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叛國,蔣介石下令嚴密封鎖消息,是誰先把事情揭露出來的

2020-12-21 上遊新聞

1938年12月18日,時任國民黨副主席的汪精衛潛逃出去了越南河內,緊接著12月29日發表「豔電」,公開叛國投降。

蔣介石

得知消息的蔣是緊張壞了,畢竟這副主席叛國了,對抗戰局勢的惡劣影響太大不說,也是在給國民黨的形象抹黑。所以出於考慮,蔣介石下令嚴密封鎖了汪精衛叛國的消息。

那麼,究竟是誰先把這件事情給揭露出來的呢?

此人正是被人們譽為「八大名記者」之一的嚴怪愚,他是第一個在全國揭露汪精衛叛國投敵的新聞記者。

嚴怪愚先生本名嚴正,是湖南人。早年他上大學的時候,常常用「嚴怪魚」當作筆名發表文章,抨擊時弊。此名來自於他家鄉的一種「鯰魚」,這種魚的性情非常古怪刁鑽,所以當地人也常用「鯰魚拐事」或者「鯰拐子」來形容性情怪僻的人,先生取諧音當筆名用之,而後來大家都覺得先生又「怪」又「愚蠢」,索性先生也就以「嚴怪愚」為名了。

1938年末,嚴怪愚先生正在家中趕寫他在抗日前線得來的採訪報導,他的好友、著名記者範長江先生卻突然來到了家中,並將汪精衛叛國投敵的消息告訴給了嚴怪愚。範對嚴說道:你主辦的《力報》遠在湖南,所謂『天高皇帝遠』,是不是可以冒險搶先發布此事?說著便將材料遞交給了嚴怪愚。

汪精衛

嚴怪愚看後情緒異常激憤的說:汪精衛一貫兩面三刀,欺世盜名,必須趕緊向國人揭露他的真面目!於是,嚴怪愚先生先放下了先前趕稿的採訪報導,連夜趕寫了汪精衛叛國的報導,隨後用加急電報發回湖南,第二天便在《力報》頭版刊登了出來。隨後國內報紙紛紛轉載,消息傳遍了全國。

嚴怪愚先生

這一報導,讓重慶當局非常尷尬,當時的湖南省政府主席大罵嚴怪愚先生造謠,聲稱要將他拉回湖南槍斃,還將其刊登上了報紙,說已經槍斃了嚴怪愚先生。不過事情終究是瞞不了多久的,汪精衛抖出來德國大使陶德曼的誘和之事後,蔣介石便下令各大報紙刊登汪精衛之事,並宣布將其開除出國民黨,而嚴怪愚先生也因此沒有受到牽連。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知道汪精衛叛國後 憤怒地在日記裡寫下了5個字
    那時重慶交通完全由軍統局戴笠管制,人民出境買飛機票都要先登記,經過審查、核准。高級官吏更要先經蔣介石個人批准,汪精衛帶著曾仲鳴、林柏生以及許多人乘坐專機飛昆明。事先既沒有政府與國民黨交給他甚麼任務,戴笠豈有不先報告蔣的道理?說汪精衛是潛逃出重慶?於是他認為斷不可能。連日本人都在懷疑,汪精衛出逃不過是一個騙局。
  • 汪精衛墓地被炸開,屍體尚未腐爛,口袋中的紙條上寫著四個字
    因為他做的事情都被孫中山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裡,很快便成為了同盟會核心成員。這樣的一個身份地位,也是給他日後在國民黨的路打下了基礎。1909年,他決定對肅親王展開刺殺。某天,他進入了王府,可惜刺殺失敗被逮捕了。被關進監獄之後,面對肅親王的說辭,他竟然有些感動。辛亥革命之後,他被放了出來,思想有了變化。
  • 汪精衛死後要葬在中山陵,蔣介石聽聞後做了此事,所有人都叫好
    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汪精衛本是國民黨的元老級人物,也是那個年代革命的先驅者,曾和孫中山一起創建了同盟會,孫中山去世後,汪精衛和蔣介石的爭鬥就開始了,1925年,蔣介石利用中山艦事變,將汪精衛趕下了臺,汪精衛本想扣押蔣介石,但發現根本指揮不動手底下的人,這更讓他生出了一種挫敗感,同年五月以就醫的名義離開。
  • 揭秘| 由單獨議和到充當漢奸,汪精衛叛國投日內情
    從這種沒有根據的、錯誤的前提出發,汪精衛叛國投敵就具備了邏輯起點和心理基礎。早年,汪精衛受民族主義思潮裹脅、推動,投身政治鬥爭。然從一開始,汪氏的民族主義思想就十分混亂,既滲合有大漢族主義乃至沙文主義的因素,又不能區分帝國主義時期的民族鬥爭與以前的民族鬥爭的質的不同,且往往將民族主義誤為種族主義。辛亥革命前,汪精衛就宣揚過:必須由單一民族建立「民族主義的國家」。
  • 抗戰時期,汪偽的「五大院長」都分別是誰,漢奸結局又將走向何方
    除此之外,汪精衛還效仿國民政府的政治體系,建立了以「五大院」為核心的權力機構。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下當年汪偽政府的首任「五大漢奸院長」都分別是誰。偽行政院長:汪精衛,廣東三水人,早年曾積極投身革命,是孫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國民政府成立後,汪精衛當選為常務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宣傳部長等職,後因中山艦事件被迫辭職,出走法國。
  • 蔣介石差點被炸死,只有幾位最高將領知道行程,是誰向日本洩密?
    在戰役開始前,蔣介石準備封鎖長江下遊最狹窄的江陰段,把日本商船和軍艦困在長江中,這樣上海那邊的壓力就會小得多,但是這個計劃卻被洩露了出去,封鎖江陰只攔截到了兩艘商船,其他船隻已經提前跑了出去。這件事情引起了蔣介石的警覺,因為是最高軍事會議,只有蔣介石、汪精衛等少數軍委會委員在場,如果命令是傳達到下面再洩密的,時間上不足以讓日本船隻那麼早離開。究竟是誰洩的密,蔣介石懷疑了幾人,但是都沒有確鑿的證據,這些都是大佬,蔣介石也不敢輕舉妄動,他沒有想到洩密的竟然是記錄會議內容的秘書黃浚。
  • 汪精衛墓地遭炸開,屍體並未腐爛,衣服口袋中還有一張紙條
    1935年,汪精衛在南京出席活動的時候遭到了暗殺,由於及時地送去醫院進行治療,勉強保住了性命,但是有一個子彈卻留在了他的脊柱中。八年後,這顆子彈使得汪精衛舊病復發,需要再一次進行手術,經過這次手術,汪精衛的病情有所好轉,在大家都以為他的身體能夠痊癒時,誰也沒想到他的病情再度惡化了,而且是一發不可收拾,就連日本先進的醫療技術也沒能將他從死神的手中搶回來,1943年11月,汪精衛死於日本。
  • 汪精衛手下有七名偽軍司令,其中三名被俘。他們是誰?
    年輕時因刺殺清攝政王而名噪一時的汪精衛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偶像,孫中山去世時,他還是遺囑的起草者。早期我們可以說,汪精衛在國民黨內的地位比蔣介石還高。但沒想到,曾經錚錚鐵骨的革命戰士,卻在抗戰期間投靠了日本人,其中的是非曲直也難說。
  • 汪精衛下轄7個偽軍司令,有3個被俘虜老死監獄,他們都是誰?
    汪精衛在日寇的扶持下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汪精衛還設立了軍事委員會,自認委員長。汪精衛曾經想要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隊,在上海專門成立過一個軍官訓練團,不過日本人,不想他發展,他的想法也破滅了。在偽國民政府,汪精衛對外號稱兵力百萬,其實總兵力大概有八十萬,包括七個集團軍和一些綏靖部隊。
  • 大漢奸汪精衛墓地遭炸開,屍體並未腐爛,衣服口袋中有一張紙條
    1935年,汪精衛在南京出席活動的時候遭到了暗殺,由於及時地送去醫院進行治療,勉強保住了性命,但是有一個子彈卻留在了他的脊柱中。八年後,這顆子彈使得汪精衛舊病復發,需要再一次進行手術,經過這次手術,汪精衛的病情有所好轉,在大家都以為他的身體能夠痊癒時,誰也沒想到他的病情再度惡化了,而且是一發不可收拾,就連日本先進的醫療技術也沒能將他從死神的手中搶回來,1943年11月,汪精衛死於日本。
  • 陳恭澍率軍統特務在河內刺殺大漢奸汪精衛經過,刺汪行動緣何失敗
    1938年7月,日本決定撇開蔣介石,誘降汪精衛,日汪勾結越來越密切。12月19日,汪精衛率陳璧君、曾仲鳴、周佛海、陶希聖等十餘人乘飛機逃離昆明,飛抵越南河內。十天後,汪精衛發表臭名昭著的「豔電」,希望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與日和談。第二天,汪精衛建議日本對重慶施以致命的轟炸。蔣介石因此對汪精衛恨之入骨。
  • 「克己」與「罵人」:蔣介石日記應該怎麼讀?
    我們在座年齡大的朋友可能都記得,文革期間林彪曾經提出來要鬥私批修,要在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我覺得蔣介石的日記,他是通過日記來鬥私,跟他自己進行鬥爭,但是沒有批修的問題。所以蔣介石日記,實際上是一個自我反省的日記,每周蔣介石要寫本周反省日記,每月蔣介石要寫本月反省日記,到了一年終結了,蔣介石還要寫上幾千字甚至於幾萬字的本年反省日記。
  • 蔣介石在大陸掌權期間,國民政府出了多少位行政院長?他們是誰?
    ,1928年,蔣介石又出來了,重新擔任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並且在隨後的大會上被選為國民黨中常委主席和軍委主席。當時還沒有總統這個職位,蔣介石也相當於總統了。這樣一直到了1931年,因為918事變的爆發,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的汪精衛和蔣介石議和,汪精衛開始在南京國民政府任職,從這一年開始,國民政府主席開始由林森擔任,蔣介石擔任國防委員會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務,但仍然掌握著實際的權力。
  • 陳璧君:他是近代第一漢奸汪精衛的老婆
    父親聽說這個消息後是大發雷霆,把陳璧君叫到面前對她說:「一個女孩子,不好好讀書,成天和一些男人在外邊東奔西跑,像什麼話?」陳耕基夫婦想讓女兒退出同盟會,於是就一起去找同盟會老大孫中山,可是誰知道找到孫中山後,一番交談後夫人衛月朗就被孫中山洗腦了,陳耕基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非但沒有把女兒弄出來,還把自己老婆也弄了進去,還捐了不少的錢財。
  • 1944年11月9日,汪精衛客死異鄉,漢奸下場如此不堪
    一文講述了汪精衛是如何淪為叛國投敵之頭號漢奸的過程,現在讓我們再追溯一場汪精衛的「死亡之旅」。它昭示後代、警醒世人:漢奸、賣國賊的下場就是如此不堪。可恥下場 灰飛煙滅抗日戰爭後期,隨著盟軍在各個戰場上的節節勝利,汪精衛越發預感到自己作為賣國賊的可恥下場,為此他坐臥不寧。
  • 北伐戰爭寧漢合流,蔣介石手握重兵,為何卻被迫宣布辭職下野?
    北伐戰爭時期,蔣介石在結義兄弟黃郛的協助之下於南京宣布成立南京民國政府,與汪精衛武漢民國政府徹底決裂。雖然蔣介石在南京自立門戶並未得到太多認可,但是因為其擔任北伐軍總司令手握重兵,汪精衛的武漢民國政府一時之間也是束手無策。
  • 北伐戰爭寧漢合流,李宗仁迫使蔣介石辭職,為何卻無法徹底取代?
    北伐戰爭時期,掌控北伐軍的蔣介石在南京另起爐灶,組建民國南京政府,與汪精衛的武漢民國政府分庭抗禮,民國進入寧漢分裂階段。當時蔣介石麾下有北伐軍第一軍、第七軍支持,汪精衛則有唐生智的湘軍和張發奎的粵軍支持,雙方實力不相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