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的幼兒園什麼樣?在日本,我找到了答案

2021-01-08 騰訊網

來源: 阿呆爸

ID:adaibaba520

今年有一部熱播的紀錄片《他鄉的童年》。

導演周軼君,做過多年戰地記者,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實地走訪了日本、芬蘭、英國、印度等地,用攝像機帶我們看到了其他國家的孩子的童年。

在日本這一集裡,她拍了一家位於東京都立川市的幼兒園:藤。

這家幼兒園,名氣非常大,大到很多人認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幼兒園」,其中也包括我。

為什麼有那麼多家長追捧它?作為一個新手爸爸,家裡也剛好有孩子上幼兒園,它打動我的秘密,又是什麼?

三對夫婦,強強聯手

藤是一家私立幼兒園,創建於1971年。

雖然目前在校生只有600多人,卻是日本規模第三大的幼兒園,也是日本最有名的一家幼兒園,

在最初的三十多年裡,它的名氣並不大,暴得大名是從2007年開始的。

在此前的2004年,從父親手中接手幼兒園的園長加藤積一發現園裡建築老化、生鏽,還經常漏雨。萬一發生地震,就很難保障孩子的安全。

於是,加藤積一決定改造老的藤。

他邀請到佐藤可士和夫婦擔任設計師,手冢貴晴夫婦擔任建築師。

佐藤可士和,是大名鼎鼎的設計師。中國人熟悉的優衣庫、711連鎖便利店,就是他的作品。

手冢貴晴,名氣也不小,曾設計建造過無扶手屋頂之家。2015年,他上了TED,向世界介紹了藤,名聞遐邇。

這兩個設計師,再加上已經傾注了兩代人精力,對藤有著深厚感情的加藤積一夫婦,強強聯手,一起對藤開始了改造。

幼兒園,要像一個巨大的遊樂場

當時,為了設計一所真正的適合孩子的幼兒園,手冢夫婦還帶著自己三歲的女兒一起過上了孩子般的生活。

他們從早到晚泡在藤幼兒園裡,和孩子們一起爬樹、奔跑、唱歌。

最終,在反覆溝通之後,三對夫婦對怎樣改造藤,有了高度的共識:

現在的很多幼兒園都太奢華了,裝修現代,高科技,走道多寬,教室多大都有明確的標準。

而實際上,幼兒園最應該考慮的是孩子。它應該是孩子們每天都想去的夢寐以求的地方。孩子的本職工作是玩,建造出來的幼兒園,要像一個巨大的遊樂場。

幼兒園的環境,不要追求華麗的外表,而是要想方設法讓孩子能夠多親近陽光、雨水、風、泥土、樹木、花草、昆蟲。

在一次坐公交時,手冢想到了具體的設計方案,把草圖匆匆地畫在了口香糖包裝紙上。

萬事俱備,改建開始。

2007年3月,在經歷了一年多的重建後,一個新的藤竣工了。

隨後,迅速走紅,世界各地的參觀者絡繹不絕。現在它每年都有幾次固定的面向社會的開放時間,上官網預約即可。去日本的朋友,有興趣可以提前預約參觀看看。

它走紅的速度和分量,從接二連三的獲獎就可以看出來了:

2007亞洲設計大獎;

2008年日本建築最高獎項日本建築學會獎;

2011年經合組織(OECD)評為最優秀的教育建築。

上面這些關於藤的歷史,是我在觀看《他鄉的童年》,還有閱讀園長加藤積一先生的著作《藤幼兒園的秘密》時,得知的。

有的孩子一上午就跑了近6千米

藤的面積不大,設施、招生都不算高大上,但它偏偏就打動了很多人,比如我。

面對這家幼兒園,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屋頂。

從高空中看,它的屋頂就像一個橢圓形的田徑場,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它不僅是看起來像田徑場,而且實際上就是!

在改建之初,大家都沒有想到這個屋頂會激發孩子奔跑的本能。

改建之後,他們發現這裡成了孩子的遊樂場,孩子可以無止境地跑下去。

在藤幼兒園,孩子大約有兩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於是,就有孩子會一圈圈地在房頂奔跑,一上午就跑了30圈,將近6千米。

6千米,在微信運動上,這大概就是一萬步!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小的運動量。

真的,我很羨慕這個圓形屋頂。

因為,在我看來,孩子天生喜歡跑動打鬧,運動的多,身體素質會強,性格精神都會好很多。

然而,很可惜的是,在現代生活裡,孩子們卻很少有這樣能放開腳丫子奔跑的機會。

比如,我家孩子阿呆,一天在幼兒園裡大概七個鐘頭,都是老師帶著上課,做遊戲,睡午覺,幾乎沒有自由活動的時間。

即使周末有了時間,我也很難找到向藤這樣的圓形屋頂,或者操場,供他無拘無束的奔跑。

更奇妙的是,藤的巨大的圓形屋頂還有一種很神奇的作用:

在圓形屋頂上奔跑,會給孩子一種特別的安全感。

為什麼呢?

因為它是圓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所以孩子在奔跑的時候,也就沒有第一名和最後一名。那些身體弱小的孩子,就不容易被欺負,遭到霸凌。

親近自然,適當保留危險

藤,打動我的第二點,是它將親近自然的理念落到了實處。

做大自然的朋友,親近自然,認識自然,是所有社會的共識。

有心的家長,會特別在周末帶孩子去郊區、農村,參加一些摘草莓、葡萄的活動,為的就是讓孩子感受自然、農事。

但實際上,因為條件限制,不識小麥、韭菜,沒有摸過牛羊馬的孩子,不僅是在日本,在中國,也很多吧?

在親近自然這一點上,藤就做得很好。這裡舉三個例子。

他們有一個微笑農場。

在這個小農場,孩子們和老師一起種植。土豆、玉米、地瓜、茄子,收穫了會擺在幼兒園的各個角落,也會用在午餐上。

有一年他們算錯了時辰,種了4000顆蘿蔔,天天吃蘿蔔料理,吃到園長加藤積一都崩潰了。

他們還養了兩匹馬。

一個名叫「小春」,一個叫「小銀」。

這兩匹馬就像聖誕老人的禮物一樣,成為每個孩子的期盼。

每年在孩子生日這一天,過生日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個特別的禮物:在園區騎馬,溜達溜達。

他們有三顆可以爬的大樹。

藤的園區裡有三顆樹齡超過了50年的大櫸樹。

這三顆大樹,成就了孩子們攀爬的樂趣。

當然,也會有許多家長擔心爬樹會摔傷,不安全。

藤的理念則認為,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不是被教出來的,需要他自己去體驗,去從失敗中去吸取教訓:

如果將上幼兒園看作孩子邁入社會前的準備階段,那麼我認為幼兒園應該像一般的社會環境一樣,不要過度地去保護孩子,而是要適當保留一些危險,這樣才能培養孩子自己躲避危險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藤幼兒園還接收了30多名受自閉症影響的兒童。

但奇怪的是,這些孩子在藤幼兒園裡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自閉症症狀。

為什麼呢?

研究者認為,這很可能就是因為藤的空間是完全開放的,始終處於一種自然的噪聲之中。

而其他現代、安靜的教學建築設計,因為太安靜,太隔音了,反而不利於自閉症孩子的心智發展。

如此看來,大自然的神秘與潛移默化,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大。

向生活學習,教育孩子

藤打動我的第三個地方,是它的教學理念:蒙臺梭利。

這是義大利女性瑪利亞·蒙臺梭利(1870—1952)總結創造的教育模式。

這種幼兒教育的核心,就是認為孩子天生就有自己促使自己成長發展的能力。

而老師則主要通過「日常生活練習」「感官教育」「語言教育」「算術教育」「文化教育」五大領域,來幫助孩子成長。

比如說在「日常生活領域」這一點,蒙臺梭利就強調讓孩子通過穿衣服、脫鞋子、掃地、擺放物品這些事情來鍛鍊身體和大腦的配合。

在藤裡,也會利用各種教育來模仿生活場景。

其實,蒙臺梭利這個詞我並不陌生,因為我家孩子一歲多上早教時,報的就是一個打著蒙臺梭利旗號的品牌。

據我觀察,這個理念現在中國也很流行。幾乎市面上所有的主流早教品牌,都會主打這種理念。

但到底有沒有一種長遠的效果呢,說實話我也不知道。

不過,看藤裡的許多設施,都是真實生活、環境的再現,而沒有刻意去迎合孩子,將它們設計的更便利。

比如,操場上故意設置的沒有感應的水龍頭,凹凸不平的草地,需要用力才能關上的門,真實的自然噪音,不隔音的教室,等等。

中國的家長,很少有人真的有時間精力去讀去學理論,上培訓,研究怎麼帶孩子,怎麼教孩子。

畢竟,大部分人,還是要朝九晚五忙生活,能擠出時間,帶孩子吃好玩好就不錯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能適當總結一些規律,就很不錯了。看了藤對蒙臺梭利理念的實行,我覺得很受啟發,也值得家長多多關注。

設計師說「孩子們有時需要跌倒、也需要受一點傷,這樣會讓他們學會,如何在這個世界生存。」求認同

前幾次,我陸陸續續寫了幾篇原創,聊了對《他鄉的童年》中對芬蘭、印度、以色列部分的觀感。

其實,日本這一集是最先播放的,也是對我觸動最大,但卻遲遲不敢寫的一集。

不敢寫,是因為中日歷史緣故,稱讚日本,說不定就會被扣上崇洋媚外,無恥吹捧的帽子。

觸動最大,則是因為我覺得現在的中國家長實在是太瘋狂了。

孩子還只有三四歲,就忙著學英語,上舞蹈,學圍棋,學畫畫,每天課程排得滿滿的。

而我則固執地認為:

孩子還小,就要多跑多玩,多一點運動量,晚上睡得好,身體發育也會好。多親近自熱,多接觸花草樹木,牛馬昆蟲,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多從日常生活中總結學習,則有利於發展孩子的心智,熱愛生活。

而這三點,我在日本的這家叫做藤的幼兒園中都看到了。所以,在我眼裡,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幼兒園之一了。

Ps:讓孩子多跑跑,多親近自然,多向生活學習,這三「多」,對嗎?你們家的孩子,上的幼兒園也是這樣嗎?

- END -

點擊播放 GIF 0.0M

相關焦點

  • 設計了540多所幼兒園,這個日本大師的理念徵服中國:我的幼兒設施不...
    2019年,日比野拓先生參加了一席的演講——《自由而真實的幼兒園是什麼樣的》。 彼時,他穿著黑色外套,留著整潔的短髮,在演講臺中央,侃侃而談。出人意料的是,這場演講迅速在教育界引發了轟動。 截止目前為止,這場視頻在騰訊上的點擊量接近300萬。家長們的好奇與熱切、媒體的採訪與報導也接踵而至。
  • 你的性格適合什麼樣的工作?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35歲前必讀)
    2、我到底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回答不了這兩個問題,大多數人往往會規避風險,蹲在原地,陷入一種「既不滿意現在的工作,又沒有勇氣改變」的狀態。當然,也會有人選擇冒險,通過跳槽的方式脫離困境。但這樣一定能解決問題嗎?
  • 缺乏美的、「故意幼稚」的幼兒園環境需要什麼樣的設計?
    我們要為孩子設計什麼樣的幼兒園環境?以下文章轉載自公眾號「日敦社設計」ID:ridunshe 沈冠英日敦社設計聯合創始人專注幼兒園設計11年,先後為全國三百餘家幼兒園提供國際化、高品質的設計服務如果給你一個詞「幼兒園」,讓你去聯想它的樣子,你會給出一些什麼樣的關鍵詞呢?
  • 幼兒園設計案例:為什麼這兩個建築師設計的日本幼兒園這麼樸素?
    怎樣設計出好的幼兒園?這是許多人在設計幼兒園、尋找幼兒園案例的過程中都會發出的疑問,大正幼兒園設計也有同樣的疑惑,所以搜尋一些幼兒園資料,希望通過這些資料能找出問題的答案。這篇文章主要列舉了日本知名的幼兒園建築設計師日比野拓以及手冢貴晴的設計理念與案例來分析日本的幼兒園設計風格。
  • 人物|「亞洲一哥」大迫傑:跑步中,我找到了答案
    2010年,他進入早稻田大學,並在全日本大學箱根驛傳中上演在個人區間中連超7人,幫助早稻田大學扭轉劣勢,勇奪冠軍。2014年,大學畢業後,大迫傑加盟日清實業跑團,並在第98屆日本田徑錦標賽暨第17屆全國亞運會上,以28分11秒94的成績拿到了10000米的銀牌。
  • 女生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男生?終於找到答案了
    相信談過戀愛的男生都有過這種經歷:你對一個喜歡的女生苦苦追求,給她買禮物,買衣服,送花,想著法的逗她開心,生活中處處關心她,可是就是得不到她的愛,雖然你也很努力了,可是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可能你會抱怨,該做的我都做了,還要怎麼樣啊?當出現這種困惑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問題出現在哪呢?
  • 從建築看教育:亞洲五大國家的幼兒園都是什麼樣子?
    2000年初,北歐的建築設計界就已經開始思考未來教育建築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他們發現相比去提供一個個分割的空間以把學生「裝」進去的傳統空間,不規則形態設計更有利於課程的活躍性,增強課程的探索性和趣味性。從北歐建築界的研究發現,從建築形態、學校的空間規劃和室內設計,可以看出一個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什麼樣的。
  • 怎麼能在日本上幼兒園
    在河南豫和遇到的很多諮詢者中,有許多是為了孩子的將來而選擇去日本的,比如讓孩子在日本上幼兒園一直到上大學,那麼怎樣才可以帶孩子去日本上幼兒園呢?首先,能帶孩子過去的籤證有技術人文國際籤證,也就是工作籤證,投資經營管理籤證,高度人才籤證,永住者,只有父母其中一方是這類籤證,才可以帶孩子到日本上幼兒園,想要直接申請去日本留學上幼兒園是不能的。日本的幼兒園根據主管機構不同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文部科學省管轄的,第二種是厚生勞動省管轄的,第三種是前兩者聯合創立的,有幼稚園及保育園及認定兒童園,招收1-5歲兒童。
  • 世界最低點在哪裡?科學家終於找到答案
    2020-06-16 16:15:54 來源: 奇點使者 舉報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地方是珠穆朗瑪峰
  • "因為一個英文字母,我把孩子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
    曾經看過一個日本公益廣告。老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在紙上畫出心裡所想的東西,於是大部分孩子都交出了色彩斑斕的畫作。但其中有一個小男孩,卻不斷在紙上塗畫著黑色,並且畫了一張又一張。當孩子的一舉一動總是以世俗的眼光來衡量,當他們的發展總是被大人的框架和思路所局限,當定義他們好壞的是千篇一律的「標準答案」……還談什麼想像力的馳騁呢?1968年, 美國內華達州曾發生過一起十分有意思的訴訟案。一位母親將孩子所在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老師給她三歲的女兒教了字母「O」,導致孩子的想像力被剝奪。
  • 為什麼中國的幼兒園大多「萬無一失」,而日本的幼兒園喜歡「製造危險」?
    除此之外,在配套設施上也存在差異國內偏愛「萬無一失」的成長空間而日本呢?恰恰相反尤其近幾年,屢次能發現日本的幼兒園都紛紛加上了大量的「危險」空間評選為「世界上最好的幼兒園」的日本藤(Fuji) 幼兒園也被我們中國網友稱之為世界上「最有愛最開心最有趣」的學校
  • 製作紙襯衣、紙領帶,學習手勢舞《爸爸最好了》,長沙幼兒園萌娃...
    本報長沙訊 6月21日父親節,長沙幼兒園的孩子們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爸爸的愛。爸爸在孩子的心中是什麼樣子的呢?天心區天悅幼兒園的孩子給出了答案。「我的爸爸有扎人的胡茬」「我的爸爸很瘦很高」「我的爸爸有對大耳朵」……大班組的孩子們開始利用超輕黏土、五彩畫筆等呈現了爸爸的模樣。中班組的孩子們則圍繞寬大的手掌和豎起的大拇指展開創作,寓意「他的手掌有一點粗」,「我想要畫一個大拇指表揚頂呱呱的爸爸」。小班組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設計製作出一件件精美的紙襯衣送給爸爸。
  • 看完日本幼兒園的午飯,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日本人會嚮往中國幼兒園
    之前在網絡上刷視頻的時候,就看到過日本小便當,她們會把飯糰用手握成可愛的形狀,再貼上紫菜,放進買好的便當盒中,還會準備雕刻好的像小花似的胡蘿蔔,作為便當的點綴,十分有新意。之前我的同學去了日本生活,在那裡結婚生子後,到了孩子妞妞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令我同學特別苦惱,日本的幼兒園中午沒有午餐,需要孩子自己帶飯吃,這讓沒有什麼生活經驗的新手媽媽,感到十分為難,況且孩子帶的便當都是父母用心製作過的。
  • 這個中國人造的日本幼兒園,只用了兩種顏色,卻驚豔世界斬獲建築大獎
    相比起來中國幼兒園的設計則要「熱鬧」得多,「紅橙黃綠青藍紫」摻雜在一起,七種顏色都不夠用吶,因為「小孩子呆的地方就應該像童話世界不是嘛。」抱著我們自己對幼兒園的認知,我搜索了一下…「中國 幼兒園 環境」。發現我們中國的幼兒園普遍都是五彩斑斕的裝飾風格。
  • 鄭州資深園長分享:選幼兒園到底選什麼?怎麼提前做好應對?
    假期裡,我讀了一本在學前教育工作超過20年的園長姐姐推薦的書——《重訪三種文化中的幼兒園》。作者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也是著名的人類學家,這本書記錄和探討了中國、美國、日本三個國家20年來在學前教育的變化,讀起來很像一本「紀錄片」。
  • 日本的「藤幼兒園設計」為何不適合中國?
    這次遊學為我接下來的工作找到了方向,通過幾年的工作實踐和積累,對幼兒園設計慢慢有了自己的理解和風格。日本幼兒園設計這幾年在國內比較流行,各種微信宣傳、頭條都可以看到他們的相關資料,對於國內幼兒園從業者來講,也是開闊了眼界。隨著國內幼兒園設計行業蓬勃發展,設計公司也是越來越多,方案也越做越好,各有特色,其中不乏日本幼兒園設計的影子,當然這其中我本人也是這樣。
  • 日本幼兒園,每天只教孩子如何生活!網友:終於知道為什麼輸在起跑線上
    他們設計的幼兒園,永遠是從學校的周邊環境出發,從孩子的心靈和成長出發,在這個基礎上設計出,足以激發孩子們各種,想像力和生命力的場所。在日本這樣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度。要做好一個幼兒園的設計,更是需要一顆匠人般的心。
  • 日本孩子上幼兒園教育已免費?可中國孩子卻還要交各種費用
    說到幼兒園,就不得不提到在世界都有名的日本,免學費與教育方式。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免學費。早在2019年,日本就發布了幼兒園學費全免政策,此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刺激生育,從而保住每年大幅下滑的新生兒出生率,但卻從根本上抓住了幼兒教育,為培養孩子成才打下了濃厚基礎。
  • 日本幼兒園的體育課,中國爸媽們看了「瑟瑟發抖」 ……
    Buddy Sports初印象 Buddy Sports幼兒園位於日本東京世田谷區一片靜謐的住宅街區,這所聞名遐邇的體育幼兒園,佔地不大,一棟藍白灰外牆建築的一到四層是幼兒園,再往上,便是普通的住宅公寓。
  • 日本女幼師穿和服教小朋友跳舞,網友:好想去上幼兒園!
    現在的家長對於學前教育是非常的重視,畢竟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屬於家長們是竭盡全力的給子女需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幼兒園,給自己的孩子從小就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小孩更加的熱愛學習,也鍛鍊小孩能夠和別人的孩子和平的相處方式,能夠有更加好的思維開發,也可以在幼兒園學習到一些生活上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