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追趕李雲迪的日子

2021-01-12 澎湃新聞

原創 叉少 往事叉燒 收錄於話題#人物故事26個

1982年,中國鋼琴界同時誕生了兩位神童——郎朗和李雲迪。

美國《紐約時報》曾評論:「如果說郎朗是激情冒險家式的天才,那麼李雲迪就是抒情王子式的天才。」他們幾乎同時成名,一樣為中國取得了榮譽,都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

從兩個人的名字登上國際樂壇的那刻,關於他們的比較就未曾停止過。今天,郎朗在國際樂壇的地位已經趕超李雲迪。

而這份成功的背後,是難以想像的代價。

1982年6月14日,郎朗出生在遼寧瀋陽。他的父親郎國任會拉二胡,曾夢想著考入瀋陽音樂學院。特殊的年代裡,郎國任沒能實現這個願望,於是他把希望全部嫁接在了郎朗身上。

還不到兩歲的時候,郎朗就得到了一架立式鋼琴。他看著《貓和老鼠》,就能在鋼琴上彈出大致的旋律。郎國任驚訝兒子的天賦,想讓他趁早學琴。

< 郎朗和小時候的鋼琴 >

四歲那年,郎國任為他找了朱雅芬做啟蒙老師。她是瀋陽音樂學院的鋼琴系主任,也是城裡最好的老師。見朱教授之前,郎國任叮囑郎朗:「在這個老師面前練琴,一定不能出錯。」

郎朗把曲子練得滾瓜爛熟。朱教授聽完之後,誇獎他:「這孩子有天分,我願意收他做學生。」這句話說完,郎國任沒有露出笑意,他問老師:「郎朗要在全中國彈鋼琴拿第一名,然後是在全世界。這可能嗎?"

朱教授勸他不要過於心急,但他堅持讓郎朗比其他孩子接受強度更大的訓練。

郎國任為郎朗列了一張作息時刻表,早晨5點45分起床,除了正常上學的時間,每天要練六個小時琴。郎朗自己也很熱愛練琴,他主動和父母提議,可以把錄音機留著去上班,自己練琴時會錄音,這樣他們就知道自己沒有出去亂玩了。

到了五歲,郎朗就在瀋陽市少兒鋼琴比賽中拿了第一名。那一刻,他決定成為一名鋼琴家。

< 少年郎朗與朱教授 >

八歲那年,朱教授告訴郎朗的父母,他進步的速度比她教過的任何學生都要快,他應該去北京發展,瀋陽的音樂資源實在有限。

郎國任立馬辭去了治安大隊的工作,帶著兒子來到北京,目的是讓他進入音樂學院附小,和全國的三千名學生競爭不到十五個名額。

母親周秀蘭作為家裡唯一有收入的人,留在瀋陽繼續工作,為家庭提供後備支持。郎朗想念母親,希望她能常常過來看他們。朗國任卻說,周秀蘭過度的溺愛只會阻礙他的成長。

父子倆租了一個破舊的老房子,靠著周秀蘭按月從瀋陽寄來的一千多塊錢維持生計。這些錢要用來用來交房租,付鋼琴課的費用,買蔬菜、雞蛋,偶爾才會買一塊雞肉。沒有錢買取暖器,朗國任就給郎朗套上好幾層衣服。晚上睡覺之前,他會先爬上去,幫郎朗把床睡暖和。

見了在音樂學院任教的老師,郎朗以為新老師會像朱教授一樣誇獎她,結果她一句讚賞的話都沒說,每當他彈完一首曲子,她就會點點頭,說:「還湊合吧」。

郎朗問父親:「她為什麼老是對我發脾氣?」父親告訴他,你需要的正是這樣嚴厲的老師,如果你練得再勤奮些,她就會滿意。為了達到老師的標準,晚飯後郎朗練琴的時間延長到了八點,後來又到九點,有時甚至到十一點。鄰居受不了彈琴的噪音,打電話叫了警察。

朗國任把在瀋陽工作時的警察制服和官方證明掏了出來,一邊指給警察看,一邊說:「我知道你們的工作不容易,但我兒子是個音樂天才,你們看,這是瀋陽報紙上關於他的幾篇報導。我帶他來北京,就是為了讓他考學。」警察仔細地讀完了文章,同情起這個父親,鼓勵郎朗說:「祝你能考試成功。」

< 郎朗和父親在北京住過的地下室 >

新老師沒有改變她的態度,她還是批評郎朗:「你這琴彈得像白開水一樣,得彈得像可口可樂」。郎朗問她怎麼才能彈得像可口可樂,老師告訴他,已經到了下課時間了。

有一天,他和父親頂著沙塵暴和雷暴到了琴房,老師通知他們,以後不會再教郎朗了。朗國任的眼圈紅了,他問:「為什麼呢?我的兒子是個天才。」

老師告訴他:「朗國任,你的兒子不但離天才差得遠,他連進音樂學院的才華都沒有。」

朗國任帶著一肚子氣回到家裡。想到兩個人會灰溜溜地回到瀋陽,朗國任感受到生不如死。

他對郎朗喊道:「人人都會知道你沒考進音樂學院,人人都會知道你的老師不要你了。我為你放棄我的工作,你媽為了你拼命幹活,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你真是沒有理由再活下去了,我也不要活在羞辱之中。」

郎朗跑到陽臺上,想要躲開父親。朗國任衝過去尖叫:「你現在就跳樓!跳下去死!」

郎朗使勁踢著父親,他害怕父親真的把他從陽臺扔下去。他跑回屋裡,關上門,用拳頭瘋狂砸牆壁。他對父親喊:「我恨我的手,我恨你。我恨鋼琴。如果不是鋼琴,這些事都不會發生。鋼琴讓你想要殺死我!」

朗國任尖叫道:「停下來!」他跑過來,摟著郎朗,開始抽咽起來。他親吻著郎朗的手指和臉頰,說:「兒子,我不想要你死。我只想要你練琴。」

這件事給郎朗留下了很深的陰影,為了懲罰父親,他三個月沒碰鋼琴。父親每天都央求著他能不能開始練琴,郎朗也不理會他。後來他忍不住,自己在學校又偷偷練了起來,只是沒告訴父親。

朱教授聽說了父子倆的遭遇,又推薦給郎朗一位老師。朗國任也穿上他的警察制服,混進音樂學院偷師學藝,晚上再將自己聽來的知識教給郎朗。

九個月之後,郎朗在音樂學院附小的大紅榜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他是第一名。

他第一時間去給母親發電報,告訴她這個好消息。那時他已經快一年沒見到母親了。

李雲迪學鋼琴,比郎朗晚了四年。更小的時候,他學的是手風琴。

夏天的時候,李雲迪背著手風琴到處走,屁股被捂出了痱子,母親看到了很心疼,就讓他轉去練鋼琴。

< 李雲迪在練手風琴 >

教李雲迪時間最久的老師是四川音樂學院教授但昭義。但老師回憶,他們第一次見面時,他的心裡咯噔了一下。他驚訝於李雲迪的音樂裡蘊藏的感情,「聽他彈琴,很難想像是一個不足10歲的孩子。」

12歲那年,李雲迪小升初,但老師推薦他報考自己授課的四川音樂學院附中。 同時,李雲迪收到「華普杯」全國少兒鋼琴大賽評委會的通知,自己成為四川省唯一入圍的選手,將到北京參加決賽。但「華普杯」比賽和川音文化課考試撞在了同一天。

但老師聯繫到了大賽組委會主席周廣仁教授,組委會商量後,決定為了李雲迪將比賽時間提前一天,這意味著全國各地的選手都要作相應調整。比賽當天,李雲迪彈了一首《向陽花》,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小失誤,但還是獲得了第一名。另一邊,川音的考試結果也出來了,李雲迪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

< 12歲的李雲迪捧著獎盃 >

1995年6月,初一的李雲迪獲選參加美國斯特拉文斯基國際鋼琴比賽,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按規定,出國比賽的所有費用需自行解決,除非拿到第一名,學校才可能全額報銷所有花費。

那一次,李雲迪只得了第三名。大人們沒有責怪他,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拿到名次已經值得慶祝了。

同時期的郎朗卻沒有那麼輕鬆。

李雲迪得獎前,郎國任決定讓十二歲的郎朗去德國參加第四屆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他和周秀蘭從親戚那借了三萬塊,又從銀行貸款兩萬,才湊夠了去德國的費用。

到了德國大使館,籤證官攔下了他們呈遞的資料。原因是他們沒有醫療保險,銀行裡也沒有存款。朗國任帶著郎朗又去找另一個籤證官,碰運氣才通過了。

過邊檢時,兩位國家公派的琴童就走在郎朗的前面。邊檢人員問:「你是自費的,是不是代表你沒有他們那麼優秀?」郎國任指著朗朗說:「他會拿第一名的。」

比賽最後的結果出來,郎朗確實獲得了第一名,還獲得了五千德國馬克的獎金。他一下子跳起來,擁抱了老師。

< 得獎後擁抱著老師的郎朗 >

音樂廳的另一角,郎國任正坐在椅子上嚎啕大哭。他心裡清楚,如果這一次郎朗沒有拿到第一名,他們的貸款就還不上了。

那次比賽回國後,郎朗在音樂學院的期末考試彈了《匈牙利狂想曲6號》,他自認為彈得有聲有色,但評委們把他放在第三名。郎朗覺察到:「他們似乎要給我一點教訓,讓我擺正自己的位置。」

排名出來後,朗國任衝著評委們嚷嚷:「你們這是欺負人。他在埃特林根戰勝了世界各地的選手,如果郎朗能打敗他們,當然能打敗投考附中的學生們。」

十三歲,郎朗又一次證明了自己。他在俗稱「小柴」的柴可夫斯基青年音樂家鋼琴比賽上拿到了第一名。這促使朗國任做了一個決定——從國內的教育體系中脫離出來,帶郎朗去美國。

< 「小柴」比賽留下的表情包 >

美國費城柯蒂斯學院的院長格拉夫曼面試了郎朗。彈了兩個小時之後,格拉夫曼告訴郎朗,學校會給他全額獎學金、生活費,還有一間公寓,客廳裡還會有一臺斯坦威大鋼琴。

自從離開瀋陽,郎朗和父親第一次體會到了貧困線以上的生活。住進公寓的第一晚,每隔幾分鐘郎朗就要起來摸一摸斯坦威鋼琴,好確認自己不在做夢。

郎朗渴望在國際上獲得更大的成就,有一天,他遞給格拉夫曼一張單子,上面列出了他想參加的所有比賽,和為之準備的參賽曲目。

格拉夫曼沉默了好一段時間,然後對郎朗說:「我承認競爭精神為你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但我堅信,你不能再比賽了。沒有節制的競爭只會製造緊張氣氛,幹擾音樂的精神。」一旁的朗國任反駁道:「在中國如果你好長時間不比賽,別人就不會把你當回事。」格拉夫曼向他解釋:「在柯蒂斯學院,我們沒有考試,只有演奏會。」

格拉夫曼為郎朗找了一家演出經紀公司,郎朗會在演出替補演奏員的名單上。他告訴郎朗,只要他不斷努力,名次就會在替補中越來越靠前。

十七歲的一天,郎朗真的等到了這個機會。原定演出的安德烈·瓦茲發了高燒,郎朗突然被通知,自己將代替他參加拉維尼亞音樂節,和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那是全世界最好的交響樂團之一。

憑著樂團的配合,郎朗演奏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好。演出結束後,有人告訴他,人們會一直記得這一天。

< 17歲的郎朗在拉維尼亞音樂節 >

多年後,有記者問郎朗:「李雲迪曾經說過,演出場地的高低不代表藝術成就的高低,你同意他的這種看法嗎?「

郎朗反駁道:「假如你演奏時都是現成的交響樂團,絕對不代表任何高低。但如果每天都是柏林、維也納、紐約這些最好的交響樂團,那絕對是衡量藝術家的演藝生涯的標準。」郎朗的事業步入新階段,就是因為和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這次合作。

以前不敢聘用郎朗的樂團和音樂廳都同一時間向他發起了邀請。美國的五大樂團中,有四個向郎朗提出了邀約,《芝加哥日報》稱這是音樂史上的奇蹟。

郎朗一年的演出次數從二十場擴充到了八十多場,他在費城買了房子,把三年多沒見的母親周秀蘭接到了美國。周秀蘭為他在國外取得的成就所驕傲,但一家人都希望能儘快回國。周秀蘭對他說:「每個人都會記得你。祖國會歡迎你。」

費城交響樂團給了朗朗一個回國的契機。2001年,樂團將會去人民大會堂舉辦一次大型音樂會,他們希望郎朗擔任特邀獨奏。

中方的演出經紀人卻不同意,他們說:「最近有其他年輕的音樂家在國際重大比賽上獲了獎,郎朗在中國不是大牌明星。」

幾個月之前,18歲的李雲迪剛剛獲得了鋼琴界的「諾貝爾」——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金獎,成為開賽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冠軍。他打破了首獎連續空缺兩屆達15年的沉寂,也是獲得這份榮譽的第一位中國鋼琴家。

對於中方主辦人來說,郎朗不是最優的選擇。

< 18歲的李雲迪拿到蕭邦大賽金獎 >

費城交響樂團回應道:「郎朗是柯蒂斯音樂學院引以為傲的學生,也是費城的一部分。沒有郎朗,就沒有這次演出。」在樂團的堅持之下,郎朗才得到了在人民大會堂演奏的機會。

那時的李雲迪,要比郎朗更受重視。得到蕭邦大賽金獎,他受到了英雄般盛大的歡迎,當晚的《新聞聯播》都播報了這件事。日本NHK電視臺還為李雲迪拍攝了紀錄片《新浪漫主義》。他木村拓哉般的面容吸引了許多日本觀眾。在觀眾的強烈要求之下,電視臺一周之內把這部紀錄片播了兩遍。

2003年,郎朗和李雲迪籤下了同一家唱片公司——全世界最大的古典音樂公司DG唱片。郎朗仍舊拼著命,每年參加120場音樂會和獨奏會。

而李雲迪踏入了德國漢諾瓦戲劇音樂學院的大門,過起了一半學生、一半演奏家的生活。

李雲迪的母親張小魯對他的選擇很支持。她說自己沒什麼要求,最擔心的就是李雲迪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活得太累。

2002年,李雲迪在採訪中提起郎朗:「據說他一年要演100場。這個數目很驚人。但每個人看法不一樣,我覺得自己無法承受那麼繁重的演出任務,我曾經連續演奏過7場,最後新鮮感和表達欲望幾乎不見了。」李雲迪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百分百的古典音樂人,別人問他平時有沒有聽流行音樂,他都答得肯定:「我從不彈流行歌曲,平時也不聽流行音樂。」

之後的幾年,郎朗走向了白宮,登上了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年收入第二名,接下了無數的代言。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演出,讓郎朗在華人圈中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升。

<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郎朗 >

就在郎朗大放光彩的2008年,DG公司在李雲迪的市場行銷方面遇到了問題,李雲迪決定解約。他告訴媒體:「鋼琴家應循序漸進,有學習的時間,讀書,好好生活,開擴我們的心靈。我對自己的事業有長遠規劃,所以我不介意慢慢來,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按照一年一張的頻率發行著專輯,直到2012年春晚和王力宏合作《金蛇狂舞》,李雲迪和娛樂圈的關係突然近了一步。臺上的「跨界鬥琴」被炒成了「宏迪CP」。

第二年的春晚上,劉謙和李雲迪搭檔表演魔術,李雲迪從一頂搖晃的帳子中探出腦袋,低聲對劉謙耳語,劉謙隨即問了一句:「找力宏?」兩人的關係立刻上了熱搜。劉謙在微博上說:「在臺上說的話,每一句都溝通過,雙方滿意才會定案的。」

< 劉謙和李雲迪在春晚表演魔術 >

相比鋼琴,李雲迪似乎和娛樂圈走得更近。

2015年,李雲迪成為蕭邦大賽最年輕的評委。但他為了參加黃曉明的婚禮,連續兩天沒有出現在比賽現場。

到了月底,他在首爾演奏自己最著名的拿手曲目《蕭邦第一協奏曲》時,由於記憶錯亂導致演奏被迫中斷,發生了「車禍現場」。李雲迪向樂迷表示道歉:「作為一個鋼琴家我深知無論任何理由,都必須在舞臺上交出一百分的表現,任何解釋都是蒼白的。」

而郎朗為了練鋼琴,眼睛近視到了700多度。幾年之間,他得了中耳炎和腸胃炎,還在練琴時拉傷了手臂。他編音樂教材,又辦音樂教育,獲得了德國古典回聲大獎,還在巴赫的墓前演奏了《哥德堡變奏曲》。

2016年,當英國最具權威的電臺ClassicFM評選「歷史上最偉大的25個鋼琴家」,中國只有郎朗一人入選,與貝多芬、李斯特、蕭邦、舒曼同列。

郎朗去牛津大學演講時,有學生問他,你覺得天賦和努力的關係是什麼?郎朗回答,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天賦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就。

朗國任夢想成為專業的二胡演奏家。但十年動亂期間,音樂學院都關門了。無法實現上音樂的夢想,他只好去雜技團一起巡迴演出。

1977年,大學開始重新招生,朗國任決定重新報考音樂學院。他在頭兩輪測試中得了第一名,但還是沒被音樂學院錄取。

那時他剛年滿二十五歲,老師教他填二十四歲,這樣第二年也可以再申請一次。朗國任遵從了老師的建議,但他不想撒謊,在「24」的下面寫上了「真實年齡:25」。學院馬上取消了他的資格。

朗國任心灰意冷,他的夢想破滅了,原因卻不在他。

1982年,郎朗出生,朗國任把所有的希望全寄托在了兒子身上。他犧牲了自己和妻子周秀蘭數十年的生活,把郎朗帶上了國際舞臺。

2003年,郎朗帶著父親走進了卡內基音樂大廳,父子上臺合奏了一曲《賽馬》。朗國任終於展露出了他的微笑。

< 卡內基音樂大廳中的郎朗父子 >

如果沒有父親極端的執念,郎朗也許只是個普通的孩子。但當郎朗終於成名時,他的母親周秀蘭卻說:「兒子在臺上的榮光有多麼巨大,我這個母親內心的酸楚與感慨就有多麼深重。」

部分參考資料:

[1]、《郎朗 千裡之行:我的故事》,郎朗

[2]、《中國鋼琴神話李雲迪》,李音等

[3]、《我和郎朗30年》,朗國任

[4]、《東方鋼琴界的雙子星座——郎朗、李雲迪比較研究》,陳勁松

[5]、《郎朗的下半場》,南方周末

[6]、《黑白鍵上的彩色人生》,魯豫有約

[7]、《新浪漫主義》,日本NHK電視臺

原標題:《郎朗:追趕李雲迪的日子》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職場精英/郎朗:追趕李雲迪的日子
    1982年,中國鋼琴界同時誕生了兩位神童——郎朗和李雲迪。美國《紐約時報》曾評論:「如果說郎朗是激情冒險家式的天才,那麼李雲迪就是抒情王子式的天才。」他們幾乎同時成名,一樣為中國取得了榮譽,都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從兩個人的名字登上國際樂壇的那刻,關於他們的比較就未曾停止過。
  • 所以第一本「蕭邦護照」獲得者是郎朗還是李雲迪?到底誰在說謊?
    文/米多(文章出品原創號蝸牛娛樂話,禁止轉載)提到國內年輕有為的鋼琴家,相信大多數人立馬會想到兩個人,一個是李雲迪,另一個就是郎朗。最近,有網友發出質疑「到底誰是第一個獲得「蕭邦護照」的中國人?李雲迪還是郎朗?」
  • 郎朗李雲迪兩位鋼琴家走出音樂廳頻繁出演綜藝為哪般
    小編先來盤點一下2020年至今李雲迪和郎朗出演過的綜藝最近出演的《樂隊的夏天》和「福祿壽」樂隊合作《沒咯》表演花式「敲」鋼琴為難李雲迪了李雲迪上次因為和孟美岐在後臺兩個人之間的互動仿佛隔了條銀河上熱搜李雲迪在《創造營2020》和妹妹們一起跳舞
  • 郎朗、李雲迪、王羽佳練琴時間表曝光!看看大師是怎麼練琴的?
    郎朗、李雲迪還有王羽佳被稱為是中國鋼琴「三劍客」,他們一路走來的艱辛是很多人不敢想像的,今天給大家帶來了郎朗、李雲迪以及王羽佳三人小時候的練琴時間表 郎朗
  • 86歲鋼琴家傅聰新冠去世,李雲迪和郎朗悼念前輩,大師精神長存
    86歲鋼琴家傅聰新冠去世,李雲迪和郎朗悼念前輩,大師精神長存12月29日,郎朗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為著名鋼琴家傅聰的離世感到遺憾,稱:"願天堂沒有病痛" 。在同一天凌晨,另一位年輕音樂家李雲迪也在社交平臺上,發表短文為傅聰的離世悼念,稱前輩仙逝,卻留下了永恆寶貴的聲音,希望傅聰大師在天堂能有美樂永隨。其實早在12月27日,就傳出了傅聰大師感染新冠的消息 ,可是令人沒有料想到的是,僅僅是短短的一天之後,12月28日,當地媒體就宣布傅聰就已經不治而亡,一代舉世聞名的鋼琴家因為感染新冠,就這樣在異國他鄉隕落,實在令人痛惜。
  • 鋼琴家傅聰因新冠去世,李雲迪發文悼念,郎朗:願天堂沒有病痛!
    傅聰非常注重國內的鋼琴教育發展,以及提攜後輩,在傅聰去世的消息傳來之後,凌晨時刻著名青年鋼琴家李雲迪發文悼念,李雲迪稱表示「……難以置信……我始終相信古典音樂是永恆的……我相信它會更堅定地延續下去,直到它真正永恆……願那永恆的美樂在天堂永遠陪伴著您,永不寂寞……」著名導演哈文點燃一顆蠟燭悼念。
  • 李雲迪:10年日式「悠長假期」
    4月,他加盟EMI的首張專輯《蕭邦夜曲全集》也將面市,5月他還將揭幕國家大劇院「蕭邦圖片展」展開中國巡演第一站……今年是李雲迪的「大年」,10年前令其聞名樂壇的「神之助」蕭邦以其誕辰紀念200周年的形式為這個28歲的小夥子開啟全新的旅程。
  • 86歲藝術家病逝,郎朗李雲迪發文悼念:願天堂沒有病痛
    86歲老藝術家病逝,郎朗李雲迪發文悼念:願天堂沒有病痛12月29日,外媒報導稱68歲著名鋼琴家傅聰於當地時間28日病逝,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傅聰是著名翻譯家傅雷的兒子,在此之前,傅聰的學生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孔嘉寧在社交平臺上發文透露老師的病情:「傅先生已經住院兩周,希望他能挺過來。」
  • 李雲迪談王力宏:網上的說法都是大眾的想像
    低音區  願與郎朗同臺推廣音樂  雖然李雲迪對社交媒體頗有心得,但也沒能在網絡的塵囂中全身而退。2013年,「找力宏」成為網絡熱詞,「曬女友」也惹得萬眾矚目,一年過去,他面對媒體說起這些往事,有種千帆過盡、雲淡風輕的從容。
  • 「鋼琴詩人」傅聰逝世,李雲迪、郎朗等人悼念,他的人生堪稱傳奇
    著名的鋼琴家李雲迪在得知消息後,抑制不住內心的悲痛,髮長文為其哀悼:「願那永恆的美樂在天堂陪伴著您,永不寂寞!」郎朗也發文哀悼,表示傅聰是自己敬重的偉大藝術家:「願天堂沒有病痛。」除此之外,國內多家主流媒體紛紛發文,為傅聰先生的離世感到惋惜,並且沉重悼念。傅聰先生始終認為:「要想要成為藝術家,首先得學會做人。」
  • 全球最大古典音樂經紀公司倒閉 曾籤郎朗、李雲迪等500藝術家
    此前,中國鋼琴家郎朗、李雲迪也曾與這家公司籤約。但自羅納德·威爾福德2015年去世以來,公司一直舉步維艱。這個創立於1930年的經紀公司旗下最多曾有500位藝術家,是許多美國音樂組織的首選,也是無數藝術家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它的倒閉令業界震驚,也必將影響到全球眾多藝術家和音樂組織。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田婉婷
  • 王力宏郎朗舊照曝光遭吐槽:天涯何處無芳草
    王力宏郎朗舊照曝光遭吐槽  新快報訊 前不久李雲迪和王力宏的「互相取消關注」尚未平息,近日李雲迪與前妻的離婚消息,又在網絡上炒得沸沸揚揚,萬能的網友不但在網上八出了許多李雲迪和王力宏的合照,還人肉出了李雲迪前妻
  • 傅雷之子,鋼琴大師傅聰感染新冠離世,李雲迪郎朗發文悼念
    傅聰離世的消息從大洋彼岸傳到中國以後,國內的著名鋼琴家,李雲迪凌晨發文悼念:"剛收到友人的簡訊,得知前輩傅聰大師離開了我們,一時難以置信。緩過片刻後,我安慰自己,也以此安慰樂迷們:我始終相信古典音樂是永恆的,它流傳了近千年,因為有一代代的音樂家們,才得以令它延續……"第二天下午,另一位鋼琴家,郎朗也曬出與傅聰的合照,並寫下悼念詞:"傅大師是我非常尊重的藝術大師,他對我的激勵非常大,他對音樂的理解可以說是獨一無二,他是真正偉大的鋼琴詩人,也是古典音樂裡的一股清流,是我們精神的燈塔。"
  • 男神鼻祖彈鋼琴被李雲迪緊盯,頂流演員太不容易
    不久前,李雲迪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曬出了這張玄彬海邊彈琴的照片,配文表示自己忍不住一直盯著玄彬彈琴的手型看,這樣嚴謹的追劇態度也讓不少網友有些忍俊不禁了,只是不知道李雲迪有沒有發現玄彬彈琴的錯處呢?說到現在國內影響力頗深的鋼琴家,除了郎朗就是李雲迪了,早年前李雲迪因為和王力宏多次的合作讓不少人尤為的關注他,帥氣的顏值加上超高的琴技,讓李雲迪坐在鋼琴邊上尤為的亮眼奪目,這幾年雖然李雲迪的勢頭下降了不少,但是還是備受大家關注,而李雲迪作為鋼琴家所獲得的成績更是讓人驚訝,18歲就獲得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冠軍,更是史上年紀最小的金獎獲得者
  • 郎朗李雲迪發文緬懷傅聰,他曾被譽為中國最偉大音樂家
    郎朗於悲痛中送別大師:「願天堂沒有病痛。」鋼琴家李雲迪則於凌晨3:38在微博上寫道:「剛收到友人的簡訊,得知前輩傅聰大師離開了我們,一時難以置信……那些離開了我們的大師們,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寶貴的聲音,成為了永恆的一部分……願那永恆的美樂在天堂永遠陪伴著您,永不寂寞!」國家大劇院也發文悼念。
  • 盤點當代世界十大鋼琴家,郎朗,李雲迪不在其中!
    毛裡齊奧·波利尼1.毛裡齊奧·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1942—),義大利。
  • 看她身穿無袖衣的模樣,郎朗太會選老婆了
    提到鋼琴,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郎朗,這位天才鋼琴家常年活躍在春晚的舞臺上,可謂是中國人的驕傲。春晚的舞臺上,曾經出過很多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大師,例如說劉謙、李雲迪,趙本山、黃宏等等,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有著傲人的發展。而春晚上最值得一提的鋼琴家,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世界頂級鋼琴大師郎朗。
  • 李雲迪否認育有一女 曾與萬寶寶交往劈腿
    爆料人表示李雲迪曾與「紅三代」華真有過一段婚姻,並且育有一女,現在差不多有4、5歲。而李雲迪也曾與同為「紅三代」的萬寶寶交往,通過萬寶寶李雲迪認識了華真,後劈腿與華真交往。不過這一系列令人乍舌的猛料遭到了李雲迪的否認,李雲迪今天更新微博並寫道:「造謠可恥。」「鋼琴王子」李雲迪自與王力宏在春晚上激情演繹「金蛇狂舞」之後,就被更多的觀眾所知道。
  • 李雲迪最新時尚大片 古典高貴與時尚的完美碰撞
    近日,國際鋼琴大師李雲迪拍攝了一組全黑西裝造型的時尚大片。一套黑色西裝搭配銀線流蘇,似夜空星辰傾瀉而下,華麗而搖曳。另一套黑色浮雕印花西裝搭配復古藏藍印花襯衣,古典高貴又自帶高雅時尚感,配合獨屬於鋼琴家的優雅氣質,仿佛可以感受到李雲迪的那股沉靜而又富含韻律的音樂格調,令人嚮往又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