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廢除漢字,春聯是用韓文寫,國人看到成品後都笑了

2020-12-11 江心怡筆記本

旅行是消除仇恨和無知的最好方法——馬克吐溫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364字,閱讀約3分鐘

漢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是中華文化的根本基石。眾所周知,文化語言是一個民族燦爛文化的產物,有語言的民族和沒有語言的民族是兩個不同的極端,有語言的人一般比沒有語言的人名在文化規模上更大。比如我們的漢語,就是一個有六千多年歷史的文字。它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字符,沒有任何毛病。因此,作為意音文字,它記錄了大量的中國史實,使得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史在當代仍有巨大的影響。歷史上,漢字也曾為中國歷代王朝服務,助其強盛。也正因為如此,漢字作為東亞文化圈的基石,一度風靡多國。

「中國文化」影響韓國多年,漢字一度是韓國的主要語言。

地域文化圈是指語言相同,風土人情相近的地區。因為古代中國的強大,漢字曾經發揮過這樣的作用,流行於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因此,漢字在這些國家的史書中都有記載,現在也有很多漢字的歷史遺蹟。但從20世紀中葉開始,這些國家也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開始廢除漢字,推廣自己的語言。這其中包括韓國。

韓國廢除漢字,年輕人不再懂漢字

韓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廢除漢字。計劃將「諺語」升級為國民性,開始實施韓國教育政策。因此,當時大量的漢字遺物和書籍被抹去。到上世紀90年代末,韓國普通年輕人對漢字完全沒有認識。因此,韓語成為韓國的通用文字,漢字的影響力變得很小

廢除漢字後,韓國人怎麼寫春聯?我們有許多不同之處,

不過,雖然廢除了漢字,但韓國並沒有放棄中國文化的影響。韓國的節日和文化習俗,由於與我們長期的交流和接觸,已經成為韓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很多還是非常需要漢字的,比如春聯。韓國有寫春聯和春聯的傳統。但漢字廢除後,韓語無法承擔寫春聯的任務,因為韓語是拼音,其實和我們的拼音差不多。如果沒有正反面的搭配,很難理解其準確的意識,這意味著韓國的春聯還是要用漢字書寫的。當地人怎麼寫春聯?看到工藝和成品,其實韓國和中國的春聯是有一定差異的,也讓很多中國人忍俊不禁。

韓國春聯與中國春聯有三點不同。很多中國人都對這一代價嗤之以鼻。

寫作方式不同

其實,韓國春聯與中國春聯的區別主要有三點。一個來自於文字的不同。我們的春聯都是毛筆字,有自己的握法和書寫習慣。韓國人也用毛筆字寫字,但他們的握法和普通硬幣很像,書寫習慣也比較合適。因此,韓國的春聯方方正正,缺少一些空靈的意境。

春聯風格各異。

其次,區別還在於紙張的不同。我們的春聯是紅底白紙黑字寫的,代表著喜慶的氣氛。然而,韓國卻不一樣。韓國是白紙黑字寫得。這是因為韓國自古以來就以「白色民族」自居,所以當地的節日色彩其實也是白色的。無論是韓服,紅包袋還是春聯,底色都是白色。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中國人都笑了點。白色在中國的含義並不相同,這就是文化的差異。

內容和張貼方式不同。

最後一點來自內容和發帖方式。韓國的春聯在很多內容上與中國的春聯不同。它們幾乎都是一個模板,那就是「立春大吉,簡陽多情」很單一。而且還喜歡斜貼,這樣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印章」,這也是讓人忍不住忍俊不禁的原因之一。

因此,韓國雖然廢除了漢字,但仍然沒有脫離中國文化的影響。但是,它也有自己的文化內容。我不知道你怎麼評價。歡迎評論。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記住我們是《江心怡筆記本》,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下期再會。

旅行,是心靈的閱讀,而閱讀,是心靈的旅行。

相關焦點

  • 越南韓國兩國廢除了漢字,漢字都沒法看懂,後續如何寫春聯?
    過春節不只是中國人民特有的節日,在國外也特別暢行,像以前學習過中國文化的日本、越南、韓國等都有過春節的習俗,其中越南和韓國更是以漢字書寫春聯,散發出濃濃的漢韻味。可是後來,越南和韓國相繼廢除了漢字,但貼春聯的習慣還是被延續了下去,可是如何書寫春聯也變成了一個令人疑惑的問題,其實春聯年年都有,只是漢字以這種方式表達了。早知道古代貼春聯可不是從一開始就用紙張的,尤其是紙剛被發明出來,那可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因為原料有限。
  • 韓國廢除漢字以後,當地春聯該怎麼寫?和中國春聯已經有很大不同
    韓國是在60年代左右的時候開始廢止漢字的,當地將「諺文」提升為國家文字,並且開始推行訓民正音就是推行韓文教育的體現,在後來的補充中,韓文最終已經變成了韓國全國各地都在使用的文字,大量的漢字書籍和地名被換上了韓文,也因此如今多數的韓國人都已經不怎麼認識漢字,可以說是基本脫離的漢字的影響力。
  • 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
    韓國過春節與我國不同步,白紙寫春聯,本來的喜慶被他們玩壞了!韓國春節為何選「立春」?他們沒學錯,我國古代春節就這麼過!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受華夏文明的影響,東南亞諸國,也都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
  • 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
    導語: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大家還記得在前幾年,韓國搶先中國一步,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祭」為世界上遺產的事情嗎?在我國引起了不同凡響,我國人認為「端午祭」最先起源於中華文化,不應該由韓國來申請!
  • 寫下133首漢詩的胡志明,為何下令廢除漢字,只在春聯中留一漢字
    如今不僅有中國人會用漢字,在一些國家的一部分地區仍然有人使用漢字。但曾寫下過133首漢詩的胡志明,為何下令廢除漢字,只在春聯中留有一漢字。漢字的影響我國文化對周圍的國家影響深遠,並且周圍的國家也深受漢字的影響。
  • 半個世紀前韓國廢除漢字,過年春聯怎麼寫?看起來像「法院封條」
    漢字都是方塊字,所以在小學的時候,老師給學生們下發的作業本都是方方正正的田字格。漢字自產生到今天已經延續了幾千年,在這幾千年中,漢字一直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而存在的。所以,在漢字的作用之下,隨之而生的與之相匹配的文化形式也逐一被流傳了下來。其中就有至今仍然保留的春節習俗——貼春聯。 貼春聯的習俗除了我國以外,還有越南和韓國等國家也保留著這樣的習俗。
  • 韓國「漢字廢止」,當地人就不會寫春聯了?民眾呼籲恢復漢字!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根基,使得我們幾千年來的歷史被完好地記錄和保留下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以漢字為代表的漢文化自古以來影響了東亞文化圈,比如說日本和韓國。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有關漢字在韓國的故事。「漢文化」影響韓國非常多年,在還是朝鮮還是王朝時代的時候,漢字就曾已經是被人們運用。並且,當時可不是誰都識字的,只有王室貴族,才有學習漢字、使用漢字的條件和資格。在唐朝鼎盛時期,還有從朝鮮遙遙水路加上長途陸路前往長安古都學習的留學生。直到近代,韓國語被絕大多數韓國人使用,但漢字留下的歷史痕跡卻沒有辦法被磨滅。
  • 韓國廢除漢字多年,為何戰鬥機上刻八個大字,用漢字而不用韓文?
    中華文明有5000多年的歷史,中國文化曾經影響了東亞幾千年,作為中國曾經的附屬國,韓國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頗深。在近代之前,韓國使用的一直是漢語,後來隨著清朝後期中國的沒落,西方文化對韓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至於後來韓國廢除了漢字,使用了現在的韓文。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導語:說到漢字,我們不得不提的是,包括朝鮮、韓國、日本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在內的漢字文化圈都受到漢字的影響。越南人、韓國人和日本人的大部分文字都來源於漢字,並把漢字作為一種正式的或唯一的書寫系統。除了日本,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漢字的影子,而其他國家則把目光投向了拼音文字。就連漢字也幾乎受錢玄同、魯迅的影響,學習西方拉丁語。然而,有一個國家必須廢除漢字,改成拉丁語,那就是越南。越南語的演變,從漢字到喃喃自語早在秦始皇時期,漢字就傳入越南。西漢時期,越南廣泛使用漢字。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寫春聯改用字母,有個字卻怎麼也改不掉
    越南這個國家很有意思,曾經的「安南」是基於漢文化而存在的,可以說若是沒有漢字的記錄,曾經的「安南」是沒辦法把自己的歷史記載下來的。但「安南」在使用了兩千年的方塊字之後卻在一夕之間全面廢除漢字,面對昔日小兄弟突然脫離漢語圈這件事,很多國人對越南去除漢字一事有種「被背叛」的感覺。
  • 越南不用漢字74年,春節改用拉丁文寫對聯,國人讀後不禁大笑
    說到越南,每個人都很熟悉,越南在過去幾年中發展相當不錯,通過發展旅遊業,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越南旅遊,越南的大多數旅遊業都依靠中國遊客,而且許多中國遊客尤其喜歡去越南旅遊,旅遊業的發展也為越南的經濟和就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越南不用漢字74年,春節改用拉丁文寫對聯,國人讀後不禁大笑。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1948年宣布韓文為官方文字,韓國民族主義者認為韓文是韓國「創造力」和「自力更生」的象徵。韓國老祖宗用漢字留下的遺產,韓國人不得不享用的。  以漢字在韓國法律體系中的價值為例,由於韓國國會制定的許多法律都使用到漢字(包括韓國憲法)。在法律上,法院及其法律從業人員只會採用最初寫入法律的原始漢字的含義,對詞語的精確定義可能意味著案件的勝訴。
  • 韓國全面廢除漢字,63年後韓國學者:漢字才是我們的文字
    人類之所以是萬物之靈,是因為人類具備更為高等的智慧,而更重要的是,人類有將智慧積累轉化為文明的本領,然而,構建一種文明、一種文化,都離不開用之傳播的語言和用之記錄的文字。韓國漢字書法當然,如果科技到了允許我們穿越的程度,或許我們穿越到百年之前還會在這些地區看到,原來他們也曾經一直在說我們的漢字、寫我們的漢字,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在四十年代末開始全面廢除漢字的韓國
  • 朝鮮「廢漢字」多年,推行諺文,如今這一幕國人看到後笑了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文化在古代的時候有很大的影響,與我們相鄰的很多國家都受到了影響,比如越南韓國這些國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用的都是我們中國的漢字。而且不僅漢字,很多的習俗,服飾都來源於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但是朝鮮卻在多年前推行自己的諺文,將使用了多年的漢字廢除了。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韓國會不會恢復漢字,其實取決於中國。如果中國強盛了,那麼周邊國家都會學習甚至拋棄本國語言和文字。如果中國沒落,那麼就相反。 韓國為了防止法律歧義,都用漢字行文或注釋解義。韓國廢除漢字教育進入中小學後,只有私立學校才學到漢語。所以韓國的法官檢察官絕大多數是富家子女,因為只有他們有錢讀私立學校,從而懂得漢字。
  • 廢漢字換韓文?韓國排斥漢字鬧出過這麼多笑話
    韓國憲法法院「廢」漢字「換」韓文 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報導稱,韓國憲法法院自1988年創立後一直在徽章上使用「憲」字,至今已有30年。 據韓媒報導,韓國憲法法院這次「廢」漢字換韓文,並非一時興起。
  • 已經韓國強制廢除了漢字超過40年
    這並不是因為漢字不好用,而是與政治有關,尤其是韓國在古代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的弟弟,到處依賴中國。正是民族自尊和西方思潮的影響使得韓國被迫切斷與過去的聯繫,包括文字,使用自己發明的詞彙會讓他們覺得更符合一個獨立國家的形象。
  • 74年前越南「廢漢字」改拉丁字母,如今怎樣了?這一幕讓國人笑了
    這些都足以見得,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是有多強大。對於我們每個中國人民來說,看著祖國慢慢強大,我們的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當然啦,歷史上一些使用漢字的國家,為了追求本民族的「獨特性」,廢除了長期以來使用的漢字,而改用其他文字。像朝鮮、韓國,以及越南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 韓國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無奈啟用!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韓國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文字,所謂韓文,其實只是漢字的一種拼音,或者說是一種基於漢字的地方話。因此,1970年,韓國開始禁止使用漢字,停止在學校教授漢字。之後,韓國將拼音字母(韓語)當作字體,把只有40個音的韓語當成了漢字的代替品。這種把拼音當成字體的方法到底怎麼樣呢?
  • 韓國廢除漢字已有40年,漢字如今在韓國還有多少影響力
    讓我們放棄漢字、背離優秀的漢文化,而去學習不登大雅之堂的朝鮮文,難道不是自甘墮落,加入到蠻族隊伍中去的表現嗎? 朝鮮國王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再也不敢提起廢除漢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