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人,我們都要有「糧心」!

2020-12-15 澎湃新聞

廣西人,我們都要有「糧心」!

2020-10-16 1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有「糧心」的 廣西新聞網

World Food Day

正在或者已經吃過午飯的你,

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今天(10月16日)是

「世界糧食日」

2020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

「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

行動造就未來。」

如今,

在中國的各個城市,

人們在家門口就能品嘗來自全國

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

但你是否知道,

數量充足、種類豐富的食物背後,

凝結了幾代中國人的不懈努力。

俗話說,「一粒米需要7斤4兩水的滋養,一碗飯相當於吃下三四叢稻子」,糧食來之不易,關於糧食,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在這個物資豐富的年代,對於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一代來說,早已體會不到曾經那些飢餓年代的痛苦體驗。而老一輩人在提起「飢餓」時,難忘的故事還是頗多的。近日,廣西新聞網記者採訪了幾位市民,他們憶苦思甜,感慨要珍惜當下。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與糧食之間的故事。

一粒米好比天上的一顆星

家住桂林的李爺爺今年75歲,曾是一名小學老師,他對飢餓深有體會。他說,在那個吃不飽的年代,只要是豬能吃的人就能吃;山上的野果還沒熟,就被人爭相摘了去;野菜只要不刺喉嚨,就大把往嘴裡塞。「我們那時候,看見一粒米就好像看見天上的星星一樣開心,即使吃白米飯,都覺得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記者得知,身為教師的李爺爺在退休前,常在課堂上提起這句話。於他而言,憶苦思甜會時刻警醒自己,不管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有利於保持自己的本心。他時常在食堂與學生一起進食,他告訴學生,生活條件雖越來越好,但要明白今天好生活的來之不易,也應該懷揣著最初的「糧心」。

2020年春季,李爺爺在犁地,為種植花生做準備。李爺爺供圖

說起糧食的話題,老一輩人不約而同地回憶起糧食匱乏的六十年代,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糧食成為了市民生活中最大的問題,如何才能不餓肚子,是大家每天考慮最多的事。70歲的於奶奶告訴記者,因為自己是家中長姐,為弟妹們尋找吃食的重擔,落在了她的身上。於奶奶說:「秋天的蚱蜢、泥鰍是最肥的。把這些東西放火裡一烤,那可比現在的燒烤美味。」但於奶奶不捨得吃這些東西,她常吃榆樹皮裹腹,她說榆樹皮下面的汁水是甜的,比野菜還好吃。今天的於奶奶,珍惜碗裡每一粒米飯,並時常叮囑家中晚輩不要浪費糧食。

為了讓孩子們吃上最放心、最天然的大米,於奶奶與家人種植了兩畝地水稻。於奶奶供圖

貧窮的年代,吃一頓飽飯便是一般人家最大的奢望,對他們而言,雖苦盡甘來,但節省的習慣伴隨他們一輩子,他們珍惜糧食,不僅因為糧食寶貴,也是他們對那段歲月的尊重。

當糧食不再是稀缺品後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66384萬噸,比2018年增加594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其中廣西全區糧食產量為1332萬噸。

種類豐富、價格合理的糧食任顧客挑選 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易心一 廖玉貞 攝

記者發現,當糧食不再是稀缺品後,年輕一代的廣西人很少有人需要為溫飽發愁,生活條件的改善帶來的是飲食觀念的不同,他們更為注重食物的味道與品質。姜小姐是南寧市興寧區的一名房產銷售,她告訴記者,自己每天早上都會泡一杯燕麥當作早餐,中午點一份減脂外賣,通常是三明治和沙拉,晚上自己做一頓飯,主食一般是各種粗糧。「27歲之後我就很少再吃大米了,雜糧有營養又可以減肥,平常可能我爸媽吃米飯,我就自己煮些黑米吃。」

姜小姐平時吃的三明治,大多是全麥麵包、雞胸肉和其他配菜 姜小姐供圖

莫負「糧心」

「我經常跟女兒說,工作太辛苦了,要吃點好的、有營養的,最重要就是不要浪費。」陳先生是60後,家裡兄弟姐妹4人,算是「挨著餓」長大的。他對記者說,時代變了,他不會要求女兒像自己一樣節儉,但不能浪費還是很重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條件改善了,廣西人對於食物的尊重依然烙印在心中。

假期的時候,陳先生與妻子回老家,幫父母下地幹農活。陳先生供圖

「我爺爺跟我說過,他們那個年代,家裡正月蒸的饅頭髮糕,一吃可以吃一個星期,過節時才能吃點肉,所以他們格外盼望過年。」唐志是廣西民族大學大二的學生,從小就聽爺爺講從前的事情,因此他對食物一直抱有敬畏之心。唐志一直奉行吃多少打多少的原則,在和朋友外出聚餐時,吃不完的食物,他都會提醒大家打包帶回去。

唐志的爺爺將近70歲,但仍不肯歇下,他在家中種植大量沃柑。假期,唐志常主動去地裡幫忙。 唐志供圖

糧食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我們感懷於「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付出,驚嘆於「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收穫,也不要忘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美好品德。每一粒糧食都應該有它的歸屬,不僅是在世界糧食日,每一天,我們都要給予糧食足夠的珍惜和尊重。

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

節約糧食、杜絕浪費

用一點一滴的行動

造就未來

最後 留一個小小的問題

今天,你吃完了嗎?

推薦閱讀

● ● ● 來源:廣西新聞網記者 張曉微 廖玉貞(實習) 易心一(實習)

原標題:《廣西人,我們都要有「糧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全世界有稻穀的地方 就有湖南糧機產品
    廣西新聞網郴州8月27日訊(記者 陳創明)「一鍵啟動,無人值守,沒料了會自動停機。1小時6噸稻穀就能完成脫殼。脫殼率95%,比第五代提高了5%到10%,用戶滿意度很高!」廣西新聞網記者 陳創明 攝「公司每年投入銷售收入的5%作為科研經費。」郴糧機董事長何益榮介紹,公司推行大型化、精細化、智能化、個性化的產品研發戰略,近3年來,公司投入科研開發資金達4000餘萬元,「以個性化為例,不同地方地理、氣候條件不同,米質也會有所不同,針對南方秈米和北方粳米的差異,我們分別研製了立式碾米機和臥式碾米機。」
  • 中國石油廣西銷售保障563座加油站24小時不斷「糧」-廣西新聞網
    通訊員 王劍英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2月7日訊(通訊員 王劍英)近日,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國石油廣西銷售公司堅定「封城不封槍、斷路不斷油」的保供信念,守土擔責、積極作為,以最高標準、最快速度出臺成品油保供措施,確保563座加油站高庫存運行。
  • 鎮平縣心糧寵物食品有限公司:用心做心糧,用愛共戰「疫」
    旅遊商報記者 楊徵 通訊員 李品炎 郝夏楠2020年2月13日上午,南陽市心糧寵物有限公司到鎮平縣雪楓街道捐贈50桶消毒液,同時在朋友圈、微信群等發出了疫情防控時期犬糧義賣項目和資助流浪貓狗等倡議,拿出專項資金補貼運費
  • 世界糧食日:請做一個有「糧心」的人
    重慶媽媽為女兒製作的每份早餐的構思都來自母女倆生活的點點滴滴,她希望用每一份食物給女兒講述一段童話故事。不管未來我們怎樣的美食它都離不開五穀雜糧,當然我們最感謝的還是那些默默付出的農民。請讓我們記住這些笑臉,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有「糧」心的人。
  • 【堅守「糧」心】街採 | 我們的「糧心」正當紅!聽年輕人講節約...
    自古以來,勤儉節約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近年來,隨著「光碟行動」、文明創建等活動的持續開展,「點餐要適量」「吃光碟中餐」「吃不完打包」逐漸成為共識,但餐飲浪費現象仍有存在。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婦聯的工作部署,東方女報推出「堅守『糧』心——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系列報導,倡導大家敬畏每一粒糧食,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深入人心。
  • 新華網評:手中有糧心不慌
    在江西,已落實早稻種植意向面積超過1800萬畝,比去年增加150萬畝;在湖南,今年計劃種植早稻1830萬畝,比去年增加188萬畝;安徽省要求,合肥、馬鞍山、蕪湖、宣城、池州、安慶等雙季稻主產區要採取有效措施,穩定早稻播種面積250萬畝左右……春耕備耕時節,各地有序推進糧食生產,確保在這場疫情「大考」中,實現主副食品供應無憂。手中有糧心不慌。
  • 家中有糧心不慌,教你3個囤糧技巧,大米耐儲存,不發黴不長蟲
    生活中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即使粗茶淡飯,也要過得活色生香!特殊時期的囤糧攻略:家中有糧心不慌,教你3個囤糧技巧,大米耐儲存,不發黴不長蟲!最近國外的疫情越來越嚴重了,為了加強防控,咱們國家已經正式關閉了「國門」,而許多的國家也停止了大米、大豆、玉米等糧食作物的出口。
  • 【公益廣告】點滴積累 守護糧心
    【公益廣告】點滴積累 守護糧心 2020-08-21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穩住「糧袋子」,我們有底氣
    圍繞「優質糧食工程」,高青縣精心實施50萬畝品質原糧基地縣項目和糧食產後服務中心項目,推動土地適度規模化經營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推廣統防統治、代耕代種、土地託管等服務模式,統籌做好糧食產前、產中、產後服務,讓種糧更專業、更智能、更簡單,讓種糧成為農民眼中最有「錢途」的產業。
  • 為幫助這些從屠宰場救下的狗,我們捐了2000斤糧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有養寵人士發現自己的愛狗丟失,在四處尋找無果後,聽聞尉氏縣有多處大型收狗窩點,前去尋找,沒想到這一去卻拍攝下了令人震驚的一幕。 上千隻狗狗被關押,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伴被屠殺。 這一事件的曝光牽動了社會上每一個善良的人的心。
  • 節約在貿大:光碟「糧心」,不負美好「食光」;且讀經典,探尋愛糧密匙
    今年10月16日正好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所在周也是我國愛糧節糧宣傳周。在16日中午,學校食堂舉行「光碟行動,從我做起」激勵活動,在6個食堂餐具回收處及盒飯一條街為當日「光碟者」發放了印有「光碟行動」標語和貿大logo的紙巾作為紀念品獎勵,激勵大家培養節約糧食的習慣。廣大師生積極相應,用實際行動踐行節約精神,當日累計發放紀念品約4500個。
  • 有「純糧」酒,是不是就有「非純糧」?
    購買白酒時,我們都追求「純糧」酒,即用糧食為原料,使用固態發酵法釀製的白酒。既然有純糧酒,是否有「非純糧」酒呢?酒精酒:特定時期的特殊產物答案是肯定的。這個「非純糧」酒實際上是指「酒精酒」,或者「液態發酵法釀造酒」。要了解「非純糧」酒,我們得先弄清楚兩個概念,「酒精酒」和「液態發酵」。「液態發酵」,則指使用成本低廉的木薯、米糠、紅薯等原料,經過破碎處理,加水拌曲進行快速發酵糖化(一般7天)的過程。這樣液態發酵出來的「酒」,就是我們常說的「食用酒精」。
  • 傳承好家風 分享好故事|王麗萍:一個有「糧」心的女商人
    寫下這個題目,我猶豫了好幾次,原來題為《一個有「糧」心的女企業家》,但一想到王麗萍如此低調,這「企業家」三個字她一定不同意,於是就改為「商人」,而「商人」一詞,我自己也不是很滿意,因為這傳統的視角裡,商人似乎總不像企業家那樣顯得高大上,即使你我的生活都離不開市場,但冠之「企業家」之稱,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而「商人」一說,則也許會引起一些誤解。
  • 手中有糧心不慌,咱們玉山「米袋子」貨足價穩!
    手中有糧心不慌,咱們玉山「米袋子」足!近期,因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糧食出口國傳出限制出口的消息,影響了部分市民消費預期。4月6日,玉山縣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玉山目前糧食儲備充足,加工企業全面正常生產,各大商超糧食採購渠道暢通,能夠有效保障糧食供應。
  • 手中有糧心不慌
    而單產、品質都得到提高的「實打實」更是增添了農戶增產增收的信心和底氣。在吃下糧食安全和端牢飯碗「定心丸」的同時,我們也不應忘記,面對糧食生產嚴峻的形勢,提升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是確保糧食生產高產高效的一道必答題。「由於準備工作充分,今年夏糧可謂是蟲口奪糧。」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的一句話道出了今年夏糧生產工作的不易。
  • 【地評線】用「糧心」紀念「糧食日」 崇尚「節儉風」
    殷建光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8.9%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此前預警,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瀕臨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民以食為天,是中國的古訓,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硬道理。聯合國統計顯示,目前全球有近6.9億人(佔全球總人口的8.9%)處於飢餓狀態,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8.9億人,即全球人口的9.8%受到飢餓影響。糧食危機危及人類生存,危及世界和平發展,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必須擁有「糧心」。  世界面臨糧食危機,但是,糧食浪費現象十分嚴重。
  • 世界糧食日如何守護「糧」心?「潮範兒」師生「Freestyle」走起!
    從小熟讀「粒粒皆辛苦」,「愛糧節糧」行為是否落地有聲,卻值得我們深思。五穀熟而人民育,人賴谷養,更應護「糧」心。據調查,全球每年約有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每年13億噸,造成高達750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人面臨飢餓,相當於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餓。糧食問題,是個全球性的命題。
  • 廣西也是沿海省份,經濟為什麼一直都起不來?廣西人很清楚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國家一步一步的在變強,一步一步的在發展,我們隨著國家的進步和發展中又發現和發展出許多新的景點了,旅遊了,高鐵了,今天小編你們來領略一下我們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希望各位能夠喜歡,如果有疑問歡迎大家來積極地評論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廣西也是沿海省份
  • 【堅守「糧」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萬長妹種稻小記
    自古以來,勤儉節約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近年來,隨著「光碟行動」、文明創建等活動的持續開展,「點餐要適量」「吃光碟中餐」「吃不完打包」逐漸成為共識,但餐飲浪費現象仍有存在。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婦聯的工作部署,東方女報推出「堅守『糧』心——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系列報導,倡導大家敬畏每一粒糧食,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深入人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五糧液:用最執著的心,尋好糧釀好酒
    每一滴美酒,都蘊藏著大自然的味道,都是糧食的一次神奇升華。金沙江、岷江、長江匯合處的宜賓,一代代釀酒人,從不因山高水遠而自我封閉,反而以創新、開放、包容的心,堅守著好糧才能釀好酒的執著,尋找最適合濃香型白酒釀造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