主要是想心裡有個底。

在知道不用畏畏縮縮後宋濂也是放開了膽子來教,朱標在他的教導下善良而又不死板,威望特別高。只可惜1931年,年僅37歲的朱標因病猝然離世,年幼的朱允炆一直此時再接受帝王教育已來不及,儘管在朱元璋的堅持下登上了地位,但朱元璋去世後最終因靖難之役下落不明,明成祖朱棣坐上了皇位。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給兒子請老師,老師問:不聽話能打嗎?朱元璋只說了這4個字
    隨後朱元璋就給兒子請一位學識淵博的大儒當老師,可朱元璋的兒子非同一般學子,老師問道:不聽話能打嗎?身為嚴父的朱元璋就回答了4個字,讓後世盛讚不已! 但朱元璋要請一位道士,真正的目的卻不是為了讓他輔佐打天下,而是為了請他做自己兒子的老師。朱元璋深知自己是一介武夫,周圍大都是武夫,將來要治理好國家,靠武夫是不行的。於是,他決定讓宋濂教授自己的兒子朱標經學知識。朱元璋即便對文學禮儀再不懂,也深知自古以來師道的重要性。在第一次請宋濂出山無果之後,他帶上兒子,親自前往宋濂處拜師。
  • 朱元璋24個皇子,皇位該傳給誰呢?叔叔打侄子的造反之路開始了
    文|瑪嗒嗒前面講過,朱元璋花了差不多十五年的時間當了皇上,掃清群雄,完成了統一盛世。雖然朱元璋是個勵志傳奇,但他的人物性格特點也十分明顯。歷史上能和朱元璋相提並論的,只有劉邦了。朱元璋和尚出身,劉邦當過街頭小流氓,階級成分差不多,都是搞起義當上皇上的。打天下的時候對兄弟們是一個慷慨仁義,打完天下之後下手一個比一個狠毒。這在歷史上也是少見。比如,劉伯溫徐達藍玉李善長等,和他一起打天下的34個開國功臣裡,33個都是悲慘的下場。
  • 朱元璋又要打兒子了!朱標又跑掉了!五服之禮從那天開始就成了法律...
    這個朱標是古往今來第一受寵太子,經常跟皇帝老爹犟嘴,但老爹從來不擺皇帝架子,前一刻暴跳如雷,轉過臉來又和風細雨,好像剛才對兒子喊打喊殺的是別人家的老頭兒。 令三師、諭德朝賀東宮,東宮答拜。」
  • 朱元璋臨終前對朱允炆說了4個字,可惜朱允炆太笨沒聽懂
    這樣做都是為了防止皇子們爭權,也保證了繼承人的安全。在明朝時期,朱元璋也早就立下了太子,那就是自己的嫡子朱標。但朱標卻因病逝世,死的時候只有三十多歲。而在朱標死後,朱元璋有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再選擇一個繼承人。朱元璋兒子挺多,但要選出一個完全符合他條件的,還真沒有。經過多方面考慮,他認為這些皇子都不滿足他的條件。
  • 朱元璋治貪,一個字「殺」公主問天下貪官能殺盡嗎?他回五個字
    隨著「老虎蒼蠅一起打」政策的深入開展,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貪官紛紛落馬。看著昔日斂財無數、無盡地搜刮民脂民膏的惡人收到了應有的法律制裁,我們都覺得大快人心!這都多虧了上級對政策執行的堅定。但大家知道嗎?在中國古代,也有一個朝代,對貪官汙吏痛恨至極,反貪政策嚴格,嚴打貪汙受賄行為。那就是明朝。
  • 明朝最霸氣的一首詩,出自朱元璋,短短28字令人膽戰心驚
    雖然前兩句俗不可耐,但是後兩句卻是霸氣十足,而且相當符合當時的情景。原本想要看他笑話的大臣,最後也不得不服。除了這首,他還曾寫過另一首霸氣十足的詩,短短28字令人膽戰心驚。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關於這首詩還有個小故事。公元1163年,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戰後的某一天,他帶著幾名親衛喬裝出行,到處視察民情,不知不覺便天黑了。後來他看到有座寺廟,便前去借宿。
  • 寡婦救了受傷的朱元璋,朱元璋傷好離開時,寡婦問有了孩子怎麼辦
    古代皇帝都懷著這個心理之後,所以每次微服尋訪後都是一夜風流後就拍拍屁股走人了,有很多女人都不知道自己那晚伺候的是當今聖上,也不是每個皇帝都是這麼沒責任的,也是有責任心強的皇帝的,比如就說朱元璋。明朝的皇帝朱元璋雖然直是一個放牛娃出身的,但是他所在的那個亂世之中,讓他慢慢的成長為了一個驍勇善戰的起義領導者。
  • 明朝皇帝名字中的「五行相生」:朱元璋的智慧,被嚴重低估
    由於明朝皇子的名字與元素周期表重合度極高,所以有人說,明朝皇子的名字是按照元素周期表起的。這種說法根本不值一駁——明朝1644年就滅亡了,元素周期表1869年才問世。 那麼,明朝宗室起名到底遵循什麼規則?為什麼會與元素周期表高度重合呢?
  • 1896年徐壽才引進周期表,為何朱元璋被稱為「元素周期表之父」?
    「元素周期表」是在1896年由徐壽引進中國,可卻與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扯上了關係,朱元璋還被稱為「元素周期表之父」,這是怎麼一回事?話說,朱元璋是個比較信風水的人,在得到了天下後,為朱家能夠傳個千秋萬代,他憑一己之力把明朝近300年的路、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安排得「妥妥噹噹」。其中,就有朱元璋給後世子孫定了取名字的規矩,「五行取名法」,後代要謹遵:朱姓+輩分+五行,其中第三個字必須是帶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偏旁部首。
  • 如果朱標沒死,朱元璋也不會暴虐成性,朱元璋是真的傷心了
    只要他流露出不滿情緒,你想那平時得有多少人在旁邊盯著當太子的兒子,其他的小兒子也都覬覦皇位。還有一些小人,就想我要是扳倒太子幫忙另一個新皇子,那我將來就是從龍功臣。所以緊接著就是奪嫡黨爭甚至有可能天下大亂。但是所有這些皇帝裡,你會發現朱元璋是個例外。朱元璋也是很強勢的皇位。
  • 朱元璋指著豬蹄問沈萬三,這是道啥菜?沈萬三妙回3字,撿回條命
    自古就流傳著一句話「伴君如伴虎」,皇帝的性情難以琢磨,跟皇帝相處的過程中,一個字,一句話,都可能惹怒皇帝,給自己遭來殺身之禍。所以,掌握說話的藝術,是在皇帝面前,最重要的生存智慧,其中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禁忌「避諱」。
  • 朱元璋的詩你讀過幾首?原來這些霸氣名句,都是出自朱元璋之口
    中國古代皇帝中,乾隆以文藝耀世,朱元璋以文盲著稱。誠然,乾隆自幼接受漢教育,從小酷愛漢文化,名師指引,博覽群書;而朱元璋出身於社會最底層,早年放過牛、要過飯、當過和尚,能吃飽飯已經是奢望,哪還有餘力追求精神食糧?但是,知識可以後天獲得,技巧可以後天學習,帝王之氣卻往往是與生俱來的。
  • 朱元璋設「鴻門宴」,問桌上豬蹄是什麼?沈萬三回3個字成為名菜
    文/玉濁清 沈萬三是元末明初的商人巨富,他憑藉著發展商業貿易而迅速成為了明初擁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然而又和朱元璋有著一段淵源,而當時的朱元璋作為開國之君,聽說這樣一個富可敵國的商人,自然會疑慮重重,害怕其對自己的政權有所威脅,然而他建朝初期,又經歷過種種戰亂,導致各種經濟短缺,所以到處都需要錢
  • 劉伯溫去世前,給皇宮裡送去一筐魚,為何朱元璋17年後才明白?
    而朱元璋真的就如歷史所說十七年之後才明白朱元璋的深意嗎?這就要從劉伯溫對朱元璋的重要性開始說起了。1360年,劉伯溫被朱元璋請去應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做了朱元璋的謀臣。根據當時的形勢,劉伯溫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的建議,以及對陳友諒、張士誠各個擊破的策略。
  • 如何一眼看出誰是朱元璋的子孫?
    朱元璋建立明朝當上皇帝後,他們老朱家就成了天字第一號的家族。因此朱元璋給自己的子孫取名自然不可能還像祖輩那樣從日曆上挑選了。經過一番深入刻苦的研究,朱元璋給自己家族後輩「研發」出了一套水平很高的字輩,堪稱中國家族字輩排行的典範。朱元璋共有二十六個兒子,每個人的名字都帶有「木」,比如長子朱標、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
  • 明朝十六帝若相見於九泉,朱元璋第一個想抽誰耳光?非朱棣莫屬
    只可惜天不假年,朱標在1392年就已經病逝了,走在了朱元璋之前。朱標病逝之後,朱元璋決定將皇位傳給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奈何朱允炆能力有限,又處處婦人之仁優柔寡斷,乃至於將皇位拱手讓給了叔叔朱棣。「士大夫的話能全信嗎?黃子澄和齊泰說什麼你就信什麼,他們懂個屁?好吧,你好像也不懂。」「我不是給你留了一個耿炳文了嗎?你怎麼用成那樣了?唉,你,真是氣死你爺爺了。」「李景隆那小子,他要是有你表伯伯李文忠一半的能力也就算了,可他......唉,我真的快被你氣死了。」
  • 原來是朱元璋早有安排!
    朱元璋為了使大明帝國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於洪武二年開始編纂《皇明祖訓》,其中規定了諸多涉及大明帝國制度、政策以及皇室的準則,如設定「不徵之國」等。在皇室成員方面,朱元璋主要規定了皇位繼承原則和皇室成員的起名原則。皇位繼承原則與歷朝歷代的宗法原則相差不大,概括起來不外乎八個字「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 朱元璋怎麼死的?4字可形容,很多現代人很嚮往,經常做這一動作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朱元璋明確朱允炆就是接班人,因此不存在殺君上位的動機。況且朱元璋和朱允炆相隔兩代人,憑藉著自己年輕的資本等待朱元璋入土的那一天,朱允炆完全等得起,沒必要猴急猴急地多此一舉。那是朱棣嗎?顯然更不是。
  • 「名人百科」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在孫德崖的鼓動挑撥下,趙均用綁架了郭子興,並將郭子興弄到孫家毒打一頓,準備殺掉郭子興。朱元璋聞訊後,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興。從此,兩派結怨更深了。朱元璋見濠州城諸將爭權奪利,矛盾重重,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開創新局面。
  • 大明皇室輩分的二十字世系:強迫症晚期患者明太祖朱元璋的傑作
    根據本次命名透露的信息來看,朱元璋的兒子們五行屬木。至於原因,有說是因為明朝屬火德,木生火。也有說是因為朱字的五行屬木,至於究竟是何原因,本文在此不做引申。既然確定了兒子輩的五行屬性,根據五行相生的原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朱家第三代的五行屬火,而此時的侄孫朱鐵柱被叫做朱煒,說明朱元璋現在還認他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