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十大副中心裡,究竟誰能最終成功?魯巷、沌口還是宋家崗呢

2020-12-13 前川公子

我國城市的擴展,有以北京為代表的環線模式,一圈圈地往外攤大餅,也有深圳的多中心模式,鹽田、羅湖、福田和南山各有自己的中心,本區居民如無特別需要,基本都能在本區域解決就業和生活問題。

武漢呢,算環線城市還是多中心城市呢?

地理上來說,武漢和深圳一樣,先天性的就應該是一個多中心城市,漢口,漢陽和武昌原來各有自己的經濟和商業中心,但可惜的是,由於武漢開發區過多,且產業集中於一處,逼得很多漢口,漢陽人必須跨區去光谷上班,地理上本來可以多中心,但人為地搞成了環線城市。

光谷豹澥

2018年出臺的武漢2035規劃裡似乎放棄了原來的攤大餅模式,而吸收了國外先進的片區概念,城市的擴展不再以離三環線遠近作為優先發展的條件,而是在郊外建立一個個片區,片區中心作為該區域的經濟和商業中心,產城一體化後,該區域的大部分居民無需每天跨區上班,這樣就能減少主城區和開發區的交通擁堵問題。

所以,新規劃裡給武漢規劃了10個副中心,分別是:

黃陂-宋家崗和武湖;礄口-漢江灣;江岸-諶家磯;漢陽-四新;武漢經開-沌口;武昌-南湖;洪山-楊春湖;光谷-魯巷和豹澥10個副中心裡,三環內6個,三環外4個。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10個副中心的現狀吧,並推測10年後哪些副中心會真正實現。

首先讓我們看看城市副中心都有哪些特點和功能吧:

城市副中心位於城市的外圍地區,與城市中心區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在城市的某一局部空間範圍內具有相對的中心區位優勢。不是城市核心區的簡單重複,追求的不是核心區的微縮效應,而是核心區的互補效應,副中心建設的初衷不在於營造「小而全」的服務中心,而在於構築富有特色的服務業新高地城市副中心需對周邊具備輻射和帶動作用

沌口

武漢已初步具備城市副中心功能的區域

很顯然,10個副中心裡只有沌口和魯巷大致符合要求,畢竟沌口和魯巷是兩個開發區的行政中心,再加上建設時間早,如今都已具備一定規模了。

另外的5個三環內的副中心,楊春湖雖然有武漢火車站加持,但地理位置太偏(非交通要道,基本屬於死角位置),一直不溫不火。南湖和四新都是同樣的問題,區域主要以住宅開發為主,缺乏產業匯集,諶家磯也是位置太偏,漢江灣則是老工業基地很難轉型。

三環外的其他3個副中心中,武湖還是個普通小城鎮模樣,豹澥雖然有光谷扶持,但也人氣不足,宋家崗相對來說規劃和建設得更好,但也同樣缺乏產業支持。

簡單地說,就是這10個副中心中,除了沌口和魯巷外的其餘8個,都還沒成氣候,現階段自己都還需要主城區輻射,離作為真正的地區中心去輻射周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楊春湖

10年內誰會最終成功呢

光谷的魯巷當然最有可能,成功可能性98¥,其優勢是距離武昌中心比較遠,能夠自成一派獨立發展,且有光谷的產業和人口支持,成為副中心應該是必然的結果。

沌口的話可能性也是非常大(80%),但和魯巷比起來,沌口的輻射能力稍弱,這和其產業有關,武漢經開多以國有企業為主,屬於一個相對較封閉的體系,自然對外界的照顧能力就不強,這方面參看同為鄰居的江夏區和蔡甸區的發展就很清楚了。

南湖和四新要成為副中心不容易(50%),需要重新開始對這兩個區域進行定位和規劃,處於沌口和漢陽的中間,商業比不過漢陽,產業又玩不過沌口,四新的特色是什麼呢?同樣對於南湖來說,雖然周邊沒有其他副中心,但地理位置的劣勢讓其很難輻射到武昌老城區和江夏新城區。

楊春湖的地理位置無解(40%),新洲人,青山人會願意將其作為中心嗎?很難,即使通往武漢火車站的諸多地鐵建成,楊春湖估計也很難成為地區的中心。

武漢南湖

漢江灣的問題則在於礄口是否要和東西湖聯合起來發展(50%),光依靠礄口,漢江灣這個副中心很難發展起來,如果和東西湖聯手,或許有成功的希望(但問題是這會削弱吳家山的許多光芒,東西湖會願意嗎)

諶家磯和武湖,都依賴於長江新區是否能夠批准,批准了,由於有大片土地,武湖的前途會比諶家磯還光明,但如果沒批准,諶家磯還是有希望成為地區中心的(70%),畢竟長江新城還在,但武湖將只會還是黃陂區的一個普通街道而已。

宋家崗成功的可能性越60%,能成功在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位於臨空中心,可以輻射孝感、黃陂和東西湖,且市裡也開始主導宋家崗的項目建設了,不好說的地方在於國家級臨空能否批准(如果不批准,湖北省武漢市能夠協調好孝感黃陂和東西湖的產業關係),其相關的交通項目能否順利完成,如果一切順利,宋家崗作為臨空副中心的成功概率將達到90%以上。

各位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臨空這盤棋下得真大,感覺黃陂宋家崗將是未來開發區政府所在地
    2018年初,武漢2017-2035總規出爐,城市副中心由原來的3個增加到10個,其中大漢口區域有4個,當中2個位於黃陂區,分別是宋家崗的臨空副中心和武湖副中心,武湖成為副中心可以理解,畢竟要配合長江新城的建設,但宋家崗是憑什麼成為副中心的呢?當時東西湖人和黃陂人都迷惑不解。
  • 武漢的門面宋家崗,黃陂的窗口劉店,都需要好好拾掇一下了
    外地人來武漢,下了飛機進市區的話,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機場通道1和2,但都需要經過武漢空港新城宋家崗,所以說宋家崗是武漢的門面一點都沒錯。外地人要來黃陂,首選是走岱黃高速,過了市民之間就進入了黃陂地界,所以劉店作為黃陂的窗口也名正言順。
  • 武漢空港新城誰在建,什麼又是黃陂南部的「1+3+4」呢?
    黃陂太大,面積超過了深圳,歷史上一直是個農業縣,20年前從撤縣改區的那天才開始進行工業和城市化,但由於區域內沒有任何的國家級開發區和新區,缺少政策扶持的黃陂財政收入在武漢13個行政區裡處於中下水平,自然沒有能力同時推進黃陂全區域的建設,需要武漢市級國有企業來扶持一把。
  • 黃陂宋家崗有8個地鐵站、豐荷山成了公園?解讀武漢空港新城規劃
    2017年的宋家崗從這個月起,原位於黃陂盤龍城宋家崗區域的「臨空新城」正式更名為「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覆蓋面積也由原來22平方公裡擴大到55公裡。當然,這次更名只是建設單位對宋家崗地區發展方向的再一次調整定位而已,並非是成立了具體的行政區或者功能區,在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成立之前,從行政上來看,宋家崗只是盤龍城的一個社區而已我們都知道,宋家崗的原臨空新城是由「武漢臨空經濟區建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空投)主導建設和運營的,本次改名的消息也是由其官方公眾號所發出
  • 武漢這裡正式更名,面積擴大為55平方公裡!
    「武漢臨空新城」正式更名為「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同時,面積擴大為55平方公裡為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以武漢空港國際會展中心和武漢空港體育中心項目建設為契機,全面整合區域空港、高鐵、會展、體育等戰略資源,推動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高質量發展
  • 武漢沌口減肥群
    更多關於武漢沌口減肥群
  • 哪條地鐵對武漢江北地區更為重要,應進入第五輪,18還是20號線呢
    地鐵18號線,全高架線路,起點位於東西湖三店,往東穿越金銀湖北部後進入盤龍城宋家崗區域,經過空港體育中心和會展中心後折向東,沿巨龍大道鋪設,在名流附近轉入祥龍大道,經過岱黃高速後連通1號線漢口北站,然後沿著漢口北大道往東,終點位於武湖。
  • 武漢之北,黃陂以南,一個曾經的鄉下地區,即將拉動10萬人入駐!
    ,宣傳片裡說,會展業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係數為1:10,意思是增加一個會展就業人口,能帶動其他相關行業10個人有班上,會展行業已成為全球經濟風向標。小編的看法裡,這段話雖有誇大的成分 ,但並非毫無節操的瞎吹,會展搞得好,確實能給區域帶來極大的人流和商機(你不能拿武漢會展的現狀來否定會展業的前途,小編在網上隨便搜了搜,就發現杭州會展會展中心個個禮拜都有展會安排)下圖中,各位仔細看會發現宋家崗東路將延長到市內,龍港大道也將西延到臨空港
  • 武漢盛捷健龍沌口服務公寓,「盒」你在一起一周年慶典
    當春天花開時節,武大櫻花盛開;夏天蟬鳴聲聲,小龍蝦上市;秋天落英繽紛,在東湖綠道漫步、騎行;冬天銀裝素裹,看雪花覆蓋整座城市,便能感受到武漢四季的美好。再者,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韻味。而武漢,用它豐富的人文和歷史氣息包裹著我們,正如詩中所言「漢廣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黃鶴弄晴煙」。
  • 武漢盛捷健龍沌口服務公寓 「盒」你在一起一周年慶典
    當春天花開時節,武大櫻花盛開;夏天蟬鳴聲聲,小龍蝦上市;秋天落英繽紛,在東湖綠道漫步、騎行;冬天銀裝素裹,看雪花覆蓋整座城市,便能感受到武漢四季的美好。再者,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韻味。而武漢,用它豐富的人文和歷史氣息包裹著我們,正如詩中所言「漢廣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黃鶴弄晴煙」。
  • 身在異鄉不是客 建造武漢沌口方艙醫院背後的「重慶力量」
    就在當晚,武漢沌口方艙醫院正式接治患者,重慶支援湖北醫療隊(以下簡稱「重慶醫療隊」)作為首支醫療隊率先進入武漢沌口方艙醫院。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沌口方艙醫院能在17號準時開艙接診,醫療隊隊員們和患者能夠第一時間入院,不管是在籌備建設還是在醫療診治上,重慶醫療隊功不可沒。
  • 新規劃下,不再分前川和盤龍城,未來黃陂將只有一座武漢臨空副城
    和2017年初公布的2030黃陂分區規劃比起來,新的2035規劃有了很大的改動,畢竟武漢市的總規也做了調整,上一次黃陂修規劃的時候,還沒有長江新城的概念,宋家崗也沒有被選為臨空副城。下面就讓我們結合黃陂公布的三張規劃圖來做簡要說明吧。
  • 你看到的是黃陂盤龍城不再停水,我看到的還有武漢臨空經濟區建設
    昨天,黃陂和武漢自來水集團籤訂協議,宋家崗和機場南部十多平方公裡範圍內(機場1高速西南部分)將由武漢水務集團供水,這當然是個好事,雖然供水面積只覆蓋了盤龍城88平方公裡的一小部分,但意義卻很重大,第一,這是黃陂第一個在水務方面和主城區接軌的地區,萬事開頭難,接下來黃陂南部最終和整個漢口水管系統聯網就好辦了
  • 那個被念成Dūn口的沌口,變成了車谷
    這一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們沌口 的 「沌」 字讀 zhuàn,第四聲但長期以來 有些人會混淆有念 tún 口 的也有念 dūn 口的如圖所示,沌字在通訊錄裡 D 這一列:據百度百科介紹,沌口還是有一定歷史的!
  • 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你真的了解嗎?
    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位於天河機場東南部、武漢臨空副城核心區域,規劃範圍東至川龍—盤龍大道,西南至府河,北至繞城高速—後湖,規劃用地面積約55平方公裡,未來將成為圍繞武漢天河空鐵樞紐,以新會展中心為核心,整體打造集「空、鐵、港、城」一體,聚集商務、會議、酒店、文化旅遊、住宅功能為一體的空港國際商務新城。
  • 武漢城區最文藝商圈:地下美食街對著高空餐廳,流浪歌手唱出青春
    對於武漢,傳統的商圈之最都在漢口,新興的商圈不斷湧現,與此同時,老商圈的魅力也越來越凸顯。比如在洪山區就有一座地標式的老商圈,它曾經是城區的邊界郊區的起點,發展成熱鬧商圈後,常住人口激增,遍及美食街等生活設施,是所有漂在武漢的外地人心中共同的青春記憶,它就是魯巷。
  • 盤龍城人注意,除了沿江高鐵外,武漢空港新城還有這些建設項目!
    盤龍城開發區,級別為省級,比起東湖高新、武漢經開和臨空港這些國家級的開發區,無論是從政策,還是資金扶持上都存在巨大差距,那三個開發區是武漢和湖北合力建設,盤龍城開發區只能依靠黃陂這個20年前還是農業縣的地方勉力支撐。
  • 武漢臨空副城交通待改善,龍港大道跨府河工程迫在眉睫
    根據新一輪武漢市(2017-2035)城市總體規劃顯示,市域中心體系為1主城+1新城+3副城+3組團的格局。黃陂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當前黃陂正處於重大戰略機遇疊加、區域價值快速提升、發展潛力空前拓展的重要時期,武漢長江新城(區)規劃建設、前川及南部地區納入武漢臨空副城規劃建設、空港擴建升級及高鐵進機場等,打開了新時代黃陂高質量發展的空間。」黃陂西南部的臨空新城作為三個副城之一的臨空副城的核心區,其成為武漢國際門戶形象地位凸顯。
  • 武漢這個地方,從黃陂南,到漢口北和北漢口,最後成為國際商貿城
    網友又問,那為什麼黃陂南部的產業沒辦法最終確定呢?這個怎麼說呢,你樓下的小店經常更換商品,但你上班的公司生產的產品卻很少變化,原因在於規模而已。今天,我們就談談漢口北這個地區名稱的變化吧。黃陂南部,最早開發的區域是葉店到劉店這部分,接著是漢口北,最後是宋家崗。
  • 比肩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武漢空港新城,到底有多N?
    黃陂這邊的臨空經濟產業區是在宋家崗周邊打造的「武漢臨空新城」,現在已經改名為「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簡稱「空港新城」,是實實在在的結合航空運輸打造的集會展、商務、會議、酒店、文化旅遊等多種產業協調發展的臨空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