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10月29日報導一座城市需要怎樣的書店?現代書店又應該如何融入一座城市?10月28-29日,2020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在成都拉開帷幕。今日上午,作為此次論壇系列活動之一的世界城市書店沙龍在方所書店舉行。阿來、 侯志明等文化界大咖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共同探討著書店與城市等話題,為成都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建設建言獻策。
阿來:書店是成都文化性格的一部分
在29日上午舉行的世界城市書店沙龍上,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以視頻訪談的形式出現,談到了他對城市發展與書店業的看法。 他覺得,如今,人們進不進書店的選擇不在於有沒有書店,而在於有沒有進書店的習慣。「成都不斷發展壯大,首先是物質發展,帶來了文化的繁榮。豐富的歷史積澱和文化資源,也形成了成都的文化性格。」阿來認為,舉辦本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就是各方通過探討,找到城市核心的文化命脈和精神,「然後在各自的領域去發散,這樣才能帶來多樣性和活力」。
談到書店業的發展,阿來說,成都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迅猛,經濟走在前面,文化就需要跟上,做出一個跟經濟發展相匹配的文化呈現。目前,成都書店數量在全國都十分靠前。「今天的書店已經不是買了書就走,而是可以呆得下去、可以與朋友交換關於書的看法的地方。」阿來說,成都的文化性格不該只有火鍋店和時裝店,應該還有書店。
侯志明:書店進入一座城市,要因地制宜
「隨著時代進步,廣大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的同時,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對於書籍等精神文化產品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時對書店充滿新的期待。」在四川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侯志明看來,書店與時代同行,就必須不斷創新,要感受和聆聽時代進步的呼喚。
首先他認為,要感受和聆聽時代進步的呼喚,就需要構建完善的現代書店經營發展理論體系。「特別是網絡時代和高科技時代的到來,靠傳統思維和模式發展現代書店業,已經被時代倒逼。構建現代書店發展理論體系十分迫切。」
「其次,必須走現代書店發展之路。」他覺得,大家必須搞清楚什麼是現代書店?如何打造現代書店?現代書店的未來在哪裡?這些問題需要專業人士的大量時間和論證。「我以為,當下碎片化閱讀成為大眾的一種閱讀方式。碎片化閱讀並不是沒有意義和價值,但不是適合所有人。所以,書店要為反碎片化閱讀提供空間。」
此外,侯志明還認為,現代書店需要融入城市文化生活。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點,一方百姓也有一方百姓的生活習慣。書店進入一座城市,就要因地制宜。「書店要從文化上融入這個城市,從精神上引領一方讀者。」