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跑又稱慢跑,它是以健身為目的地一種慢跑性身體活動。它技術簡單、易掌握,不受性別、年齡、體質強弱和場地條件的限制,可在田徑場、公路、樹林、公園及田間小路等地練習。
跑步鍛鍊更是最簡單、最方便且最有效的有氧鍛鍊方式之一。跑步可以調節人的心情,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發展肌肉力量,保持體型健美。
一般而言,跑步是一項有氧運動(跑步速度會影響心率,但一般而言認為跑步的心率應控制在有氧心率區間內),通過跑步,我們能提高肌力,令肌肉量適當地保持在正常水平,同時提到體內的基礎代謝,加速脂肪的燃燒,養成易瘦體質。跑步不但能燃燒脂肪,如果姿勢正確,還能美體塑形,特別是能讓下垂的臀部變得圓翹,跑步時擺臂又能鍛鍊胸廓周圍的肌肉,變得前凸後翹。通過跑步,大腦的供血、供氧量可以提升25%,這樣夜晚的睡眠質量也會跟著提高。經常慢跑練習,肌腱、韌帶和關節的抗損傷能力會有所加強,減少運動損傷的機率。同時,皮膚、肌肉和結締組織也可以變得更加牢固。跑步可以降低得中風和乳腺癌的風險。經常跑步已經成為醫生對那些容易引發或已經處在骨質疏鬆,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早期的病人的治療建議。而且可以鍛鍊你的50%的時間都處於閒置狀態的肺。跑步還可以通過增加你的淋巴細胞來增強你的免疫力。慢跑像其他一些單人運動一樣,它可以增強你的自信心。跑步讓你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讓你變得更強大,更加肯定自己。它讓你真實的越過某個山峰,穿過某個障礙.在意識到你的身體已經更加強壯,更加有用,你會得到被賦予力量和自由的感覺。慢跑可以釋放壓力,慢跑被證明能改變你的心態。跑步,特別在戶外和旅行中,會使身體釋放一種物質讓你產生一種幸福愉悅感(跑步者高峰體驗)或者就是快樂的感覺。跑步已經被採用了多年來治療臨床抑鬱症,上癮等。更少的壓力,更少的壓抑,更少的疲勞,更少的混亂,經過一段時間的經常跑步,病人很快就有了變化。
1)跑步的動作要領
保持正確的姿勢跑步,不僅有效,而且不傷身體,還能夠保持體態美觀。向前是跑步姿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保證向前的動力能防止疲勞後動作的變形。跑步動作要領--保持頭與肩的穩定。頭要正對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兩眼注視前方。肩部適當放鬆,避免含胸。跑步動作要領--擺臂應是以肩為軸的前後動作,左右動作幅度不超過身體正中線。手指、腕與臂應是放鬆的,肘關節角度約為90度。跑步動作要領--從頸到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後仰,這樣有利於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軀幹不要左右搖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擺時積極送髖,跑步時要注意髖部的轉動和放鬆。跑步動作要領--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過於挺直。肌肉稍微緊張,維持軀幹姿勢,同時注意緩衝腳著地的衝擊。跑步動作要領--大腿和膝用力前擺,而不是上抬。腿的任何側向動作都是多餘的,而且容易引起膝關節受傷,因此大腿的前擺要正。跑步動作要領--腳應落在身體前約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線。小腿不宜跨得太遠,避免跟腱因受力過大而勞損。同時要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著地時的緩衝,落地時小腿應積極向後扒地,使身體積極向前。另外,小腿前擺方向要正,腳應該儘量朝前,不要外翻或後翻,否則膝關節和踝關節容易受傷。可在沙灘上跑步時檢查腳印以作參考。跑步動作要領--如果步幅過大,小腿前伸過遠,會以腳跟著地,產生制動剎車反作用力,對骨和關節損傷很大。正確的落地時用腳的中部著地,並讓衝擊力迅速分散到全腳掌。
呼吸對於大家來說是如此自然的動作,然而眾人可能不知跑步效果的好壞還與跑步過程中的呼吸方法有著密切的關係。只有掌握與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呼吸,才能使跑步達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跑步時的正確呼吸方式我們通過以下幾個問題即可得到答案:解惑一:低強度慢跑時,身體對氧氣的需求量不大,儘量堅持用鼻子吸氣,不要用口吸氣。隨著跑步距離越來越長,速度越來越快,身體對氧氣的需求會大大增加,當達到最大運動強度的3/4時,建議同時用鼻子和口呼吸,以此來增加氧氣的供應,並緩解呼吸肌的緊張感。用口呼吸要注意用舌頭抵住上顎,可以防止吸入過多冷空氣。在冬天,如何用嘴呼吸還有講究。一般來說,應該讓嘴微張,舌尖頂住上顎,讓冷空氣從舌尖兩旁繞路吸入口腔,從而對冷空氣有個加溫的過程,避免直接刺激咽喉、吸入氣管,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髮炎,引發咳嗽、不適,甚至引發岔氣,令跑步難以堅持。呼氣時,舌尖從上顎鬆開,讓熱空氣順利從口腔中吐出。夏天時無此必要,但在馬路或其他空氣品質不好的地方跑步時,也可使用這一技巧。解惑二:不用多想。讓呼吸的節奏跟隨步伐的節奏就好。呼吸要深長,緩緩有節奏,宜用腹部深呼吸,吸氣時鼓腹,呼氣時收腹。隨著運動強度的不同,呼吸的節奏也相應做出調整。一般來說,跑步速度很慢時,呼吸可以隨著步伐調整為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或者三步一吸,兩步一呼;當漸漸提速,達到中等運動強度時,可以把呼吸調整為兩步一吸,兩步一呼。這種呼吸節奏比較平穩,適合大多數人在長跑中使用。當跑步速度達到10公裡/小時,肌肉需氧量增大,需要將呼吸調節到兩步一吸,一步一呼或者反之。而中長跑衝刺時的跑步速度,則需要一步一吸,一步一呼的高頻呼吸。此外,跑步要想取得更好的鍛鍊效果,總少不了加速跑的過程。加速時,人們往往會感到比較吃力,有些人甚至咬牙讓大腿使勁,這個方法是不對的。跑步加速應該從調整呼吸開始,通過調節呼吸,能使跑步的時間更持久,鍛鍊效果更明顯。很多人跑到10~20分鐘時,會出現跑不動的情況,感到胸悶氣喘,腿腳無力,非常想停下來,這是出現了極點。但如果就此停步,就得不到好的鍛鍊效果。
其實,極點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人體從靜止過渡到高速運動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這個過程也是呼吸系統、運動系統、循環系統的調整過程。主動調整呼吸可以幫助人迅速度過極點,繼續維持運動。出現極點時,應該減慢速度,加深呼吸,幫助氧氣與二氧化碳在肺泡充分進行交換,增大交換面積,待不適感減輕時,再加快呼吸頻率,同時加速。
學會了正確呼吸,跑步將成為一種能享受新鮮空氣的運動!
*內容來自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