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導學賽課點亮紅色研學旅行文化品牌

2020-12-11 光明網

    光明網重慶6月17日電  「少我一人,自有後來人,我將追尋理想而去......」,一段紅巖英烈鏗鏘有力的堅定誓言,激蕩著每位在場觀眾內心。6月16日,在紅巖村研學基地舉行的「壯美紅巖 心靈之旅——紅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研學課程導學比賽暨宣傳推薦活動」現場,來自紅巖研學基地的7名研學導參賽師,用精心設計的課程,展現了一段血雨腥風、風雨如磐的革命歲月,再現了英勇無畏、無私奉獻的革命英雄形象,引起了人們的由衷敬仰和緬懷。

    入圍本次大賽的課題是由紅巖研學基地紅巖村、白公館、渣滓洞、烈士墓等教學點的研學指導師歷時兩個多月、自主研發、全新打造。七門參賽課程涉及紅巖歷史普及、隱蔽戰線揭秘、紅巖家書解析、小蘿蔔頭以及新華方面軍等多元主題,可謂主題鮮明清晰,內容豐富、緊貼學生實際,導學形式多樣新穎,令現場觀眾或慷慨激昂,或潸然淚下,使靈魂倍受洗滌。

    「輕柔靈動的暖場音樂、暖心朝氣的宣傳短視頻、輕鬆活潑的導學現場,激蕩心靈的研學課程,技藝精湛的優秀導師,令我印象深刻」,現場觀眾聽後感覺很過癮。

    為確保本次大賽成效,切實提高紅巖研學基地課程自主研發能力和導學水平,提升基地研學教育品質,本次大賽特邀重慶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長楊昌義為點評專家作現場指導。大賽邀請紅巖聯線管理中心領導班子成員、重慶市研學旅行協會會長陳瑜、重慶師範大學地理與旅遊學院楊紅教授、江北區鴻恩寺實驗學校校長張坤擔任評委,共同為基地發展和導師成長把脈問診。

    大賽還邀請重慶市青少年社會教育協會秘書長曾劍、重慶市研學旅行協會副秘書長曾豔蓉和綜合辦公室主任李欣蔚、重慶第二師範學院旅遊與服務管理學院會展系主任董媛副教授、江北區鴻恩寺實驗學校家委會代表,共同見證紅巖研學基地發展歷程。

    專家、評委們諄諄點評和專業指導讓研學導師耳目一新、受益匪淺,在場領導為基地提檔升級獻計獻策、指明方向,共同見證紅巖研學基地2020年硬核出爐這一重要時刻。

    此次參賽課程加入智慧鑰匙、藏寶圖、砸金蛋等神秘元素,密信傳遞、你比劃我來猜等互動遊戲,以及摩斯密碼、新華日報印刷等動手操作,極大增強了課程的趣味性、互動性、參與感。通過對紅巖歷史、人物故事、家書詩詞等內容的生動講述,情景劇演繹等情感體驗,緊緊抓住現場觀眾的「心」、深深調動他們的「情」。七名參賽導師展示更是語言優美,教態親切,才思敏捷,技藝精湛,充分展現出他們的導學風採和研學教育理念,令在場觀眾眼前一亮,紛紛點讚。

    紅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是依託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成立的國家級研學旅行示範基地。在2017年12月被國家教育部正式命名的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是重慶研學旅行協會會長單位。基地自成立以來,始終把人才隊伍培養和課程體系建設放在核心地位,致力於打造高品質的紅色研學旅行文化品牌。

    據悉,紅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自主研發出六大主題系列共20餘門研學實踐活動課程,傾心打造研學專用教室、演出劇場、VR數字體驗廳等硬體設施設備。據統計,基地已接待市內外研學班隊100餘個,接待人次高達18000餘人次。

    本次研學課程導學比賽不僅充分凸顯紅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教育理念和品牌特色,也進一步完善基地課程體系建設,提升基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品質,推動紅巖研學基地發展邁上新臺階。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宏)

[ 責編:李伯璽 ]

相關焦點

  • 讓研學旅行擦亮「紅色育人」底色,黃陂這所小學探索紅色研學旅行新...
    楚天都市報12月15日訊 (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張茂和)紅色研學旅行前,老師先上好「行前一課」,讓學生了解本土紅色景點的內涵,由教師進行講解,避免學生「只學不遊」或「只遊不學」。12月14日,由武漢市黃陂區前川六小主持的省級教育規劃課題——《城郊小學「本土紅色研學旅行」的實踐研究》正式開題。該課題將探索紅色研學旅行的新模式,讓小學生在紅色研學旅行中遊有所得、研有所獲、行有所安、觀有所感。據了解,黃陂區前川六小地處城鄉結合部,現有學生達到2000餘人。
  • 江門這些研學線路,一趟旅行勝過一千節課!
    而在江海長廊生態園內,一堂堂生動的造紙課、陶藝課、葵藝課正在進行。「孩子在這樣一片綠意盎然的環境中學習成長,我感到非常放心。」市民張蓉蓉帶著讀五年級的兒子來到長廊生態園遊玩,她對這裡的研學旅行給予高度評價:「這裡處處是課堂,寓學於遊。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 成都研學旅行中心淺析當前研學旅行所存在的弊端
    研學旅行的推崇確實讓眾人看到了教育制度改革的希望,但是在社會大背景還是以應試教育為前提的情況下,開展研學旅行依舊存在很多弊端,今天,成都研學旅行中心國洲文化就和大家一同來探討目前研學旅行所存在的弊端。一、遊而不學研學旅行是組織學生集體旅行,將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結合為一體。
  • 【懷化市】文旅融合 打造基地 洪江區精心擦亮研學旅行品牌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湘鄉會館」是洪江區在建的星級研學寫生營地,預計明年「五一」前對外開放,屆時將大幅提升洪江區接待研學旅遊團隊的能力。  洪江大力做活文旅融合「文章」,將洪商文化、紅色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等文化元素進一步挖掘、融合併鮮活化,與學校課程有機結合。
  • 沂南創新研學旅行助力鄉村振興
    麻傑 興廣 清波日前,在山東省總工會等五部門聯合舉辦的2020山東省首屆研學旅行創新線路設計大賽中,沂南縣總工會牽頭組織有關單位設計報送的3條研學線路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其中紅色沂蒙薪火相傳「沂蒙精神紅色研學線路」之旅獲得一等獎第一名。
  • 江門旅遊資源豐富,如何結合研學旅行走進教育體系?
    學生們在戶外課堂中,了解嶺南的鄉土文化,與土地進行親密接觸。「原來紅茶和綠茶所用的原茶葉都是同一品種,只不過紅茶多了一道發酵的工序。」何昭凝對在雙合鎮學到茶葉知識記憶猶新,「茶葉製作的基本工藝分為鮮茶採摘、炒茶、揉捻和乾燥等過程。現場老師講了一遍後,緊接著我們就去進行了體驗,我馬上就懂了。」
  • 研學旅行,真棒!
    研學旅行,真棒!讓孩子們走出校園,帶著問題旅行,在旅行中學習,不斷提出問題,就說明研學旅行有作用。此次體驗活動,孩子們真的學進去了,起到了研學目的。」隨行的張老師表示。
  • 高校研學|成都航空旅遊職業學校開啟「稻聽途說」畢業研學旅行
    提及研學旅行,大部分人想到的只有中小學才會開展研學旅行,我們很多教育機構、研學機構、旅行社等,都以承接中小學研學旅行為重點。沒有深入學習過研學導師課程的,都忽略了一個群體,那就是高校學生。在研學旅行交流中心、雲成長研學的研學導師培訓課上,我們的講師就曾把高校研學拿出來探討過,還分析了開展高校研學的優勢。成都航空旅遊職業學校就開展了一次主題為「稻聽途說」的畢業研學旅行,詮釋了最美的青春在路上。
  • 2020首屆山東省「研學旅行創新線路設計大賽」及「精品旅遊文創...
    ,做活文化市場,做亮文化品牌。  首屆山東省研學旅行創新線路設計大賽,以「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為主題,通過研學線路創新設計、研學內容創新設計、研學旅行方式創新設計、研學營銷管理與創新、研學品牌貢獻力和影響力等五個方面進行評選。
  • 研學復盤|基於濱海生態景區資源本底的研學旅行課程項目開發
    研學導讀2020年6月11日,研學旅行交流中心第42期線上研學旅行公益培訓宣講如期開播,研學旅行交流中心、雲成長研學柳霖老師分享了「基於濱海生態景區資源本底的研學旅行課程項目開發」的系列話題。2、研學旅行活動初步策劃3、研學旅行品牌建設(五)、運營保障基礎設施與配套設施管理機制與隊伍建設安全防範機制設立效益分析(經濟
  • 湖北省研學旅行社協會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研學旅行發展論壇召開
    湖北研學旅行協會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研學旅行發展論壇正是在這一個大背景下召開的,這次會議肩負起重振湖北研學旅行行業雄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之上開拓創新湖北研學旅行行業的發展。會上給予研學旅行行業支持與鼓勵,面對「黑天鵝」事件的影響,研學旅行行業受到了猛烈衝擊,對疫情後行業如何發展,未來研學旅行如何實施,給予了指導意見。
  • 研學旅行創新與發展峰會在浙江蘭溪召開
    蘭溪新聞網訊(記者 陳志恆 朱彥軒)11月21日,人民研學網首屆研學旅行創新與發展峰會在蘭谿市諸葛鎮諸葛村召開。2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蘭溪,共探研學旅行未來路徑,共商實踐育人創新模式。蘭谿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新鋒在致辭中說,蘭溪有著1300多年建縣史,良好的自然稟賦、厚重的文化積澱,賦予了蘭溪發展研學旅行得天獨厚的優勢。
  • 研學旅行如何發展?2020浙江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在杭舉行
    > 2月15日,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暨浙江省中小學新勞動教育實踐研討會在杭州蘭裡研學大本營正式舉行。浙江省內專家學者以及省內百餘位名師、名校長出席了本次會議,共話研學生態發展。研學旅行是一種探究性學習與教育性旅行的融合,更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最好載體。
  • 研學復盤|什麼是項目式教學?研學旅行使用PBL對學生有何好處?
    研學直播復盤2020年4月23日,研學旅行交流中心第30期線上研學旅行公益培訓宣講如期開播,研學旅行交流中心、雲成長研學特邀英國創新創業教育者學會(FEEUK)國際研究員張靜老師分享了「什麼是項目式教學
  • 熱烈慶祝淘金小鎮榮獲山東省研學旅行創新線路設計大賽一等獎
    「山東省研學旅行創新線路設計大賽」一等獎本次活動由山東省總工會【課程名稱】傳承紅色文化基因【課程目標】1.了解招遠黃金抗戰期間日軍在招遠犯下的累累血案以及招遠革命先烈在抗戰期間為了勝利捨生忘死的高尚情懷。
  • 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研學旅行推進模式
    ,每年評選2個全市研學旅行先行示範區、10個市級優秀研學旅行示範基地和20所研學旅行示範學校,以促進研學旅行工作的開展。      截至目前,以上幾方面的內容研究逐漸深化,研究維度已經拓寬到:一線學校開展研學的困難類型、研學旅行的課程化構建、研學基地特色產品開發、研學旅行示範基地建設、研學旅行滿意度調查和評價機制。
  • 2020年寧波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精品路線出爐!
    寧波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精品線路評選活動結束。30家國家級、省級研學實踐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脫穎而出。據我了解:這次某局設計出了紅色精神之旅、文化傳承之旅、海洋探索之旅、寧波幫文化之旅、科技創新之旅、美麗鄉村之旅、文明風尚之旅、綜合實踐之旅八條研學線路,作為2020年寧波首批研學精品線路。
  • 研學旅行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一、國內研學旅遊市場現狀 數據顯示,全國範圍內,研學旅遊相關企業共1.3萬家,《中國親子遊與研學旅行年度發展報告2019》顯示,未來3-5年研學市場總體規模將突破千億。     二、研學旅遊發展趨勢 隨著研學旅行被納入教學計劃,研學旅行逐漸成為剛需。根據《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通常情況下,學校每學年組織安排1-2次研學旅行活動,每學年合計安排研學旅行活動:小學3-4天、初中4-6天、高中6-8天。
  • 研學吧,少年!貴州兩個案例獲全國博物館研學推介
    代表全國博物館研學整體水平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計劃,催生了「博物館」這一新晉研學遊的熱度。研學,讓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活起來」為促進博物館研學旅行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助推博物館研學旅行質量的提升,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博物館協會主辦的「2015至2019年度博物館研學課程及線路推介活動」,面向全國範圍博物館、紀念館、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徵集近五年來已實施開展過的研學課程和研學線路。
  • 長興「紅色」研學串點成線
    早在2017年,長興啟動了「愛長興·少年行」未成年人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研學旅行活動,大唐貢茶院就是首批推出的6家研學旅行基地之一。此外,學生們可以選擇探秘古生態,在金釘子遠古世界探尋地球歷史變遷的奧秘,可以在中國揚子鱷村了解揚子鱷自然繁育過程;也可以在陳武帝故宮,了解長興這座「帝鄉佛國」的歷史……如今,研學旅行基地已經增加到11家,涉及傳統文化、歷史、科普等各方面,長興縣也出臺《長興縣愛國主義教育研學旅行基地考核方案》,對基地實行年度考核、動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