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真的姓呂嗎?其實司馬遷在《史記》之中已經解釋過了!

2020-12-14 青輝說史

大秦還是大呂?嬴政只是呂不韋陰謀的一部分?《史記》說得很明白

在我國歷史上,無論在哪一個朝代都會有野史和正史兩種組成部分,對於大秦王朝自然也不例外,而在秦朝的野史之中,有一個人物我們不得不提,他就是當年大秦王朝的宰相呂不韋。而此人之所以在有關於秦王朝的野史之中如此的引人注目,主要是因為呂不韋與嬴政的出身一直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甚至一直有觀點認為,秦始皇嬴政本身就是呂不韋的兒子,應該姓呂,所謂的大秦王朝本就應該稱大呂王朝,因為是呂家的天下。

這一點,雖然呂不韋在做秦朝的宰相之時,有過很多的成就和功績。如,扶立秦莊襄王,滅東周國,主持編纂《呂氏春秋》等,但是關於他與秦始皇身世之謎的說法一直圍繞著他,千百年來,從來都沒有散去過,而近期《大秦賦》影視劇的熱播更是將呂不韋這個人物再次地推到了我們的視線之內。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之中,呂不韋和嬴政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在這裡我們首先要知道秦始皇嬴政的母親是誰,秦始皇的母親趙氏,在年輕的時候其實並不是皇宮裡的女人,他與呂不韋之間是屬於丈夫與小妾的關係,當然了,在表面上來說,趙氏只不過是呂府之中的一名歌姬而已。而呂不韋那個時候已經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了,他非常的精於算計,對於秦始皇嬴政的父親秦異人一直是幫助有加,因為在呂不韋的內心裡希望秦異人有一天能夠成為秦朝的國主,位極人臣,而到了那個時候自己自然會有更多的好處。

而有一次秦異人在呂不韋的府中喝酒的時候,呂不韋專門把趙氏叫了出來表演歌舞,秦異人看到趙氏之後,幾乎是一見鍾情,所以,就厚著臉皮要求呂不韋乾脆將這名歌姬賞賜給自己,而當時的呂不韋沒有過多的考慮,隨即同意了秦異人的要求,畢竟他在秦異人的身上已經下了很多的成本,也不在乎再多給他一個女人。

就這樣趙氏跟著秦異人離開了呂不韋的家,不久之後,趙氏便生下了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嬴政。而後來這個秦異人果然成為了秦莊襄王,呂不韋的計謀非常的成功,自己的身份隨之也漲了起來。而這裡面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當年的趙氏到底是在跟了秦異人之後才有的身孕,還是在離開呂不韋家中的時候就已經身懷有孕了。

這也是野史之中對於秦始皇身份出生之謎的一個比較敏感的爭論點之一。而對於這件事情,其實在幾百年之後司馬遷撰寫史記的時候有過相關的記錄。司馬遷說當時呂不韋把自己的趙姬讓給秦異人的時候,此時的趙姬已經有了身孕。我們知道司馬遷的史記在我國的歷史上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比較深遠的歷史影響的,它其中所記載的內容也是具有相當大的權威性,如果在實際之中都記載著趙氏當年確實是在懷了身孕的情況之下離開的呂不韋,那麼也就說明了秦始皇嬴政確實是呂不韋的生子。

而且我們看後期呂不韋成為大秦朝的宰相之後,幾乎是不遺餘力的讓嬴政登上了王座。如果嬴政不是自己的兒子的話,呂不韋何苦這樣做呢?並且從歷史資料上,我們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得出來,嬴政的性格與他的父親秦莊襄王截然不相同,莊襄王比較的溫和,而嬴政本身比較的暴虐,喜歡發脾氣,根本就沒有太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從這些細枝末節之中,我們幾乎可以斷言,大名鼎鼎的秦始皇確實是呂不韋的孩子。而通過秦異人和秦始皇一步一步的走到天下最頂尖的位置,也許本身就是呂不韋陰謀之中的一部分罷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大秦賦》的編排參考離不開韓城人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但小焦認為整部劇中其實大家最忽視了兩個內容。一個是《戰國策》,而另一個是《史記》(甚至有《詩經》、《左傳》)。可以說整部史詩大劇的編排拍攝離不開這兩部史書的參考,如此在大量歷史資料的基礎上較為完整地構建了《大秦賦》的整個故事邏輯及線索,力求尊重歷史的同時,創作出一個事件飽滿、人物生動的故事。特別是《史記》對整部劇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素材,讓我們了解到一個真實而強大的秦國。
  • 古裝電視劇《大秦賦》的劇情編排參考離不開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其創作始終離不開《戰國策》等史書,更離不開《史記》。也正是因為有《史記》等書的記載,這部大劇才可以根據歷史資料完整地構建整個故事邏輯及線索,為我們展現出一個事件飽滿、人物生動的故事,也呈現了一個強大王朝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水利等領域的成就。《史記》在《秦本紀》中記錄了秦國歷史,主要講述了春秋和戰國時期的諸侯國秦國從興起、發展到稱霸天下、秦王嬴政統一全國之前的歷史。
  • 史記中描述趙姬對嫪毐的愛「絕愛之」
    大秦賦裡面有一個角色,大家應該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嫪毐,嫪毐這個名字可能不是真名,因為毐這個字在說文解字當中的意思不太好,是指的品行不端的人,嫪這個姓本來也沒有,有可能是一個汙穢的稱呼留下來記載這個人,但司馬遷在寫史記《呂不韋列傳》當中對他們幾個人的事情描述的字不多,但是確實是夠繪聲繪色的。
  • 流傳兩千多年的謎題,呂不韋真的是秦始皇的親生父親嗎?
    原因之一:《史記》記載雖然不同,但「本紀」可信度高於「列傳」為何同一件事,在《史記》之中卻出現不同的記載,其實最主要還是源於司馬遷的嚴謹。由於司馬遷撰寫《史記》之時,史料來源極為龐雜,加上距離某些歷史事件時間太過久遠,即使司馬遷也難以分辨其中真偽。
  • 「人彘」事件是真的?從《呂太后本紀》中看隱藏在歷史背後的秘密
    《呂太后本紀》中對「人彘」事件的描寫慘絕人寰,恐怕連妲己都自愧不如,呂太后此時完全是一個變態的虐殺狂形象。那種慘狀,反噬到呂太后自己身上,把她唯一的兒子惠帝也給整死了。但歷史至今,不是沒有人對這段慘案提出過疑問,呂太后真的有那麼狠毒,幹出過這件事嗎?這件事裡裡外外值得探討一下它的真實性。
  • 大秦賦嬴政母親的一生 大秦賦趙姬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大秦賦嬴政母親的一生秦始皇母親帝太后,姓名不詳,出生時間,身份不詳,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稱她為趙姬。趙並不是她的姓,而是因為她是趙國邯鄲人。姬,有幾層意思,1,對婦女的美稱2,以歌舞為業。無論是司馬遷的《史記》還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給她的評價總結起來兩個字:美,淫。
  • 「三十年,無事」,司馬遷寫這句是在湊字數嗎?其實是殘酷的歷史
    司馬遷與《史記》史家是對一段歷史公正對待記錄的人,他們並非都是史官。中國漫漫兩千年的封建王朝史,說稱得上最偉大的史家,我覺得應該是司馬遷。司馬遷記錄編撰的《史記》,是了解和研究先秦歷史十分重要的一部史書;若沒有這本書,我們連想像、猜測和推斷的基礎都不存在。
  • 本來不是事,卻被司馬遷和後人有意複雜化了
    本來不是事,卻被司馬遷和後人有意複雜化了為何秦始皇的生父不可能是呂不韋?秦法:他不敢十年磨一劍,《大秦帝國之天下》一開播便備受關注。影片開始時,嬴政已經是個孩童,但嬴政怎麼來的、到底是誰的孩子,這樁千古謎案在劇中並沒有交代,似乎默認了嬴政便是嬴異人的孩子。
  • 秦始皇嬴姓、趙氏,那「秦」是姓還是氏呢?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鑑·外紀》因為先民曾經經歷過母權社會,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後來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個特殊的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這才是真正的貴族,愛新覺羅什麼的,差遠了直觀地來理解,姓表明的是血統,氏則類似于氏族、部落。氏也可以看作是姓的分支。而且只有貴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沒有姓氏。
  • 《大秦賦》趙姬和呂不韋有孩子嗎 秦始皇嬴政的身世成千古之謎
    呂不韋和趙姬有孩子嗎?這個問題或許沒有確切的答案,因為秦始皇的身世之謎,到現在也沒有明確的答案,個人有個人的看法,原因就是因為秦始皇的生母趙姬,曾經是呂不韋的妾侍。呂不韋和趙姬是沒有孩子的。不過卻有野史說,嬴政其實是趙姬跟呂不韋的孩子。
  • 其實《大秦賦》裡有暗示
    這一切都要從司馬遷所寫的《史記》開始說起。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根據這一說法,秦始皇就是是秦莊襄王子楚與趙姬所生。呂不韋還很生氣,但考慮到自己已經在子楚身上砸了很多錢,只好答應把趙姬給他。順勢用趙姬來釣子楚上鉤。後來趙姬隱藏自己懷孕身份,到大期時(指滿十二個月後),趙姬生下了嬴政。按此說法,歷史則十分地具有戲劇性了。從趙姬懷孕開始,就走入了呂不韋下的一盤大盤,生下的兒子嬴政,是一個商人的後代,那麼秦朝就是呂氏血脈的江山。
  • 《史記》記載唯一吃過龍肉的人,你若是這些姓,或許是他的後裔
    然而,世界上真的有龍存在嗎?在中國的神話故事裡是有的,它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奇生物,它可行雲布雨,掌握天氣的變化,有時候它出現在雲端,有時候它又離奇消失,因而在人們的記錄中,它形態不一,種類繁雜。有人認為有翼方是真龍,有人認為應龍與青龍是祖龍,事情究竟如何我們已無從考據,畢竟現代人從未見過龍,也未見過龍的屍骨。
  • 秦始皇嬴政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為什麼這個說法一傳再傳?
    秦始皇嬴政 喜歡看狗血劇的人會說,我知道,都說秦始皇嬴政是商人呂不韋的兒子,而且傳得有模有樣。那麼,秦始皇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呢?及生,名為政,姓趙氏。」這段話來自《史記》,作為史學大家,司馬遷的記載可信度很高。翻譯過來,就是趙姬為嬴異人生了個兒子,取名為政。 但是就是這段眾所周知的歷史,成為後來他人抹黑秦始皇的論據。那麼,這段抹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 司馬遷是如何知道幾百上千年古人對話的?答案令你不得不佩服
    司馬遷是如何做到的?在無任何文獻參考的情況下,司馬遷又是如何知道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的古人對話的呢?難道是司馬遷睡夢中穿越到幾百幾千年以前,拿個刻刀竹簡一筆一筆地記錄下古人們的生活和他們之間的對話嗎?一下舉例來說明。在《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堯曰:「嗟!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有矜在民間,曰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嶽曰:「盲者子。
  • 秉筆直書的司馬遷,為何撰寫史記時,隻字不提大名鼎鼎的中山國呢
    可讓人奇怪的是,實力達到"千乘之國",且曾經稱王的中山國,為何卻沒有進入《史記》世家系列?反倒是那些沒有稱王的諸侯國,卻得到司馬遷的偏愛,為其單獨立傳。那麼,《史記》對中山國隻字不提,是否與司馬遷個人主觀意願有關係?
  • 司馬遷是劉邦的「高級黑」,被漢武帝發現後,漢武帝:加官進爵
    那時候還沒有博物館,司馬遷到一個地方就優先實地考察,他去過屈原自沉的汨羅江,還跑到人家春申君的老屋視察一番,去過山東和湖北,並了解到當地濃厚的文化發展。現在特徵沒了,司馬遷出門還得遭受他人的鄙視和非議,這麼活著實在沒啥意思。 司馬遷對此實在是沒什麼好說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要死,也得重如泰山,從今天起,我司馬遷,定要完成一部巨著! 於是開始著手準備史記。
  • 秦始皇其實是嬴姓秦氏,先秦時代的姓氏起源是怎麼樣的?
    而「嬴」是他的姓,男子是不能稱姓的,所以不能叫他「嬴政」。顧炎武說:「考之於傳,二百五十五年之間,有男子而稱姓者乎?無有也。」 有一種解釋是秦國和趙國的國君都姓嬴,所以說在母系社會時期秦國和趙國可能屬於同一個血緣集團,他們可能有著共同的祖先,這個人就是商紂王時期的惡來。惡來的後代造父被周穆王封在了趙城,所以秦國國君就和趙國一樣把「趙」作為了自己的氏。還有一個解釋就是說當時秦始皇的母親趙姬是在趙國生下他的,所以他就用自己的出生地作為了自己的氏。
  • 司馬遷的《史記》是真實存在的嗎?竹簡證明《史記》再擺烏龍
    有學者將此詩與傳世文獻《春秋》呀、《史記》呀等相比較。經比較發現有許多新的內涵,其重要性絕非一般。這些簡牘就是清華簡。在清華簡看來,根本沒有西周烽火戲諸侯這回事,西周滅亡的原因,在於昏君周幽王主動攻擊正宮皇后的父親,而皇后的父親聯合少數民族將之擊敗。清華簡就是這樣記錄的。
  • 《史記》:史學家司馬遷所著,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
    在漢朝時期,我國有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完成了一部名叫《太史公書》的書籍,被我們後來人稱之為《史記》。這可以說是我們國家歷史上首次的紀傳體歷史書籍。這本書主要記載了從黃帝時期直到司馬遷生活的漢武帝時期,歷經三千多年的故事。魯迅對這本書的稱讚是史家之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