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重點項目投資年均增長超10% 增速持續居全省第一方陣

2020-12-18 十堰身邊事

原標題:「十三五」成就巡禮|十堰項目投資年均增長10%以上 增速持續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生產力,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產出。「十三五」期間,十堰每年安排10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100個,投資年均增長10%以上,增速持續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這段時間,在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風小康空港新工廠,每分鐘就有一輛東風小康乘用車下線,這是十堰「十三五」期間建設的最大工業製造項目。

據東風小康十堰製造公司總經理楊運會介紹,公司的年設計產能是20萬臺,遇到市場行情比較好,加班加點可以達到30萬臺。

今年8月28日,經過20多個月的建設,十堰產首輛乘用車東風風光S560正式下線,這標誌著十堰邁入了「商乘並舉、油電並重」的新徵程。

東風小康空港新工廠主要生產東風風光系列中高端乘用車及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項目佔地2008畝,總投資45億元。項目全面投產後,可實現年產值180億元,帶動十堰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

工業投資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關鍵性支撐作用。五年來,十堰每年注入400億資金到工業投資領域,其中,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十堰乘用車項目,填補了十堰乘用車生產的空白;東風輕發M9T技術改造項目,開創了十堰發動機製造新篇章馳田金剛專用車、康明斯發動機技改項目年稅收過億元,東風車輛工廠實現老工業項目全面轉型升級。

實現高質量發展,還必須從打基礎、管長遠、謀全局的視野出發,直奔重點領域和「卡脖子」的關鍵環節。

12月9日凌晨5時36分,十堰至臥龍500千伏輸電線路實現一次充電成功,這標誌著500千伏「十臥」線正式投產運行。

十堰至臥龍50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是十堰「三鏈兩環」電力主網架的關鍵性工程,是目前省內在建的最長一條500千伏輸電線路。起點為十堰大川變電站,終點為襄陽臥龍變電站,線路總長225公裡。項目自2019年3月動工,建設時間22個月。

據介紹,項目達產後,打通十堰電力輸送「大動脈」,解決了豐水期盈餘電力「送不出」,枯水期所需供電負荷「進不來」的外送內輸「卡脖子」困局,每年至少為十堰電力帶來兩億元的經濟效益。

五年來,十堰聚焦發展短板「補」項目,突出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市政道路、地下管廊等12個重點領域,基礎設施領域項目儲備規模佔據「半壁江山」。

為鼓足比拼趕超、搶先爭先的勇氣,匯聚強大發展動力,十堰採取「月分析、季拉練、年巡檢」的超常舉措和「搶、盯、備、推、比、幫」的六字方針,以實戰比拼,加壓倒逼。截止2020年12月,十堰共開展13次項目拉練,累計行程15000多公裡,巡檢項目256個,總投資1435億元。建成後,可實現產值2392億元,目前已有196個項目建成達效。

據市發改委主任歐陽立介紹,以項目拉練活動為手段,既看到各地如火如荼的發展場面、突飛猛進的建設進度、緊張有序的企業生產、奮發爭先的精神面貌,也展示了越來越高的項目質量、越來越大的招商力度、越來越強的發展勢頭。

「十三五」期間,十堰每年在建基礎設施投資總規模近2000億元,投資貢獻率達到35%,每年保證安排10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100個,五年來,十堰投資年均增長10%以上。投資這駕馬車在十堰跑得越來越快、越來越有力。(來源:十堰廣電 記者 陳林)

相關焦點

  • 翔安區上半年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居全市首位 重點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
    ……重點項目建設的穩步推進,夯實全區經濟發展的基本盤,為高質量發展超越持續注入全新動能。  上半年,翔安全區在列106個省市重大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41.4億元,超同期投資計劃60.3億元;其中區政府作為責任單位的18個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83.7%,全面追回一季度落後進度。
  • ...財政改革成果豐碩 全省財政收支年均增長4.5%,規模居全國第五位
    ——五年來,財政收支持續增長,財政實力穩步提升。「十三五」時期,隨著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全省財政收支規模也連創新高。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015年的552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6527億元,規模居全國第五位,年均增長4.5%。全省收入超過100億元、50億元、30億元的縣(市、區)分別提高到10個、28個、56個,基層財政實力明顯改善。
  • 起身趕早,「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全市重點項目建設迎難而...
    「1-10月,全市省重點建設項目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21.12%,一直遙遙領先於全省二類地區,近3個月排名一直穩居前3前4。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71億元,已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98.14%,高於去年同期近10個百分點,年內預計可完成投資450億元。」談及今年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情況時,市重點建設項目事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應泉對記者說。
  • 中天建設過往年均80%的利潤高增速 或將面臨2020的「重錘」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以2019年的總建設收入而言,公司是株洲市排名第一的非國有建築企業,同時還位列湖南省十大非國有建築企業之一。作為一家較為穩定的建築型企業,公司2017-2019年不僅營收實現了19.4%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同時間段的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速更是達到了82.4%。
  • 人均GDP年均增長7.6%!「十三五」,資陽經濟社會發展交出一份亮眼...
    5年來,一個個活力迸發的企業項目爭先入駐、一串串逆勢增長的數據持續飄紅、一段段艱辛難忘的奮鬥歷程闊步邁進,令人驚嘆的「資陽速度」不斷刷新,充分展現了資陽經濟增長的不竭動力和信心源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脫貧攻堅成果顯著,生活環境更加優美,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據統計,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77.8億元,比2015年增加205.0億元,年均增加51.3億元,GDP佔全省比重為1.7%。2016—2019年,全市GDP年均增長7.6%,高於全國1個百分點,與全省基本持平。綜合實力提升,人均GDP也穩步提升。
  • 三民活動|青島金融業前三季度增加值627.8億,增速居首
    主要指標逆勢上揚,金融業實現加速跑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業增加值627.8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居國民經濟十大行業之首;金融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7.2%,比去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10月末,本外幣存貸款分別超過2萬億和2.1萬億,增量達到2536億和2802億,均為去年全年增量的1.4倍;實現保費收入442億,在計劃單列市中居第2位;證券交易額達到49293.9億,同比增長51.1%,佔全省證券交易額的30%。青島銀行入選中國服務500強企業,青島農商銀行入選全省「十強」產業領軍企業。
  • GDP年均增長8% 北京城南行動計劃交成績單
    《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即將喜迎收官。1此外,地鐵14號線、16號線、大興機場線北延等5條軌道交通線路加快建設,麗澤城市航站樓預計年內開工,麗澤地下空間一體化項目有序推進。這與豐臺區積極落實第三輪城南行動計劃密不可分。豐臺區發改委數據顯示,2020年豐臺區實施項目56個,截至11月底,已完成投資約288.2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01%,已超額完成全年投資任務。
  • 人口增速和淨流入量全國第一 浙江憑啥?
    2019年末,浙江以5850萬人的常住人口總量在全國居第十位,佔全國總人口的4.2%;常住人口比2018年末增加113萬人,僅次於廣東(175萬人);當年人口增速1.97%,超過廣東(1.54%),居全國第一;常住人口增量扣除自然
  • 河北邢臺市發展引擎動力何以持續強勁
    河北日報記者趙永輝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邢雲)河北省邢臺市生產總值完成1002.33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居全省第1位;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8%,增速居全省第3位;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增速居全省第3位;
  • 從山區「貧困縣」到全省「十佳縣」榜首,這個縣的「武功秘笈」是...
    目前,永泰正在積極推動李果、青梅、油茶、茶葉等特色優勢產業加速發展,落地光陽蛋業金蛋工程、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梅百華青梅文創園等項目,推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95.45億元,增長37.53%,增速居全市前列。2019年,永泰入選第二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
  • 超326萬人次!「惠遊湖北」啟動兩月十堰旅遊體驗再升級
    超326萬人次!十一長假剛剛結束十堰文旅市場人氣持續火爆掀起「惠遊湖北」活動以來出遊新高峰旅遊體驗再升級新景區上線,服務升級 截至目前,已在平臺上線的十堰景區共73家,可預約的有47家預約景區數量居全省第一。
  • 海南十四五規劃建議發布:自貿港制度體系初成 GDP年均增長超1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海南「十四五」規劃建議發布: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成,GDP年均增長超10%明年開始,中國即將進入「十四五」時期,各地路線揭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面紗。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為解決上述問題,海南將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作為自貿港建設制度創新的重點工程和先導性項目之一。該平臺目前已初步投入實戰化運行,可實現24小時全天候值守、實時對可疑目標進行識別監管,統一指揮、聯勤聯動處置。
  • 努力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中走在前列
    今年前10個月,完成進出口總額居全省第7位;實際使用外資3.78億美元,翻了一番,實際對外投資增長157.9%。創新驅動方面,去年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增長14%,佔GDP比重達到2.83%,居全省第2位;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18.9%。2018年以來,爭取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4家、工程實驗室20家。
  • 洋河之下的「蘇酒老二」,憑什麼進軍白酒第一方陣?
    就在洋河股份與瀘州老窖你爭我搶的過程中,與洋河股份同樣出身於江蘇產區的今世緣逐漸嶄露頭角,如今已經以超750億總市值成為A股「白酒老七」。目前來看,今世緣是最有可能衝刺白酒股千億市值俱樂部的種子選手。更難得的是,近年來今世緣的業績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公司多次提出要進軍白酒行業第一方陣。
  • 「數說「十三五」」新興優勢產業蓬勃發展 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
    這是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光伏產業園區拍攝的三峽新能源500兆瓦領跑者項目太陽能電池組件(2019年10月31日攝,無人機照片)。全省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由2015年的98個增加至2019年的161個,實現工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6.7%提高至2019年的18.4%。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四年年均分別增長24.5%和25.9%,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比2015年分別提高2.3和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