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為什麼吃春餅春卷?其中的來歷和寓意

2021-02-16 狒狒探索英語

立春吃春餅的來歷1

立春吃春餅生菜等是立春習俗之一,俗稱嚼春、咬春或者嘗春,立春吃春餅有迎春的寓意。

有記載說宋代宮廷的薺菜迎春餅是「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值萬錢。」

春餅薄如蟬翼,這裡記載的是用稀面在1種平鍋上抹一下,即成極薄透明的餅,用來包薺菜餡,然後用油炸出的春卷(又叫春盤)。春餅、春卷是古人心目中的春的象徵。

春餅是用白面擀成圓形的餅,經烙制而成。清《調鼎集》記載春餅的製法是「擀麵皮加包火腿肉、雞肉等物,或四季時菜心、油炸供客。又鹹肉腰、蒜花、黑棗、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卷春餅切段。」這是清朝的吃法。但現在演變為春餅抹甜麵醬,卷洋角蔥後食[)用。

南方的春餅是今日春卷的前身,其做法是:將麵粉和水攪成麵糊,攤在平底鍋中以小火烘出薄餅,即是皮子,包餡即是春餅,油炸至金黃色撈出。江南一帶餡料常用豆沙,即是甜餡春餅。這實際上就是春卷。馮應京

此外還講究吃和菜,就是用時令菜的心,如韭黃、菠黃等切絲,叫炒和菜。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裡吃。

吃春餅講究將和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裡,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

春卷的來歷和寓意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節氣習俗多。吃春餅、嚼生蘿蔔叫「咬春」;交相慶賀叫「拜春」;鄉民以麥米豆拋打春牛叫「打春」;南方還有摸牛腳之俗:「摸摸春牛腳,賺錢賺得著。」查最早楚俗,立春日在大門上立春字為「討春」;唐人始作春餅,卷餅用生菜為「春盤」,婦女在頭頂戴「迎春髻」,互贈春詞為「春帖子」。

立春吃春餅的由來2:

為了迎接春天的到來,在立春這一天,民間會舉行「迎春」、「打春」、「報春」等活動。

清代《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裡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此外,民間一些偏遠地區如今仍保留著「報春」的習俗。立春當天,有人手敲鑼鼓,唱著迎春的讚詞,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其意在提醒人們要抓緊農時,莫誤大好春光。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立春日「迎春」的習俗,體現了古人對春天、對農業的重視,也表達了對農業豐收的祈盼。

除了「迎春」「打春」「報春」等儀式。「咬春」則從飲食上體現了人們對於春天的希冀。相傳,歷史上最早的「咬春」飲食是「五辛盤」,由五種辛辣的食物拼成盤,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了。

如今,人們立春這天多吃春餅、春卷、蘿蔔等。明代劉若愚的《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中記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曰咬春。」,而對於立春這天吃蘿蔔的原因,民間有說法認為吃蘿蔔有助於解「春困」。

此外,春餅也是重要的立春飲食。春餅是一種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相傳,吃了春餅和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會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方吃春春餅要卷芹菜或韭菜,認為吃了會使人們勤(芹)勞,生命長久(韭)。

春餅與普通的烙餅不同,講究用燙麵烙,薄到透亮,十分筋道。餅裡蘸點甜麵醬,夾上菜,卷好就能開吃了。吃春餅講究從一頭吃到另一頭,寓意「有頭有尾」、闔家歡樂。還有些地方將卷好的春餅油炸,稱為「春卷」,也是「咬春」的一種經典美食。

相關焦點

  • 【立春到,三種特色春卷的做法】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陟負冰,萬物復甦。古人將「立春」作為「春節」。新的一年,你有怎樣的計劃,要去完成怎樣的心願呢?改變,從當下開始,今天就是最好時刻!你好,春天!下面小編就為您推薦2款有特色的春餅、春卷菜譜,希望您吃出吉祥,既飽了口福,也得了祝福,十全十美。
  • 立春吃春餅嘍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
  • 明天立春,別只會吃春餅,「咬春」不能少,這菜要多吃,寓意平安
    時間過得太快了,轉眼間,明天就是立春了。立春是春天的開始,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2020年立春這段特殊的時期,我們更期盼著「春暖花開」的早日到來。在立春這一天,人們會講究吃一些傳統美食來慶祝春的到來。比如大家熟知的春餅、春卷等等。
  • 咬春,北方吃春餅,南方吃春卷,你吃啥?俺一次教會你
    咬春,北方吃春餅,南方吃春卷,你吃啥?俺一次教會你立春了,有人說這才是真正的新的一年開始,是呀,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大地漸漸回春,陽氣上升,它給我們美好的希望。立春時節北方吃春餅,南方吃春卷,叫做「咬春」,有著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
  • 吃春餅、炸春卷!立春「咬春」,風調雨順!
    立春這個節氣,表示冬天過去春天到來,所以在這一天,炒點「應季」的新鮮蔬菜,裹在餅裡吃下去,有祝願來年豐收的意思。吃春卷、春餅謂之「咬春」,寓意來年風調雨順、春風得意。雖然宅在家,還是要有儀式感!
  • 立春到,吃春卷!這才是「咬春」的正確姿勢!
    明確了這些關係,我們就應當有目的地選擇一些養護肝、疏肝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可選用如枸杞、鬱金、丹參、元胡等,食品則應該選擇辛溼發散(使身體變暖促進發汗)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搭配可以達到很好的食療效果。立春的飲食藥膳應以「生補」(補充營養,以助陽氣升發之意)為主,適宜的膳食有首烏肝片、蝦仁韭菜、珍珠三鮮湯等,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髮明目、溫中益氣的功效。
  • 立春嚼蘿蔔,吃春餅,不宜食酸
    立春反映著冬春季節的更替、標示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即將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在立春這一天,全國各地流行著『咬春』習俗。「咬春」——即在立春日吃春季的各種新鮮蔬菜,一來是順應時節,品嘗春季的各種鮮味;二來是為了迎接新春,表達人們對春天的美好祝願。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由此可見,吃春盤、吃春餅,早從唐代開始,民間就開始流傳「咬春」了。
  • 明日立春,別忘了咬春,用「春天第一鮮」烙春卷,酥脆鮮營養極好
    立春是我國24節氣中的第1個節氣,代表新的開始,立春又稱做立春節、打春等,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立春有很多民俗風情,大多數人會在立春吃春餅和春卷,稱為「咬春」。立春當天很多人吃春餅,今天琦哥分享用餃子皮烙春餅的方法,非常簡單,吃起來又筋道,可以直接卷上土豆絲、京醬肉絲等食用。
  • 立春到了,「春卷」這樣包,外酥內嫩,增強免疫力,連吃5個不夠
    吃春餅是中國民間立春飲食風俗之一,立春吃春餅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春卷,又稱春餅,是漢族民間節日傳統美食,流行於中國各地,平時也有自己食用或用於待客。春卷是由古代春餅演化而來的,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計》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所記載,可見春日做春餅的歷史悠久。在清朝宮廷的「滿漢全席」128種菜點中,春卷是九道主要點心之一,有迎春喜慶之吉兆。
  •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為什麼要吃春卷?
    立春不僅僅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且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又稱之為「打春」,立春這天是有很多的習俗的,其中以吃春卷最為常見,所謂的春卷就是將火腿絲、豆芽、乾絲等做成菜,然後卷在薄薄的麵皮裡面,有點兒像我們大家現在所吃的那種烙饃卷菜。
  • 春餅的最健康吃法,立春吃出一個好彩頭
    在眾多立春的習俗中,「咬春」最接地氣,也具儀式感。立春當天,北方吃春餅、南方吃春卷,大家一起咬蘿蔔,取「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吃春餅的習俗起源於晉朝,興於唐朝,古時春餅的絕配是春盤,春盤由五辛盤演變而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錄「立春以蔥、蒜、韭、蓼、芥等辛嫩之菜,雜合食之,取迎新之意,謂之五辛盤 ,可散發五臟之氣」。
  • 史上有關春餅&春卷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快快點擊收藏
    立春講究吃春餅、春卷有很多吃食帶給人的不僅是口腹之美,更是一種人們心裡對生活的滿足和快意
  • 今日立春,你「咬春」了嗎?
    春餅是以白面烙制或蒸製的薄餅,作為最有代表性的立春食物,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特點是薄軟,形狀可大可小。春餅包卷配菜一起食用,如土豆、韭菜、豆芽等,不但可以增加口感,還可以提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充分補充人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物質。
  • 今日立春,做一道5色春餅,柔軟勁道寓意好,卷任何菜都好吃
    今日立春,做一道5色春餅,柔軟勁道寓意好,卷任何菜都好吃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今日立春,大年三十至今,大家的心情都比較沉重,因為今年的春節對於所有人來說,都不一般。立春,預示著春天的到來,許多人都翹盼著,春天來了,也能帶來這次疫情轉變的一些希望,生活還是要繼續向前看的。大家都說立春要吃春餅,南方人吃春卷,無論春餅還是春卷,都表達了人們對春生萬物長的美好嚮往。
  • 立春,宜嚼蘿蔔、吃春餅,不宜食酸!
    在立春這一天,全國各地流行著『咬春』習俗。「咬春」——即在立春日吃春季的各種新鮮蔬菜,一來是順應時節,品嘗春季的各種鮮味;二來是為了迎接新春,表達人們對春天的美好祝願。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由此可見,吃春盤、吃春餅,早從唐代開始,民間就開始流傳「咬春」了。
  • 新古典主義中國菜 | 立春 | 玫瑰蘿蔔絲餅,古文裡最美的【咬春】
    唐朝的《四時寶鏡》中記載,「立春日,都人做春餅、生菜,號春盤」;唐代詩人岑參在一詩中寫道,「汝南遙倚望,早去及春盤」;北宋詞人蘇軾在其詩作中提及,「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南宋詩人陸遊在其《伯禮立春日生日》和《立春日作》兩首詞中分別寫道,「正好春盤細生菜」、「春盤春酒年年好」;
  • 立春2021
    立春是新一年的開始吃香蕉、橘子、蘋果,寓意蕉(交)好運、橘(聚)財、蘋(平)安立春之日中國風俗1.戴春雞:流傳於中國農村人民的古老風俗,為討吉利便將彩色棉布和棉花縫製成的公雞飾品,釘在兒童的衣袖或帽子上,名為「春雞」,寓意豐衣足食、茁壯成長、吉祥如意。
  • 立春不光咬春菜,吃春捲兒!這樣吃健康一年身體壯
    立春這天,好豆君來教大家做各種舌尖上的「咬春菜」,趕快先來咬個春!春餅在北方,立春講究吃春餅。最早的春餅是用麥麵烙制或蒸製的薄餅,傳說吃了春餅和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會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區認為吃了包卷著芹菜、韭菜的春餅,會使人變得更勤(芹)勞,生命更長久(韭),家業更興旺。
  • 立春的含義是什麼意思?一文了解立春的習俗(雙語)
    立春節在傳統文化和農業生產中承擔著團聚、祈求豐收的美好寓意。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節的到來意味著嚴冬的結束。此時柳萌黃枝,水泛新綠,萬物生長的春季已經到來。因「立」有「開始」之意,所以「立春」的英文表達為Start of Spring,是不是很貼切?
  • 春天愛吃春卷,春卷的三種做法
    春卷的由來:1、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民間在立春這一天還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2、在北方,立春講究吃春餅。最早的春餅是用麥麵烙制或蒸製的薄餅,傳說吃了春餅和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會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