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老人常說:「不色者腎絕」,下半句才經典!

2020-12-09 佳佳樂多

中華文化浩浩蕩蕩幾千年,俗語是一道非常獨特的存在。它們同樣是古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但是卻是一種更加接地氣的智慧表達,看似粗俗,但是卻蘊含的豐富的人生智慧。

而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今天我們說一說俗語"不色者腎絕",而這句俗語的下半句則更經典。

不色者腎絕

看到前半句很多人會不解,怎麼會"不色者腎絕"呢?不好色的人腎臟會不行嗎?俗話也說說色字頭上一把刀,這句俗語提出的觀點,明顯與傳統思想的觀點有悖。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很多國家的皇帝因美色而滅亡,所以老祖宗們會提倡禁慾。就連半聖人曾國藩,為了「戒色」想出了一套方法,但這種思想是不完全對的,因為許多中醫書籍中有記載,一味的禁慾反而對身體不好,所以俗語"不色者腎絕"告訴我們的,也是這麼個道理。

腎臟是我們身體很重要的器官,主要的職責就是生命的繁衍,可以說腎臟就是生命的根本。當一個人臉色很差很削弱,我們會想到是不是腎臟出了問題,所以我們的老祖宗認為腎臟,和生命有著密切的聯繫。

老祖宗覺得一個男孩長大成人,卻對異性沒有絲毫的感覺,這樣的男人的不僅不好,反而是腎氣衰竭的表現,這樣的狀態是沒有辦法久活得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原因就是腎臟受到創傷,另一種原因就是腎臟開始老化,這樣對於生命都是有害的,所以說"不色者腎絕",是一句很有用的話。

不言者氣絕

俗語的下半句"不言者氣絕",這一句就好理解了,一個人說話有氣無力的,身體也自然是不健康的。

我們發現日常中,如果一個人說的話時候聲音洪亮,那他的身體必然是很好的精神很足。如果一個人說話的聲音有氣無力的,那他的身體大概率不健康。傳統小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一個病懨懨的女子,而她的聲音都是很小的,這也證實了老祖宗說法的可靠性。

我們常常用"奄奄一息"來形容即將病逝之人,可見氣息在老祖宗看來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個人底氣不足的話,那就說明身體需要好好注意了。

俗語"不色者腎絕,不言者氣絕",放在今天仍然適用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也不能只相信俗語,身體出現問題應該馬上去醫院做檢查,不要覺得沒有事。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待俗語我們同樣如此,用一種客觀的態度對待俗語,才是我們傳承和學習俗語文化的關鍵,也是我們運用俗語更好生活的關鍵。

一句簡單的俗語,就能蘊含著人生存亡的大智慧,古人的智慧可以指導著我們生活。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古人的智慧以及忠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要想多多了解古人的智慧,建議讀一讀《智囊全集》,《智囊全集》這本書是明代文學大家馮夢龍編著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馮夢龍,但都知道杜十娘沉百寶箱的故事吧?就是他寫的,他還和曹雪芹施耐庵齊名!

《智囊全集》自出版問世以來,影響巨大。數百年間,刻印的人不計其數,受到了眾多政治家、軍事家、文人名人及下層民眾的推崇和喜愛。

清代才子紀曉嵐不僅熟讀此書,更是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每每機智過人、妙語連珠。

曾國藩自己曾說:「每當夜深入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

而在當代,萬達總裁王健林每年年初都會發表年度工作報告,每次在報告中他都會推薦一本書給員工,推薦過的書單裡便有這部《智囊全集》。

這本書究竟有什麼神奇?能讓這麼多人拜讀?

它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了歷代智慧故事共1238則,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馮夢龍評價《智囊全集》說它:「天下無餘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

老顧我讀完之後,才發現很多人生的智慧,還有為人處世的技巧,這本書早就說透徹了!讀一讀就能學到很多智慧,還能輕鬆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想要讀的,建議大家讀一讀白話文版本的,因為文言文真的一般人很難讀懂!

全六冊智慧只需要79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就能受益終生!無論是自己讀,還是送給朋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俗語「不色者腎絕,不言者氣絕」到底啥意思?你會引起重視嗎?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不色者腎絕,不言者氣絕」,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不明所以,那麼今天就來好好地為大家講解一番。先說前半句「不色者腎絕」,可能大家都會感到非常的不理解,不好色的人怎麼會腎臟不行呢?正所謂「色字頭上一把刀」,大家的傳統思想肯定都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才對。
  • 俗話說:「不色者腎絕,不食者脾絕,不言者氣絕」,何意?
    農村俗語「不色者腎絕,不食者脾絕,不言者氣絕」,相信很多人都聽到過,但要是解釋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會讓很多人犯難了!其實,這幾句話其實很好理解,但是有些朋友的理解是有些偏頗。在古人看來,腎絕,脾絕,氣絕,這乃人之三絕,一旦這種情況出現,那麼就說明大限將至。
  • 人們常說:世本無事庸人自擾,下半句才經典,老祖宗的處世智慧
    這上半句是我們常說的,那麼它的下半句是什麼你知道嗎?庸人自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把這件事看得太複雜了,要讓自己不再自擾,最好的辦法就是化繁為簡。這句話的下半句在馮夢龍先生的《智囊全集》中給出了答案:世本無事,庸人自擾。唯通則簡,冰消日皎。
  • 老人言:「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古人忠告,早知早受益
    馮夢龍是一個奇人,一生創作書籍十分的豐富,其中《智囊全集》被稱為千古謀略之書。作者說:「天下無餘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其中。讀過此書的人一致認可:但凡後世人,汲取中華智慧,習得為人處世都繞不過他。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智囊全集》中就有一些觀人方法,被稱作"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早年研究《智囊全集》,並結合書中內容加以應用,最終寫了一本觀人看人的《冰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 古人智慧:「欲速則不達」,下半句更經典,道盡現實和人性
    這句話是非常有用,但其實它還有下半句,也十分經典、有教導意義,然而它的下半句就沒有前半句這麼出名,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後半句就是「見小利而大事不成」,我認為這後半句的深刻含義絲毫不遜於前半句,也是很經典了,道盡了社會中的一些現實,怎麼這句話就不像前半句被大家熟知呢!
  • 俗語:「朋友妻不可欺」,下半句才是經典,你知道是什麼嗎?
    劉志知道了之後,並沒有暴怒責備,而是就擺酒宴請姜政,恰巧店小二上菜時不小心把熱湯灑到了姜政的身上,姜政大怒,正準備大罵店小二,劉志這時候就勸告他,店小二肯定不是有意的,是可以原諒的。吃完飯後,姜政回到家再三思考劉志的話,才明白了朋友已經知曉此事,頓生慚愧之意,對劉志妻子的非分之想也就此忘卻。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就連明代才子馮夢龍,也曾經在《智囊全集》中提到過「相由心生」的概念。很多古人都非常相信「觀人術」,他們總是喜歡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來判斷他今後的成就。而在馮夢龍所寫的《智囊全集》中,就教給了大家一些觀人的方法。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
  • 《智囊全集》:「兒孫自有兒孫福」學會擇良師益友,成為了經典!
    這話俗語《增廣賢文》裡記述過,它的出處是元代關漢卿寫的《包待制三勘蝴蝶夢》,提起這句話,很多人只了解上句,卻不清楚這話還有個下句,這個下句才算是這個句子的精華部分,可惜非常少有人了解。提起這話,就不得不講一個典故。傳說,明朝宣德年間有一個書生姓羅,他因家境貧困考場失意,最終只能遠離家人,到其他地方當個教書先生。
  • 古話說:「觀棋不語真君子」,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識人術藏智慧
    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後半句,這後半句更是經典,把喝酒和小人巧妙的聯繫在了一起,這後半句就是「把酒多言是小人」。這句話也是比較好理解的,意思就是說喝酒喝多了之後話也說多了的人都是小人。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的著作《智囊全集》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意思就是說不要從一個人的相貌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
  • 《智囊全集》:「人無笑臉莫開店」,老祖宗的智慧,句句受益終生
    有那樣一則俗語「人無笑臉莫開店」,說的是和做生意有關,實際上這句話俗語還有後半句,才是整句俗語的關鍵所在,短短的7個字卻蘊含了許多為人處世的哲學思想,稱得上是精華所在,了解了會化解許多尷尬。人無笑臉莫開店我們最先來說俗語的上半句「人無笑臉莫開店」,這句話是對生意人的勸誡和警示。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最經典的是後半句,跟老祖宗學習觀人術
    大家熟知的馮夢龍先生,也有著作《智囊全集》,也是講述了各種如何去看穿一個人內心的方法,這也間接地說明了,這種以貌取人的方法,也是又可取之處的,那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句才經典民間俗語說的 「兩腮無肉不可交」,到底是什麼意思,觀人看相,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智囊全集》「兩腮無肉不可交」,句句受益,老祖宗觀人智慧!
    《智囊全集》馮夢龍所著,讀過這本書的人如此評價:「天下無餘智」。後代汲取中華民族智慧,學習做人做事都繞不過這本書。無論是古時候還是如今的社會,很多人辨別一個人是不是善惡,通常全是仔細觀察他的面相來做出判斷,也就是常說的「面由心生」,此外很多人交友很有可能第一個也是先看面相的,不清楚大家還有沒有聽過「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俗語,實際上這句話還有下下一句,並且更加經典!
  • 老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經典,讓老祖宗教你少走彎路
    也有不少人比較看重面相,畢竟人與人剛開始接觸,只有看面相才可以簡單判斷這個人是否好相處。我們都知道老人說的話是最有道理的,畢竟人家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飯都多。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那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老祖宗說的話真的有大道理嗎?
  • 老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教你少走彎路
    也有不少人比較看重面相,畢竟人與人剛開始接觸,只有看面相才可以簡單判斷這個人是否好相處。我們都知道老人說的話是最有道理的,畢竟人家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飯都多。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那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老祖宗說的話真的有大道理嗎?
  • 《智囊全集》:「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為經典,受益終生!
    《智囊全集》的作者是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全書收集了從先秦到明代的智囊小故事1200餘則,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造史和實踐史。因此 有一句老話「人在做,天在看」,而取自這句話老話誕生的俗語就是「舉頭三尺有神明」,想來很多人都了解,但你知道這句話俗語的下半句嗎?剛開始聽到此俗語還是在孩提時代,那時候就有一個疑惑,「舉頭三尺」確實有神明嗎?
  • 下半句才是經典,教你看破人心
    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臉上橫肉為兇者"。人們認為,那些臉上長橫肉的人,通常都會做出很多兇惡的事,讓人感到害怕,因為只有經常憤怒的人,臉上才會長出橫肉這樣的褶子。不信你們看,那些影視作品還有文學作品裡的反派,不就總是這種形象嘛。
  • 俗語:「貪酒不顧人」,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早就看透了人性!
    這樣的狀態下,在說話的時候有些話就會不經過細想直接說出來,在醉酒的時候說的一些話會很容易得罪人的,給別人帶來不好的情緒不說,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候就連自己得罪了人都不知道。而如果一個人飲酒過度,對於自身也是很危險的,詩仙李白,就是一個悲劇,根據記載,李白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 古人云「合嘴出現彎弓樣」不可交,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這句話的意思也很好理解,也就是說光從一個人的外貌,是無法看出這個人的內心本質的,只有相處久了,才可以洞察人心。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有人平平無奇卻不斂其芳華,有人珠光寶氣卻驕縱得不可一世,也有人不斂鋒芒盡顯光芒。千人有千面,但心大有不同,因此察人之術極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