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順手點個"關注"哦,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精彩的文章分享,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都說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所以過去的人們雖然並沒有讀非常多的書,卻可以通過生活經驗來總結出一系列關於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俗語。
這些俗語雖然看似粗俗,可卻同樣是老祖宗們所留下來的精神財富,一直到今天,有的還非常有借鑑意義。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不色者腎絕,不言者氣絕」,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不明所以,那麼今天就來好好地為大家講解一番。
先說前半句「不色者腎絕」,可能大家都會感到非常的不理解,不好色的人怎麼會腎臟不行呢?
正所謂「色字頭上一把刀」,大家的傳統思想肯定都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才對。
在我國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也有很多國家的君王會因為美色而英年早逝,所以老祖宗們通常都會提倡禁慾,甚至連曾國藩也想出了一套戒色的方法,可見大眾所有的觀點都是應該「色者腎絕」才是呀。
然而這句話卻告訴我們,其實這種思想也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在很多的中醫古書當中其實也有記載,我們以為的禁慾其實反而對身體健康不利。
大家都知道腎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在古代的人眼裡,他的主要職責其實就是為了生命的繁衍,也是老祖宗眼裡生命的根本。
所以,每當看到一個人臉色很差的時候,古代的人也會聯想到是不是腎臟出了什麼問題,這就是因為傳統觀念都認為腎臟跟生命其實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如果一個男孩子長大成人了,卻對女人沒有任何感覺,這樣其實不僅不好,也是中醫裡面腎氣衰竭的表現。
古代的醫生認為,這種人其實是沒有辦法活得太久的。
因為出現這種症狀,其實一般就是兩個原因,要麼是腎臟受到了創傷,要麼就是腎臟已經開始了老化,這兩者對身體健康其實都是非常有害的。
而這句話的後半句「不言者氣絕」,其實也就非常好理解了,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說話的時候沒有什麼中氣,那麼也會顯得非常的不健康。
這裡面最典型的例子,其實就是《紅樓夢》當中的林黛玉,一直顯得病懨懨的有氣無力,聲音也非常的小,所以老祖宗們就會認為這樣子的人身體不好。
而相反的話,如果一個人的聲音非常的洪亮,那麼大家都會覺得他必然精神頭很足,肯定不會把他跟奄奄一息的將死之人聯繫到一起了。
所以,氣息在老祖宗看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一個人底氣不足的話,那肯定就要好好休養了。
所以,所謂的「不色者腎絕,不言者氣絕」,其實放到現在的話也可以值得我們去學習。
如果大家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感覺到有這方面的問題,那麼就應該馬上到醫院去做檢查,不要覺得好像並不有什麼大礙,就可以拖著不去正視問題。
這其實也是老祖宗對我們的苦口婆心的勸誡,大家一定要防微杜漸,而不是諱疾忌醫。
歡迎關注我@辰觀歷史,歡迎轉發、留言、點讚,一起多交流吆,你的每一個互動我都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