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們「學在天地間」!長興「紅色」研學串點成線

2020-12-12 杭州日報

記者 楊君左

通訊員 任倩

「顧渚山面向太湖,充沛的水汽,大片野生茶園向陽生長……」在長興大唐貢茶院,水口小學的陳詩雨正穿著唐朝服飾,講解著家鄉的紫筍茶、金沙泉以及人文自然。

一年前,她讀到一篇關於大唐貢茶院的文章,去「陽崖陰林」尋找古茶樹成了她和幾名同學共同的心願。剛好碰上學校開展的「愛長興·少年說」活動,陳詩雨興奮地加入了學校組織的小團隊,去顧渚山進行一次短暫的研學旅行。奔著「尋茶」而來,跟隨茶聖陸羽的腳步學習「採、洗、蒸、搗、拍、焙、穿、封」八道工序的古法制茶,學茶藝,養心性,孩子們在生動的實踐中了解了紫筍茶的歷史、大唐貢茶院建築特色、植物知識等。

「讓孩子們了解許多課本之外的知識,大自然是個大課堂,社會是個大課堂,讓孩子們到廣闊天地中學習。一次次的研學旅行,孩子們一定會從中獲益。」帶隊老師的心願也漸漸成為現實,當初聽講解的陳詩雨現在成為了大唐貢茶院的小小講解員,介紹著自己眼中的貢茶歷史,讓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貢茶院,研習茶文化。

像水口小學這樣的「研學旅行」,在長興大地上已經數見不鮮。早在2017年,長興啟動了「愛長興·少年行」未成年人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研學旅行活動,大唐貢茶院就是首批推出的6家研學旅行基地之一。

此外,學生們可以選擇探秘古生態,在金釘子遠古世界探尋地球歷史變遷的奧秘,可以在中國揚子鱷村了解揚子鱷自然繁育過程;也可以在陳武帝故宮,了解長興這座「帝鄉佛國」的歷史……

如今,研學旅行基地已經增加到11家,涉及傳統文化、歷史、科普等各方面,長興縣也出臺《長興縣愛國主義教育研學旅行基地考核方案》,對基地實行年度考核、動態管理,並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為了讓孩子們在遊中學到更多、學得更有趣,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等11部門組成的研學旅行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各研學旅行基地特色開發研學旅行「紅色課程」,也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今年暑假,佘志傑和同學參加了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參加了《學習英烈強我中華》課程,參觀革命英雄的事跡展示,穿上革命紅裝、走正步、吃紅米飯、住火車營地,回到革命歲月。把許多從新聞、書本中累積起來的零散印象,慢慢組合成清晰的形象。「對一個10歲的孩子而言,直觀的感受給他的印象更深刻。」佘志傑的家長說,「我們明顯感覺到,研學旅行對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他對愛國的認識更加深刻,也對自己入少先隊的誓詞有了新認識。」

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學會正確的處世、修身之道,已成為廣大市民對研學旅行的期待。長興進一步挖掘「紅色」元素,將6家研學旅行基地串點成線,形成以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和長興展覽館為起始點的兩條研學旅行主線,激發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懷。通過打造示範性研學旅行精品線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聯互通的研學旅行網絡,並向縣外拓展延伸。

各個學校也開展特色活動,如長興一小開展「玩轉長興」,長興實驗小學開展「走讀長興」,把愛國愛家的教育活動從課堂延伸到課外,通過帶領孩子參觀、體驗長興的名勝古蹟、山山水水,增加熱愛家鄉的情感。截至目前,長興共有20餘所學校,150餘個班次,累計6000餘名學生開展研學活動。

學生們「學不止於遊」,在研學旅行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深度探究,以遊記的形式呈現研學旅行成果,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提高研學旅行實效。

「我們期待學生的每一次研學旅行都能真正做到寓學於遊。」長興縣委宣傳部負責人如是說,未來,「研學旅行」的線路會進一步延長,內涵也將越來越豐富。

編輯 楊君左

相關焦點

  • ​唱好美麗宜居示範村黨建、蠶桑、研學、文旅四重唱 助力美麗...
    唱好黨建引領主旋律 走好黨章地圖  雲龍村將黨建教育與村內旅遊景點結合,設置5個特色景點為黨章學習點,設計線上、線下聯動的特色黨章地圖,推出了一條集觀光農業、養蠶體驗、紅色學習為一體紅色旅遊路線。將雲龍記憶館(蠶承)、雅雲蠶桑示範基地(蠶產)、雲龍蝶園(蠶藝)、蠶俗文化園(蠶俗)、研學實踐中心(蠶學),5個景點串點成線,包含了蠶桑文化和蠶桑產業化發展進程,既有歷史的展示,也有現代工藝的體現,更有外延藝術、研學等多元業態的拓展,充分體現了黨建引領雲龍美麗建設的重要作用。
  • 研學旅遊需開啟「研學+」新模式
    研學旅遊承接了國家對於研學旅行政策的切口,是「旅遊+」概念下的新模式。研學旅行的體驗性正在逐漸增強,呈現出「研學+」的多元消費體結構。 研學旅遊的開展離不開研學旅遊目的地的承載,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大時代下,研學旅遊教育內容越來越細分,「研學+」的模式逐漸成為發展研學旅遊的重要產品選擇。
  • 研學旅遊產品如何玩轉「研學+」?
    研學旅遊承接了國家對於研學旅行政策的切口,是「旅遊+」概念下的新模式。研學旅行的體驗性正在逐漸增強,呈現出「研學+」的多元消費體結構。 研學旅遊的開展離不開研學旅遊目的地的承載,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大時代下,研學旅遊教育內容越來越細分,「研學+」的模式逐漸成為發展研學旅遊的重要產品選擇。
  • 成都研學旅行中心淺析當前研學旅行所存在的弊端
    本質上是希望孩子們能在增加見識的過程中,學習到課本外知識,無論是有利於課本知識脈絡的梳理還是新鮮趣聞的吸收,「學」,是研學旅行的重點了。就目前的市場而言,大部分研學課程並不以「學」為目的,反而本末倒置,只注重「遊」。
  • 研學旅行,真棒!
    上午10點——同學們來到海綿城市試驗中心,踏上別開生面的「海綿生態」之旅。孩子們興奮地喊著,只見一大碗水僅用三四秒便被吸收得乾乾淨淨。二年級的吳斯橙小朋友不可思議地說:「海綿城市和『小海綿』一樣,可以把吸收的水存起來,這樣我們就再也不怕沒有水了。」
  • 《研學浙江·風雅桐鄉》浙江省研學體驗日活動啟動
    隨著浙江衛視新聞主播席文在桐鄉烏鎮茅盾紀念館的娓娓道來,7月19日,2020年度《研學浙江·風雅桐鄉》全省研學體驗日直播活動正式開啟。這也是省內第一場有關研學旅遊的線上直播。「小暑啜瓜瓤,粗葛衣裳,炎蒸窗牖氣初剛。無計遣茲長晝也,茗碗爐香。」自古以來,桐鄉就是人類理想的宜居之地。
  • 讓研學旅行擦亮「紅色育人」底色,黃陂這所小學探索紅色研學旅行新...
    楚天都市報12月15日訊 (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張茂和)紅色研學旅行前,老師先上好「行前一課」,讓學生了解本土紅色景點的內涵,由教師進行講解,避免學生「只學不遊」或「只遊不學」。12月14日,由武漢市黃陂區前川六小主持的省級教育規劃課題——《城郊小學「本土紅色研學旅行」的實踐研究》正式開題。該課題將探索紅色研學旅行的新模式,讓小學生在紅色研學旅行中遊有所得、研有所獲、行有所安、觀有所感。據了解,黃陂區前川六小地處城鄉結合部,現有學生達到2000餘人。
  • 什麼是研學?研學的意義是什麼?於己研學又是什麼?
    什麼是研學?「做中學」就是讓學生在動腦、動手的過程中利用學到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究式學習既是學習的目的,又是學習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出路。研學旅行即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銜接的實踐性學習形式,通過「教學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特點,設計實施不同學段的研學研學課程,培養孩子科學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研學的意義是什麼?
  • [遲老師踩線遊記]上海&蘇州,說走就走,詩畫山水間,千年吳文化,水墨蘇州城!
    林場生態營、航空研學營、小知青研學營、自然科普研學營、亞布力森林探索研學營、長春光影之謎研學營、西安研學營、雪鄉研學營>、紅色研學營、光影之迷長春研學營、科普研學營、超能戰隊研學營、聖鬥士選拔研學營♡貴州:遲老師貴州踩線遊記|多彩貴州醉美貴州,體驗黔東南風情,深入苗鄉侗寨,拒絕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請看這裡!♡兩廣:[遲老師踩線遊記]兩廣"視察"行走山水間,花千骨拍攝地跨國瀑布&名仕田園,十裡銀灘海陵島,去詠春發源地學拳,用心聆聽,用腳丈量!
  • 研學旅行創新與發展峰會在浙江蘭溪召開
    蘭溪新聞網訊(記者 陳志恆 朱彥軒)11月21日,人民研學網首屆研學旅行創新與發展峰會在蘭谿市諸葛鎮諸葛村召開。2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蘭溪,共探研學旅行未來路徑,共商實踐育人創新模式。近年來,蘭溪大力實施「四大戰略」,積極打造「學在蘭溪」品牌,研學旅行發展欣欣向榮,目前已擁有諸葛村、渡瀆村等一批省級研學基地;吸引來自德國、瑞士、法國等國家的海外名校學子走進蘭溪研學旅行;去年,合肥聖泉中學、江西科榮等學校的小學生來蘭溪開展「閒情偶寄 研學蘭溪」金華晚報小記者研學活動;開展了新加坡親子研學等系列研學活動,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 凱撒研學發力線上 推出研學直播講堂
    據悉,此次講壇將匯聚20餘位研學領域及教育領域的資深人士,通過在線直播課向研學業界提供最新的經營思路、研學資訊和教育理念。同時,多樣化的研學內容還將為在疫情期間居家學習的孩子及家長們,帶來豐富的「旅行」知識盛宴。差異化布局研學發展受疫情衝擊,人們紛紛中止出行計劃,國內遊、出境遊遭受廣泛衝擊。
  • 安巢經開區舉辦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紅色研學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廣大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將愛國主義融入行走的課堂,近日,安巢經開區團工委、安巢經開區文明辦、半湯街道團工委聯合巢湖市愛巢社會工作服務社舉辦「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少年」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紅色研學活動。
  • 研學旅行行程安排的基本邏輯與注意事項
    例如:從8點開始,安排參加研學旅行的孩子們在集合點集合,統一乘車或徒步前往研學目的地,到達目的地組織簡單的開營儀式,分組、強調紀律安全,確保一個好的開頭,為全天活動安全有序打好基礎;到達目的地後安排研學內容,課程設計者要結合孩子們的學習規律,明白孩子的注意力能集中的時間最多不超過25分鐘,所以在一個研學知識點的授課時間安排上需要注意不超過
  • 用導學賽課點亮紅色研學旅行文化品牌
    6月16日,在紅巖村研學基地舉行的「壯美紅巖 心靈之旅——紅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研學課程導學比賽暨宣傳推薦活動」現場,來自紅巖研學基地的7名研學導參賽師,用精心設計的課程,展現了一段血雨腥風、風雨如磐的革命歲月,再現了英勇無畏、無私奉獻的革命英雄形象,引起了人們的由衷敬仰和緬懷。
  • 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南寧市江南區富寧小學開展「紅色...
    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南寧市江南區富寧小學開展「紅色足跡」研學實踐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歷了71年的風風雨雨7月30日二(2)班、二(4)班、三(1)班部分家長帶領孩子到廣西廉政教育基地、南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南寧市鄧穎超紀念館,開展「紅色傳奇」研學活動。鄧穎超紀念館展廳由邕城記憶、革命徵程、婦女先驅、伉儷情深、公僕本色、情系廣西6個單元組成,在家長的引導下,孩子們逐一參觀了6個單元的內容。
  • 創意樂譜繪畫 小小音樂課堂丨光南故裡成暑期紅色音樂研學熱門地
    現場有19名孩子獲得獎狀和獎品,他們的獲獎作品得以在施光南紀念館展出,參與活動的家長們紛紛點讚留念。「每一個喜歡繪畫的孩子都是藝術家,每一幅繪畫作品都是孩子小小的內心世界。」趣村遊文旅集團研學負責人張遙介紹,創意樂譜繪畫,可以讓孩子天馬行空,發揮想像力。將繪畫比賽與音樂研學遊有機融合,可以豐富研學內容,增加互動體驗感。
  • 蓬萊研學旅行首遊啟動!將推出6條特色線路,打造「蓬萊樣本」
    2021年上半年,蓬萊將累計推出6條研學線路,豐富產品供給,精耕研學市場,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一場雲上研學之旅吸引44萬人次圍觀為進一步打造精品研學線路,展現文化蓬萊魅力,蓬萊區文化和旅遊局、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推出「行走蓬萊」研學系列活動,本活動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菸臺融媒中心承辦,煙臺蒲公英少年研學中心執行。
  • 天宮蛟龍飛機降臨前海hop天地銀河幻影VR主題樂園,上天入地腦洞大...
    銀河幻影VR主題樂園HOP天地店地址:銀河幻影VR主題樂園前海HOP天地店(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興華一路19號)交通指引:地鐵5號線寶華站A2出口,直線距離約200米;地鐵1號線寶安中心站F出口,直線距離約500米。公交站為:壹方中心公交總站、寶華地鐵站公交站。
  • 以研學之旅,推動鄉村振興……
    政策紅利下的市場也意味著巨大機遇,利用鄉村人文和自然資源開展研學課程、中小學研學旅行受持續的政策影響,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產生了良好的教育反應,本文就從鄉村研學的內容市場出發,對鄉村研學的主題選擇和操作等方面做了相關闡釋,以期將課堂延伸至鄉村,激發鄉村活力,提高研學旅行活動的互動性、實踐性和教育性,避免「只學不旅」「只旅不學」現象,促進研學旅行和鄉村振興的有機融合。
  • 文旅融合 磐安打造研學遊新風尚
    孩子們身著古裝,品磐安藥膳、學儒家文化、體驗非遺手作,在實踐中感受古代先賢智慧和傳統非遺的魅力。磐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擁有櫸溪孔氏家廟、玉山古茶場兩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兼備「儒文化」「藥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以及眾多省市級非遺項目。近年來,磐安發揮資源稟賦優勢,深挖特色文化,大力發展研學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