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慕長生,東方朔說:我去天上給你取

2020-12-21 言過於誠

漢武帝雄才大略,但有個癖好:慕長生。因此他很重視方士,常派方士到各地訪求仙藥。有人看不慣,說:我去天上給你取。

這人叫東方朔,是漢武帝的近侍。東方朔自然知道沒有所謂的長生不老藥,但武帝如此深信不疑,他哪敢明說。

於是,東方朔上奏道:「陛下派人訪求仙藥,其實都是人間之藥,不能使人長生不死,只有天上的藥才能使人不死。」

武帝一聽,也頗覺有理,問:「那誰能上天為寡人取藥呢?」

東方朔頭一昂,大聲道:「我。」

武帝很喜歡東方朔,因為東方朔「說學逗唱」樣樣精通,但說話經常沒邊際。武帝知道他又在胡說八道,倒是想藉機讓他出醜難堪,於是下令命東方朔上天取藥。

武帝笑眯眯地看著東方朔領命拜辭離宮,不料東方朔剛走出殿門又再折返回宮,仿若看破了武帝的心思,說道:「現在臣要上天取藥,皇上一定會認為臣胡說吹牛,懇請皇上能派一人隨臣一起去,作為人證。」

武帝的興趣真被東方朔勾起來了,難道東方朔真有這個本事?就派了一名方士陪著東方朔,並且約定三十天後回宮復命。

毋庸置疑,東方朔確實在吹牛。

東方朔離宮後,哪裡是去取什麼仙藥,他今天串這個大臣的門,明天去另一個大臣家裡蹭飯,跟著他的方士都急得上火了。

眼看三十天的期限就要到了,隨行的方士不知道催促他多少遍。

東方朔好似智珠在握,不緊不慢地說:「神仙行事我們凡人怎麼可以預料?時辰到了,仙人自然會派使者來接我。」

方士無可奈何,碰到這個混不吝的東方朔也只能自認倒黴。方士氣得蒙頭大睡,緊繃了快一個月的神經突然鬆懈,一睡竟然睡了大半天。

方士正做著美夢,突然感覺有人在搖他,一睜開眼就聽到東方朔急切的聲音:「我叫你許久都叫不醒,我剛才隨天上使者上天去了一趟,這才由天庭返回凡間。」

方士一聽大吃一驚,立即進宮向武帝奏。見東方朔拿不出仙藥,武帝板著臉,說東方朔一派胡言,犯了欺君之罪,下詔要將東方朔入獄。

東方朔哭哭啼啼,對武帝說:「臣冤枉呀,臣為皇上去天上求仙藥,幾度徘徊生死關口,你還懷疑我?」

武帝強忍著不笑,問:「咦,怎麼一回事?」

東方朔拭去眼淚,哽咽道:「天帝很關心凡間老百姓,問臣下老百姓穿的是什麼衣服,臣告訴他說是蟲皮。天帝便問蟲子長什麼樣子,臣告訴他蟲嘴邊有像馬鬃般的觸鬚,身上有虎皮般彩色斑紋。

沒想到天帝聽了非常生氣,認為臣胡言欺騙他,就派使者下凡界探問。使者回報確有此事,並說蟲名叫蠶,這時天帝才釋放臣返回凡間,隻字不提長生藥的事。陛下如果認為臣犯了欺君之罪,請派人上天查問。」

武帝聽了,終於繃不住了,大笑道:「行了行了,好你個東方朔,你不過是想用譬喻的方法勸朕不要再聽信方士之言罷了。」

從此武帝不再迷信方士。

這個故事源自《智囊全集》。正所謂當局者迷。漢武帝對長生之術深信不疑,把方士當成寶,這個時候去進諫就是捋虎鬚,一個不好還容易把自己搭進去,而東方朔卻反其道而行之,看似行徑荒誕,反而達到了進諫的目的。

西方有個「所羅門悖論」也是差不多意思,所羅門很聰明,也有想法,但自己的生活卻搞不好。而破解「當局者迷」的關鍵,就在於跳出自我為中心的觀念牢籠,從旁觀者角度多思考,換位思考才能科學決策。

東方朔聰明之處,就是他故意配合漢武帝演這麼一齣戲,讓漢武帝從旁觀者角度去思考問題,漢武帝自然聰明,所以才迷途知返。

在歷史的長河中,仁人志士,層出不窮,幸好馮夢龍先生把他們的智慧故事記錄下來,囊括成一部《智囊全集》。書中既有大人物的謀略,也有小人物的智計,作者重點分析他們為人處事的智慧和道理。

這部書記載了從先秦到明代1200餘則智慧故事,書中著重講述了古人如何巧妙運用智術排憂解難、克敵制勝。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反覆揣摩,從而從中汲取智慧,提升自我。

為了讓各位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我向大家推薦一部有文言文、白話釋義和注釋的《智囊全集》,共有2冊,如果你感興趣,可以點擊下面連結先看一看,再購買。

相關焦點

  • 東方朔每年都換老婆,郎官彈劾他,漢武帝為何不怒反而表示理解?
    但漢武帝還是看完了他的自薦書,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漢武帝命令他在公車署等待召見。一般的人得到如此待遇已經是感恩戴德了,但是我們的奇葩東方朔並不,他又會幹出什麼事來了,讓我們繼續看吧。公車令在漢朝並不是什麼大官,所以說薪水微薄且沒有什麼用武之地。東方朔一直認為自己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當然不甘於屈居在此地。
  • 東方朔的傳說
    那位說了,這有什麼稀奇的,你沒見這西遊記裡,唐僧和豬八戒喝了子母河的水都能懷孕,不管怎麼說,一個未婚大姑娘懷孕,在當時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不象現在的年輕人,抱著孩子舉行婚禮都很正常。沒過多久,姑娘的父親知道了這件事,氣的差點背過氣去,覺得這要是傳出去太丟人了,一氣之下要把姑娘活埋,這位姑娘的母親聽了可嚇壞了,對姑娘說:「你趕快給你父親說明啊,是吃桃子懷孕的,再說你嫂子可以作證啊!」
  • 為什麼說東方朔的政治能力無法與諸葛亮、魏徵等名臣相提並論?
    東方,漢族的傳統複姓之一,以地為氏,東方朔則被視為東方姓的一位始祖。據《洞冥記》,東方朔的父親為張夷(字少平),母親田氏在東方朔出生後不久即去世,東方朔本人為鄰居抱養。然而據東方朔本人的說法,是「兄嫂」將其養大。此外,王充的《論衡》中收錄有關於東方朔本姓金的說法。漢武帝和東方朔這對君臣組合比較有趣。
  • 東方朔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
    (如是我聞)東方朔的形象,從漢武帝的文學弄臣,演進為多種傳說集於一身的半人半神,還得說他的行為符合民間故事所需的性格——口才便給,詼諧多智,常常僅憑自己的機智擊敗對手,脫離困境。這樣的機智英雄,是民間傳說中常見的一個類型,而東方朔是重要的一個原型。
  • 終南山中覓隱士 人生本是一修行,脫口秀界的祖師爺——東方朔
    一天東方朔來到一群養馬的小矮人中間,提了提嗓子說到:「我聽皇帝說你們,幹活沒力氣,當官沒本事,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準備送你們去見閻王!」侏儒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了看一臉嚴肅的東方朔,一下一個個痛哭流涕。這時東方朔故作同情的說道:「去找皇帝說說吧!」侏儒們顧不得擦去眼角的淚痕,烏壓壓的一下跪倒在武帝的面前,叩頭求饒。
  • 東方朔的處世術
    而東方朔的特色,卻在於洞察,知道皇帝要的是什麼,用吹牛的方式再清楚不過地告訴皇帝,我有趣,能令你開心。當一個人擁有了聰明才智,多少都會在乎一些臉面。能把不要臉的丑角哲學實行得如此徹底,那一定是真正視功名如糞土的傢伙了。別人總會扼腕嘆息,說什麼他沒能盡展所長,而他卻真的看不上別人說的那種成就。
  • 德雲故事1:德雲社為何尊東方朔為祖師爺?4位已故大師位列兩旁
    01東方朔正中間的牌位是西漢時期的文學家東方朔。而德雲社之所以將東方朔尊為賞飯吃的祖師爺,更是由於他就是靠「說」起家,並且被國君極為看重。而東方朔這個人性格十分詼諧幽默,言辭敏捷,且滑稽多智。常常在漢武帝跟前談笑取樂。但是他也是一位十分聰慧之人,即懂得治國言政之事,又通曉農田強國之計。
  • 奇人東方朔教你職場應變,老闆想不重視你都難
    可東方朔跟別人不一樣,竟然對武帝的封賞不太滿意,覺得這個油水太少,我才高八鬥,怎麼能這樣憋屈呢?你想當時一位領導幹部模樣的人突然衝過來,火急火燎地給你說這些,是你你也立馬信了。大家聽了以後,臉都嚇綠了,渾身哆嗦,這怎麼辦呢?那大人你有法子救我們嗎?東方朔很會表演,這一翻臉馬上很親切地說:「有是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你們趕快去懇求陛下饒過你們的小命,說不定陛下一開心就把你們都放了。
  • 古籍中記載的異事:漢武帝修建宮室,引起一個幾寸長的老頭告狀
    漢武帝赴宴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不到一英尺的老人向他告狀。在得到東方朔的指點後,漢武帝解決了小老人的問題,也得到了一些禮物。不到一尺高的梁上老翁。故事是這樣說的。漢武帝在美中央宮與大臣們舉行宴會,吃名為「小米」的食物時,突然聽到有人說。魯迅冒死訴說自己的委屈,控訴陛下。漢武帝只聽那聲音,即使那個人去宮殿,也看不到人影。最終在橫梁上發現了不到幾英寸的老人。
  • 霍去病攻下4大要塞,漢武帝取了4個大氣名字,讓中國至今受益
    而在這漫長而璀璨的歷史長河中,細數那些驚豔的帝王,漢武帝劉徹必佔一位。劉徹是西漢的第七位皇帝,漢景帝劉啟的兒子,也是最值得後人稱頌的帝王之一。他在位期間任用賢能,衛青、東方朔和霍去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匈奴進犯時,劉徹曾派衛青、霍去病去抵禦匈奴,而霍去病在這個過程中,曾攻下4大要塞,漢武帝親自為它們取了4個非常大氣名字,直到今天,這4個地方依然對中國有著重要作用。兩次河西之戰取得4大重鎮眾所周知,中國在古代的時候,經常受到匈奴的騷擾。
  • 東方朔救下一投井的婢女,演了一齣好戲,才有了現在元宵佳節
    相傳漢武帝時,他的身邊有個聰明人,名叫東方朔。東方朔心地善良,常常為百姓解危救難,受人尊敬。有年臘月,御花園的梅花怒放,清香四溢,東方朔帶著雅興前來賞梅,當他剛踏進御花園,便見東南角有一宮女要投井自盡,他慌忙上前勸阻,詢問道:「姑娘,你叫什麼名字,為什麼來此尋短見!」
  • 我看的是東方朔的簡介,他給了我什麼印象呢?「賢」字新世界!
    東方朔(約前161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郡厭次縣人,西漢時期著名文學家。《左傳》中說:上天不會因為人們害怕寒冷而使冬天消失,大地不會因為人們厭惡險峻而停止其廣大。君子不會因為小人的喧囂而改變自己的品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走正道,小人謀私利。
  • 相聲界祖師爺是東方朔,演藝界、音樂界的保護神是誰?
    ,如德雲社相聲界供奉的祖師爺是東方朔。史書載「東方朔,以善滑稽著稱」,也就是說東方朔好詼諧,與相聲逗你樂的結果一樣。而在戲曲界、音樂界,對應的保護神是誰呢?目前這一類行當公認的保護神有三位,分別被稱為老郎神、公子爺、相公爺。他們都是叫什麼名字?又有什麼樣的傳說呢?唐朝宮樂戲曲神,就是老郎神,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 漢武帝四個版本中,林峰雖帥,但大家最喜歡這個
    傳統求仙暴君的代表之一,這麼說大家應該知道所指是誰了吧?沒錯就是「漢武帝」劉徹,還有一位當然是「秦始皇」。今天小編找了四個版本的「漢武帝」,大家看看他們演繹的「漢武帝」誰才是你心目中的「漢武大帝」。
  • 從心所欲不逾矩,取榮當世不以讒,留名後世不以慘。誰是漢武帝時最...
    如漢武帝,自己倒是「從心所欲」了,別人卻遭了殃,同樣不可取。故人與外界相處重在互不妨害,最低要求「不逾矩」。 若兩大關係都處理得很好,則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孔子自言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聖人七十如此,但漢武帝時有一人,聰明絕頂,年少之時,便達到如此境界。此人便是司馬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