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產航母近期再次鬧出笑話,被發現安裝使用民用空調
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再次鬧出國際笑話,在印度媒體發布的印度國產航母建造進展照片中,外界赫然發現,印度的這款戰略級裝備居然安裝使用了民用空調,這樣的設計,對軍事裝備來說,很明顯是不合適的。而且更讓人感嘆的是,此次事件已經不是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第一次鬧出國際笑話,這艘航母的下水次數,建造時長等等,都已經淪為國際笑柄。
印度建造國產航母,完全是一廂情願脫離實際。
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的笑話已經很多,包括建造時長和下水次數
首先,印度缺少完善的國防工業體系
大型戰略級軍事裝備的發展製造,必然涉及很多工業門類和很多企業,根據中國公開的經驗,一艘大型航母的製造,幾千家工業企業、以及院校參與都算是少的。而這個現實就決定了,大型戰略級軍事裝備製造,必然離不開完善的國防工業體系。
這個體系,印度顯然沒有。
目前世界公認擁有相對完善國防工業體系的國家,只有五個,也就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印度顯然不在其列。
前蘇聯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沒有完善國防工業體系,強大的組織協調能力,航母這樣的大型項目,根本不可能順利
印度國防工業有多差勁,印度海軍目前最先進的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就是例證。這級驅逐艦是印度在新世紀發展的最新、最先進驅逐艦,印度計劃將其打造為亞洲最先進的驅逐艦,但是很明顯,印度根本沒有這個能力。這級驅逐艦上的很多先進武器和系統,都是國外產品或者技術,包括反艦飛彈,垂直發射系統,防空飛彈,主雷達系統等等。
建造一級先進驅逐艦印度軍工都如此費勁,還想要獨立建造大型航母,印度豈非痴人說夢?
中國航母建造能力如今的輝煌,其實是此前幾十年技術積累和不斷摸索的結果,印度顯然沒有經歷這些
其次,印度缺少強大的組織協調能力
大型軍事項目必然涉及眾多不同的部門,不同的企業,沒有強大的組織協調能力必然是不行的。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因為船廠的問題提早、多次下水,就是印度組織協調能力的問題。在期間印度這艘航母建造計劃屢次拖延,也是印度政府組織協調能力,管控能力的問題。
還有其間出現的計算機被盜事件,也都是印度政府大型項目組織協調能力嚴重不足的反映。
因此來說,獨立建造大型國產航母,印度缺少很多必要的東西,其中就包括大型項目組織協調能力。這個問題,印度政府根本無力解決。
在經歷了遼寧號和山東號兩艘航母的建造之後,中國才敢說自己真正具備了獨立建造航母的能力
最後,印度政府既沒有制定完善計劃的能力,也沒有推進計劃完成的基礎,完全只憑"一腔熱血"
航母這樣的大型戰略級軍事裝備研發製造,在正常國家一般會分為很多步驟,都有完善的計劃。以中國為例,中國航母的發展,最早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考慮,從當時開始,中國就在積累航母發展所需的技術,並在其後在本世紀初,通過續建遼寧號航母驗證了這些前期積累的成果。
即便如此中國仍不敢掉以輕心,其後又增加建造了一艘山東號,目的是完善中國的航母建造技術。而這個進程的完成,則使得中國真正具備了建造國產航母的能力。
而印度,顯然沒有經過這個歷程,既沒有前期的技術積累,也沒有進行必要的驗證,不出問題才奇怪。
東拼西湊的印度國產航母,對印度的價值意義,其實聊勝於無
因此來說,印度國產航母再次鬧出笑話,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全世界都習以為常了。圍繞印度國產航母所有的問題麻煩,根源就是印度根本不具備獨立研發製造航母的能力,靠東拼西湊搞的所謂國產航母,聊勝於無。
可是,這一點,印度始終不願意相信,和韓國一樣,印度認為中國能夠做到的事情,印度當然也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