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創始人自傳面市:如何戰勝原生家庭桎梏 把命運抓在自己手裡...

2020-12-21 經濟網

近日,由磨鐵圖書策劃推出、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從頭開始》一書上市。這是「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的最新書籍,並且由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美國國防部前部長羅伯特·蓋茨等推薦。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從頭開始》是我迄今為止寫得最私密的書,鑑於我們所處時代的本質和需求,這也是我迄今為止所寫的最重要的一本書。」霍華德·舒爾茨在書中如是說。

近日,由磨鐵圖書策劃推出、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從頭開始》一書上市。這是「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的最新書籍,並且由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美國國防部前部長羅伯特·蓋茨等推薦。

「我們的『原生家庭』、成長故事和經歷、與父母的關係,這些都將影響我們一生。」 霍華德·舒爾茨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他在書中講了兩個相互交織的故事,一條線是童年霍華德·舒爾茨艱辛的少年時代,通過直面原生家庭的回憶,展現生活的磨練如何賦予他同理心,教會他掌握自己的命運;另一條線是星巴克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講述作為一名企業家和公司CEO,在重新定義企業的社會角色的同時,如何打造出全球最受尊敬的品牌之一。

「門廳又矮又黑,牆板不隔音,到處充斥著一股難聞的廚房味道。這是政府投資的公共住宅項目,許多貧窮的義大利、愛爾蘭和非洲裔移民以及像我家這樣的猶太人都住在這裡。街道上永遠有垃圾,頭頂上不時有巨大的客機轟鳴而過,似乎要把窗戶上的玻璃震碎。」書中這樣描述。

對幼小的霍華德來說,最害怕的是看到父母因為經濟窘況吵架,尤其是父親對現狀表現出一種極為消極的狀態,每天都躺在沙發上萎靡不振的樣子讓他不敢面對,樓梯成為他的避風港。霍華德經常幻想著離家出走,努力要看透四周的水泥牆壁,想像著童年之外的人生。

「我在書中如此坦率分享我的童年經歷,是因為我想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那時的經歷深深影響著我在未來人生中的各種抉擇,包括我的個人夢想、建立星巴克的願景。這些經歷激發我要打造一個讓所有人都擁有歸屬感的星巴克第三空間。」 霍華德·舒爾茨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困苦而焦灼的童年經歷讓霍華德有著強烈的改變命運的決心,尤其是有一天放學後他發現父親躺在沙發上呻吟。原來,父親的腳踝受了傷,並因此失去了工作。更慘的是,父親沒有醫療保險,家裡本就緊張的財務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段日子……因此我決不會讓它發生在我的僱員身上。」霍華德從那時起就下決心,讓以後的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能過上平等有保障的體面生活。

「對於那些和童年時期的我一樣,出身貧窮還在與命運掙扎的年輕人,我懇請他們依舊向他們的父母致敬,因為父母已經竭盡所能把最好的都給了自己的孩子。我也鼓勵年輕人即使在困難時期也要堅持自己的夢想,樹立目標,無論什麼時代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努力打拼,永遠不要停止學習,並且與自己價值觀相同的人做朋友,努力進入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公司。」 霍華德·舒爾茨對《中國經濟周刊》如是分享。

《從頭開始——星巴克之父的人生信條和經營哲學》

推薦指數:★★★★★

作者:[美]霍華德·舒爾茨 吳果錦譯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

作者簡介:

[美] 霍華德·舒爾茨,生長於美國布魯克林的灣景廉租公房,家庭經濟情況窘迫。他靠著高中橄欖球隊的成績拿到獎學金,上了美國北密西根大學,後來創立了星巴克並確定此為自己值得奉獻終身的事業。

責編:楊百會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星巴克創始人自傳面市:如何戰勝原生家庭桎梏 把命運抓在自己手裡
    這是「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的最新書籍,並且由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美國國防部前部長羅伯特·蓋茨等推薦。「我們的『原生家庭』、成長故事和經歷、與父母的關係,這些都將影響我們一生。」 霍華德·舒爾茨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 將心注入:一場與咖啡的相遇,一本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的自傳
    一次,他在西雅圖的星巴克咖啡館被手磨的、現調配的咖啡所吸引。幾乎在一瞬間,舒爾茨就決定與神奇的咖啡籤下終生契約。舒爾茨加盟星巴克後成為市場與零售部經理。到1987年,舒爾茨買下了星巴克,然後將其調教成全美「領先的零售商、美味蛋糕的提供者及獨具魅力的咖啡品牌」。
  • 「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的經營哲學
    在初中的咖啡店中,我最早認識的和印象深刻的,莫非星巴克莫屬。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樣,接觸咖啡最早也是從星巴克開始的。但是最早的星巴克,不是一家咖啡店,他的業務僅局限於銷售袋裝咖啡豆,並且也向老客戶提供郵寄服務。使星巴克發生轉變的關鍵人物,就是被稱為「星巴克之父」的霍爾華德.舒爾茨。
  • 原生家庭的傷,像一場噩夢,只有學會自我救贖,才能重生
    工作不順心、情緒波動、情場失意、性格缺陷,反正一切的負面影響和突然性的崩潰統統都歸結於原生家庭。這種毫無理由的歸因就像是一場不可救藥的「流行病」,在人流中一波接著一波的傳染,將人們的思維一步一步的推向原生家庭即為「毒害」的桎梏之中。
  • 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當下生活的影響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但,若你想改變的話,一定可以。那麼該如何療愈自己呢?
  • 把星巴克帶上巔峰的人,曾為維持學業,窮到去賣血
    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我說不上來,直到我讀了星巴克老闆霍華德·舒爾茨的自傳《將心注入》,我發覺,那或許就是星巴克文化裡「第三空間」所營造的氛圍一、原生家庭霍華德是在卡西納的廉租房裡長大的,這裡是紐約的布魯克林東區,是貧民區。父親是藍領工人,做過卡車司機,車間工人,計程車司機,母親為照顧他們三兄妹,辭了前臺接待的工作。等於說,一家五口人全靠父親微薄的收入。用我們現在的話說,他們就是手停口停的家庭。
  • 垃圾堆裡爬出的劍橋女博士,如何靠教育走出糟糕的原生家庭?
    她,來自虔誠的摩門教家庭(註:摩門教的創始人宣揚一夫多妻,其教義反對女權,甚至反對咖啡、酒精和婚前性行為),母親重男輕女、唯夫是從;父親偏執、控制、精神障礙,痛恨政府、學校、醫院,孩子們腦震蕩、腿著火、腦袋開花都拒絕送醫院,
  • 薩提亞:原生家庭如何深深地影響我們?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成長的家庭,而新生家庭是指進入婚姻生活後所建立的家庭。   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如同遺傳密碼一般,刻進我們的人格、行為模式中   許多心理學研究早已證明:早期生活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個人的生活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個人的一生幸福。
  • 願你有勇氣衝破「原生家庭」
    不過源氏兄弟只能說是不同的成長環境,並稱不上「家庭」,畢竟赫爾佐格對他們的培養是有著明確目的性的,使他們在成長中不停地往他期望的路子上發展,從而限制了兄弟倆的「主觀能動性」。 而在真正的家庭中,人的成長其實更多還是取決於自己。
  • 專訪星巴克創始人:無論誰當美國總統,都應以人文視角領導國家
    《中國經濟周刊》獨家專訪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回顧他今年對疫情的思考,展望星巴克在中國的理念和願景,以及了解他對當下中美關係的看法。霍華德演講。原生家庭會影響我們的一生,但更重要的是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很多媒體筆下,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是一個摸到一手爛牌,但打出精彩人生的逆襲案例,是一個典型「美國夢」的成功者。
  • 孫儷飾演「樊勝美2.0」:原生家庭的爛牌,你要逼自己打成王炸
    按理說她業績很不錯,一套房2%的提成,到她手裡怎麼也得有幾萬吧,可是她永遠一套職業裝穿著樸素,用的東西也都不是什麼品牌。她的錢去哪裡了呢?在最近播出的劇集中,慢慢揭開了她原生家庭的面紗。所以她捨不得給自己買一條漂亮的絲巾,幾乎沒有自己的朋友,為了賺錢不惜得罪同事。她像是一個孤魂野鬼遊歷在人間,被當成兇神惡煞,其實自己是無家可歸。這就是原生家庭,這就是一個人的命。
  •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愛自己,是一切問題的解決方案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金尚在《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中提到:因為父母自身的人格不正常,經濟狀況不好,文化程度低,厭惡上癮等原因,父母會把自己的憤怒、厭世、不滿、自我厭棄等,投射到孩子身上,因為孩子軟弱可欺,不會還手,也無處可逃。所以,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勢必會受到來自父母的傷害。這樣的家,註定會傷人,傷得最重的就是孩子。
  • 壹點靈:如何正視原生家庭的影響
    當我們說到原生家庭的傷害時,都說要「擺脫原生家庭」。但我們要做的不是擺脫,而是矯正!正面情緒多的家庭也會產生負面影響,負面情緒多的家庭也會產生正面影響,我們不僅要充分認知真正影響我們的是什麼,也要明白,世界並不存在「完美的家庭」,任何一種家庭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都要得到「矯正」才能輕鬆的活成自己。很多人將自己一切的不順利和不幸歸結於原生家庭,可如何只是這樣卻不能讓你變得更好。如果你要與自己和解,就必須全面學習如何剖析原生家庭,並找到方法。
  •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勇敢面對,與自己和解
    原生家庭對每一個人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在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都有著原生家庭未解的結,帶著這個結走入新的生活。有的人一生幸福,而有的人深受其害。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本書中,作者蘇珊.福沃德並沒有像有些心理學家一樣,讓諮詢者去忘記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而是鼓勵諮詢者去面對原生家庭面對父母。幫諮詢者在與父母對峙的過程中獲得勇氣和力量,從而從父母帶給諮詢者的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重新獲得自信和力量,找回屬於自己的幸福。
  • 命運悲慘情路坎坷,卻稱為鞏俐偶像:原生家庭不幸的女人如何逆襲
    雖然你認為原生家庭並沒有給到你什麼,但是在你的內心裡其實一直以來對它是忠誠的。忠誠的概念有兩個:第一、孩子對原生家庭的忠誠,比如忠誠於自己的父母,活成父母的樣子;第二、認同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並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 受困於原生家庭,或是你自己的選擇
    這還要追溯到她自己的原生家庭,即她與媽媽的相互影響上。朋友她總體來說是一個合群的、自律的、有些才能的職場與家庭兩棲的女性。可是她卻始終認為自己的脾氣太差,這是自身的巨大缺點,這個缺點甚至妨礙到了她的職場升遷。當她做母親之後,學了許多育兒課程,忽然發現母親照顧、教養孩子的方式,是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
  • 書單|100本心理學書籍,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創傷!
    所以,綜合考量,我決定將我心目中認為比較好的,有實際閱讀價值的,涉及原生家庭的心理學書籍整理出來,讓大家自行去閱讀,感悟,吸收,治癒。因為我個人在處理原生家庭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原生家庭治癒的道路註定漫長,且沒有那麼多捷徑可以走,終其一生你會發現,原生家庭傷害永遠不可避免的伴隨著你,並且除了你自己,無人可以代你承受,也無人可以幫你成長。
  • 原生家庭的錯,不需要你買單
    我生於五口之家,是家中的老二。 我總覺得,家庭不和諧讓我失去太多,這些「失去」產生的影響已經滲入到我靈魂深處,造就了我現在的人格和思維。 我自卑懦弱,認為自己在哪兒都低人一等。做事沒有底氣,甚至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喜歡。 我敏感脆弱,把別人的看法看得太重,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左右,從而導致我總是違背自己的意願來迎合別人的喜好。
  • 超越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對家裡子女的影響越深刻,子女長大之後就越傾向於按照幼年時小小的世界觀來觀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讀書筆記
    我們該如何避免這樣的傷害再次發生?《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中指導我們,了解有毒父母毒害我們的模式,要清楚這些毒害行為產生的原因。勇敢的面對有毒父母帶給我們的傷害,直面傷痛,去解決家庭問題。我們看到有些人已經從痛苦的經歷中走出來,與過去告別,開始面對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