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立秋之後熱嗎?老農:不怕,今年是個「公秋」

2020-12-21 棒奔霸

導讀:8月7日立秋,立秋之後熱嗎?老農:不怕,今年是個「公秋」

時間過得飛快,如今已是進入中伏的第八天,距離立秋節氣也是越來越近,由於中伏是全年氣溫最高的季節,這兩天多地的溫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陽光接近於直射讓溫度很高,而且暑氣的下沉讓整個環境感覺到像透不過氣來似的。煩悶的心情是中伏之間特有的,所以大家都在翹首以盼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的到來。

立秋作為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帶來的是些許的舒爽,尤其是早晚時候會有了習習涼風,讓悶熱的天氣消除了許多。關於立秋民間有很多的俗語和農諺,大都是對立秋之後的天氣走向描述,按照民間的說法,立秋有早秋、中秋和晚秋之分,早秋是相當涼快的一個秋天,中秋會相對熱一些,而晚立秋是相當酷熱的。所以立秋節氣的時間早晚對於天氣走向有相當關鍵的影響。

除了早中晚立秋之分之外,民間認為萬物皆是陰陽組合而成,相輔相成形成浩瀚的宇宙,所以立秋也是有陰陽公母之分的,而且認為是公秋爽母秋熱,那麼今年的立秋是早秋中秋還是晚秋,是公秋還是母秋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早秋、中秋和晚秋的區分,公曆的立秋時間是相對固定的,而農曆立秋節氣的時間是不相同的,有的時候會出現在六月,有的時候會出現在七月。出現在六月下旬的立秋時間是比較早的,也就是早秋。

出現在七月初一至於初九期間的立秋,是屬於中秋,出現在七月中旬以後的就是晚秋了,今年的立秋節氣出現時間是在農曆的六月十八,所以按照早、中、晚秋的說法,今年是一個早立秋,所以立秋之後的天氣是比較涼爽的,氣溫會下降得比較快,所以出現秋老虎的機率並不會很大,所以也就被叫做六月立秋涼颼颼,七月立秋熱死牛。根據農諺的說法今年是早立秋,那麼是公秋還是母秋呢?我們先來了解下如何區分秋的公母。

民間認為白天的太陽為陽,而夜晚的月亮之夜為陰,這也符合常規的認知,今年的立秋是在農曆六月十八09時06分出現,所以也是白天立秋,自然也就是公秋了,而且今年是早立秋,早立秋加上公秋,所以今年立秋之後的天氣並不會很熱,而且出現秋老虎的機率也不會太大,涼快的秋天會伴隨著大家,這也是根據農諺的一種推測,隨著現如今大環境的改變,氣候變化異常,跟過去早已經不再一樣,所以很多時候這些農諺俗語,我們只能作為參考借鑑,要根據當年的實際情況而定,這也是大環境改變所帶來的影響,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8月7號立秋,「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
    導語:立秋將至,「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立秋是二十四節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開始。每年當太陽黃經到達135°時,就進入立秋節氣。一種是根據立秋在農曆的月份來分,如果是農曆六月份立秋,是「早立秋,涼悠悠」,屬於公秋;如果是農曆七月份立秋,是「晚立秋,熱死牛」,屬於母秋。而今年立秋在農曆6月18日,屬於早立秋,「公秋把扇丟」。另一種是按照立秋「時間」,來分公母秋,如果是晚上零時至上午12點的時間段立秋,屬於早立秋,是公秋。如果是中午12點以後至晚上零時前立秋,屬於晚立秋。
  • 立秋將至,「公秋把扇丟,母秋熱牛」,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請看
    如果時間沒有記錯的話,今年立秋節點時間是在8月7號,今天已經到8月4號,還有兩天時間就到了。昨晚在院子裡乘涼,不知道是誰先說出來立秋與秋老虎的事情,我本來在刷手機,感覺說立秋與秋老虎挺有意思的,我也饒有興致的加入到立秋與秋老虎的話題中了。
  • 8月7日立秋,農村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母秋?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中伏是一年之中最熱階段,今年的中伏時間還特別長,足足有20天的時間。雖然剛剛進入中伏,但是人們已經開始期盼立秋的到來。雖然立秋代表著秋天的開始,但是並不是立秋後天氣就會變得涼爽起來,在農村有「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的說法,那麼公秋和母秋是如何判斷的呢?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呢?
  • 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有何講究?今年是什麼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第十三個節氣,代表著秋天的開始。每年當太陽黃經到達135°時,就進入立秋節氣。熟悉二十四節氣的朋友們知道,二十四節氣有春、夏、秋、冬「四立」,分別代表著一個季節的開始。二十四節氣歌把春夏秋冬四季分得明明白——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進入立秋之後,就代表著秋天就要來了,高溫天很快就要結束了。立秋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影響著農民的農事活動,在民間就有「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一說,啥意思,立秋還分公母嗎?
  • 立秋諺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
    立秋是指太陽到達黃經135°的那一刻開始計算,而通過查萬年曆得知,今年立秋到來時間是2020年8月7日09時06分11秒。如下圖關於「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就是指如果今年是公秋的話,天氣會提前轉涼,而家中一直使用的扇子也可以丟在一旁不使用了。而如果是母秋的話,即便到了立秋,天氣也會比較炎熱,可以用「熱死牛」來形容。那麼今年的秋是公秋還是母秋呢?
  • 明日立秋,俗語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公秋母秋咋判斷?
    明天就是立秋了,關於立秋,民間有很多諺語,比如「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這句話主要說的是立秋之後的天氣問題,如果立秋是「公秋」, 扇子可以丟掉了,則說明立秋過後,天氣會變涼爽,相反,如果立秋是「母秋」,會熱死牛,則說明立秋之後,還會持續高溫天氣,熱死牛是一個比喻,形容溫度很高。
  • 今日立秋,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什麼秋
    導讀:今日立秋,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什麼秋?今天09時06分,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立秋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的到來,對於之後的天氣走向具有很關鍵的影響。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按照民間的說法,萬物都是由陰陽組合而成,作為互補相輔相成形成宇宙萬物存在,立秋也是如此,也是具有陰陽公母之分的,而且民間認為如果要是公秋的話,那麼立秋之後的天氣就會比較的涼快,一點都不熱,直接就把扇子給丟掉,而如果要是一個母秋的話,爸媽天氣就會相當的燥熱,秋燥的天氣就會來臨,而且還有很大機率出現秋老虎。今年是什麼秋呢?
  • 俗話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真假
    今天是今年頭伏最後一天,中伏來臨,也伴隨著立秋將至。今年中伏是公曆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8月14日(農曆六月廿五),共20天。而立秋時間為公曆8月7號9:06:03(農曆六月十八),立秋在中伏中。
  • 立秋將至,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立秋如何分公母?
    今年8月7日是立秋節氣,也就是說,距離立秋節氣還有2天的時間。立秋節氣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就像立春、立夏等節氣一樣,代表著一個季節的開始。立秋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悶熱的天氣會慢慢退去,秋高氣爽的天氣在不久之後就會到來。
  • 8月7號立秋,「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今年立秋屬於哪種秋?
    今年比較特別,8月7號立的秋,自古民間就有「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的說法,什麼意思呢,大概意思就是公秋會比較涼爽,如果是母秋的話,那天氣可能還是會再熱一段時間。今年的8月7號早上9點立的秋,按照早晚入秋的說法,今年應該是公秋,但是呢正好趕上三伏天還沒過去,俗話說秋老虎還有熱上一段時間,我們經過幾個月暑季,身體出汗大量水分電解質流失,身體機能消耗太多,入秋需要「貼秋膘」補充維生素和其他營養物質準備過冬。
  • 今天立秋,老人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2020年是什麼秋?
    立秋已到,多地經歷了一番降雨,溫度卻並沒有隨之降下。 俗語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時人又將立秋分為公秋、母秋,乍聽好沒道理,細品時又覺有趣。公秋、母秋該如何劃分?2020年是母秋還是公秋呢? 公秋把扇丟 扇子丟了,自然是因為涼快。
  • 立秋將至,俗語「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啥意思?立秋分公母?
    立公秋扇子丟,立秋馬上要到來了,這種炎熱天氣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漸漸退去,而秋高氣爽也在不久的將來迎接人們的到來。今年立秋是8月7日,也是農曆六月十八,今年的立秋比去年提前了一天。而立秋馬上到來,人們都說「扇子丟,母秋熱死牛」,這是啥意思?立秋還分公母?
  • 農諺:「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有道理嗎?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伴隨著暑熱的下移,中伏特別是在要防止中暑,伴隨著中伏的來臨,大伙兒翹首以待的節令也即將來臨,這一節令便是秋天的第一個節令:立秋,鄉村有句俗話稱為:三伏不絕秋趕到。伴隨著中伏的來臨,立秋節氣的步伐也即將到來了。
  • 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
    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明天是八月七日,迎來了立秋這個節氣!這標誌著炎熱夏天結束了,舒服秋天開始了,秋高氣爽的季節就要來臨了!但是大家都說,還別高興的太早,現在三伏天還沒有過去,夏季過後更還有秋老虎,很可能更熱的日子還在後面呢!那麼今天秋後氣溫究竟如何呢?氣象臺給不出答案,但是農村老人卻憑藉著「公秋熱死牛,母秋扇子丟」、「一日延天熱死人,九日延天熱不成」等俗語道破了玄機,大家都說今年秋老虎是母的,後面的日子都不會太熱了!
  • 農村俗語:「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狗」,啥意思?立秋還有公母?
    在我們農村,立秋的到來也是代表著秋天的開始。那麼一年四季中,立秋每次過後都會呈現不同的氣候現象。而立秋每年到來的時間也有所差別,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也就是農曆六月十八。而由於天體運行中我國農曆和陰曆算法的差異所在,每年立秋到來是8月7日或者8月8日。
  • 立秋將至,農諺:「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今年是啥秋?
    導讀:立秋將至,農諺:「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今年是啥秋立秋越來越近了,距離現在還不到十天的時間,我們就能夠迎來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立秋到來之後,天氣畫風突變,雖然白天還會依然的炎熱,但在早晨和晚上,已經能夠感受到了習習涼風。
  • 「公秋爽,母秋兇」,2020年立秋屬於哪種秋?農戶應注意什麼?
    立秋將至,再過幾天就要立秋了,今年立秋時間在公曆8月7日。進入立秋節氣,大趨勢將是氣溫、雨水逐漸回落,而立秋也將成為一年裡能量轉移的轉折點,萬物將從旺盛生長轉為蕭條成熟。一、「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這句俗語主要意思是:早立秋可能糧食欠收,晚立秋則糧食豐收,不早不晚立秋正好趕上中伏最熱的時候。水稻、玉米等作物當前正值生長發育關鍵期,水稻處於灌漿期、玉米處於花粒期,它們能否順利增產豐收基本上就指望此時了。
  • 立秋分公母,2020年是什麼秋?今年立秋是熱,還是涼?
    每每夏天的時候,大家都會期盼早早立秋,天氣就會涼快下來。在農村裡,就有這樣的一句老話「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單從這句話裡面,我們就可以知道。立秋早一些,天氣涼快,而立秋晚了,自然要熱很久。那麼,今年立秋是在什麼時候,又屬於什麼立秋呢?今年的立秋,從陽曆的時間來看,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大都在8月7號左右。
  • 農村俗語:「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是什麼意思?
    一、今年是秋包伏嗎?伏包秋便是立秋的當日恰好進到到末伏,而秋包伏便是立秋之後三伏天都還沒完畢,2020年的立秋提早來,是今年 的8月7日,陰曆6月16日就立秋,具體時間是早上的9時06分立秋,是歸屬於公秋,公立秋冷颼颼,母立秋熱死牛,也有如同鄉村的俗話說得對,便是三伏不絕秋趕到,便是三伏天都都還沒過完,秋季就趕到。
  • 立秋將至,農諺:「立了秋,涼颼颼,哪裡有雨哪裡收」,有道理嗎
    導讀:立秋將至,農諺:「立了秋,涼颼颼,哪裡有雨哪裡收」,啥意思呢距離立秋節氣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現在正值中伏階段,也被譽為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中伏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間段。這段時間的天氣,暑氣下沉陽光接近於直射,晝長夜短讓白天變得很漫長,也相當的炎熱,大家都是翹首以盼下一個節氣:立秋節氣的到來,立秋作為秋季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立秋之後天氣還會很熱,但明顯的可以感受出來,在早晚的時候,習習涼風會讓人感覺舒爽很多。農諺立了秋,涼颼颼,這句俗語有好多種的說法,因為立秋有不同的叫法,有的早立秋,晚立秋之說,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