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降溫,
齊齊開煲「打邊爐」最歡樂了,
吃著火鍋唱著歌兒,
暖笠笠樂融融。
值得提醒的是,
火鍋雖味美但不宜常吃,
小心因為吃法不當,惹上「火鍋病」。
吃火鍋時最易惹病的常見錯誤動作,
看看你中了幾個?
很多人都會一開鍋就會喜歡著先涮肉片,最後才吃點蔬菜和麵食把肚子填滿。但如果等到開涮30分鐘之後再煮蔬菜和麵食,火鍋湯裡不但多油,而且大量的嘌呤會進入到湯中。
先涮薯類和蔬菜,吃肉靠後。先將胃部填充一些,再吃肉類。這樣不但可以控制食量,還能減少攝入油脂,保護腸胃。而且蔬菜的量至少要在肉的2倍以上。
邊吃邊聊,公私筷子一不小心就會用錯,反正火鍋一直沸,是不是筷子放進去就順便殺下菌?有的人為了追求鮮嫩的口感,用筷子夾著肉片下鍋滾滾,起筷就吃也是常有的事。但生鮮食品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殘留,涮涮就吃可能會引起寄生蟲和細菌的感染。
涮鍋時,公私筷子一定要區分好,除了避免口水進鍋,還是區分生熟食的重要步驟。食材也一定要煮熟、涮透,充分加熱以後再食用。
● 蔬菜類:1~2分鐘。蔬菜別涮太久,吃菜靠前。涮的時間短一點,熟了就馬上吃。
● 魚蝦、海鮮類:若要有效殺死有害微生物,至少要涮15分鐘以上。
● 肉、內臟類:6分鐘~10分鐘,此時食用嘌呤含量相對較低。
寒冬吃火鍋最美妙之處在於,一口下去馬上熱血沸騰。但如果你是一個急性的人,可能真的不適合吃火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研究表明,超過65度以上的燙飲、燙食列為2A致癌因素,像熱茶熱飲、火鍋,一般都超過60℃以上,容易導致口腔、食管及胃黏膜的損傷,長此以往會增加致癌風險。
剛從鍋裡上來的食物,吹幾下可能也超65℃,請務必放碗裡晾一下,不可急著吃。
冬天吃火鍋最自在,不怕食物會轉眼變冷,滾下滾下,暖笠笠,邊吃邊聊,不知不覺一兩個鐘頭就過去了。但是,如果時間超過一個小時,湯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而且反覆進食刺激之下,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分泌,有可能導致消化功能紊亂而發生急性胃腸炎、胰腺炎等疾病。
涮完肥牛肥羊、蘿蔔香菇……各種食物在火鍋滲出精華,湯底真是香氣撲面,常說「原湯化原食」,火鍋的底湯是不是可以喝上一小碗?
其實是可以的,但想喝要趁早,在火鍋剛開始吃的前10分鐘內喝最放心,最好加水稀釋後再喝。涮火鍋時間超過30分鐘就不宜再喝湯了。
而以動物內臟、蝦、貝類、海鮮、蘑菇等為原料的火鍋中,含有大量「嘌呤」(一種有機化合物,當其代謝失調時會使尿酸在人體內濃度增高而引發痛風),再加上不少人喜歡在吃火鍋時喝酒,造成尿酸在血液中沉積,痛風病隨之而來。
因此,尿酸偏高的人應該少吃火鍋,涮鍋時要避免用含有蝦皮、海米、豆豉、肉乾、蠔油的調料,火鍋湯更是喝不得。
酒和冷飲都是腸胃大忌,跟火鍋搭配,一冷一熱,更是加重對腸胃的刺激。而且很多人在吃麻辣火鍋時都喜歡來點甜甜的冷飲,爽口又解辣,但值得提醒的是,糖也會升高體內尿酸濃度,而且吃火鍋已經能量滿滿,再喝高糖飲料,你真的不怕肥麼!?
一到冬天,眼科門診眼長瘡癤的患者就會增多,這類患者六七成有打邊爐或吃「熱氣上火」食物的經歷。因為火鍋湯底多油膩辛辣,圍爐溫度又高,吃肉往往又較多,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易致「熱氣上火」,出現口瘡上火、牙齦腫痛,甚至誘發眼瘡。因為經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會引起肛周血管擴張,引發痔瘡等肛腸疾病。而廣州水土比較溼熱,熱氣上火的反應可能比四川、湖南等地更甚。
少吃重油重辣的火鍋,實在要吃,儘量選擇清淡鍋底,多吃綠葉菜。
老人和慢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少吃火鍋,而尿酸偏高的人要避免喝火鍋湯底,血壓高的老人則要選擇清淡鍋底。
除此之外,有以下疾病的人也要特別注意避開某些火鍋種類,比如:
川味火鍋:患有慢性咽炎、口腔炎、胃病、潰瘍病、皮膚病、痔瘡、肛裂和經常流鼻血、牙齦出血者以及屬於「熱體質」者、孕婦等忌食。
海鮮火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患者,對海鮮過敏者忌食。
羊肉火鍋:「熱體質」、素有痰火、感冒初期、服用瀉藥、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急性鼻炎、急性支氣管炎、肝臟疾病及瘡癤患者忌食。
菌類火鍋:對菌類過敏者,痛風、慢性胃炎患者忌食。
每個人體質不同,適合的火鍋鍋底也不同,最好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鄭豔華副主任中醫師表示,養生鍋底可以分成四類,大家可以根據個人體質來選擇。
第一種溫補陽氣鍋底,特別適合怕冷、手腳冰涼,疲倦乏力,容易感冒的人群,可用黃芪或黨參、淮山、枸杞子、紅棗加清水或配合雞肉來做鍋底。
第二種補血養陰鍋底,特別適合面色萎黃,嘴唇偏白,精神不振,易疲勞、頭暈的人群,可用淮山、玉竹、沙參、當歸或川芎、枸杞子加清水或配合甲魚、龜作為鍋底。
第三種祛除痰溼鍋底,特別適合頭面容易出油、體胖、舌苔厚膩的人群,可用五指毛桃、薏米、白扁豆、赤小豆,淮山加清水或配合老鴨或水鴨作為鍋底。
第四種健脾運胃鍋底,特別適合容易胃痛,少食生果即腹痛腹脹的人群,可用粥作為湯底加上少量胡椒、生薑,配合魚肉來打火鍋。
熱辣辣的火鍋火鍋享用完畢後,再來些清涼的水果就最完美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唐梁建議火鍋過後三四十分鐘可吃些水果補充水分和維生素,消除上火的煩惱。一般來說,水果要選擇性涼的,如橙子、梨、西瓜、蘆柑、柚子、火龍果、獼猴桃和香蕉等;不要選擇性熱的,如榴槤、芒果、木瓜、櫻桃等。
鄭豔華則建議,火鍋之後的飲食最好清淡一些,多吃粗糧、豆類、蔬菜。如果出現口苦、咽痛、便秘、長痘等,可以衝泡金銀花、菊花、綠茶等。
稿件來源:廣州日報健康有約、人民網健康、蘇州疾控
編輯:蘭 花
終審:桂 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