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匠雜誌】一篇系列 —— 威士忌系列(五)!希望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各位大佬們,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多多指正,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
• 威士忌屬於蒸餾酒,由磨碎的穀類發酵、蒸餾後再置於橡木桶中醞藏熟成(熟成目的:改善酒的色香味)所製成。酒精濃度一般在40%~43%之間。
• 主要原料為大麥、小麥、玉米及裸麥(黑麥)
• 生產威士忌的國家很多,主要生產地區有四個,分別為蘇格蘭、愛爾蘭、美國及加拿大。
• 「時間」是釀造優良威士忌甚為重要的因素,威士忌品質好壞,和它在橡木桶內醞藏熟成時間的長短有極大關係,一般而言,在橡木桶中醞藏時間愈長,氣味與口感愈加馥鬱。灌裝入玻璃瓶後,不論時間長短,品質不會改變。
小知識
關於威士忌名稱的不同:
◆ Whisky- 蘇格蘭(英國) 加拿大 日本
◆ Whiskey- 愛爾蘭 美國
問:威士忌是否愈陳愈香?酒齡50年一定比10年更香醇順口?
答: Old doesn’t always equal good。
單一純麥威士忌的口感與風味,大半來自熟成所用之橡木桶,離開橡木桶裝瓶後,酒的品質即不會再有任何變化。
剛蒸餾的新酒苦澀辛辣有雜味,必須裝入橡木桶中熟成,改善酒的色香味。隨著時間,威士忌在橡木桶中,慢慢變的香醇順口。可是熟成過久,威士忌吸收過多來自橡木桶的味道,可能會有過重的橡木味(woody),口感反而不好。雖然酒齡愈久,價錢愈貴。超過30年的酒有可能品質不升反降。好酒不一定貴,貴的酒不一定好。喝威士忌不要過度迷信年份,一般而言,12 - 15年的威士忌口感佳,價格實惠。• 威士忌主要生產國家都有法令規定,新酒需貯存於橡木桶一定時間(數年)熟成後,才可販售。在熟成過程中,威士忌的特性發生很大變化,橡木所含化合物(單寧)慢慢溶出,除去新酒之苦澀與辛辣,威士忌變得更香醇,酒的顏色也逐漸由剛蒸餾之無色透明,變為金黃色甚至琥珀色。(品質好的威士忌其顏色自然形成,完全來自橡木桶,有些威士忌系以添加焦糖來調整色澤。)
• 橡木有孔隙會透氣(會呼吸),因此威士忌於橡木桶內會蒸發。酒的體積一年約損失2%,被稱為「奉獻給天使」。於橡木桶熟成時,威士忌的酒精濃度會降低,熟成10年約減少3%~4%。
• 美國白橡木及西班牙橡木,被公認為最適和製造威士忌橡木桶,其他橡木孔隙太多。各國所使用之橡木桶不盡相同,於蘇格蘭,不同品牌所用橡木桶也有區分。
• 於美國、加拿大釀造威士忌用的是內部燒成炭的新木桶,用過後不能再用來貯存新酒。
• 於蘇格蘭,則是用先前貯存過其它酒類的橡木桶。例如, 葡萄酒、美式威士忌、白蘭地、朗姆酒等。
用於麥芽威士忌的蒸餾,蒸餾器形狀像一個有著長鵝頸的巨大銅壺,通常使用至少兩個蒸餾器。發酵後的麥芽酒醪(類似啤酒),先進入第一個蒸餾器加熱,溫度達酒精沸點時,酒精蒸氣會上升,經過冷凝器得到酒精濃度22~25%的「初餾酒液」。再進入第二個蒸餾器蒸餾,蒸餾過程中酒頭酒尾被導引與下一鍋的「初餾酒液」混合,而酒身部分(酒精濃度從約74%遞減至約64%的餾出酒液)即為威士忌新酒。將新酒用釀造水稀釋至酒精濃度63.5%(此為最佳開始熟成濃度),裝入橡木桶熟成。
本法為古老的傳統方法,蒸餾出來的威士忌保留麥芽大部份原味,但是酒精度較低,且無法大量釀製。
用於穀類威士忌的蒸餾。其優點, 一是現代科技好控制,二是能產生高酒精濃度的酒。其設備是2個相通的高大塔式柱體。
蒸餾過程如下:
酒醪流入A塔內蜿蜒管路,途中受由塔底上升之熱蒸氣加熱
此經加熱之酒醪,由B塔頂端流入,由上往下灑向塔內一連串的多孔板,途中由塔底上升之熱蒸氣, 沿途與酒醪接觸,逐漸上升之蒸氣其酒精濃度隨之增加,升至頂部後冷凝成酒液。
如此重複進行, 連續蒸餾。
蒸餾出來的新酒,酒精濃度約95%, 加水稀釋至65%,裝入橡木桶熟成。
較之單一蒸餾法,連續蒸餾法的生產速度快, 成本低廉,但是缺乏穀類原味。
威士忌系列暫時更到這裡,下一主題的一篇系列也會儘快和大家見面的,敬請期待吧!酒匠雜誌 | 一個酒吧從業者都會關注的公眾號
A WeChat Subscription will be concerned by all bar practitio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