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傅雷葬於上海,傅聰在墓碑上留下了一句話: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
這句話來自著名的《傅雷家書》,對傅聰的影響深遠,無論做人還是做音樂,家書中的「赤子之心」影響了他的一生。
多年來,傅聰屢屢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61的時間,他馳騁在國際音樂的舞臺上,素有「鋼琴詩人」的美稱。
受到家庭的影響,傅聰的演奏風格包含了中國韻味,其中更有些許東方的詩意。
或許,在他心裡時刻裝著祖國,那顆赤子之心永遠未曾忘記。
雖然他學琴比較晚,但是對音樂的理解卻超乎所有人的想像,當年在參加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時,其對蕭邦的理解震驚了波蘭人。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傅聰已經已經被某知名雜誌譽為:「中國當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而如今,他這個赤子隕落,但他創造的世界卻影響著世人。
12月29日,根據多家媒體報導,著名的鋼琴藝術家傅聰,由於感染新冠肺炎,在英國不幸去世,享年86歲。
前兩天才在國內的媒體報導下知曉了他被確診的消息,當時還在為他擔心。
可沒想到僅僅幾天的時間,就傳來了他離世的噩耗,讓人在錯愕的同時,又有幾分惋惜的情感。
傅聰先生的離世,是音樂界的遺憾,也在音樂圈掀起了巨浪。
著名的鋼琴家李雲迪在得知消息後,抑制不住內心的悲痛,髮長文為其哀悼:
「願那永恆的美樂在天堂陪伴著您,永不寂寞!」
郎朗也發文哀悼,表示傅聰是自己敬重的偉大藝術家:
「願天堂沒有病痛。」
除此之外,國內多家主流媒體紛紛發文,為傅聰先生的離世感到惋惜,並且沉重悼念。
傅聰先生始終認為:「要想要成為藝術家,首先得學會做人。」
也正是因為這句話,讓傅聰先生一路砥礪前行,奠定了他藝術道路上的基石。
就連英國媒體都對其讚不絕口,稱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受歡迎,也最有洞察力的莫扎特作品演奏家。
雖然他自1959年就遠赴海外,但他卻從未停止過對國內音樂界的關心。
在1999年北京舉辦了國際音樂節,當時的傅聰已經65歲了,但他還是想要給正在起步的中國音樂做貢獻。
他不遠萬裡回到國內,為尚在蹣跚學步的音樂節捧場,並且還進行了現場演奏。
當時的傅聰先生因為疾病而手指浮腫,雙手上纏滿了腳步,所以工作人員都勸他別練了。
但是傅聰先生卻急了,讓工作人員不用管他,別的鋼琴家只是象徵性摸摸琴就走了,他卻一個人踏踏實實的練琴。
回到國內演出的他從來不麻煩任何人,就連茶葉都自帶,只跟當地人要一些熱水。
面對別人的請教或者是採訪,傅聰先生也非常配合,怕對方不明白,他就故意將語速放慢,慢慢地聊。
2003年,年近70歲的他又在北大規劃了一場音樂會,不過當時因為疫情而取消。
但他從來沒有想過放棄,經過協調後這場演唱會終於在當年9月上演,啟蒙了不少的音樂學子。
當時的學子不會想到,17年後的另一場疫情,會帶走傅聰先生,也帶走了充滿了風度的演奏風格。
很多人都拿他與郎朗比較,但每逢有人在他面前提到郎朗,傅聰先生都會誇讚對方:
「郎朗是百年難得一見的音樂奇才。」
或許他也很高興,因為他看到了中國音樂的未來,只不過他還未曾看到無數音樂學子的崛起,便匆匆離開了我們。
讓我們送傅聰先生最後一程吧,他將自己成為孤獨的赤子,但有無數國人在,他這個赤子就不孤獨。
註: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將深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