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上節課我們用簡單而快樂的方法解析了國畫山水透視的高遠法,這節課我們要來講解一下「平遠」法和「深遠」法,為什麼我們要把「平遠」法和「深遠」法放到一起講呢?因為這兩種透視法是比較相似的,我們也容易混淆,放到一起講,更有助於我們理解這兩種用法。
畫畫從簡單和快樂開始。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平遠」法。來看圖
「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什麼意思呢?就是從這個山望著遠方的山叫做平遠。注意是望著!!!就是只能目之所及的地方才在範圍內哦!後面雲山雨霧什麼的,那是看不見的哦!!!或者是用墨畫一個大概。如上圖,我們是不是可以想像到:畫家是站在這邊有茅草屋的小山頭,望著對面的湖泊和山,喝著茶吃著點心悠閒自在……所以,「平遠」法一般用的是披麻皴和折帶皴來表現這種意境優閒又沒有「看太遠」美滋滋心態和意境。
好,接下來我們來說一說「深遠法」。看圖
「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什麼意思呢?是從山前而能看到山後嗎?不完全是!其實具體的意思是在這個「深」上面,如上圖,從山前到山後,再到山後面的河水,再到對面的山,甚至山後面還有山,還有水,還有更遠的山。這視覺得有多深多遠呀!所以,這樣又深又遠的意境裡畫家就畫了比較多的人物來「熱鬧」「熱鬧」才不會有一種寒涼之感。
好了,兩種用法這樣一對比是不是就立刻明白了呢?總結一下:「平遠法」是目之所及的範圍之內的;「深遠法」是戴上望遠鏡往深的看,往遠的望的。明白了嗎?
一般來說很多畫裡是集合了多種畫法的。所以如果你能在一副圖裡同時找到多種畫法的感覺,不要懷疑,相信自己,你是對的!但是,最重要的當然是先把三種用法都掌握了,就難不倒你了,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