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以來,全球馬拉松陸續進入停擺狀態。從國內的情況來看,即使下半年能恢復賽事舉辦,那些賽事運營公司也至少還需要再撐三個月。
如何撐過這至少三個月,就成了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
4月12日,愛燃燒創始人kaka在個人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提到了愛燃燒近來的狀況。kaka寫到:「愛燃燒剛剛完成了業務和團隊的調整,目前只剩了最基礎的團隊,保持業務能維持運轉,合作只能交付。一切倒退回到2015年的狀態,按目前的團隊規模和業務模式,收入勉強能覆蓋成本……整個Q1幾乎沒有收入。」
愛燃燒的現狀,也是大多數路跑相關公司正在面臨的。線下無賽可辦,贊助、報名兩塊收入大頭幾乎為0,讓大多數路跑公司都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裁員、降薪都是最基本的操作。可以預想的是,2020年,路跑乃至整個體育行業都會非常難熬,這樣的危機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現實中作為一種應對方式,部分從業者將業務轉向線上。
在形式上,大多數賽事運營公司都首選通過「線上跑馬」,來做一些公益性的賽事。近日,新華網體育就和咕咚聯合推出了線上馬拉松。宣傳海報顯示,包括北京馬拉松、中跡體育、萬達體育等國內路跑賽事組委會或運營公司都屬於聯合發起機構。中跡體育CEO張思傑對懶熊體育表示,在這次線上馬拉松活動中,中跡體育主要是拿出了旗下幾個知名賽事的參賽名額作為獎勵。
與線下賽事不同的是,報名本場賽事只需要選擇比賽組別,填寫姓名、性別和手機號碼即視為報名成功,並不收取任何費用。不過,如果跑者想要拿到實體參賽包或其他衍生品,還需在報名成功頁面上購買。
但在這種付費模式下,賽事主辦方在收入方面只能「聽天由命」,全憑跑者自願。但對於一些更重視線下賽事體驗的跑者來說,這樣的優惠或衍生產品不足以引起他們的興趣。篩掉未完賽的跑者、無購買意願的跑者,剩下的付費群體還能為主辦方提供多少收入,是個需要驗證的問題。
但指望這種模式填補線下賽停擺,贊助和報名費收入缺失為賽事公司留下的深坑,目前看恐怕還不太現實。
不過,雖然線上馬拉松對賽事運營方的收入幫助或許並不大。但對於第三方平臺來說,現階段卻不失為一次拓展業務的時機。3月8日,名古屋女子馬拉松大眾比賽因疫情被迫取消,受到不少跑者詬病。悅跑圈則利用這次機會,與名古屋女子馬拉松組委會合作,將平臺舉辦線上馬拉松的業務延伸到了海外。隨後,悅跑圈又與施耐德電氣巴黎馬拉松合作舉辦線上跑活動。兩場活動下來,報名人數在33萬人左右。
一系列的活動加上第三方平臺本身的優勢,悅跑圈也抵消了一部分疫情的影響。悅跑圈方面表示,疫情對悅跑圈的DAU值影響並不大。2月16日後,跑步用戶開始上升,可以明顯看到用戶對「跑步自救鍛鍊身體」的需求猛漲。換言之,悅跑圈一系列的線上活動,對用戶運營作用比擴大收入更明顯。
然而對於靠辦賽生存的賽事公司來說,舉辦線上賽能否帶來正向現金流都屬於未知,而公司要想活下去,還同時面臨著人員工資與日常運營的多方面成本,光指望線上賣幾塊完賽獎牌顯然遠遠不夠。
類似於咕咚、悅跑圈之類的平臺,尚且能利用平臺電商商城,售賣運動腕錶、鞋服等周邊產品。對於大多數路跑公司而言,目前能嘗試的仍然只有線上賽。但在唯一能帶來收入的衍生品上,不少線上賽事運營方卻做的不太能讓跑者滿意。對於大多數線上賽事運營方來說,它們的售賣品仍然以實體完賽獎牌為主。
此前,雲跑亳州馬拉松組委會就推出了19.9元獲得完賽獎牌+電子完賽證書、49.9元獲得完賽獎牌+賽事紀念衫+電子完賽證書「套餐」。跑者需要順利完賽,然後截圖上傳跑步記錄,方能獲得購買資格。不少賽事也推出了類似的實體獎牌,價格在19元到50元不等。
事實上,售賣線上賽事的實體獎牌並不是疫情期間的新鮮產物。早在2016年,就有路跑賽事主辦方為沒能抽到籤的跑者提供線上完賽、購買獎牌的服務。美國還曾推出過「The Virtual Run World」計劃,跑友甚至可以直接購買獎牌,不需要完賽。
▲「The Virtual Run World」其中一款獎牌,更像是一個裝飾品。
但對於部分跑者來說,他們更看重的是跑馬過程中對當地風土人情、該賽事服務等方面的體驗,獎牌只是一個交報名費以及完賽的附屬品。因此,僅僅靠疫情期間線上馬拉松的獎牌,憑藉部分跑者的獵奇心態獲得收入,也不是長久之計。
另外,在眾多線上馬拉松辦的熱火朝天時,也不排除會有些人打起歪心思。比如,自媒體人楊拉松此前在微博提到,有跑友稱,在某馬拉松領域微信公眾號買到假的Nike Turbo跑鞋。疫情期間,一些剛加入的「小白」跑者對業內知識和注意事項並不了解,行業需要對其進行引導。
除了線上辦賽,社群運營也是擺在路跑公司面前的一大難題。對於第三方平臺來說,在平時也有線上業務的前提下,尚且能在疫情期間對集中的社群運營有些準備。但對賽事運營公司來說,這樣的「業務調整」確實有點出乎意料。
可以預見的是,在國家尚未明確大型聚集性體育賽事和活動何時能恢復之際,無論主動與否,發展線上渠道都是無法繞開的一個問題。
疫情期間,路跑行業在收入方面能做的仍然非常有限。舉辦線上馬拉松,更多地還是想要留住跑者群體,為日後複賽做準備。但需要明確的是,線上看似熱鬧背後,當下仍是路跑行業的至暗時刻。
當然,如果能引導一些在疫情後更關注運動和健康的群體加入路跑愛好者行列,或許是件好事。但在這個過程中,線上馬拉松能否提供足夠的收入和流水,承擔起賽事公司的營收重擔,仍是擺在行業面前的重大課題。
但如果不能解決收入來源的問題,「賠本賺吆喝」的線上賽辦得再熱鬧,在這個階段又有多少家公司能夠支撐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