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機械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64年,一年吸金超1650億

2020-12-15 機經網

  基建的興盛使得工程機械行業在近年來頗為景氣,徐工集團、三一重工等中國重工巨頭,都在近兩年裡,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而日本重工企業的實力也相當了得,身為日本第一機械巨頭的小松,便憑藉著11.5%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在全球排名第二位,不容小覷。

  「小松」這個名字,在一眾以重工、建機命名的工程機械企業中,顯得頗為別致。據公開資料顯示:小松於1921年時便已經成立,而在1956年時,其便已經進入中國市場,自此,小松在中國默默撈金64年的時間。在最開始時,其僅做整機出口業務,其首次在中國參展,便售出了20臺推土機,開局順利。

  之後,小松又在中國多次接下數量高達上千臺的大型訂單。難得的是,小松還接納了不少赴日進修的中國人民,推動了中國重工領域的進步。不僅如此,從20世紀80年代起,小松還與中國企業展開技術合作,帶來了先進的技術與工藝。

  並且,小松還積極與中國企業展開合作,生產了裝載機等諸多機械產品。小松在中國市場上的發展策略並不冒進,而是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方式,直到1995年時,其才開始於中國建廠。小松與中國市場的融合程度愈高,逐步實現本土化運營,中國市場對於小松來說也越來越重要。

  轉眼間,時間便來到了21世紀,小松開始加快其在中國市場上的步伐,不斷擴產能、增業務。其還在華建立了產品技術發展中心,不僅展現出了其實力。到2020年時,小松已在中國上海、常州、山東等地,建立了分公司,可以說是業務遍布神州大地。

  其實總體來看,小松進入中國市場,不論於其自身還是對於中國來說,都有著不小的益處。據官方數據顯示,小松的年銷售額已經達到了232.9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657億元。其中,其營收有不小的份額,便是來自於中國市場,而中國若是沒有小松的幫助也不會如此快速地在機械領域獲得當前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2月時,三一重工的市值就曾超越了小松。而徐工集團、中聯重科等企業,也正在加速發展之中。小松的市場地位或許在不久後就會被取代。

相關焦點

  • 低調的日本空調巨頭,「偽裝」成國產品牌,在中國默默撈金25年
    放眼如今的國內空調品牌,除了美的、格力以及海爾等早已紮根多年的本土企業,還有一低調的日本空調公司,它已經在中國「偽裝」成國產品牌近25年,騙了無數國內消費者。這一在中國默默撈金的日本空調巨頭——大金空調。
  • 日本挖掘機製造巨頭,在中國撈金64年,超越三一重工成全球第一
    日本挖掘機製造巨頭,在中國撈金64年,超越三一重工全球第一咱們國家有一句非常響噹噹的廣告語「挖掘機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藍翔作為中國一家培養挖掘機人才的學校,因為這句廣告語火了好幾年,當年學校宣傳片都歷歷在目;大家真的不要小看學挖掘機的人和造挖掘機的人,尤其是造挖掘機的,各行如隔山
  • 日本家電巨頭深耕中國42年,營收遠超格力美的,一年撈金超5000億
    不過,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在國內的家電市場,還有一個家電品牌也同樣深受歡迎,它就是來自日本的松下電器。據公開資料顯示,松下電器成立於1918年,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雖然松下電器是一家日本企業,但據筆者了解,松下電器已經在中國深耕42年之久,品牌影響力雖算不上出色,但其營收卻遠超格力、美的。早在2018年,松下就已經成為中國家電市場最能賺錢的電器品牌,一年撈金超5000億。作為對比,美的年營收在2782億元,海爾、格力分別為2007億元、1981億元。
  • 低調的日本空調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24年,卻被認為是國產品牌
    因此人們對於國貨也早已經改觀了,不過有一個日本空調品牌,在中國市場已經默默撈金24年,卻一直被認為是國產品牌,可以說它的名字也是非常具有本土的文化,這家日本空調巨頭就是大金公司。
  • 全球第一電池巨頭易主,打敗松下和三星,一年撈金超1680億
    其中,來自中國的寧德時代,更是曾經連續三年拿下行業第一的寶座,但如今,這個「全球第一電池巨頭」的稱號卻已經易主,來自韓國的LG化學打敗松下和三星,成功摘得「全球第一」的桂冠。據外媒消息,僅是特斯拉2020年2月在中國工廠生產的所有Model 3車型,採用的便全部都是LG化學所供應的動力電池。再結合2020年第一季度,特斯拉Model 3在全球銷量相比往年提升13.6%的情況,與特斯拉Model 3的合作,對LG化學而言絕對是如虎添翼。
  • 靠瓶蓋「默默」撈金,一年賣掉150億個,創始人身價超25億
    隨著中國消費市場的不斷升級,各式各樣的飲料相繼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據相關機構統計,2020中國飲料銷售總額將突破6000億,如此大的消費市場,讓可口可樂、娃哈哈、華潤怡寶等知名飲料「打」得不可開交。而有一家鮮為人知的公司在這些飲料大佬的背後默默撈金,它就是—金富科技。
  • 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17年,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不過隨著中國飲料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飲料品牌進入了中國。就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個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17年,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相信很多年輕人都非常熟悉養樂多。據悉這家公司每年在中國的銷售的淨利潤都達到了幾十億,距今為止已經賣了17年了。但是你知道麼,養樂多其實是上個世紀日本一個博士研發出來的益生菌飲品。據說剛開始的時候,養樂多的生意還十分慘澹,一開開始每天都只能賣出6萬瓶。而現在經過了這麼多年的運營,養樂多已經可以平均一分鐘賣出5200多瓶,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得到它的受歡迎程度。
  • 日本飲料巨頭深耕中國17年,卻被誤是中國品牌,一年撈金55億
    除了中國本土的飲料品牌之外,也有不少的國外飲料品牌湧入中國。其中,有一家日本的飲料巨頭深耕中國17年,卻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這家飲料巨頭就是養樂多。其實,更準確的說,養樂多應該是一種酸奶飲品,每一瓶養樂多至少含有100億個特殊活性乳酸菌。
  • 被忽視的日本空調巨頭,「偽裝」成國產品牌,在中國默默撈金25年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政策的放開,諸多外企進入中國市場尋求發展。家電市場迅速被日韓品牌霸佔,直至目前,日韓家電在不少用戶心中,仍是高端品牌的代名詞。甚至不少廠商,因為本土化十分成功,成功「偽裝」成為國產品牌,讓不少消費者難以分辨,例如日本空調巨頭大金就是一家很容易被誤認為中國品牌的日本空調企業。
  • 一年撈金2000億?他才是真正的「巨頭」!
    根據奧維雲網發布的數據來看,在去年一年的時間裡,我國的洗衣機市場實現了3831萬臺的零售量和764億元的零售額。分別比前一年同比增長了3.9%和2.5%。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洗衣機呈現穩健增長趨勢,甚至銷售額增長超過預期,這是十分不易的。而每當我們提起洗衣機,腦海裡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美的、海爾、西門子等家電巨頭品牌。
  • 日本最大的空調巨頭,被錯當成中國品牌,在中國低調撈金24年
    空調是家用電器領域的重要產品,在2019年,我國空調銷量達到15063臺。而在中央空調領域,日韓系品牌有著35.01%的高市場佔有率,其中,大金空調就是中國空調市場中的佼佼者。許多人會錯把大金空調當成中國品牌,但其實,大金空調是日本最大的空調巨頭。
  • 全球最賺錢的手機巨頭,平均一天撈金17億,連續13年蟬聯第一
    時至今日,全球手機市場的格局基本穩定,雖然不斷有黑馬出現,但並目前為止並沒有撼動三大巨頭市場地位的實力。而三大巨頭正是三星、蘋果以及華為,其中蘋果在智慧型手機年出貨量排行中已經落在了三星和華為之後,但蘋果公司卻依舊是最賺錢的手機巨頭。
  • 日本空調巨頭的小聰明,「偽裝」成國產品牌,默默在中國撈金25年
    隨著中國科技的不斷強大,以及消費者對產品的自我把控能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其實意識到國產品牌的產品並不比國外產品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要優於國外品牌,比如在手機領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國產品牌小米和華為,而在大家電方面,中國也有很多讓人豎起大拇指的品牌,比如鐵娘子董明珠的格力空調,以及老牌空調海爾等諸多民族企業
  • 低調的日本家電巨頭,在中國撈金42年,年入5300億超越格力和美的
    可是需要知道的是,美的、格力、海爾雖然能夠在中國家電市場上呼風喚雨,但這家低調的的日本家電巨頭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同樣也不容小覷。 實際上,這家低調的日本家電巨頭便是-松下。
  • 一年入帳1100億,這家「不起眼」德國公司,在中國默默吸金26年!
    導讀:一年入帳1100億,這家不起眼的德國公司,在中國默默吸金26年!直到目前為止,這家企業在全球各個地方已經擁有超過400多家公司了,而且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去年營收入達人民幣1100億元,這家「不起眼」德國公司,在中國默默吸金26年!其實在這家企業剛開始創立的時候,公司的發展也是非常艱難的,當時這家公司的員工也沒有幾個人。
  • 日本最暢銷的飲料: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卻被誤認為是中國產品
    眾所周知,中國市場一直以來都是被公認最有潛力的市場,細數一下世界各個行業的巨頭,從來沒有繞開中國市場,就連飲料業也是如此,目前中國飲料市場上銷售最好的並不是中國本土企業,而是日本以及美國的飲料巨頭。而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日本最暢銷的飲料:每年在中國撈金56億,卻被誤認為是中國產品。可以說養樂多是地地道道的日本產品,隸屬於日本株式會社,相信這讓很多中國民眾 覺得不可思議。要知道去年養樂多在中國狂賺65億,實在是賺得盆滿缽滿,被很多人誤認為是中國產品。要知道日本康師傅所有飲品加在一起才有這樣銷量,而養樂多隻憑藉這一款產品,便創造出這樣利益。
  • 荷蘭知名啤酒:一直被誤認為國產品牌,一年在中國默默撈金331億
    19世紀隨著冷凍機的出現,人們開始對啤酒進行低溫後熟的處理,於是啤酒開始有了泡沫,19世紀末,啤酒傳入了中國,我國最早的啤酒作坊是俄羅斯在中國哈爾濱所建立的,1903年英國人與德國人在中國建立了英德啤酒廠,該啤酒廠是青島啤酒廠的前身。
  • 日本飲料巨頭,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默默撈金65億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品牌來自於日本,每年在中國低調撈金幾十億,還一直被大家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它就是「養樂多」。1930年,日本微生物醫學博士代田稔發現了一種活性乳酸桿菌,這種乳酸桿菌特別有益於人類的消化,經過代田稔博士的不斷努力,他成功分離並培養出了乳酸桿菌,並將其命名為「乾酪乳酸桿菌代田株」,簡稱「代田菌」。
  • 被忽視的日本空調巨頭,「偽裝」成國產品牌,在中國低調撈金25年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政策的放開,諸多外企進入中國市場尋求發展。家電市場迅速被日韓品牌霸佔,直至目前,日韓家電在不少用戶心中,仍是高端品牌的代名詞。甚至不少廠商,因為本土化十分成功,成功「偽裝」成為國產品牌,讓不少消費者難以分辨,例如日本空調巨頭大金就是一家很容易被誤認為中國品牌的日本空調企業。公開資料顯示,大金空調於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已經在中國默默撈金25年。
  • 低調的中國光學巨頭,在小米華為背後默默發財,半年淨利潤超4億
    文/有魚 審核/BU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提及中國光學巨頭,筆者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舜宇光學。即便在2020年上半年市場狀況不容樂觀的情況下,舜宇光學仍能賣出超6億個鏡頭。不過,隨著智慧型手機行業的快速發展,手機攝像頭需求的日益增加,厲害的又何止舜宇光學。有一家市值百億的中國光學巨頭,在小米、華為等企業背後默默發財,半年淨利潤超4億元,這家光學巨頭正是歐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