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鋼琴家傅聰新冠去世,李雲迪和郎朗悼念前輩,大師精神長存

2021-01-12 林大師娛樂

86歲鋼琴家傅聰新冠去世,李雲迪和郎朗悼念前輩,大師精神長存

12月29日,郎朗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為著名鋼琴家傅聰的離世感到遺憾,稱:"願天堂沒有病痛" 。

在同一天凌晨,另一位年輕音樂家李雲迪也在社交平臺上,發表短文為傅聰的離世悼念,稱前輩仙逝,卻留下了永恆寶貴的聲音,希望傅聰大師在天堂能有美樂永隨。

其實早在12月27日,就傳出了傅聰大師感染新冠的消息 ,可是令人沒有料想到的是,僅僅是短短的一天之後,12月28日,當地媒體就宣布傅聰就已經不治而亡,一代舉世聞名的鋼琴家因為感染新冠,就這樣在異國他鄉隕落,實在令人痛惜。

傅聰的傳奇還要從《傅雷家書》說起,這位傅聰就是家書中提到的著名翻譯家傅雷的孩子。在《傅雷家書》知名度、傳播越來越廣時,故事的主人公傅雷也成為了萬眾矚目的"鋼琴詩人"。不少網友稱,《傅雷家書》帶給自己不少力量,是"愛的教育"培養出健全開朗的孩子,時過境遷,傅聰似乎還是不少人心中被傅雷傳遞愛意的孩子,而如今他卻已經悄然離世,一代人的記憶也隨他而去。

除了郎朗和李雲迪,著名的導演哈文、法國鋼琴家弗朗索瓦蓋伊為傅聰的不幸逝世感到惋惜。傅聰也是一代音樂傳奇,他的離開也讓大部分音樂界、國人心痛。傅聰這樣苦心孤詣鑽研音樂的人,還曾經提到,自己在60歲後才真正懂得音樂,倡議將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與音樂相結合,卻沒想到86歲就永遠的辭世,告別了我們。

在曾經的採訪中,傅聰也提得到了郎朗、李雲迪這兩位音樂界的後起之秀,直率地表達了自己的見解,音樂在技術之外,還需要有精神的支撐,看得出傅聰對這兩人寄予了較高的期望,希望郎朗和李雲迪在音樂上能有所突破,成為裡程碑式的音樂家。

林大師說:影響了幾代人的鋼琴家值得我們敬重,而現在他感染新冠離世的消息也自然痛惜。這種專注於音樂的大師雖然隕落,但他的精神和作品將被恆久流傳,而《傅雷家書》傳遞的愛與感動也將生生不息。希望郎朗、李雲迪等後人能繼承前輩精神,帶來更多優秀作品,

免責聲明:文章為林大師娛樂團隊原創,禁止抄襲轉載,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更多娛樂資訊盡在林大師。

相關焦點

  • 鋼琴家傅聰因新冠去世,李雲迪發文悼念,郎朗:願天堂沒有病痛!
    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8日,外媒(奧地利音樂頻道)發布消息,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於當日在英國去世,享年86歲。前一天27日,傅聰即被媒體報導感染新冠,當時他的學生孔嘉寧在朋友圈發文稱自己的老師已經住院兩周,祈禱他能夠挺過來。
  • 傅雷之子,鋼琴大師傅聰感染新冠離世,李雲迪郎朗發文悼念
    12月28日,據奧地利音樂頻道消息,鋼琴大師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當日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據悉在前一天,傅聰就被媒體報導確診新冠肺炎。他的學生,擔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的孔嘉寧透露道:"傅先生已經住院兩周,希望他能挺過來。"
  • 86歲藝術家病逝,郎朗李雲迪發文悼念:願天堂沒有病痛
    86歲老藝術家病逝,郎朗李雲迪發文悼念:願天堂沒有病痛12月29日,外媒報導稱68歲著名鋼琴家傅聰於當地時間28日病逝,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傅聰是著名翻譯家傅雷的兒子,在此之前,傅聰的學生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孔嘉寧在社交平臺上發文透露老師的病情:「傅先生已經住院兩周,希望他能挺過來。」
  • 「鋼琴詩人」傅聰逝世,李雲迪、郎朗等人悼念,他的人生堪稱傳奇
    2013年,傅雷葬於上海,傅聰在墓碑上留下了一句話:「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這句話來自著名的《傅雷家書》,對傅聰的影響深遠,無論做人還是做音樂,家書中的「赤子之心」影響了他的一生。多年來,傅聰屢屢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61的時間,他馳騁在國際音樂的舞臺上,素有「鋼琴詩人」的美稱。
  • 郎朗李雲迪發文緬懷傅聰,他曾被譽為中國最偉大音樂家
    據多方消息,當地時間12月28日,著名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肺炎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傅聰,著名翻譯家傅雷之子,1934年3月10日出生於上海,8歲半開始學習鋼琴,9歲師從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1954年,傅聰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1959年起為藝術背井離鄉,馳騁於國際音樂舞臺,有「鋼琴詩人」的美名。
  • 鋼琴家傅聰因新冠肺炎在英國去世,其父系著名翻譯家傅雷
    鋼琴家傅聰因新冠肺炎在英國去世,其父系著名翻譯家傅雷 當地時間12月28日,據奧地利音樂頻道消息,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當日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
  • 那個被稱作「中國蕭邦」的大師,去世了
    今天清晨一睜眼,就看到了一則噩耗:當地時間28日,據奧地利音樂頻道消息,著名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當日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很多人可能對傅聰這個名字感覺到陌生。但對於影響了中國幾代人的《傅雷家書》,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傅聰就是這本書的主角,是我國著名翻譯家,藝術理論家和作家傅雷的長子。
  • 傅聰:音樂就是愛,就是一輩子的追求
    2006年4月8日,傅聰鋼琴獨奏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廳舉行1965年,傅聰在義大利米蘭1964年7月,鋼琴家傅聰、指揮家耶胡迪·梅紐因在排練樂曲 本版供圖/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28日,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作為頗有國際影響力的一代鋼琴家,傅聰早在1960年代就已被《時代》雜誌譽為「中國最偉大音樂家之一」。
  • 「鋼琴詩人」傅聰離世 陳薩:他的離世是一個傳奇的結束
    當地時間28日,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作為頗有國際影響力的一代鋼琴家,傅聰早在1960年代就已被《時代》雜誌譽為「中國最偉大音樂家之一」。而他在生前曾接受媒體採訪時卻明確表示過不喜歡「大師」這個詞:「對我而言,音樂就是愛,就是一輩子的追求。」
  • 「鋼琴詩人」傅聰:浸潤在東方文化中
    鋼琴家傅聰,1934年3月10日生於上海,8歲半開始學習鋼琴,9歲師從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從此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被稱為「鋼琴詩人」。
  • 郎朗李雲迪兩位鋼琴家走出音樂廳頻繁出演綜藝為哪般
    小編先來盤點一下2020年至今李雲迪和郎朗出演過的綜藝最近出演的《樂隊的夏天》和「福祿壽」樂隊合作《沒咯》表演花式「敲」鋼琴為難李雲迪了李雲迪上次因為和孟美岐在後臺兩個人之間的互動仿佛隔了條銀河上熱搜李雲迪在《創造營2020》和妹妹們一起跳舞
  • 傅聰因新冠去世惹爭議,三代人的性格特質與時代交織的鋼琴曲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眾多名人因新冠離世。在我們與2020年告別之際,又一個名人被捲入其中。因為一部《傅雷家書》,傅雷、傅聰父子的名字在國內家喻戶曉。12月28日,86歲的「鋼琴詩人」傅聰,終因感染新冠肺炎在英國倉促辭世。有關他和父親的書信、他的人品氣節和傳奇經歷,尤其是關於「叛國者」的爭議,再一次在網上掀起波瀾。
  • 郎朗:追趕李雲迪的日子
    原創 叉少 往事叉燒 收錄於話題#人物故事26個1982年,中國鋼琴界同時誕生了兩位神童——郎朗和李雲迪。美國《紐約時報》曾評論:「如果說郎朗是激情冒險家式的天才,那麼李雲迪就是抒情王子式的天才。」
  • 把鋼琴彈成「詩歌」,把生活融入音樂,才子傅聰是怎樣一個人?
    2020年,我們經歷過太多的告別,也經歷過太多的悲傷,12月28日,在過幾天新年的鐘聲就將敲響,而這一天卻讓傅聰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此。 在英國的蕭瑟寒風之中,傅聰走完了這一生,也告別了他的終身「情人」——鋼琴。一個把鋼琴當做詩歌來演繹的人,一個對音樂有著執著追求的人,終於還是在新冠肆虐的時期倒下了,這一年他86歲。
  • 職場精英/郎朗:追趕李雲迪的日子
    1982年,中國鋼琴界同時誕生了兩位神童——郎朗和李雲迪。美國《紐約時報》曾評論:「如果說郎朗是激情冒險家式的天才,那麼李雲迪就是抒情王子式的天才。」他們幾乎同時成名,一樣為中國取得了榮譽,都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從兩個人的名字登上國際樂壇的那刻,關於他們的比較就未曾停止過。
  • 悼念「傅爺」:還想聽您一堂大師課
    傅聰於1934年3月10日出生於上海,父親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傅聰八歲半開始學習鋼琴,拜義大利指揮家、鋼琴家梅百器(上海交響樂團前身工部局樂隊指揮)為師。1951年,他師從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勃朗斯坦夫人學琴一年。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他被譽為「中國的蕭邦」,也被譽為「中國的鋼琴詩人」。
  • 郎朗、李雲迪、王羽佳練琴時間表曝光!看看大師是怎麼練琴的?
    郎朗、李雲迪還有王羽佳被稱為是中國鋼琴「三劍客」,他們一路走來的艱辛是很多人不敢想像的,今天給大家帶來了郎朗、李雲迪以及王羽佳三人小時候的練琴時間表,讓我們來看一看大師在小的時候都是怎麼練琴的吧!
  • 傅聰:被譽為鋼琴詩人,幼年被父親傅雷瓷盤砸臉,留下終身疤痕
    傅聰,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的長子,1934年3月出生於上海,2020年12月28日病逝於倫敦。圖註:傅聰傅聰可以說是天才的音樂家,從小就表現出來了對於音樂的敏感。傅雷曾經寫過年幼的傅聰和音樂的結緣。"傅聰3歲至4歲之間,站在小凳上,頭剛好伸到和我的書桌一樣高的時候,就愛聽古典音樂。
  • ...傅雷夫婦寫給兒子傅聰的信件節選。12月27日,傅聰先生在英國...
    文 / TIER2020-12-29 07:26:02來源:FX168 【傅聰因新冠去世】當地時間12月28日,著名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傅聰先生的父親是著名作家、翻譯家、教育家傅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