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用「糧心」紀念「糧食日」 崇尚「節儉風」

2020-12-15 原創頻道

  殷建光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8.9%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此前預警,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瀕臨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民以食為天,是中國的古訓,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硬道理。聯合國統計顯示,目前全球有近6.9億人(佔全球總人口的8.9%)處於飢餓狀態,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8.9億人,即全球人口的9.8%受到飢餓影響。糧食危機危及人類生存,危及世界和平發展,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必須擁有「糧心」。

  世界面臨糧食危機,但是,糧食浪費現象十分嚴重。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稱,全球每年總值約4000億美元的糧食在未進入商店前已遭浪費,原因包括錯誤地收割和處理食物、疾病及氣候等問題。據統計,全球每年食物浪費產生的碳足跡相當於33億噸二氧化碳。是美國2010年道路運輸排放二氧化碳的二倍多,是歐洲的三倍多。因此,應對糧食危機,一方面要依靠科學,提高糧食產量;一方面,迫切需要的是減少糧食浪費,倡導節儉。我們應該用「糧心」紀念「糧食日」,崇尚「節儉風」。

  崇尚「節儉風」,發達國家應該做出表率。統計表明,發達國家在消費層面浪費糧食較多,其中東南亞、北美及歐洲等地,浪費食物的情況嚴重。糧食是全人類共同生存的基礎,發達國家不能僅僅停留在自己食用的認識上,必須樹立為全人類生存發展擔當的意識。從去年底至今,世界多地接連暴發了蝗災,禍延東非、中東和印度等地。其他一些嚴重自然災害增加了全球農產品供給的不確定性,引致糧食市場波動,在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有可能會惡化全球糧食市場預期,我們必須保持高度清醒。發達國家應該崇尚糧食節儉風,尊重糧食,為全人類生存分擔責任,為應對糧食危機作出貢獻。

  崇尚「節儉風」,中國衝鋒在前。中國是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糧食問題是重中之重,我們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實現了糧食的連年豐收,尤其是今年夏秋糧食豐收,譜寫了疫情防控之下農業強力發展的奇蹟,保證了端牢自己的飯碗;一方面,我們大力倡導節儉,崇尚節儉風尚,尤其是今年以來,曝光違規吃喝、實施N-1點餐、餐廳推出半份菜……「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的風潮在全國颳起。在一些城市,成效顯著。例如,在重慶,9月主城中心城區餐廚垃圾日均收運量同比減少2.15%、約38噸。同時,各地的高校、機關食堂、飯店的飯菜浪費量明顯減少,節儉美德正日益成為人們的基本素養,節儉悄然成為新食尚。

  應對糧食危機,必須各國攜手並進,必須世界人民都行動起來。用「糧心」紀念「糧食日」,崇尚「節儉風」,我們都要踐行!

編輯:錢江

相關焦點

  • 世界糧食日 | 節約糧食,不負好「食」光
    2020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疫情、蝗災、頻繁的水災、罕見的旱災先後對糧食狠下重手,眼下發生的一切,正在對世界範圍內的糧食安全問題起到警示意義。節約糧食,狠剎浪費之風已經迫在眉睫。「愛糧節糧、厲行節約」倡議書全院幹警: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建設節約型單位,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堅定意識,在2020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到來之際
  • 世界糧食日:請做一個有「糧心」的人
    今天是第39個世界糧食日,主題是「行動造就未來 健康飲食實現零飢餓」。杭州翻糖蛋糕師將白娘子、雷峰塔等杭州文化符號雕刻在翻糖蛋糕上,從最基礎的設計和構思,然後動手製作、調色,最後組裝,濃濃的「中國風」融合舌尖上的甜美藝術,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世界糧食日如何守護「糧」心?「潮範兒」師生「Freestyle」走起!
    從小熟讀「粒粒皆辛苦」,「愛糧節糧」行為是否落地有聲,卻值得我們深思。五穀熟而人民育,人賴谷養,更應護「糧」心。據調查,全球每年約有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每年13億噸,造成高達750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人面臨飢餓,相當於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餓。糧食問題,是個全球性的命題。
  • 節約在貿大:光碟「糧心」,不負美好「食光」;且讀經典,探尋愛糧密匙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重要指示精神和教育部、北京市有關工作要求,我校後勤與基建處聯合學工部、研工部、團委、校工會、扶貧辦等部門,以世界糧食日為節點,開展了一系列師生愛糧節糧主題教育宣傳周活動。
  • 廈門市糧食行業協會成立20周年慶典暨2020年世界糧食日主題紀念...
    關注世界糧食日
  • 今天是世界糧食日:愛糧節糧 從我做起
    糧食 日 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天津市2020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宣傳周主會場活動在天津科技大學濱海校區舉行。 本次宣傳周主題為「端牢中國飯碗 共築全球糧安」,展示糧食行業風貌,進一步提高市民對糧食安全、愛糧節糧重要性的認識。 活動現場,本市發布了天津第二批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名單並進行授牌。
  • 推進節糧減損反對浪費,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創新舉措有哪些?
    要繼續大力弘揚創業、創新、節儉、奉獻的「四無糧倉」精神和「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糧食系統光榮傳統,切實抓好糧食流通和消費各環節的節糧減損,進一步提高節糧減損反對糧食浪費工作實效。第二大舉措:加強立法修規,強化依法管糧依規節糧。
  • 廣西人,我們都要有「糧心」!
    廣西人,我們都要有「糧心」!今天(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2020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假期,唐志常主動去地裡幫忙。 唐志供圖糧食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我們感懷於「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付出,驚嘆於「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收穫,也不要忘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美好品德。每一粒糧食都應該有它的歸屬,不僅是在世界糧食日,每一天,我們都要給予糧食足夠的珍惜和尊重。
  • 開學第一課,拒絕浪費、愛惜糧食成校園熱詞
    領糧票、了解一粒米的「旅程」、爭當「光碟俠」……報到日,拒絕浪費、愛惜糧食成了校園熱詞。   局前街小學 進校喜領紀念「糧票」   繼暑期向全校學生發出「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的倡議後,報到日,局小龍娃每人領到一張紀念「糧票」,「糧票」背面是由學生負責填寫的「節糧妙招創作區」,還有5個「光碟章」,本學期的5個月,就餐表現好的小龍娃齊集5個章,將受到表彰。   學校大隊輔導員楊宏磊表示,用紀念「糧票」來迎接新學期,是為了讓孩子們在了解艱苦歲月的基礎上,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 糧食深加工:讓地裡的糧變成杯中的酒
    5月2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合作社廣袤的農田裡看到,麥粒飽滿,長勢喜人。隨著一臺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成熟的黑小麥被收入囊中,又不時被傾倒在合作社的曬場裡。「今年預計畝產千斤左右,還不錯。」王春麗說,做農業合作社5年多來,她非常注重從糧食深加工裡要效益,「光單純賣小麥收入不行,做成產品再出售,小麥的附加值就出來了,我合作社增收了,帶動的農戶也增收了。」
  • 張家港市第一中學營造校園節儉文化 開展「糧心」行動 傳承節儉美德
    □蘇報記者 水木近日,張家港市第一中學開展了「節儉養德,舌尖有道」主題系列活動,通過攜手多方資源,創新服務理念,強化精細管理,講好校園「糧心」故事。此舉積極營造校園節儉文化,讓節儉信念根植於心,由心化行。
  • 【世界糧食日 】樂天小學:踐行「光碟行動」 倡導節儉風尚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為倡導勤儉節約優良傳統,教育引導學生愛惜糧食、珍惜資源,樂天小學開展了以「珍惜糧食、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班會活動。主題班會上,學生們一起朗誦了古詩《憫農》,觀看了教學視頻《一粒米的故事》,了解了糧食的來之不易,讓孩子們懂得愛惜糧食不能停留在口頭上,還要落實到行動中。
  • 天津舉辦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
    人民網天津10月16日電 今天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由天津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天津食品集團主辦,天津利達糧油公司、天津市糧食行業協會承辦的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宣傳周活動在歐亞達廣場舉行,向全社會宣傳科普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培養廣大群眾愛糧節糧意識,倡導全社會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 【地評線】大洋網評:立法反浪費,為糧食安全加把「鎖」
    另一方面,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頻頻發出的全球食品安全警報,已使人們更加意識到食品供應鏈的戰略價值。可以說,反食品浪費從單純的道德號召,升級為道德與法律「雙保險」,勢在必行。立法反食品浪費,是培養全社會良好消費習慣的可靠保障。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切實抓好各環節糧食減損工作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障糧食安全和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出《關於創新舉措加大力度進一步做好節糧減損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深入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扛穩糧食安全重任,著力推進節糧減損反對糧食浪費,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 秤被做手腳,400噸糧食不翼而飛,農民咋避免被糧販子偷走糧食
    現在不少地區也都進入了秋收的關鍵時期,河南、安徽等地的新一季玉米基本收穫完成,山東、河北也在如火如荼得進行著,再過一段時間東北也進入了收穫的季節。據不少農民反應今年不僅糧食產量不錯,糧食的價格更是好,高價地區的玉米已經突破1.2元了,低價地區也有1.1元以上。
  • 五糧液:用最執著的心,尋好糧釀好酒
    金沙江、岷江、長江匯合處的宜賓,一代代釀酒人,從不因山高水遠而自我封閉,反而以創新、開放、包容的心,堅守著好糧才能釀好酒的執著,尋找最適合濃香型白酒釀造的原料。從商周時期僰人釀製的窨酒,到南北朝彝族人用小麥、青稞或大米等糧食釀製咂酒,開啟了多種糧食釀酒的先河;再到唐代用四種糧食釀製「重碧酒」,宋代姚氏家族用大豆、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釀製「姚子雪曲」。明代,按照陳氏秘方「蕎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兩成,川南紅粱湊足數」的比例,釀製出雜糧酒,五糧釀造技藝基本成型。
  • 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培養節約習慣,上海市的中小幼學校如何開展糧食...
    點擊"播放鍵"查看完整視頻 虹口區劉詩昆幼兒園開展「節約糧食」主題活動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今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將主題確定為"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主題是"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
  • 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堅守「糧心」節儉本質
    學校以「堅守『糧心』厲行節約新風尚,做新時代最美棗科人」為主題,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書,充分利用廣播、報紙、網絡、「三節園」廣場等校內輿論陣地開展宣傳教育,讓「三節」教育隨處可見、隨時可學,讓節儉觀念入口、入腦、入心。
  • 以前缺糧還都是純糧食酒,現在糧食過剩反而沒有純糧食酒了?
    為什麼以前缺糧都是純糧食酒,現在糧食過剩反而沒有純糧食酒了?現在反而沒有純糧食酒了?請問:現在的酒不是純糧食酒,是啥酒?所謂勾兌酒所使用的酒精哪裡來?再請問:「純糧食」酒就一定好嗎?白蘭地,朗姆,龍舌蘭等「非純糧」酒就一定比威士忌、伏特加等純糧酒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