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朋友受到高尿酸的困擾,尿酸升高了,對身體健康會造成各方面的影響,除了導致痛風風險加大以外,還會損傷腎臟健康,有了高尿酸問題,儘早積極地進行控制,當然就是很重要的,對於一些輕度高尿酸問題的朋友,還有一些不願意用藥的朋友,往往喜歡找一些偏方來控制尿酸,「玉米須降尿酸」就是一個流傳已久的偏方之一,到底玉米須有何功效,能否達到降尿酸的作用,我們今天就來聊一些這方面的話題。
玉米須的藥用功效
玉米上面長的頂須,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這還是一味中藥材,我們將其稱之為玉米須,但實際上它是玉米的雄性花絲,是收錄入多種中藥典籍的中藥材,根據《中藥大辭典》記載,玉米須中含有多種有機酸、有機鹼、皂苷、揮髮油等多種成分,同時還含有維生素C,B族維生素,維生素K等多種維生素營養物質,是一種具有利尿、洩熱、平肝、利膽作用的中藥材,在治療腎炎水腫,腳氣,黃疸肝炎,膽囊炎,膽結石,吐血衄血,鼻炎,乳腺不通方面,都有著一定的藥用功效。
因此,從藥用功效上來說,玉米須的主要作用於腎、肝、膽經,具有護肝利膽,利尿消除水腫等方面的作用,而玉米須是否具有明確的降尿酸作用呢?在諸多收載該藥材的中藥書籍中,很少能夠找到這方面的明確記載。
玉米須能否降尿酸呢?
民間關於玉米須能夠降尿酸的說法很流行,很多朋友說用玉米須泡水喝,就能夠把居高不下的尿酸降下來,但實際情況真的如何呢?我們來看一篇文獻報導的數據——
該文獻中使用的是複方玉米須片,其主要成分除了玉米須,還包括了土茯苓,薏苡仁,丹參等藥材,通過小鼠建立高尿酸模型,以降尿酸藥物別嘌醇為對照組,研究了這種複方玉米須片對於小鼠高尿酸的降低作用,研究結果顯示,複方玉米須片對於小鼠血尿酸的作用,連續5天給藥後,高尿酸模型組的尿酸水平由平均203μmol/L左右,降到了150左右,從這個數據來看,確實是有一定程度降低的。
但這個降低程度,如果對比別嘌醇組的數據,就顯得藥效有點弱了,同樣是平均水平203左右的高尿酸,用藥5天後,別嘌醇組的血尿酸水平降到了19左右,這種明顯的降尿酸效果,與實驗中所用玉米須片的效果,還是有較明顯差異的。
對於這項研究,我們可以從中得出兩個信息,這個研究採用的是動物實驗的方式,玉米須對於人體高尿酸的降低會有多大的效果,從該項研究中還不能明確;第二,從動物實驗結果來看,相比於常規的降尿酸藥物,玉米須降尿酸的效果要弱一些,具體能夠使尿酸水平降低多少,還不好預估。
那麼對於玉米須降尿酸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呢?其實我們不妨從玉米須的中藥功效方面去考慮,玉米須味甘、淡,性平,具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功效,如果本身存在小便淋瀝,肝火旺盛,血熱等方面問題或體質的朋友,同時又有高尿酸問題的朋友,用玉米須來調理體質的同時,可能對於高尿酸可能也會有一定的調理降低作用,但如果是血尿酸水平升高幅度較大,或多次發作痛風,需要嚴格控制血尿水平的朋友,通過嚴格生活調理,或輔助使用玉米須,血尿酸水平也無法有效控制到達標範圍內(一般要求控制到300以下)的情況,光靠玉米須來降尿酸,可能還遠遠不夠,往往還需要配合降尿酸藥物,再加上生活上的嚴格調理控制,來全面加強高尿酸控制,儘量的保持尿酸的穩定達標,才能夠更好的減少痛風風險,保護好身體健康。
玉米須可以怎么喝?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太多的講究,玉米須洗淨後,用開水衝泡飲用,或煮一段時間後,服用湯水都是可以的,可以選擇新鮮的玉米須,或者陰乾的玉米須,泡水喝都是可以的。除了單獨泡水喝以外,玉米須還可以與薏苡仁搭配,能夠起到清熱祛溼的作用,與白茅根搭配,可以加強利尿消腫的作用,與葛根搭配,可以透熱去疹的功效,因此,結合實際情況,做好搭配,玉米須的藥用功效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對於到底能否降尿酸,我們還是應該結合自身體質,同時做好喝玉米須泡水期間的血尿酸監測,了解其是否切實能夠起到降尿酸作用,來得更靠譜。
對於想要通過喝玉米須水降尿酸的朋友,除了要確認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是否真的能夠起到降尿酸的作用以外,還有兩點值得格外注意,一是由於玉米須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因此,在喝玉米須泡水或煮湯期間,如果本身沒有腎功能障礙,水腫問題的,一定要注意適量的多喝水,以補充體內的水分流失,多喝水多排尿,同樣也是促進尿酸排洩,加強高尿酸控制的重要方面;第二是喝玉米須泡水時,有些朋友喜歡加入一些糖或者蜂蜜來矯味,但對於高尿酸患者來說,不建議攝入過多的糖分,特別是果糖,高果糖的攝入,會影響體內的尿酸生成,促進內源性尿酸的產生,反而不利於高尿酸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