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劉禹錫《秋詞》

2021-02-19 國學優選課堂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遠是一個悲懷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意象,讓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於是,秋,便在一頁頁枯色的紙張裡,在一個個方正的漢字中低吟,把那縷縷的哀怨、愁緒、思念、牽掛,薰染得迷迷離離。

  然而劉禹錫的《秋詞》,卻另闢蹊徑,一反常調,它以其最大的熱情謳歌了秋天的美好。更為難得可貴的是,《秋詞》還是詩人被貶朗州後的作品,讓人佩服劉禹錫的待人處世。原詩兩首,所選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自宋玉於《九辯》中留下「悲哉,秋之為氣也」的名句後,悲,就成了秋的一種色調,一種情緒;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詩人開篇,即以議論起筆,斷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觀念,表現出一種激越向上的詩情。「我言」說出的是詩人的自信,這種自信,儘管染上的,是一種不幸的色彩,然而,詩人闊大的胸襟卻非凡地溶解了這種不幸。「勝春朝」就是詩人對於秋景最為充分的認可。這種認可,絕非僅僅是一時的感性衝動,而是融入了詩人對秋天的更高層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人抓住秋天「一鶴凌雲」,這一別致的景觀的描繪,展現的是秋高氣爽,萬裡晴空,白雲漂浮的開闊景象。那凌雲的鶴,也載著詩人的詩情,一同遨遊到了雲霄。雖然,這鶴是孤獨的,然而它所呈現出來的氣勢,卻是非凡的。一個「排」字,所蘊涵的深意,盡在不言中了。也許,詩人是以「鶴」自喻,也許是詩人視「鶴」為不屈的化身。這裡,有哲理的意蘊,也有藝術的魅力,發人深思,耐人吟詠。它給予讀者的,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的氣概和高尚的情操。

  讀這樣的詩,洋溢在我們心頭的,絕非什麼悲涼的氣息,我們隨著詩人的「詩情」,藉助詩人想像的翅膀,天馬行空般馳騁於碧空之上。於是,鶴飛之衝霄,詩情之曠遠,「實」和「虛」便融合在了一起,所獲得的全然是一種勵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融情、景、理於一爐,表現出的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響的秋歌,為我們後人留下的,卻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

相關焦點

  • 秋天裡,劉禹錫寫下一首古詩,開篇10字便升華了秋的含義
    但劉禹錫的《秋詞》,僅是開篇10字,就為秋天下了重新的定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秋詞》自古以來,你們一遇到秋天,想到的就是悲寂、悽涼,可我劉禹錫卻說秋天比春天更有朝氣。仔細品味之後,劉禹錫目空一切、直指本源的執念令人動容。
  • 唐詩鑑賞:劉禹錫《秋詞其一》,點讚秋天,其中七個字豪情萬丈
    這首七絕,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秋詞二首其一》,寫於他在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任上。「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自古以來的文人墨客每到秋天就悲嘆寂寞蕭條,而我卻要說秋天勝過春天。劉禹錫人稱詩豪,偏要反轉一下,「我言」二字以堅決的語氣否定了悲秋這種態度,為什麼說秋天勝過春天?這前兩句詩是先發議論,為後面的反轉做好鋪墊。「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萬裡晴空,一隻仙鶴衝開浮雲飛上高空,也引得我的詩情隨著它一起飛到雲霄之上。第三句是全詩中唯一寫景的一句,寫得意境雄渾,開闊壯麗,也是全詩的「詩眼」。
  • 劉禹錫最著名的寫秋唐詩,將秋天的神韻寫得出神入化!
    劉禹錫作為唐朝一代大詩人,曾經也熱情的寫過秋天的詩歌。劉禹錫的這首詩,便是《秋詞》,該詩另闢蹊徑,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了秋天的美麗!《秋詞》全詩如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釋義:自古以來,每逢秋季,人們都不禁感到悲觀寂寥。然而我覺得秋天的美景甚至超過了陽春。
  • 劉禹錫筆下30句驚豔了歲月的詩詞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3、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浪淘沙九首》 4、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 劉禹錫的一個千古名句,原本是愛情詩,卻流傳成為氣候諺語
    縱觀整個唐代,傑出的詩人無數,但能被冠以「詩豪」之稱的,唯有劉禹錫一個!劉禹錫性格剛毅,有豪猛之氣,而其詩也如其人,風格俊爽、格調激越,有昂揚高舉的雄直氣勢,仿佛蘊含著振衰起廢、催人向上的力量。比如他最著名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是何等的豪情志氣。還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句,其振奮精神鼓舞了多少絕望之人。
  • 劉禹錫被貶寫了首詩,豁達豪氣,短短四句通篇皆名句,激勵無數人
    劉禹錫是一位大家都非常喜歡的詩人,雖然他在文學上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仕途上他卻並不如意,曾有過被貶的經歷。但是與很多文人不同的是,仕途上的不順並沒有把他打倒,相反,卻讓更多的人看到了他那灑脫的性格以及豁達的心態。比如那首非常經典的《陋室銘》,就鼓舞了無數人的心,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這樣的作品,希望大家在讀到這首詩的時候,能夠從中學習到他的那種心境。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詩,其中有兩句更是名言,成為了愛情經典
    劉禹錫是中唐時期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他的很多詩作也都是膾炙人口,其中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譬如《烏衣巷》、《秋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等等,這些經典的作品,那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裡面更是句句經典,即使是到了現在,那些優美的詩句,也是頻頻地會被我們所引用。
  • 詩人都愛悲秋傷懷,除了劉禹錫歌頌秋景之外,這兩首詩更勝一籌!
    最熟悉的莫過於中唐時期著名詩人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白雲山,便引詩情到碧霄。」這首詩是劉禹錫被貶的23年之中在湖南常德的時候寫的,湖南的秋天來得很晚,大約在10月底到12月初,而且湖南的秋天一般多晴日,所以即便被貶在外,劉禹錫也難免會被湖南的秋景所吸引,才吟出如此豁達的詩篇,給我們留下了獨特的精神財富!
  • 劉禹錫告訴你
    我們只知道他攛掇的「永貞革新」歷時一百四十六天後失敗了,而參與其中的劉禹錫、柳宗元等人被貶為遠洲司馬,史稱「八司馬」。 王叔文被賜死,順宗也被迫退位,而我們的主人公劉禹錫,也開始了他歷時二十三年的貶謫之路。 在歷經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夔州(今重慶奉節)刺史之後,他來到了安徽和州。
  • 劉禹錫這首詩,從開篇美到結尾,讀過的人都會念念不忘!
    譬如中唐時期偉大的詩人劉禹錫的很多作品,那就非常的唯美,尤其是這首《賞牡丹》,通篇可謂是美得令人心醉,整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卻是從開篇一直美到結尾,使得讀過的人那都會念念不忘。劉禹錫也被稱為」詩豪「,他與白居易、元稹、柳宗元、韓愈等人,那都是有著交往甚密,而且他也是屬於那種天才型的詩人,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一些經典的作品,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會陌生。
  • 劉禹錫:其實我真的沒有那麼豁達,我只是不甘心,還有點愛面子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江南文人士子們對詩的愛好更加如痴如醉,在這種環境下深深影響了少年劉禹錫,又經詩僧皎然、靈澈的指點與薰陶劉禹錫對詩的領悟遠超同齡之人。學優則仕,一心輔助明主中興大唐的劉禹錫懷著滿腹經綸與臨雲壯志前往長安。在路途中劉禹錫結識了後來二人有『劉白』並稱的白居易。
  • 劉禹錫很有氣勢的一首詩,只是開篇10字,便氣吞山河,響徹古今!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便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筆下的一首詠月詩。顧名思義,劉禹錫詩中的月亮,不是尋常日子的月亮,而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夜的月亮。
  • 《瀟湘神.斑竹枝》劉禹錫
    作此詞時劉禹錫正值貶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6)瀟湘:瀟水在今湖南零陵縣西北合於湘水,稱瀟湘。【創作背景】這首詞是作者貶官朗州期間(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所作,通過詠湘妃的哀怨而抒發了自己被貶的內心的悽苦。【賞析】《瀟湘神》,一名《瀟湘曲》。
  • 秋詞|清秋始爽朗,詩情且流連
    馬上要走到秋天了,我們看見了那種簫瑟悲涼,不如一起來念一念劉禹錫的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你的詩情準備好了嗎?秋風之約:便引詩情到碧霄秋天為什麼那麼讓人有感慨,有詩情呢?因為我們的生命可以穿越秋光去成長。
  • 未來講堂|劉禹錫《浪淘沙九首(其一)》 誦讀:李銳
    未來講堂|劉禹錫《浪淘沙九首(其一)》 誦讀:李銳 2020-11-10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禹錫《陋室銘》:都是有錢人,憑什麼你是暴發戶而他是貴族
    公元824年,「詩豪」劉禹錫被貶到安徽和州,任職通判。一個戴罪官員,遠道而來,自然不會輕易被當地官員所待見。按當時的朝廷法令,通判應當擁有三間三廂的房子。但當地的知縣故意刁難劉禹錫,只給了他三間房。劉禹錫卻毫不在意,還寫了「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這樣一幅對聯,並掛於門上。
  • 劉禹錫:「眾人探驪 子先獲珠」
    劉禹錫,唐朝時期大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劉禹錫的曠達少有人能及,一路被貶謫,卻還是一路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即便身處陋室,也依然談笑風聲,不在乎物質是否貧寒。除了曠達的豪情,劉禹錫還有著被白居易稱讚的傲人才華。
  • 劉禹錫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鑑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劉禹錫寫的贈詩。敬宗寶曆二年(826)冬,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與罷蘇州刺史回洛陽的白居易在揚州相逢。當時淮南節度使王潘在揚州設宴招待劉、白兩位詩人,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擊盤,吟詩一首,題為《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劉禹錫長期被貶的不幸遭遇鳴不平。劉禹錫回憶往事,感慨萬千,寫了這首詩,答謝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