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佳禾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禾食品」)在上交所首發過會。此次募資主要用於擴產植脂末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及凍幹咖啡生產項目,但佳禾食品在植脂末領域的市場份額已經呈現下滑趨勢,咖啡業務產能利用率也不高,因此,募資項目達產後會是業績的增長點還是拖油瓶,還很難說。
募資金額不抵分紅
佳禾食品成立於2001年,主營業務為植脂末、咖啡及其他固體飲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招股書內容顯示,此次IPO佳禾食品計劃在上交所公開發行不低於4001萬股,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擬募集資金5.6億元,其中3.65億元用於「年產12萬噸植脂末生產基地建設」,1.17億元用於「年產凍幹咖啡2160噸項目」,剩餘5274.5萬元用於「新建研發中心項目」、2945.71萬元用於「信息化系統升級建設項目」。
佳禾食品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實控人為柳新榮和唐正青,二人為夫妻關係。柳新榮與唐正青分別直接持有佳禾食品35.84%、25.6%的股份,同時通過控制西藏五色水、寧波和理而間接持有佳禾食品股權。綜合一下,二人合計持有佳禾食品91.79%的股份。若本次按計劃公開發行4001萬股後,二人將合計控制佳禾食品82.61%的股權,依然為絕對實控人。
從此前的財務數據分析,佳禾食品應該有足夠的資金來實施此次的募投項目,但其卻把錢用來突擊分紅。
2016年至2019年1—3月佳禾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2188.50 萬元、136772.30 萬元、159545.50萬元及38053.80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9934.33萬元、18738.66萬元、24410.84萬元及5550.22萬元,整體保持良好的經營業績。
據招股說明書內容顯示,佳禾食品分別在2016年4月7日、2017年3月6日、2017年4月27日向股東分配現金股利1.46億元、4億元、3億元,合計為8.46億元。僅2017年一年分紅金額就達到2016年淨利潤的3.5倍,這也導致佳禾食品未分配利潤從2016年年末的7.14億元大幅降低到2017年年末的1.15億元,同時,每股淨資產也從2016年年末的8.82元降到2017年年末的3.31元。
和此前分紅的8.46億元相比,此次募資金額5.6億元並不算多,所以,佳禾食品並不差錢,只是沒有用到募資擴產而已。
植脂末市佔率降低
植脂末生產基地凍幹咖啡項目是此次重要的募資項目。招股書中,佳禾食品明確指出,實施這些項目具有可行性和效益性,並列出了相關經濟效益分析情況。其中,「年產12萬噸植脂末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98332.31萬元、淨利潤11579.13萬元;而「年產凍幹咖啡2160噸項目」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5905.45萬元、淨利潤2588.94萬元。綜合起來,僅這兩個新建項目達產後就能為公司新增11.42億元的銷售收入和1.42億元的淨利潤。以該組數據與2018年營業收入15.95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2.44億元相比,兩個新建項目若能達產,則公司的收入和利潤至少增長50%以上。
先不論未來項目達產後的情況如何,就以眼下的情況來看,佳禾食品在最重要的植脂末業務方面都已經出現下滑。招股書數據披露,佳禾食品2018年植脂末的產能為13.5萬噸,產銷率在100%左右,若新建「植脂末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達產後將使得佳禾食品的產能在原有基礎上增加88.89%。
遺憾的是,佔主營業務收入八成以上的植脂末表現卻在逐年下滑。2016—2018年,植脂末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124967.77 萬元、125100.24 萬元、136451.01 萬元,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 94.64%、91.65%、85.94%和 86.07%。同期內,佳禾食品的植脂末在國內銷售規模分別為9.16萬噸、8.50萬噸和8.26萬噸,在國內植脂末市場份額分別為17.44%、15.22%和14.33%,銷量及市場佔有率都出現了下滑。儘管出口所佔份額從2016年的25.89%增長到2018年的26.85%,但是在海外疫情二次反彈的背景下,想要持續增長會非常困難。
不僅如此,因為植脂末主要成分為氫化植物油、乳化劑等,而氫化植物油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反式脂肪酸,隨著人們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植脂末這一存在健康風險的產品市場前景並不樂觀。
咖啡產能利用率不足
再來看「年產凍幹咖啡2160噸項目」,其必要性也要打上一個問號。招股書披露,2018年,佳禾食品咖啡產能達到7200噸。公司主要咖啡產品速溶咖啡粉的產能利用率僅為31.38%;2019年1—3月,速溶咖啡粉產能利用率下降到8.46%;即使在2016—2017年,其產能利用率也僅為5.68%和11.83%。
不僅產能利用率不高,而且咖啡業務的毛利率也不高。2017—2019年,該公司咖啡產品毛利分別為-523.84萬元、332.88萬元和-633.45萬元,毛利率分別為-15.84%、3.63%及-10.65%。所以,儘管在咖啡領域方面有所布局,但以現在的結果來看,並沒有給佳禾食品的業績帶去太多正面影響。2017—2019年,佳禾食品的咖啡產品實現營收分別為3306.82萬元、9163.01萬元和5949.2萬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42%、5.77%以及3.46%。
另據招股書顯示,佳禾食品8家子公司中,從事咖啡業務的金貓咖啡在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分別虧損545萬餘元以及412.14萬元。
對於一項產能閒置、毛利率不高的業務,佳禾食品繼續募資1.17億元增產,未來能否消化這些產能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新金融記者就有關募資必要性、分紅、產能利用率等問題採訪佳禾食品官方,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