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患者最適合的運動方式是什麼?骨關節炎患者如何正確運動?
[山東省立醫院袁林]
得了骨關節炎以後,時常會感覺到僵硬,上下樓梯時腿腳發軟以及膝蓋酸痛等症狀。很多骨關節炎患者以為自己得了這種疾病以後,只有多休息才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的關節。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得了骨關節炎疾病以後,是需要適當進行運動才對病情有利。那麼,骨關節炎患者最適合的運動方式是什麼呢?
骨關節炎患者多做運動有好處
大多數的骨關節炎患者因為患病部位的疼痛,自覺認為自己應該多休息,少運動才會對自己的病情有幫助,甚至很多患者選擇長期的臥病在床。可是這樣一來,對於病情一點幫助都沒有,甚至還會加重關節炎的病情。
而適當的運動可以強身健體,可以增加身體體質,尤其是對於心肺功能有較大的好處。骨關節炎患者適當運動可以使肌肉、韌帶強而有力,對於關節固定有不錯的效果。【骨科醫生袁林】
運動鍛鍊還可以使關節內不斷分泌滑液,這些滑液可以提供關節所需要的營養,可以推遲關節老化。運動可使各關節保持較大的活動範圍,關節軟骨受力均勻,不至於軟化。
適合骨關節炎患者的運動方式
適當地鍛鍊、活動筋骨關節,對增強關節的營養、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延緩關節退化是有利的。
對關節活動範圍鍛鍊:每天進行關節在各個方向上的活動鍛鍊,努力使關節儘量撐開,活動到最大極限。在進行關節活動鍛鍊時,應以不致關節明顯疼痛為準。
做耐力鍛鍊:骨關節炎患者應選擇騎自行車、遊泳、散步、慢跑等,既能達到全身鍛鍊的目的,又能對膝關節有保護作用。但要儘量選擇關節不負重或負重少的運動方式,避免長時間行走、爬山、爬樓、蹲起、拾重物等活動。
加強肌肉和骨質鍛鍊:如直腿提高運動。即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讓大腿的肌肉收緊、繃直,與床成45°夾角,每次維持1秒鐘。如此重複50個,50個為1組。持續練習會使膝關節的抗負荷能力逐漸加強。【骨科醫生袁林】
步行:步行不僅有助於維持關節軟骨細胞的營養供應,鍛鍊關節肌肉力量和協調性,防止骨質疏鬆,而且對於心肺系統及緩解精神心理壓力也有益處,是骨關節炎患者最適宜的運動方式。但步行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建議選擇平地行走,並且嚴格控制每分鐘不超過100步,鍛鍊時間不超過1小時。
遊泳:對於骨關節炎患者來說,遊泳是最好不過的,患者在水的浮力幫助下可以減少髖部,膝部,腳和脊柱承受的重力。遊泳還可以幫助肌肉放鬆,從而減輕關節疼痛。
弓步運動:向前邁出一步,後腿微微彎曲,然後慢慢彎曲前膝以保持上半身直立,不要讓前膝蓋超過腳面。保持5到20秒,然後換腳,動作重複10次。
飲食管理
進食高鈣食品:老年人鈣的攝入量應比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每日成分鈣不低於1200毫克。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大豆、豆製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蹄筋等,能促進關節分泌潤滑劑,減輕關節炎症狀。建議1天飲用1000毫升牛奶。【骨科醫生袁林】
多食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增加多種維生素的攝入: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魚肝油、動物肝臟,如雞肝、鴨肝、豬肝、牛肝、羊肝等,各種富含油脂的魚類等。研究發現,口服維生素C可保護關節、防治骨性關節炎進展,其他維生素A、B1、B6、B12和D均為建造骨質的元素。
防止肥胖:骨關節炎多見於肥胖人群,如果體重指數超過25,要積極減肥,控制體重,防止加重膝關節的負擔。飲食應葷素搭配,避免肥甘厚味,保持一定數量的蔬菜、水果,攝取充足的維生素。
避免生冷寒涼食物:寒則血凝滯而不暢,不通則痛。所以,生冷瓜果要少吃,特別是檸檬、柑橘之類的酸物,更不要多吃。冰淇淋和冰凍飲料也應儘量避免食用。
糖不能多吃:糖類特別是白糖,幾乎不含維生素,其代謝還需消耗不少維生素B1。而骨性關節炎多伴有各類神經壓迫產生的神經痛,常見於頸椎和腰椎骨質增生,可產生臂叢神經及坐骨神經的疼痛,致使維生素B1更加缺乏。因此,最好少吃糖。
戒菸、酒和含酒精飲料:吸菸、喝酒會加重骨關節炎的症狀,引起B族維生素的缺乏,成為神經炎的誘因;嗜酒成性者易患肢體疼痛症。故應戒菸少飲酒。[山東省立醫院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