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全面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2020-12-10 蔣振芬談影視

導語:說到漢字,我們不得不提的是,包括朝鮮、韓國、日本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在內的漢字文化圈都受到漢字的影響。越南人、韓國人和日本人的大部分文字都來源於漢字,並把漢字作為一種正式的或唯一的書寫系統。

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使用象形文字作為書寫文字的國家。除了日本,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漢字的影子,而其他國家則把目光投向了拼音文字。就連漢字也幾乎受錢玄同、魯迅的影響,學習西方拉丁語。然而,有一個國家必須廢除漢字,改成拉丁語,那就是越南。

越南語的演變,從漢字到喃喃自語

早在秦始皇時期,漢字就傳入越南。西漢時期,越南廣泛使用漢字。據史料記載,當時越南將漢字稱為「儒家文字」,越南上層社會則將漢語視為一門高貴的語言。後來,越南引進了大量的漢語詞彙,與日本、韓國只保留古代漢語發音的漢字不同,越南甚至保留了聲調。

可見,越南當時非常重視漢字教育。他們的詔書、公文、科舉等方面都是用漢字書寫的。孩子們還學習了中國文學的三字經,後來又學會了用古漢語寫文章和詩歌。到了12世紀,漢字已經成為越南的官方語言。

在13世紀,越南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喃喃自語,但它仍然是基於漢字。它把兩個字符組合成一個新字符。陳朝阮權第一次用喃喃自語寫下「祭鱷魚」,受到皇帝賞識和普及。其中最著名的是含混不清的長詩《金雲橋傳》。此後,許多越南學者用喃喃自語創作詩歌,以促進喃喃自語的發展。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喃喃自語成為官方文字,與漢字一起使用,但僅限於民間。官方文字仍然是漢字。然而,不管他們多麼努力,他們還是輸給了現實。

漢字的徹底廢除仍然離不開中國文化的滲透。一個字符不能更改

1919年,科舉制度被廢除,漢字和喃喃自語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直到1945年,漢字被完全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完全的拼音文字,越南稱之為「普通話」。

然而,即使漢字在越南失去了地位,中國文化也發展了1000多年,留下了許多至今仍難以改變的習俗。例如,越南仍然保留著春節的習俗。越南認為春節是最大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他們買年貨,做粽子和糯米糕,吃團圓飯。

即使我們現在不用漢字,但仍然保留貼春聯的習俗,有些人會很好奇,沒有漢字怎麼寫春聯?越南人很難不及格。他們在春聯上寫信。在中國人眼裡,「花哨」的春聯很搞笑。不過,這並不妨礙越南人創作春聯的熱情。臨近春節,市場上擺著許多春聯,甚至有人會當場拿毛筆做「信」春聯。

越南人經過幾代人的發展,雖然不會寫甚至不會認漢字,但有一個字是越南人流傳至今的,那就是福字。也許這個詞的寓意太好了:祝福,祝福!

春節期間,越南人會在大門上貼上漢字寫的「福」字,意思是福的到來。一些越南人選擇在家裡上山掛福,因為它的美麗含義。雖然沒有漢文化的影響,甚至沒有漢文化的缺陷,但所有越南人都對這個祝福詞充滿了感情,甚至可以體會到它的深刻內涵。

胡志明市國立大學語言學教授高春浩曾說:「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越南人用羅馬字來表達和記錄是不合適的。拋棄漢字,喃喃自語,是一種文化的失落。」。

所以後來在越南有一個恢復漢字的運動。由於越南的古典書籍都是用漢字和喃喃自語寫成的,年輕人開始不了解與漢字有關的文化遺產,有人呼籲在高中文科選修課中增加漢字和漢字,以確保沒有文化缺陷,傳承古人的文化和智慧。

隨著東亞的崛起和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崛起,你希望漢語成為一門國際語言嗎?

相關焦點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寫春聯改用字母,有個字卻怎麼也改不掉
    越南這個國家很有意思,曾經的「安南」是基於漢文化而存在的,可以說若是沒有漢字的記錄,曾經的「安南」是沒辦法把自己的歷史記載下來的。但「安南」在使用了兩千年的方塊字之後卻在一夕之間全面廢除漢字,面對昔日小兄弟突然脫離漢語圈這件事,很多國人對越南去除漢字一事有種「被背叛」的感覺。
  • 越南不用漢字74年,春節改用拉丁文寫對聯,國人讀後不禁大笑
    說到越南,每個人都很熟悉,越南在過去幾年中發展相當不錯,通過發展旅遊業,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越南旅遊,越南的大多數旅遊業都依靠中國遊客,而且許多中國遊客尤其喜歡去越南旅遊,旅遊業的發展也為越南的經濟和就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越南不用漢字74年,春節改用拉丁文寫對聯,國人讀後不禁大笑。
  • 越南韓國兩國廢除了漢字,漢字都沒法看懂,後續如何寫春聯?
    過春節不只是中國人民特有的節日,在國外也特別暢行,像以前學習過中國文化的日本、越南、韓國等都有過春節的習俗,其中越南和韓國更是以漢字書寫春聯,散發出濃濃的漢韻味。可是後來,越南和韓國相繼廢除了漢字,但貼春聯的習慣還是被延續了下去,可是如何書寫春聯也變成了一個令人疑惑的問題,其實春聯年年都有,只是漢字以這種方式表達了。早知道古代貼春聯可不是從一開始就用紙張的,尤其是紙剛被發明出來,那可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因為原料有限。
  • 寫下133首漢詩的胡志明,為何下令廢除漢字,只在春聯中留一漢字
    如今越南的一些傳統服飾也有中國的一些服飾有著非常大的聯繫,越南人說漢字寫漢語,但後來一個人改變了越南這個國家的文化。越南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他為了越南的獨立而鬥爭,這個政治家就是胡志明。胡志明的一生都用來為越南爭取獨立,為越南爭取發展,可謂是越南的國父。
  • 越南:廢除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越南就是其中的一份子,他們廢除了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不過這產生了何種影響呢,且聽分析。始於漢字,終於羅馬拼音為什麼越南會使用漢字,這還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傳說有言,越南的第一代君王神農氏的後代,而中國更素有炎黃子孫之稱,如此一來,越南和中國是同根同祖。
  • 韓國廢除漢字,春聯是用韓文寫,國人看到成品後都笑了
    歷史上,漢字也曾為中國歷代王朝服務,助其強盛。也正因為如此,漢字作為東亞文化圈的基石,一度風靡多國。「中國文化」影響韓國多年,漢字一度是韓國的主要語言。地域文化圈是指語言相同,風土人情相近的地區。因為古代中國的強大,漢字曾經發揮過這樣的作用,流行於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
  • 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
    韓國過春節與我國不同步,白紙寫春聯,本來的喜慶被他們玩壞了!韓國春節為何選「立春」?他們沒學錯,我國古代春節就這麼過!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受華夏文明的影響,東南亞諸國,也都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
  • 半個世紀前韓國廢除漢字,過年春聯怎麼寫?看起來像「法院封條」
    漢字都是方塊字,所以在小學的時候,老師給學生們下發的作業本都是方方正正的田字格。漢字自產生到今天已經延續了幾千年,在這幾千年中,漢字一直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而存在的。所以,在漢字的作用之下,隨之而生的與之相匹配的文化形式也逐一被流傳了下來。其中就有至今仍然保留的春節習俗——貼春聯。 貼春聯的習俗除了我國以外,還有越南和韓國等國家也保留著這樣的習俗。
  • 不是徹底廢除漢字了嗎,為何越南、朝鮮、韓國仍舊使用中文名字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後來流傳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使用,這就構成了龐大的漢文字圈。從古至今,有幾十個民族使用過漢字,比如中國、韓國、朝鮮、日本、新加坡、越南等等。但是到了近代社會,因為各種經濟、政治、環境等原因朝鮮、韓國相繼廢除漢字,日本一直沿用至今。
  • 專家提議廢除漢字,改用字母,他寫下2篇奇文反駁,全文讀音一樣!
    如果不是因為有了文字這個載體,很多文化都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散。我國主要的文字就是漢字,漢字在很久以前就誕生了。漢字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成熟,才會成為現在我們這些獨特的漢字。當然,沒有一個文明的發展過程都是順利的,而漢字也是不例外的。曾經有專家提出要廢除漢字,直接改用字母,而有一個奇人就寫下2篇奇文反駁,全文的讀音竟然都是一樣,是怎麼一回事?
  • 韓國廢除漢字以後,當地春聯該怎麼寫?和中國春聯已經有很大不同
    東亞文化圈是以漢字文基礎建設的文化圈,它包括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的共同點就是歷史上曾以漢字作為官方書面語言,所以漢文化也跟隨著這樣的漢字而流出到當地。不過這些國家也因為要培養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所以紛紛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力,開始廢止漢字,就比如韓國這個國家就是如此。
  • 專家提議廢除漢字,他寫2篇奇文對其反駁,全文讀音一樣
    不過在近代時期,卻有著一群專家提議廢除漢字,還好有一位文人,他寫2篇奇文對其反駁,全文讀音一樣,這才保留了漢字。漢字作為世界上最難的一種文字,它讓許多人都抓耳撓腮,這其中有著慕名而來的外國人,也有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在21世紀,幾乎沒有人不識漢字,就算再貧窮,父母都還是會讓自己的子女讀上書,為的就是識得漢字,不被人嘲笑。
  • 70年前,越南廢除使用數千年的漢字,改用羅馬拼音,後來怎樣?
    但幸運的是,它們的足跡印在了我們的史書當中,只要我們的漢字永遠存在,那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會長存。但是,有些國家,他們的歷史可能就會因為文字的消失而消失了,比如越南。廢除漢字的越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 越南獨立後的第一件大事:廢除漢字,原因之一:漢字很難學
    但是胡志明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漢字,推行以羅馬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國語字作為越南的通用文字。 前面說到,在宋朝以前越南還是中國的郡縣,之後成為藩屬國。
  • 74年前越南「廢漢字」改拉丁字母,如今怎樣了?這一幕讓國人笑了
    當然啦,歷史上一些使用漢字的國家,為了追求本民族的「獨特性」,廢除了長期以來使用的漢字,而改用其他文字。像朝鮮、韓國,以及越南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越南75年前「廢漢字」改用拉丁字母儘管說,如今越南對於我們國家有種奇怪的感情,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曾經長期以來,越南都是中國的藩屬國,一直到了歐美殖民者的入侵才打破了這一局面。早在秦始皇時期,當時的中國便在越南設立郡縣。
  • 越南書法:不寫漢字寫拼音,形不美神不具,實在難以欣賞
    而在越南,一門中國傳統藝術真的在沒有漢字的處境下「活」了下去。去漢字,留書法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文化不僅在世界上流傳,更對周邊國家有著深遠的影響。漢字則更是傳播甚廣,周邊的韓國,日本等國家更是漢字的忠實擁簇。而在眾多國家中我們不得不提到越南,漢字在越南已有超過一千年的應用歷史,在歐洲人來越南之前,漢字一直是越南文明的重要承載者。
  • 越南廢除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文化是一個國家無論如何都不該捨棄,並且要一直被傳承保留的珍貴財富,可就在一個國家,文化卻成了政治的犧牲品,他們決定廢除使用了一千八百多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這個國家就是越南。決定廢除漢字越南決定廢除漢字,學習羅馬拼音是有兩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近代歐洲的發展,另一方面是近代的中國在列強鐵蹄的踐踏下,越南失去了長久以來的文化依附,在列強的統治下,為了發展不得不選擇放棄漢字。
  • 為什麼中國的周邊國家都要「廢除漢字」?各國紛紛表示:被逼無奈
    二戰後,又有人提出廢除漢字之議,當時的一些人認為,日語妨礙了文化的進步,必須改革,甚至斷言,如果當初改用英語做國語,或許日本文化比現在進步得多,甚至這場戰爭也可能避免。1946年,盟軍總司令部派往日本的「教育使節團」也向日本政府建議「從根本上改革日本的文字」。這一年,日本政府採納了「漢字節減論」,公布了「當前一般社會生活中使用的漢字」1850個。
  • 他們廢除了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因「南越」包羅甚廣,嘉慶皇帝擔心他們對中國領土有野心而圖謀不軌,遂指令軍機處:以「南越」二字冊封,斷不可行。嘉慶皇帝最後冊封該國為「越南」,意為百越(中國嶺南地區)之南。法國為了更好地統治越南,不遺餘力地在越南去中國化,廢除漢字,讓越南人學習拉丁文字。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漢字本來就是表意文字,一看就知道含義。醜陋的韓國文怎麼可能取代我們的偉大的漢字? 民族興衰與文化的優劣有直接關係。漢字是唯一存活了幾千年的文字,經過不斷錘鍊改進完善,其優越性無出其右者。今天中華民族之強盛歸來,就是實證。 韓國人用漢字,隨時間流逝,最終融入中國,是最好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