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大量備貨快閃記憶體;海思自研OLED晶片已流片;摺疊iPhone送廠測試

2020-12-10 騰訊網

一、【物聯網頭條】

消息稱蘋果要在2022年推出摺疊屏iPhone:已開始測試

蘋果已將可摺疊iPhone樣品送至富士康進行測試,按照要求,富士康要對其進行超過10萬次的摺疊測試。該產品預計到2022年發布,售價是1499美元起步,超過萬元人民幣,會配備8GB內存,同時頂配是1TB存儲。

華為海思自研OLED驅動晶片已流片

據悉,華為的顯示驅動晶片已經完成流片,今年就會量產,有望用於華為自家的手機及大屏產品中。此外,顯示驅動IC的主流工藝還是65nm、40nm,最高的也不過28nm工藝,這些工藝國內代工廠都已經量產。

華為車載級雷射雷達即將商用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華為的雷射雷達已經成為車企搶購的爆品,並考慮在近期做一個雷射雷達產品的整體發布。據悉,華為的雷射雷達定位為中距雷射雷達,最遠可達到150米的探測距離,其水平視野可達到FOV120度的視角,具有真正可量產商用的車規級能力。

二、【B2B/B2G:智能城市】

百度智能醫療新項目啟動

該項目將在國家衛健委基層司指導下,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支持下,由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辦公室聯合百度靈醫智惠合作建立全國基層糖尿病醫防融合智能管理平臺和糖尿病規範診療支持平臺,來分別監測、評價國家基層糖尿病醫防融合試點情況和支持糖尿病社區醫院一體化遠程管理。

三、【B2B:智能製造】

《雲南省「5G+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工程推進方案》發布

根據方案,雲南省將著力構建高速安全的網絡支撐能力,實現全省新型工業示範基地、重點產業園區5G網絡全覆蓋,形成一批「5G+工業網際網路」示範應用基地,同步構建5G+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安全及應用推廣保障體系,著力推動基於5G技術的企業專網改造和升級。

國際時尚工業網際網路中心落地青島

據了解,華夏基石將聯手國內外知名企業,成立國際時尚產業聯盟,建設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的時尚產業集群,打造全新的時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該平臺將構建集生產製造、技術研發、創新孵化、市場對接、生活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平臺,為聯盟成員提供涵蓋設計、面料、品牌、生產、渠道、數據、供應鏈、金融等一系列產業賦能服務。

四、【V2X:智能駕駛、車聯網】

國產特斯拉Model Y獲批在中國銷售

據工信部消息,特斯拉公司已獲許可,將開始在中國市場上銷售該公司在上海生產的Model Y SUV車型。當前,除了國產Model 之外,特斯拉位於上海的超級工廠還計劃開始生產其他車型。

蔚來汽車NIO OS 2.8.0版本正式發布

該版本新增離車自動上鎖、副駕駛座椅記憶、副駕駛座椅輕鬆進出等功能。今日起,將通過FOTA分批對當前版本為2.6.5及以上的ES6、ES8和EC6車輛進行推送。

工信部發布今年第12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

工信部網站披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0年第12批),東風汽車、宇通客車、比亞迪、長安汽車等均有多款車型入圍。此外,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也有一款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入圍。

五、【B2C:智能家居、智能硬體】

華為P50系列再曝新配置 全新液體鏡頭拍照不再模糊

據介紹,應用在手機上的液體鏡頭為電式液態鏡頭,可通過不同的電壓改變液體的形狀進而控制對焦成像。這項技術的一大優勢在於可以快速對焦,甚至能夠達到人眼級別的對焦速度。此外,這種鏡頭還能擁有成像穩定,免去TOF鏡頭帶來的額外硬體要求以及擁有更小的佔位空間。

六、【底層技術、通信、網絡安全】

ASML已完成1nm光刻機設計

近日,與ASML(阿斯麥)合作研發光刻機的比利時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公布了3nm及以下製程在微縮層面技術細節。具體來看,ASML對於3nm、2nm、1.5nm、1nm甚至Sub 1nm都做了清晰的路線規劃,且1nm時代的光刻機體積將增大不少。

三星將從下月開始試運行QD-OLED生產線

據悉,這條新的生產線被稱為Q1,位於韓國牙山市,主要負責生產QD-OLED面板。QD-OLED面板是一種結合了OLED屏幕和量子點技術的顯示屏。該產線在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可達到每月30000片的產能。

諾基亞將聯合NASA建設月球4G網絡

諾基亞和SpaceX等13家公司已經從NASA獲得了總價值超過3.7億美元的5年合同,在月球表層建造關鍵的基礎設施技術,這也是美國宇航局重返月球的Artemis計劃的一部分。NASA還希望將月球作為探索太陽系的跳板,逐漸延伸到火星的研究當中。

七、【人工智慧、區塊鏈、雲平臺】

微軟亞洲研究院發布多智能體資源優化平臺「群策MARO」

據介紹,MARO是一個面向多行業橫截面上的全鏈條資源優化AI解決方案,對於MARO已經涵蓋的場景,用戶只需提供合規的數據,MARO就可以構建仿真環境並支持分布式並行訓練,進而給出最終的解決方案。

華為雲發布雲原生產業白皮書、雲原生2.0全景圖和行動計劃

華為雲昨日發布雲原生產業白皮書,提出擁抱雲原生優先戰略,加速各行業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升級。另外,華為雲發布雲原生2.0全景圖和行動計劃,按照計劃,華為雲將重點推出「創原會」等雲原生交流平臺,持續開源社區貢獻。

騰訊云:雲開發日調用超7億次

官方數據顯示,騰訊云云開發的註冊用戶數達到56萬,較去年同期增長1.5倍,服務超過100萬開發者,日調用次數超過7億。日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聯合騰訊雲及眾多行業頭部企業,宣布共同啟動《信息技術雲計算雲開發通用技術要求》標準編制工作。該標準由騰訊雲牽頭,為雲計算領域首個雲開發標準化方向的標準。

美國塞雷布拉斯:CS—1快於當今任何基於CPU或GPU的超級計算機

美國國家能源技術中心的科學家使用基於有史以來最大晶片製造的專用人工智慧計算機CS—1和世界排名第69的超級計算機「焦耳」對燃煤電廠中的燃燒問題進行了模擬。「焦耳」超算具有84000個CPU內核,耗電量為450千瓦。相比之下,CS—1的功率約為20千瓦。模擬顯示,「焦耳」在2.1毫秒內完成了計算,而CS-1用時僅為6微秒,將速度提高了200倍以上。

八、【科技財經】

華為大量備貨 快閃記憶體出貨容量暴漲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的最新報告,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NAND快閃記憶體行業出貨容量大增9%,只是平均售價減少了9%,導致總收入只微增了0.3%達到145億美元,其主要原因就是受到禁令限制的華為在當季度大量備貨,不但拉高了智慧型手機用的MCP、UFS快閃記憶體,還推動了消費性、低容量的MLC eMMC。

英國政府宣布明年9月起禁用華為設備

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政府周一宣布,自2021年9月起,將在英國新5G網絡中禁用新的華為設備。英國政府還計劃,在2027年底之前徹底清除5G網絡中的華為設備。

(本文來源於物聯網智庫授權)

相關焦點

  • 比特大陸、嘉楠耘智5nm ASIC晶片正在臺積電流片
    臺積電5nm測試晶片當前平均良率已達到80%,比7nm工藝還要高出7~15%,礦機ASIC晶片廠商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將成為最早採用臺積電5nm工藝的公司之一。消息顯示,上個月臺積電已為比特大陸交付了其首批5nm晶片,這些晶片也是比特大陸在臺積電的首批5nm測試晶片產品。
  • 華為Mate 40「神秘硬體」曝光:讀寫速度大幅提升
    在相關測試項目當中,華為 Mate 40 Pro 不僅在順序寫入方面大幅領先,隨機讀寫性能更是比其他產品高出一大截。 △ 某 UFS 3.0 機型 在最近的一個 Mate 40 RS 保時捷設計版的拆解視頻當中,可以看出快閃記憶體上面是海思的 LOGO,基本確定快閃記憶體
  • 24小時最熱 | 聯發科為華為備貨3000萬套手機晶片:無法出貨;三星...
    華為中興加速 「去美國化」:供應鏈放緩出貨,元件重新設計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華為、中興通訊已放緩了中國的 5G 基站安裝工作,其已告知供應鏈 6 月放慢某些 5G 基站相關產品的出貨量以便其重新設計產品並更改某些設備以儘可能多地去除美國元件
  • 全球首款中芯N+1工藝晶片流片;中興5G基站等主控晶片已實現7納米商用
    一、【物聯網頭條】 首款基於「N+1」工藝晶片成功流片 據珠海特區報近日報導,芯動科技發布消息稱,該公司已經完成了全球首個基於SMIC 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
  • 曝聯發科為華為備貨3000萬套手機晶片
    受禁令影響,華為手機今年加大了聯發科晶片的採購,新發布的手機中,已經有多款採用聯發科晶片。但隨著8月17日美國禁令的升級,華為從聯發科採購晶片的渠道也被豎立了一道牆。據業內人士@手機晶片達人 爆料,聯發科本來幫華為備貨的5G晶片不能出貨之後,現在只能向OV小米立項求助。「MTK本來第四季本來幫華為備貨了3000萬套手機晶片,現在這3000萬套只能求這3家立項協助了。」
  • TLC快閃記憶體SSD真不皮實!一天100GB就撐不住了
    從2018年初到現在,NAND快閃記憶體價格因為原廠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產能大增、智慧型手機需求減少等原因而跌跌不休,使得SSD固態硬碟價格大幅下滑,目前普遍做到了1元1GB,部分廠商的產品甚至達到了0.6元1GB的超低價水平,1TB M.2硬碟千元內售價已不鮮見了。
  • MT48V8M16LFF4-10:G_快閃記憶體晶片測試
    MT48V8M16LFF4-10:G_快閃記憶體晶片測試本文導讀:美光uMCP5已雙通道排列方式將12GBLPDDR5內存、256GBUFS快閃記憶體以及主控打包在一起進行封裝,LPDDR5內存採用了其第二代10nm工藝技術製造,快閃記憶體方面則是沒有公布更多信息。美光將內存和快閃記憶體打包封裝之後,一個很直接的效果就是減少了相關元器件的空間佔用。
  • 華為面向5G發布首個內置AI晶片的全快閃記憶體
    為了解決這個痛點,華為日前發布了OceanStor系列存儲解決方案,專門面向運營商和企業用戶在5G時代將迎來海量數據爆發式增長的需求開發。今日(28日)消息,據悉,華為OceanStor系列方案由OceanStor Dorado全快閃記憶體、OceanStor分布式存儲、數據全生命周期自動化管理系統組成。
  • 周躍峰談存儲發展趨勢:華為已在全快閃記憶體領域領先
    對此,華為雲與計算BG副總裁,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表示,全快閃記憶體,提升海量數據存儲性價比,面向超計算、邊緣數據存儲場景和智能存儲等將是未來存儲產品的發展趨勢。如今,存儲介質向快閃記憶體發展已經是行業的重要趨勢,華為在世界上已處領先地位。
  • 曝蘋果加速測試摺疊屏iPhone 已送樣至富士康:要求超10萬次摺疊測試
    摺疊屏手機被認為是未來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方向,現在華為、三星等手機廠商已經推出摺疊屏手機,不過目前手機大廠蘋果還沒有推出摺疊屏手機。雖然蘋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推出一款摺疊屏手機,不過之前一直有蘋果摺疊屏手機專利傳出。
  • 128層三維快閃記憶體400G矽光晶片 領先成果閃耀光博會
    但128層三維快閃記憶體晶片、400G矽光晶片等一批全球領先創新成果吸引不少觀眾駐足,成為展館裡的明星。  128層三維快閃記憶體首次在漢亮相  今年4月13日,長江存儲宣布,全球首款128層QLC三維快閃記憶體在武漢研發成功,為正處於疫後重振關鍵時期的武漢提振信心。  11月11日,光博會紫光集團展廳,128層三維快閃記憶體首次在漢亮相。
  • 中興通訊:5nm 5G基站晶片正在技術導入!|華為|中興|5g基站晶片|...
    按照申請的公司來分類,中國的華為公司擁有最多的已申報的5G標準專利族,達到了3147族,其次是三星(2795族),中興(2561族)則排在了第三位,5G標準專利聲明量遠超諾基亞、愛立信、高通等實力強勁的通信廠商。
  • 硬創早報:長江存儲宣布128層快閃記憶體晶片研發成功;臺媒稱三星LCD訂單...
    長江存儲宣布128層快閃記憶體晶片研發成功 每顆1.33Tb4月13日消息,長江存儲今日在官網宣布其128層QLC 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X2-6070研發成功,並已在多家控制器廠商SSD等終端存儲產品上通過驗證。
  • 長江儲存宣布其128層QLC 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產品已研發成功
    打開APP 長江儲存宣布其128層QLC 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產品已研發成功 科技蟹 發表於 2020-04-19 10:14:06
  • 中小晶片企業發展困境如何破解?
    以下根據現場演講整理: 「壓力山大」是2020年揮之不去的一個詞,華為事件,技術封鎖,中美博弈,把晶片行業送上了風口浪尖。 大量的團隊開始創業,各行各業都跨界做晶片。如何服務好這些滿懷激情的中國芯創業者,是我和摩爾精英一直在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1.物聯網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近水樓臺先得月 為什麼晶片如此火爆?
  • 國產3D GPU「凌久GP101」一次流片成功
    雖然在半導體領域相對世界頂尖水平差距很大,但中國也正在努力迎頭趕上,國產CPU處理器、內存、快閃記憶體等等都在積極進取。現在,中國自己的顯卡又要來了!據新華社報導,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9研究所研發、具備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3D圖形處理器晶片「凌久GP101」近日一次流片成功。據介紹,凌久GP101 GPU晶片支持HDMI、DVI、VGA等通用顯示接口,支持2D、3D圖形加速和OpenGL ES 2.0,支持4K解析度、視頻解碼和硬體圖層處理等功能,可以廣泛應用於軍民兩用電子設備、工業控制、電子信息等領域。
  • 華為Mate40自研SFS1.0快閃記憶體,性能力壓UFS3.1?
    在華為Mate40系統問世之後,細心的小夥伴應該已經發現了,華為Mate40系列不僅在SOC性能上吊打安卓同級別的手機而且還在快閃記憶體性能上同樣吊打了同級別的安卓手機。筆者專門找來了小白測評資料庫中的數據如下所示:華為Mate40Pro SFS快閃記憶體,隨機寫入:383M/s,隨機讀取:548M/s。
  • 斷供倒計時:華為手機突然漲價 美國晶片麻煩卻來了
    美國全面封鎖華為晶片供應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加強出口管制,要求臺積電停止接受華為的新訂單。已接受的訂單將於9月15日前出貨,此後的訂單在出口時將需要得到美方許可。接著,8月17日,美國對華為的打壓繼續升級。
  • 華為晶片研發再次提速,53家企業已投信任票
    不過,就在汽車行業晶片「卡脖子」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之際,華為方面再度傳來了好消息。華為晶片再「上車」!與此同時,華為在汽車晶片領域也正不斷布局。2019年末,市場消息稱華為已經開始研發功率半導體器件IGBT,目前正在不斷招兵買馬;2020年2月,《日經新聞》報導華為正與先進汽車晶片頂級供應商意法半導體合作,為其移動和汽車產品生產晶片。此外,華為旗下哈勃目前也正不斷收購半導體企業,如今與汽車晶片相關的被投企業已經達到7家。海思晶片跌出全球前十?
  • 美國晶片業已損失11125億!華為關鍵晶片即將量產,100%去美化
    最近幾年,中國開始意識到晶片自給的重要性,並致力於加大對晶片研發和生產的投入,藉此擺脫晶片領域對於美韓等國供應的依賴。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擁有27萬餘家晶片企業,而從市場規模來看,2018年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達10365億元,佔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那麼,中國晶片產業發展現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