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這桌三個人,
點這麼多菜是吃不完的。」
在篁莊社區亮慶餐廳,
經理陳麗賢正在對客人盡心勸導。
「我們會打包回去的,
我喜歡這裡的出品。」
客人表示會打包,
陳麗賢才給客人下單,
並表示:「謝謝您的支持,
文明餐桌,從點滴做起。」
文明餐桌是倡導勤儉節約、規範餐飲服務行業文明就餐行為、構建安全衛生飲食環境的全民參與性活動,是向全市餐飲行業、全體市民發起「文明用餐、光碟行動、節儉惜福」的倡議。近年來,我市通過廣泛宣傳教育、強化服務培訓、建立長效機制等多項舉措,持續從細微處推進文明餐桌體系建設,讓不浪費、用公筷公勺逐漸成為市民的生活習慣。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
做一名光榮的「光碟俠」!
讓我們共同承諾
拒絕餐飲浪費,從我做起!
餐桌舉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
文明餐桌,
咱江門各領域都行動起來了!
餐飲行業
全力推廣文明餐桌行為
近日,張女士家中老人病癒出院,來到亮慶餐廳就餐。出於對老人身體健康考慮,在服務員與大堂經理的推薦下,一家人點了幾個清淡而有營養的菜。「麻煩等會兒拿公筷來。」老人主動要求。「放心,叔叔,我們這裡是主動提供公筷公勺的。」老人話音未落,已經有服務員拿出顏色不同的公筷公勺放在一旁。「好!」老人為之點讚。
為什麼會主動要求公筷公勺?老人向記者表示,他在醫院裡天天可以看到關於文明餐桌和公筷公勺的宣傳單張與電視廣告,不知不覺就入腦入心了,不用公筷公勺,反倒有些不自在。一家人就餐結束,餐廳服務員上來建議打包,張女士一家從善如流,並另外打包了一個菜,帶回去第二天加菜。
陳麗賢說,餐廳很早就響應號召推廣文明餐桌行為,也一直在主動勸導客人使用公筷公勺,「大多數人會用。」她表示。另外,有關部門也會來開展相關宣傳資料的張貼與派發,「我們的員工對文明餐桌和公筷公勺的了解可不少。」她說。
在蓬江區和興廣場,一家開業不久的火鍋店成了一處網紅打卡地。除了其別致的裝修以及明星效應外,該火鍋店推出的小份菜也讓顧客十分感興趣。「平時去吃火鍋,容易浪費,有小份菜,能滿足自己的饞蟲,而且不浪費。」自稱火鍋吃貨的劉海東說。據了解,目前我市多家餐飲店均推出了半份菜、小份菜,受到不少消費者的熱捧。
社區
多舉措宣傳文明餐桌
除了餐飲行業,記者走訪發現,我市各社區都從細微處著手宣傳文明餐桌。「利用一切可以宣傳的機會進行宣傳,例如我們在垃圾分類宣傳裡也能宣傳文明餐桌。不浪費、不鋪張的文明餐桌行為,不但可以避免浪費,還能給自家垃圾分類『減負』。」天龍社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上月,怡康社區計生協、怡康社區婦聯聯合中天國際藝術幼兒園,通過寓教於樂的教學形式,培養孩子從小養成珍惜糧食、不鋪張浪費的好習慣。活動通過帶領孩子們到社區種植園中採摘玉米,通過勞動獲取食物,切實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自覺養成拒絕浪費、反對浪費的飲食觀念。
「張貼海報、發送文明餐桌倡議書是常規動作。」該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宣傳文明餐桌是一件持之以恆的工作,「不能說馬上就能見到效果,但是會潛移默化,逐漸讓人們養成習慣。」
在白沙市場,正在買菜的居民趙先生表示,現在買菜和以前不一樣了。「過去小孩從外面回來,就會買很多魚蝦蟹,每次都吃不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現在他回來了,我們買菜也會量食而行,孩子反而覺得這樣不錯。」趙先生說。
部門
讓文明餐桌成為健康「新食尚」
市商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推廣使用公筷公勺、拒絕濫食野味、深化「光碟行動」,不僅是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更彰顯了社會責任,有利於保障全面復工、復市階段的安全用餐、文明用餐。宣傳標語貼起來,公勺公筷擺上桌。如今,江門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和市民積極響應使用公勺公筷倡議,踐行文明就餐理念。
該工作人員介紹,早在去年3月份,我市就發布「公筷公勺行動」倡議書,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引領用餐風尚。省商務廳、省文明辦、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也於去年5月份聯合印發《「公筷公勺」使用標準指引(試行)》的通知。
「使用公筷公勺、深化『光碟行動』等意識在我市已逐漸深入人心,更成為餐飲服務單位的餐桌標配,成為『健康新食尚、餐飲風向標』。」這名工作人員說。
相關新聞
蓬江區:讓文明餐桌理念深入人心
「大部分顧客都是吃多少點多少,基本上都能光碟!」新之城一家茶餐廳老闆蔣先生告訴記者,現在不光老年人,年輕人群體也很少浪費,文明餐桌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連日來,記者走訪蓬江城區多家餐館發現,店家都在門口或餐桌等明顯位置擺放或張貼了倡導文明用餐的宣傳海報和桌貼。
在萬達廣場一家火鍋店,市民馬先生點餐時只點了用餐人數一半的菜量。「以前每次吃火鍋都點得多,實在有點浪費,看到桌上貼著文明用餐的宣傳語,都很不好意思。現在我們一般都先點一半,吃完不夠再點,這樣每次都能剛剛好!」馬先生說。
在新之城的一家素食自助餐店內,正在用餐的郭琳一家人用實際行動踐行文明用餐理念,「越是在吃自助餐的時候,越要約束好自己!我們大人的原則是一塊都不剩,孩子看到了也會很自覺照著做,他們在學校裡也是這麼做的!」郭琳表示。
蓬江區科工商務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以來,該局工作人員深入飯店、農貿市場等場所,宣傳文明用餐、反對鋪張浪費及防疫安全知識,號召餐飲企業樹立責任擔當,做「公筷行動」的示範引領者。
近日,該局還印發了《蓬江區推動文明餐桌普及化工作方案》,壓實各部門的職責,要求各部門加強宣傳,引導教育市民培養勤儉節約、文明用餐的良好習慣。目前正在印刷超過4萬份宣傳海報、餐檯貼、PVC海報等宣傳資料,接下來將派發到各餐飲經營戶、單位食堂,並採取有效措施,強化監管,建立長效機制,讓「文明餐桌」「光碟行動」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區營造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圍。
高新區(江海區):文明用餐成新風尚
近日,記者走訪高新區(江海區)發現,該區文明用餐氛圍濃厚,大部分消費者有勤儉節約的消費習慣,更有不少市民將打包貫徹到底,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回家吃,點餐寧願點少也不點多。
「文明餐桌其實不是新鮮事了,轄區很多餐飲企業都已加入這一行動中。」江海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對該區文明餐桌行動的推進很有信心。記者在走訪中印象深刻的是,「光碟行動」等海報、標語在各商場、餐飲店隨處可見,食客們點菜、用餐時都能留意到。其次,無論是酒樓還是小飯店,經營者的文明、衛生意識較強,多數能佩戴口罩、戴手套。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顧客用餐時大多能做到文明用餐,按量點菜、剩菜打包的現象也很普遍。「幫顧客點餐時,大家都會有文明就餐不多點的意識,不夠再點。」江海區嘉禧酒樓主管潘先生告訴記者,他明顯能感覺到文明餐桌新風尚帶來的變化,鋪張浪費的現象少了很多,現在顧客吃不完的菜品基本會打包帶走。
近段時間,為進一步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高新區(江海區)文明餐桌行動深入開展,江海區市場監管局、區文明辦聯合各相關部門陸續開展了多次餐飲服務經營場所文明餐桌聯合督導行動。同時,統一印製了公益廣告宣傳牌、文明用餐標識等宣傳物品,發放江海區餐飲企業廚餘垃圾源頭減量倡議書,督促各街道及時派發到轄區內的餐飲服務經營場所。
江海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文明餐桌行動將繼續保持常態化,同時會繼續開展相關宣傳活動,加強市民文明就餐、安全飲食相關意識,倡導節儉、文明、健康的飲食文化和生活習慣。
新會區:營造文明用餐良好氛圍
「一般都會視聚餐人數來點菜。」「如果有吃剩的菜都會打包。」「多人聚餐時習慣使用公筷。」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新會人已逐漸形成文明用餐、勤儉節約的文明新風尚,自覺成為「光碟行動」的踐行者。
近日,記者走訪新會城區部分餐飲門店發現,在大廳及各個包間的顯眼位置都張貼了「文明餐桌,光碟行動」「文明用餐,從一粒米開始」「美好僑都,邑食無憂」等溫馨提示標語。
在圭峰山風景區的御景酒店,酒店中餐館樓面負責人鄭小姐告訴記者,服務員會根據顧客人數主動引導顧客適量點餐。如果顧客點單時超出了正常菜量,服務員會提醒顧客菜品過多,是否需要刪減部分菜品。「一直以來,酒店都倡導市民形成文明用餐習慣,我們在餐廳顯著位置張貼了不少文明餐桌宣傳海報。」鄭小姐說。
文明餐桌不僅體現在市民自覺踐行「光碟行動」,還體現在使用公筷、文明用餐上,「使用公筷已經成為我們出外吃飯的共識。」市民芳姨表示,只要是3人以上的飯局,都會要求服務員加幾雙公筷,大家吃得衛生、吃得安心。
據了解,新會區相關職能部門帶頭踐行文明餐桌行動,並加強宣傳,引導教育市民培養勤儉節約、文明用餐的良好習慣。「我們已發動全區餐飲企業加入文明餐桌行動,要求他們在突出位置宣傳節約糧食、文明餐桌,主動引導顧客適量點餐,避免造成浪費。接下來,科工商務局將繼續採取有效措施,強化監管,建立長效機制,讓『文明餐桌』『光碟行動』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區營造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圍。」新會區科工商務局商貿流通股股長吳兆榮表示。
來源:綜合江門日報(記者/張華熾 胡晴晴 李雨溪 任曉盈)
原標題:《小餐桌,大文明!發生在江門餐桌上的一幕幕,看完忍不住點讚!》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