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三五」成就巡禮|十堰項目投資年均增長10%以上 增速持續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生產力,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產出。「十三五」期間,十堰每年安排10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100個,投資年均增長10%以上,增速持續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這段時間,在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風小康空港新工廠,每分鐘就有一輛東風小康乘用車下線,這是十堰「十三五」期間建設的最大工業製造項目。
據東風小康十堰製造公司總經理楊運會介紹,公司的年設計產能是20萬臺,遇到市場行情比較好,加班加點可以達到30萬臺。
今年8月28日,經過20多個月的建設,十堰產首輛乘用車東風風光S560正式下線,這標誌著十堰邁入了「商乘並舉、油電並重」的新徵程。
東風小康空港新工廠主要生產東風風光系列中高端乘用車及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項目佔地2008畝,總投資45億元。項目全面投產後,可實現年產值180億元,帶動十堰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
工業投資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關鍵性支撐作用。五年來,十堰每年注入400億資金到工業投資領域,其中,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十堰乘用車項目,填補了十堰乘用車生產的空白;東風輕發M9T技術改造項目,開創了十堰發動機製造新篇章馳田金剛專用車、康明斯發動機技改項目年稅收過億元,東風車輛工廠實現老工業項目全面轉型升級。
實現高質量發展,還必須從打基礎、管長遠、謀全局的視野出發,直奔重點領域和「卡脖子」的關鍵環節。
12月9日凌晨5時36分,十堰至臥龍500千伏輸電線路實現一次充電成功,這標誌著500千伏「十臥」線正式投產運行。
十堰至臥龍50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是十堰「三鏈兩環」電力主網架的關鍵性工程,是目前省內在建的最長一條500千伏輸電線路。起點為十堰大川變電站,終點為襄陽臥龍變電站,線路總長225公裡。項目自2019年3月動工,建設時間22個月。
據介紹,項目達產後,打通十堰電力輸送「大動脈」,解決了豐水期盈餘電力「送不出」,枯水期所需供電負荷「進不來」的外送內輸「卡脖子」困局,每年至少為十堰電力帶來兩億元的經濟效益。
五年來,十堰聚焦發展短板「補」項目,突出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市政道路、地下管廊等12個重點領域,基礎設施領域項目儲備規模佔據「半壁江山」。
為鼓足比拼趕超、搶先爭先的勇氣,匯聚強大發展動力,十堰採取「月分析、季拉練、年巡檢」的超常舉措和「搶、盯、備、推、比、幫」的六字方針,以實戰比拼,加壓倒逼。截止2020年12月,十堰共開展13次項目拉練,累計行程15000多公裡,巡檢項目256個,總投資1435億元。建成後,可實現產值2392億元,目前已有196個項目建成達效。
據市發改委主任歐陽立介紹,以項目拉練活動為手段,既看到各地如火如荼的發展場面、突飛猛進的建設進度、緊張有序的企業生產、奮發爭先的精神面貌,也展示了越來越高的項目質量、越來越大的招商力度、越來越強的發展勢頭。
「十三五」期間,十堰每年在建基礎設施投資總規模近2000億元,投資貢獻率達到35%,每年保證安排10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100個,五年來,十堰投資年均增長10%以上。投資這駕馬車在十堰跑得越來越快、越來越有力。(來源:十堰廣電 記者 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