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餐桌文明」款款來

2020-12-13 金臺資訊

餐飲業復甦,很多人選擇外出就餐。圖為在西安市雁塔區MOMOPARK商場內就餐的消費者。本報記者 馬黎攝

西安市雁塔區一商場內張貼著文明用餐宣傳海報。本報記者 馬黎攝

餐桌上,你的一舉一動是否文明?

小小的一方餐桌,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更是中國飲食文化最通俗的表達。2020年4月,省委文明辦發布「文明餐桌」倡議書,倡議講究用餐禮儀,做到文明用餐。

近日,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隨著餐飲業煙火復甦,人們不僅追求味蕾上的享受,更追求健康飲食、文明用餐。在三秦大地,「文明餐桌」正形成一股全民參與的時代新風。

「新餐桌文明」備受推崇

一場疫情的發生,在給人們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的同時,也促進了人們健康理念的提升和對傳染病防控知識的掌握。眾多餐飲企業把做好經營場所消殺和餐具消毒等作為重要內容,人們更加注重就餐環境和餐飲安全,吃「口水餐」、鋪張浪費等現象大大減少。

5月17日12時,在「二嬸的院子」西安凱德店用餐的西安市民張光正告訴記者,以前自己經常參加親朋好友組織的聚餐,疫情發生後,就很少再聚餐了。現在出來用餐基本上都是和家裡人一起,大家夾菜時都用公筷。

「即使在家裡吃飯,也習慣於擺上一雙公筷。用公筷不僅不是一種疏遠,反而體現了彼此間的關愛。這次疫情讓人們意識到,許多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就是發生在親朋好友的聚餐中,這給我們以警示教育。」張光正說。

撤去大桌換小桌,餐桌之上擺公筷,明廚亮灶顯誠信。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響應相關部門號召,適應顧客需求,對用餐場所和廚房進行改造升級。在西安SKP、賽格國際購物中心、大悅城等商業場所餐飲區,記者看到不少餐飲店在做好消殺的同時,對餐桌擺放、廚房布局等進行了改進。

小小的餐桌,不僅承載了我們的一日三餐,也是社會文明的延續。如果說拒絕浪費、節儉用餐可以彰顯珍惜糧食、尊重勞動的傳統美德,是傳統的餐桌文明,那麼以分餐進食、公筷公勺等為標誌的餐桌文明,則被人們稱為「新餐桌文明」。

「如今,餐桌文明建設進入新階段,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新餐桌文明』非但不會讓人與人之間生分,反而凸顯了尊重,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張光正說,推行「新餐桌文明」,不僅是為了守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更有利於文明社會長期健康發展。

餐桌禮儀重回尋常百姓家

5月17日,張靜一家人在位於新城廣場的粵珍軒酒店為老人慶祝生日。切蛋糕之前,張靜特意拉住6歲的女兒問:「月月,一會兒蛋糕切好了,你能不能自己先吃?」「不行,《弟子規》裡說了,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小女孩脫口而出。

一問一答之間,盡顯餐桌文明禮儀。

5月15日晚,長儀路上的東東烤肉店生意非常紅火。「下班了約朋友吃燒烤放鬆一下。咱中國人吃飯喜歡熱鬧,但是我們也會注意不要影響到其他桌的客人。」和朋友一起用餐的西安市民劉瑞說,如今在外吃飯,很少見到消費者在用餐時大聲喧譁、隨意抽菸等行為,即使有,餐廳服務員也會選擇在第一時間進行提醒。

自覺排隊點餐取餐,也逐步成為社會共識。5月18日19時,位於西安市雁塔區的鮑師傅糕點店裡顧客排著長隊,20多人的隊伍拐了好幾個彎。「大家排隊既公平又有秩序,而且在排隊過程中還能通過視頻監控看到後廚的情況,何樂而不為呢。」正在排隊等候的長安大學大二學生王茜說。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打飯時自覺排隊,就餐時不吵鬧喧譁、不影響他人,用餐後保持桌面乾淨整潔;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單位食堂在醒目位置張貼倡導「文明餐桌 厲行節約」的宣傳卡片和海報,提醒大家做文明用餐的踐行者。

「餐桌文明不僅包括公筷公勺、光碟行動、分餐制等,還包括加強社會公德建設,教育消費者講究用餐禮儀,養成自覺排隊點餐取餐、不高聲喧譁、不強行勸酒酗酒、不在禁菸區抽菸、不亂丟廢棄物、咳嗽和打噴嚏時捂住口鼻等行為習慣。」省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共同營造潔淨、安全、禮讓、和諧的就餐環境等都是「文明餐桌」的應有之義。

文明餐桌從你我做起

小餐桌上蘊含著大文明。

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縮影、城市文明的窗口。我們不僅可以從餐桌上看到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還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品德素養,餐桌反映出的是一個地方的社會風尚。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文明有禮、勤儉節約、珍惜糧食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文明素養,養成文明用餐的習慣,為社會的文明進步重拾舌尖上的美德。」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問題專家王曉勇說,從個體文明素養和身體健康角度而言,養成良好的餐桌禮儀習慣,不僅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對提升自身文明素養也至關重要。要推進「文明餐桌」實踐行動,必須以個體餐桌禮儀習慣做支撐,否則「文明餐桌」就難以取得實效和長效。

王曉勇認為,文明用餐是內在涵養的一種外在表現,關係到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文明用餐不僅僅只是享用食品,更是一個人的人格塑造,通過餐桌禮儀這一面「鏡子」,可以窺見社會文明的進步。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疫情的發生成為引導人們注重餐桌禮儀的契機,但更長遠的是落實公民教育,從娃娃抓起。」王曉勇認為,首先是政府要積極倡導、強化社會教育;其次是要做好家庭教育,家長要給孩子做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教育孩子;還有就是學校要將餐桌禮儀課程搬進課堂,讓餐桌文明在孩子心中紮根。

記者手記

守住餐桌上的文明

馬黎

作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我國的餐桌文明由來已久,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節儉用餐、文明用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

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一些不文明的用餐行為逐漸顯現,一些人隨性點餐、觥籌交錯、大聲喧譁,不僅造成餐桌上的浪費,還破壞了就餐環境和社會文明。

餐桌,不僅承載了人們的一日三餐,還承載了社會文明。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開始讓人們對餐桌文明予以更多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餐桌文明還關係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公筷公勺」成為標配、「分餐分食」蔚然成風、「光碟行動」深入人心、「拒食野味」成為共識……餐桌文明,已經變為越來越多人的自覺行動。

注重餐桌文明,既能從日常的一舉一動中提升素質,也能有效保障身體健康。隨意點餐,體現的不是豪氣,而是土氣;食用野味,體現的不是身份,而是愚昧;簡約用餐,體現的不是小氣,而是節儉;使用公筷,體現的不是疏遠,而是關懷。對用餐行為正確的衡量與評價,是引導人們自覺踐行餐桌文明的根本。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了「文明就餐」的要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央文明辦多次就開展文明餐桌、使用公勺公筷提出要求。近日,陝西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文明餐桌」實踐行動。這些,進一步提高了全社會對餐桌文明的認識,促進人們形成和保持文明健康的用餐習慣。

希望藉助這股東風,讓我們守住餐桌上的文明,讓餐桌文明成為風尚與追求。

相關焦點

  • 「新餐桌文明」款款來|文明|餐桌|新冠肺炎疫情|首都市民衛生健康...
    「新餐桌文明」備受推崇一場疫情的發生,在給人們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的同時,也促進了人們健康理念的提升和對傳染病防控知識的掌握。眾多餐飲企業把做好經營場所消殺和餐具消毒等作為重要內容,人們更加注重就餐環境和餐飲安全,吃「口水餐」、鋪張浪費等現象大大減少。
  • 以「小餐桌」帶動「大文明」 峨山縣倡導文明餐桌新風尚
    自發出「使用公筷公勺,文明餐桌」行動倡議書以來,峨山縣廣大市民、各行各業人士積極行動,餐飲行業廣泛推廣,分餐公筷等用餐方式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近日,在峨山大酒店,工作人員正在為即將到酒店的顧客做用餐準備,每桌都配置了公筷公勺。
  • 餐桌文明引領「新食尚」
    近日,東北特鋼集團為弘揚餐桌文明,以強有力的措施讓「光碟行動」成為習慣,「厲行節儉」在公司蔚然成風。同時,各食堂管理人員充分利用班前會、微信、宣傳板等形式,不斷增強餐飲人的責任感和節約意識;從飯菜的質量入手,不斷提高飯菜質量、菜品創新等相關工作;組織廚師「比武學藝」,製作工藝上系統化、標準化、精準化,並定期推出創新菜,豐富員工餐桌,讓菜品在色香味上更加吸引員工,減少浪費。    明責任強監督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小餐桌 大文明
    近日,紅旗嶺農場幼兒園開展「文明餐桌,倡導用餐新風尚」主題活動,培養幼兒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 公筷「夾」出餐桌新文明
    近段時間以來,黔江區採取了多種形式開展普及宣傳,發動全區所有餐飲單位以及廣大消費者主動參與,養成使用「分餐夾」(公筷、公勺)的健康習慣,做用餐有禮、踐行「文明餐桌」的文明公民。「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我們此舉的倡導力度。
  • 麗江radio【文明餐桌】讓「文明餐桌」走進每一個家庭
    隨著宣傳理念的深入,以及在曾玉程的行動和倡議下,曾玉程身邊的家人和朋友都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源頭上少買菜、少做菜來避免浪費,並且外出就餐時也會選擇打包,真正的為節約糧食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她作為社區工作者,經常去各個小區宣傳文明餐桌新風尚,唯有首先把自己做好,才能去引導別人,宣傳別人。 當下,文明餐桌的新風已經影響到了大部分人,人們不僅生活理念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同時,生活習慣也在慢慢變化。
  • 關於印發《2020年婁底市「用餐好習慣 健康新風尚」文明餐桌行動...
    >通    知各縣市區文明委,婁底經開區、萬寶新區,市直各單位:現將《2020年婁底市「用餐好習慣  健康新風尚」文明餐桌行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婁底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2020年3月18日2020年婁底市「用餐好習慣 健康新風尚」文明餐桌行動實施方案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市已實現疫情「清零」,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正有序恢復。
  • 【文明新風】踐行餐桌文明制止餐飲浪費倡議書
    【文明新風】踐行餐桌文明制止餐飲浪費倡議書 2020-08-26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文明網評】公筷標註餐桌文明新高度
    中國作為飲食文化非常發達的國家,餐桌成為一個考驗人修養的重要場所,吃飯更是中國人協調人際關係的一種方式。同桌合食作為傳統飲食習慣已傳承了千年,國人似乎已形成了一個共識:在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之間,對於長輩的尊重、朋友的關愛才能得以有效傳遞,彼此感情才能真正增進,使用公筷公勺總感覺多了點界限感,少了點人情味。
  • 小餐桌,大文明!發生在江門餐桌上的一幕幕,看完忍不住點讚!
    在蓬江區和興廣場,一家開業不久的火鍋店成了一處網紅打卡地。部門讓文明餐桌成為健康「新食尚」市商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推廣使用公筷公勺、拒絕濫食野味、深化「光碟行動」,不僅是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更彰顯了社會責任,有利於保障全面復工、復市階段的安全用餐、文明用餐。宣傳標語貼起來,公勺公筷擺上桌。如今,江門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和市民積極響應使用公勺公筷倡議,踐行文明就餐理念。
  • 「文明餐桌」,我們在行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紮實推進省級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甘肅省監獄管理局綜合科就「文明餐桌」行動開展了一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加大宣傳力度,發出倡議書。
  • 你文明的樣子真美!|| 小餐桌 大文明
    || 小餐桌 大文明 2020-09-18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餐桌」折射「大文明」
    「小餐桌」折射「大文明」市人民醫院東院(秀山醫院)積極開展「光碟行動」民以食為天,食以儉養德。連日來,我市各部門單位餐廳食堂紛紛響應「光碟行動」的號召,厲行節約、反對餐飲浪費已經成為當下新風尚。餐廳牆壁上、餐桌上張貼著「浪費的是糧食,丟掉的是血汗」、「拒絕浪費,珍惜糧食」等宣傳標語,提醒就餐人員文明用餐。記者注意到,在點餐窗口,廚師會主動詢問就餐人員的飯量,根據要求適量打菜。在結帳窗口,工作人員也會提醒就餐人員要文明用餐、杜絕浪費。「今年8月10日開始試運營,8月16日正式運營。
  • 重慶江北:大石壩街道「小餐桌」帶動「大文明」 踐行新「食」尚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0日9時20分訊(通訊員 張娟)為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重要批示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積極營造文明用餐、健康用餐、節約用餐的文化氛圍,今(20)日,筆者從重慶市江北區大石壩街道獲悉,多措並舉倡導和鼓勵廣大幹部職工、企業、群眾加入
  • 紅山區市場監管局製作投放文明餐桌桌卡,以小餐桌推動大文明
    為配合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引導市民更多的了解文明城市創建要求,積極參與、配合開展創建工作,提升文明意識
  • 小餐桌·大文明
    本期的「鑫課程」培訓指導以「輕放餐盤」為主題,課程中,德育老師闡明了餐桌禮儀—安靜就餐、輕拿輕放餐盤的中華傳統美德,學生們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到實踐體驗活動中,做到知行合一。餐中安靜就餐,餐後有序輕放餐盤。小小的細節,大大的成長……播種的是一種習慣,收穫的是一種品格!「輕放餐盤,文明就餐」已成為我們南頭三鑫校園的新風尚!
  • 「文明餐桌」植入心成「食」尚 請看廣東肇慶「妙招」
    圖片來源:肇慶市總工會  「小餐桌」體現「大文明」,自廣東省肇慶市大力開展「文明餐桌」行動以來,「光碟」漸成文明新風尚。全市各職能部門、餐飲行業、消費者積極踐行勤儉節約的精神美德,爭做「文明餐桌」的監督者、宣傳者、實踐者,共同營造良好的就餐氛圍。
  • 文明餐桌丨更節約、更划算、更適量成「時尚」關鍵詞,青島「小餐桌...
    「小餐桌」引領「大文明」,「小餐桌」關係「大健康」。元旦假期,朋友小餐、美食打卡成了不少市民出行日程表上的重頭戲,而更節約、更划算、更適量則成為大家餐桌上的「時尚」關鍵詞。節前,青島市文明辦、青島日報社在嶗山區金獅廣場必勝客舉行「文明青島 必然有你」公益活動,通過主題沙龍的形式講述城市故事,同時陸續推出打卡21天做「光碟俠」、環保「少塑派」、文明小使者評比等活動,傳播城市文明;膠州市在該市學生群體中發起「小手拉大手」光碟行動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的「小手」牽起家長的「大手」共同爭做文明餐桌的踐行者。
  • 北京市海澱區發布「簡約餐桌 美好生活」 文明倡議
    廣大市民朋友:   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特別是餐飲浪費,踐行文明餐飲新風尚,建設文明和諧新海澱,我們向廣大志願者發出「簡約餐桌 美好生活」文明倡議!  黨員幹部做表率,餐桌倡導「簡餐風」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廣大黨員幹部要發揮志願帶頭作用,率先垂範,杜絕餐飲浪費。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珍惜每一餐飯,節約每一粒糧,食堂、餐廳倡導「簡餐風」,堅持按需、適量取餐,杜絕浪費。
  • 倡導「光碟」行動 營造文明餐桌——探訪伯樂實驗學校新「食」尚
    張貼「光碟行動」宣傳標語、實行按需取餐制度、創新開發「食育」課程、開展「小手拉大手·抵制餐飲浪費」系列活動……近日,記者在高新區伯樂實驗學校看到,「光碟行動」已經成為校園常態,從老師到學生個個爭當「光碟族」,合理消費、文明用餐的氛圍十分濃厚,節約糧食逐漸成為校園新「食」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