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西安的近郊25公裡處有一座終南山,這裡群峰林立,層巒疊翠,溪河在山腳下灣流,綿延兩區兩縣,全長約200公裡。每到三伏酷暑之際,這裡便成為了西安市民避暑納涼的聖地。山中涼爽如春,河水滲涼,沿河而建的一座座農家院落熱情的招待著駕車而來的遊人。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終南山更引人入勝的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內涵。成語「壽比南山」裡的南山便指的是這裡,老子曾在山中修煉傳道,寫出了5000言的《道德經》傳承至今,並終葬於終南大陵山下。
道家全真教在此山中發源。自隋唐以來,幾千年中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駐足山中,舞文弄墨。更有自詡高潔之士隱居山中以示淡泊名利,吸引著皇帝垂青關注。長此以往,那些鬱郁不得志的窮苦書生紛紛投宿此地以求皇上的垂愛出仕為官,漸漸的這裡便形成了一條做官的捷徑,被譽為「終南捷徑」。在口口相傳中形成了終南山特有的隱士文化。
秦嶺群山眾多,好山好景不勝枚舉,為什麼終南山的聚居的隱士會獲得當權者高度的關注呢?第一是終南山據古都長安距離較近,皇帝出遊避暑首選終南;第二歷朝歷代那些開疆拓土的王公宰相,功成身退後選此地養老修道,使它在朝堂上有較高的曝光度。而今的終南山隱士文化經久不息,據不完全統計山中居住有多達5000人的隱士。而又以此三類人居多。
第一類人被稱為世外高人。他們多信奉儒、釋、道,到山中擺脫塵世凡塵,以求清境,淡泊名利。每日讀書參禪或誦經打坐求得人生開悟的智慧,居住在破敗的茅屋山洞中生活極為清苦,常常節衣縮食種些農菜自給自足。為人低調平靜,遠離人群享受孤獨,擁有一些不平凡的能力而選擇平庸,不願被輕易的打擾,在山中極難尋找,即使偶然有幸謀面也未必認得出。他們屬於終南真正的隱士,思想境界上的精英階層,人數也極少。
第二類人是避世之人。這些人生活命運多不如意,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下選擇在山中隱居求得清靜,租住在冷清寒舍,粗茶淡飯艱難度日。更有一些涉世不深的小年輕,初入職場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便墮落消沉從此不願再去工作,租住在山中的民房裡,捧著幾本不甚精通的仙道之書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以求仙問道,生活的開銷仍向家中頻頻索要。人多是群居的動物,圈子也是要體現出個人價值的,而內心的懦弱又註定無法享受孤獨的苦酒。他們逃避於城市裡喧囂的爾虞我詐,又無法融入當地村民粗俗的孤陋寡聞,再一次在孤獨中消沉,倉促逃避的窘境只是跳到了另一個環境裡輪迴,往往是來了又去,去了又回。
第三類人是商業隱居者。近幾年自媒體直播行業的興起,這裡便衍生了一種商業隱士,他們多租住在前有樹,側有井,溪水旖旎,蒼老古樹的農家小院。每天打開直播展示出田園生活最好的一面,滿足人們好逸惡勞,心中嚮往的世外桃園。獲取流量與打賞成為當地一種新興的行業,而他們所租住的美麗田園也會因知名度的提高水漲船高,背後的商業團隊而又不得不另闢蹊徑。
有的人隱於山,有的人隱於市,每個人真實的內心都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歷練人生和生存的方式,我們無權過多評判,但若是修行時,處處皆道場。漢朝的名臣東方朔曾言「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我們不妨在閒暇之餘看看東方朔的人生,或許給迷茫的人生帶來一些啟迪。
東方朔是漢朝名臣,雖博覽群書但無安邦之策,放蕩不羈但又嫉惡如仇,是漢朝為數不多的滑稽之臣,總是讓人在啼笑皆非中肅然起敬,常有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之韻味。
話說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在全國海選人才,好處就是不設門檻,無論達官貴人還是草莽書生都擁有著平步青雲的機會。而人數眾多魚龍混雜,勝出者也必有過人之處。看東方朔是如何勝出的。幽默風趣會第一時間給人帶來好感,也更會使人記憶猶新。他在簡歷上做文章,硬是把簡歷寫成了段子,朗朗上口成了即興脫口秀。
草民東方一小朔,無父無母吮兄嫂;
直到 13把書讀,三冬已去書完了;
十五練劍六讀詩,十九習兵字二二,
二二又來歲沒了;兩米大個長得帥,
眼亮牙白還勇敢;能蹦會跳最廉潔;
為等老婆水淹了,看我不動最誠信。
這一封簡歷遞上去,讓看千篇一律八股文,略感枯燥的漢武帝眼前一亮,頻頻搖頭笑了起來。漢武帝記住了他,東方朔很快被錄用,招進了衙門做了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的顧問。初入職場的小吏東方朔,上無人提攜,下沒有幹的起勁的工作,而且收入微薄。東方朔越幹越沒意思,既然沒人提拔我,我就來個自我升值。
一天東方朔來到一群養馬的小矮人中間,提了提嗓子說到:「我聽皇帝說你們,幹活沒力氣,當官沒本事,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準備送你們去見閻王!」侏儒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了看一臉嚴肅的東方朔,一下一個個痛哭流涕。這時東方朔故作同情的說道:「去找皇帝說說吧!」侏儒們顧不得擦去眼角的淚痕,烏壓壓的一下跪倒在武帝的面前,叩頭求饒。漢武帝蒙了,一打聽才知道是東方朔假傳聖旨,便質問東方朔道:「你為何假傳聖旨?」東方朔故作無辜的站在一群小矮人中間說道:「他們這麼小一個月開240,吃的肚皮圓圓的,我這麼高也開240,餓的更扁了!」武帝看著臉上還有未乾淚痕,一臉不忿的小矮人,又看了在小矮人中間如羊群裡駱駝的東方朔,甚至滑稽好笑,看著東方朔惡搞的小品哈哈大笑了起來,便給東方朔升了職,加了薪。
不久,漢武帝給屬下一些慰問的豬肉,可是分肉的人左等右等不見來,東方朔等不及了,上去割了一塊最肥美的肉,笑嘻嘻的對大夥說:「各位先等,我先走一步!」一溜煙的不見了。正當東方朔得意的在家大口的吃著肉,漢武帝就讓人把他抓了過來說道:「你小子,給我一個完美的解釋!」東方朔抹了抹嘴角的油漬,故作傷感的說道:「東方朔呀東方朔!沒人分肉你不等,自己分肉一小點,不懂禮貌有氣節,自己不吃愛老婆!」這一段即興脫口秀又把武帝逗笑了。
話說沒過多久東方朔又出么蛾子了。有人給武帝獻上一壺號稱長生不老的仙酒。漢武帝非常珍惜。把酒放在神壇上又是參拜,又是節食洗澡,終於等了7天來喝酒時,發現酒沒了,氣的武帝五雷轟頂大發雷霆。抓住東方朔要宰了他,東方朔胸有成竹的說:「別急!皇上這酒要是真的你殺不死我,要是假的你殺我沒用!」武帝一聽道理好像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嚴肅的臉上露出了無可奈何的苦笑:「滾!滾!趕緊閃遠」,東方朔又是脫帽,又是鞠躬的閃退了。
這些事要是放在別人身上可能腦袋都掉了幾回了,可是做這些的是東方朔,他為什麼敢做這些,還免遭處罰,這就體現了他不同尋常的智慧。他懂得什麼時候討皇帝歡喜,怎麼做能博皇帝一笑,怎麼做才最有價值,什麼時候給皇帝要好處,什麼時候用博學陪皇帝嘮家常,雖然不拍馬屁,但有著濃濃的馬屁味道,使得皇帝離不開他。一次東方朔馬失前蹄,喝酒喝大了,便尿在皇帝的辦公室,這下武帝氣急敗壞免了他的官,貶到地方,但沒多久又很想他,又把他調了回來,依舊和東方朔風趣的尋開心,賞賜也更豐厚了。東方朔拿到這些賞賜幹什麼呢?就是娶老婆,一年換一個的那種,每年年初給彩禮娶媳婦,年底又換了,周而復始年年有新人,都是新氣象。
看到這你還覺得東方朔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朝堂裡扮豬吃虎的小丑,曲意迎逢的脫口秀演員,其實這都不是真正的東方朔,或者說與他做官的初衷是違背的,他渴望開創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渴望被重用實現宏偉的人生目標,內心是正直而剛毅的。東方朔寫了《據地歌》和《答客難》表明了一個隨波逐流的人,不得已避世。
他很清醒的發現朝堂上皇帝此時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有開疆拓土的,也有討皇帝歡心的,他神神叨叨的性格,再加上平常經常用衣服打包宮廷裡的肉,所以顯得即滑稽又邋遢,他被眾人貼上了搞笑小丑的標籤很難改變了。而所處的時代又是一個統一的王朝,需要不了那麼多開疆拓土的功臣。他說過「用你就是將,不用啥也不是,提你則平步青雲,不用則在深淵,用之為虎,不用為鼠」。有幾件事可以體現出東方朔的憂國憂民,不甘平庸。
一次武帝要擴建皇家狩獵場,滿朝之中只有一人提出反對,這個人就是東方朔,他向武帝建言到:」建了這個遊樂場會形成不好的風氣,減少國家的稅收;世代居住此地的百姓舉家遷墳,勞民傷財;一國之君縱情聲色犬馬,傷身誤國,以一己單薄之軀阻止武帝的妄為。
還有一次漢武帝的親戚竇太主早年喪夫,孤家寡人甚是寂寞,雖已是五十多歲但渴望男歡女愛,便包養了18歲的英俊小生董堰,竇太主非常喜歡這個小男人,每天人前人後的給小董花錢從不限制,並打算把他介紹給漢武帝,一來為小情人謀個好的前程,二來也為這段忘年戀謀個保障,免得落下霍亂宮廷的死罪。
一來二去便和漢武帝接上了頭,漢武帝也就順勢的做了個順水人情。由於二人差不了幾歲,聊得很投機,就請這一情侶到宮廷赴宴。誰知當班的正好是東方朔,竇太主進入後東方朔並未阻攔,但董堰要進時東方朔持戟攔下死活不讓進。這時漢武帝也聞訊趕了過來對東方朔說:「愛卿堅持原則很好,朕要好好的獎賞。我們就在一起吃個飯,下次不這樣了行不?」東方朔義正言辭的說道:「此處是王宮大臣專用通道,不是這個下人該走的。
這個董堰私通公主亂倫,傷風敗俗,又拉皇帝下水,無論觸犯哪一條都是死罪。今天沒有請求皇上就地法辦已是留足情面,請自重!」這頓羞辱把這對情人羞愧的滿臉漲紅,好不尷尬,漢武帝只得另選場地。這一鬧,情侶雖和皇帝席地而坐,但都少了盎然的興致,慢慢的雙方也就疏遠了。後來竇太主心裡越想越不是滋味,一病不起駕鶴西去。董堰也日趨墮落消沉,不久也鬱鬱而終,雙方合葬,有情人終成眷屬。
眾人皆醉我獨醒,東方朔開創了一種勸諫叫做傻諫,這招被東方朔用的是爐火純青,惟妙惟肖。裝傻充愣裡有故事,瘋瘋癲癲裡有自保。 漢武帝的妹妹隆慮公主十分溺愛兒子,這個兒子在驕縱的撫養下膽子越來越大,殺人越貨無所不敢,因為有隆慮公主的關照,無人敢查辦。隆慮公主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兒子在劫難逃,便散布家財為兒子捐個免死金牌,武帝不好博妹妹的面子應承了下來。
隆慮公主死後他的兒子有持無恐繼續為非作歹。激起了眾憤,漢武帝便殺了他。但漢武帝又有承諾在先,便在朝堂上演起了悲情戲,帶著哭腔說心疼外甥,但國法難容,君雖無戲言但也得看事呀。正當大臣們陪著皇帝虛偽的假哭演雙簧時,東方朔從哪不知弄來一壺酒,瘋瘋癲癲向皇上敬酒說:「皇上聖明,大義滅親,天下之福呀!」漢武帝好不容易營造的悲情氛圍被他這一攪合弄得滿朝面面相覷,哭不出來了,漢武帝皺著眉頭掃興退朝。
把東方朔單獨留下來不冷不熱的說道:「人要是有眼色,就不會招人煩!」東方朔故作驚訝,誠惶誠恐道:「我這個人沒啥腦子,看到了您傷心,便想到了酒能解憂愁。」漢武帝皺眉望著東方朔「哎!」的一聲,說:「來人賞東方朔」。東方朔偷瞄了武帝一眼,發現武帝怒氣已消,調皮的故作無辜的對武帝說:「我上次尿在朝堂裡,現在還扣著錢呢!您看能不能也給免了。」武帝又被逗笑了,「免了!」說罷笑著拂袖而去。
其實東方朔勸諫表達了幾點意思。一、國家法度本就不是隨便交換的,本就該殺何必囉嗦;二皇帝出口誠信,重複這些此地無銀三百兩多此一舉;三、你一演大家跟著演,各個心知肚明,從此浮誇之風興起。武帝最後依然賞賜東方朔也體現了武帝的開明,雖然不高興,但事後一想這個瘋瘋癲癲老頑童正好給了皇帝一個尋樂的臺階。這也許就是東方朔,裝傻賣萌不失正直,深深號住了皇帝的脈,又適時討要好處,一切春風化雨恰到好處。把聰明藏在裝傻中,把智慧包在無形中,隱而不露出,正而不顯,不愧為大隱隱於朝的絕代高人。
人終將老去。年老的東方朔自感時日不多,突然一本正經的對武帝說:「蒼蠅不叮無縫的籬笆,要親賢遠諂者,國可長治久安!」武帝聽完很吃驚,這老頭怎麼了,咋突然這么正經。不久東方朔盎然離世,武帝不住的感慨,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也真呀!他似乎更了解東方朔裝瘋賣傻的含義,沉默良久。
東方朔走了。他的一生是混亂顛倒的,富有正直而無用武之地,裝傻充愣謀得生存。他或許感到他的一生是被動的,另類的、痛苦的,但卻為後世留了一段耐人尋味的絕世佳話。
品讀完東方朔,似乎更加有一種勇氣直面慘澹的人生。也許你正在為瑣事困頓,也許正經歷人生低谷,也曾想避於山野間不問世事,但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人生處處是道場,修行自身在當下。我似乎聽到了一個垂垂老矣的東方朔吟誦著。。。。。。「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