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木熙養生。如題,當一個人做了一次強度較大的運動後,最需要補充的是什麼呢?不僅僅只是水,還有其他的物質,也就是人體所必須的6大要素。
運動飲食,需均衡補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蛋白質的主要作用是製造、修復身體細胞和組織,碳水化合物則是身體活動的主要能量來源。
體內儲存的脂肪相當於能量庫,在糖原因長時間鍛鍊或劇烈運動而耗盡,或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時,儲存的脂肪就與蛋白質一起提供身體急需的能量。
在運動中,一個成年人每小時失水約1000毫升。在炎熱天氣下進行劇烈運動,身體失去的水分可多達每小時2300毫升,即使遊泳亦會失去水分。
因此,在運動過程中不但要適量補充五大營養素食品,更不能缺少水分的大量供給。
運動對營養的需求
糖類食物。多種糖類、水果及澱粉中的糖可以提供運動所需要的熱能,但要適量攝入。蛋白質。蛋白質可增強興奮性和靈敏性,而且對降低血脂有益。多吃蔬菜。蔬菜可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還可將肉類、乳類、蛋類和糧谷中的酸中和,有利於運動。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飯菜應多樣化。
多吃含鈣量大的食品。可以防止因運動引起的肌肉疲勞。鈣的來源主要為牛奶、奶粉等。為了補充因運動所失去的鹽分,應多吃些鹹肉湯、醬湯等,同時也有利於增進食慾。多吃含鐵量大的食品,可以從動物的肝臟中獲取。
運動與健康
活動筋骨關節,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從而得到鍛鍊。促進血液循環,強化心臟功能,防止外科併發症的發生。改善肺功能,增加抵抗力。減輕體重,降低血壓,增加肌肉的強度和耐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鬆弛神經,消除精神壓力,增加體內的新陳代謝率。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脂。運動會增加機體對血脂的利用,使甘油三酯、膽固醇有所下降。保證良好睡眠,增進食慾,使生活規律化。令人腦筋靈活,提高工作效率。
運動與營養物質平衡
食物種類平衡並多樣化,應含有粗糧、穀類、蔬菜、水果、奶、蛋、豆類及其製品、肉類以及脂肪和糖等純熱量物質。能量供給是依靠充足的營養物質,如碳水化合物(糖)、脂肪和蛋白質的合理搭配組成的。不同訓練方法有不同的能量要求。
運動員營養需求較高,應以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和適宜的脂肪和糖類組成。他們營養物質的比例就應是:碳水化合物(糖)50%、脂肪27%、蛋白質23%。這就是說,為了發展肌肉、增加力量,運動員需要較常人高得多的蛋白質,同時也提高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比重。
碳水化合物
它是神經系統必需的營養物質,也是運動中重要的功能物質。運動時,肌肉攝入的糖可為安靜時的 20倍,但也不宜過多,過多會導致肌肉強直、笨拙;不足時,又會引起頭昏、眼花、步態不穩等。在緊張的力量負荷時,除需要充足的磷酸鹽外,還有糖無氧酵解過程。
因此,力量訓練應增加糖原成分(如食用果糖、巧克力、葡萄糖、點心等),以便加速恢復和重建過程。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吧,咱們下期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